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傳奇小故事怎麼寫

傳奇小故事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6-09 00:04:07

1. 古代人文傳奇故事300字

二十四孝孝感動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

孝感動天
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戲綵娛親
周老萊子,至孝,奉二親,極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

二十四孝經典故事配圖(20張)
常著五色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嘗取水上堂,詐跌卧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意。
老萊子,(東周)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假裝摔倒,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戲舞學嬌痴,春風動綵衣。雙親開口笑,喜色滿庭鬧。
鹿乳奉親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獵人看到了他以為是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免除了被誤殺的危險。
親老思鹿乳,身掛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百里負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

百里負米
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 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負米供旨甘,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歿,猶念舊劬勞。
嚙指痛心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

嚙指痛心
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而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母指才方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蘆衣順母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鎮。父查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賢母在,三子免風霜。
親嘗湯葯
前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親嘗湯葯[2]
生母薄太後,帝奉養無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葯非口親嘗弗進。仁孝聞天下。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葯必親嘗。
拾葚異器
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葚,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二鬥牛蹄一隻與之。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偶遇赤眉軍,赤眉軍士兵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二斗白米,牛蹄一個,以示敬意。
黑葚奉萱闈,啼飢淚滿衣。赤眉知孝順,牛米贈君歸。
埋兒奉母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見黃金一釜,上雲:「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郭巨,東漢隆慮(今河南安陽林州)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賣身葬父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令織縑[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縑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刻木事親
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qu]勞之因,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血出。木像見蘭,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遂將妻棄之。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安陽一帶)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刻木為父母,形容在日時。寄言諸子侄,各要孝親闈。
湧泉躍鯉
漢姜詩,事母至孝;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魚膾[kuai],夫婦常作;又不能獨食,召鄰母共食。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取以供。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舍側甘泉出,一朝雙鯉魚。子能事其母,婦更孝於姑。
懷橘遺親
後漢陸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待之,績懷桔二枚。及歸,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報乳哺。
扇枕溫衾
後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躬執勤苦,事父盡孝。夏天暑熱,扇涼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劉護表而異之。
漢朝時期,孝子黃香的母親早逝,他知書達理,在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席子讓父親睡。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溫熱被子讓父親睡。他當魏郡太守時當地遭遇洪災,他拿出自己的俸祿和家產救濟災民。人們稱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知古一黃香。
行佣供母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將去,革輒[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音pi],貧窮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畢給。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親。
聞雷泣墓
魏王裒,事親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俱。」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哭竹生筍
晉孟宗,少喪父。母老,病篤,冬日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持歸作羹奉母。食畢,病癒。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卧冰求鯉
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扼虎救父
晉楊香,年十四歲,嘗隨父豐往田獲傑粟,父為虎拽去。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扼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於害。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離饞口中。
恣蚊飽血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攢膚。恣渠膏血之飽,雖多,不驅之,恐去己而噬其親也。愛親之心至矣。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渠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嘗糞憂心
南齊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汗流,即棄官歸。時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瘥劇,但嘗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到縣未旬日,椿庭遺疾深。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病,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新婦孝敬足矣。」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洗。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滌親溺器
宋黃庭堅,元符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雖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母滌溺器,未嘗一刻不供子職。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馬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貴顯聞天下,平生孝事親。親自滌溺器,不用婢妾人。
棄官尋母
宋朱壽昌,年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決,誓不見母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七十餘矣。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七歲生離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面,喜氣動皇天。

2. 關於紅色傳奇的作文應該怎麼寫

讀紅色經典傳奇有感作文
書是飛向藍天的翅膀,書是陪伴著我的朋友!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

有一次,我意外的有了一本《紅色經典傳奇》,我對這本書情有獨鍾。我像一匹貪婪的餓狼一樣一頁二頁三頁地讀著這本書,我津津有味地看著,記得當時媽媽叫我吃飯都忘去了!

這本書主要寫中國戰爭的故事,有很多英雄為國捐軀。我最喜歡的是《革命伉儷的親情絕唱》,這個小故事裡面英俊瀟灑的陳覺和貌美年輕的趙雲霄,他們倆是一對假扮夫妻。他們在湖南地下道工作,已懷有趙霄雲被捕。反動當局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折磨和威逼利誘,但是陳覺和趙雲霄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最後他們英勇就義了。

戰爭使人們家破人亡,人們不得不走上顛沛流離的逃難。戰爭把安定和諧的世界變成了一個殘酷的世界。戰爭使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給人們帶來了災難,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我要告訴大家,我們要和平,不要走上戰爭之路,我們一定要共同攜手維護世界的和平安全!不要把人民的死活不當一回事,我們的家園是靠人民創建起來的,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災難是最深的!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戰爭的殘酷和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它還讓我知道了親情和友情是多少金錢都換取不來的。還讓我懂得了要尊老愛幼,要珍惜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對得起他們!

它讓我開啟了新的一扇門,讓我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祖國的未來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 如何寫一個故事。傳奇或者是神話。。怎麼學習寫

小說就像一棵樹
種了樹根之後,順著往上寫,過了樹干,劇情就像樹枝一樣,越發越多,每一個懸念後面都可能出現不一樣的故事,就是不對斷掉。
往下寫也是一樣,連續而有節奏,但是不會斷

主要就是作者的思緒問題,很多作者開始的時候甚至也不知道結局或者就沒去想過結局,也可能實際寫的結局和原來想的不一樣。
就像火影,都寫了51年了,還在寫。

4. 中國傳奇人物故事(200字)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傳奇人物 講傳奇人物,自盤古以降,如伏羲、女媧,如後羿、嫦娥,如誇父、精衛,實在是太多了,舉不勝舉。當然,這些人物都是屬於上古時代的,具體情況今人很難弄得清楚。下面所列的十位傳奇人物都生活在周或有周以後,歷史環境相對明了些,而且知名度較高。然雖如此,十仍是個限數,難免有所遺漏,望大家體諒。

姜太公:姜太公即姜子牙。又名尚、呂望,道號飛熊。姜太公在歷史上是頂有名的,後人每提及輔佐王霸之臣,必說成湯之伊尹,西周之呂望,漢氏之張良。因有兵書《六韜》傳世,更被譽為百代兵家之祖。如果僅是如此,尚不足以說是傳奇,不知因何緣故,太公望被流傳到了民間,被大眾當做天字第一號的保護神。「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句話很能說明姜太公在民眾信仰中是具有極大影響力的。當然,有系統地將黃臉太公這個歷史人物轉變成傳奇人物,而且又轉變得相當成功的還是署名鍾山逸叟許仲琳編輯的《封神演義》。

鬼穀子:鬼穀子隱居鬼谷,世人以此為其命名,這個人在歷史上好像並未怎麼亮相,但是,據稱是其****傳人者卻在歷史上大有名頭,如孫臏、龐涓,如蘇秦、張儀,還居然兩兩成為了對手。鬼穀子姓甚名誰,眾說紛紜,但又沒有個定論,有一種說法是:王禪老祖就是鬼穀子。可是王禪老祖同時又是唐朝人薛丁山的師父,這么長的時間跨度,估計人是辦不到的,除非真的成了神仙。

諸葛亮:論知名度,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可能已經很少有再能蓋得過諸葛亮的人了。歷史上的諸葛亮之所以受人景仰,憑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誠精神。可是自從有了羅本先生的小說傑作《三國演義》之後,孔明便搖身一變,成為了智謀的化身,不僅兵法近乎天下第一,算無遺策,而且旁通諸術,有如神人。後來的占卜術士也多有奉其為宗師者。

關羽:關羽表字長生,後改為雲長,為三國名將,居西蜀五虎大將之首。長期以來,關羽都被民間奉為武聖,與孔夫子的文聖稱號相並列,雖然說是並列,武聖的聲勢卻是要遠遠蓋過文聖的。現如今,關羽的地位好像被降低了,可是在清朝以前,天下隨處可見關帝廟,就像天下隨處可見城堭廟一樣,而祭祀的城堭是一方一個,祭祀的關帝卻是天下僅有的一個。

花木蘭:與別人相比,花木蘭可能顯得較為平凡。甚至於花木蘭是誰史書上都沒怎麼交待。但是花木蘭的知名度可也不小,聽說已經漂洋過海。一首《木蘭詩》算是一位詩人替寫史的代筆了。本人相信這件事至少有個影像,絕不是純屬虛構。

李靖:李靖,字葯師,三原人,世稱三原李靖李葯師。同姜太公一樣,李靖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出色的軍事家,可說是全唐第一。曾輔佐李淵父子平定天下,後來又北伐突厥,西征吐谷渾,百戰百勝,古之罕有。這絕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唐杜光庭《虯髯客傳》中曾雲李靖紅拂事,後來更被好事者衍為風塵三俠故事。劉林仙版《薛仁貴征東》評書便說李靖乃薛仁貴的授業恩師。大抵在民眾眼裡,凡是厲害人物都是應該有個更厲害的老師的罷!而這個師父至少已經成了半仙。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方證道破《易筋經》來源那段也曾言及李靖,說是慧可一直不明經中武學之秘,直到遇了李靖才茅塞頓開,可見李靖更是一位武學奇才。

呂岩:呂岩即呂洞賓。民間傳說的八仙之一。而且被許多行業聘請為名譽祖師爺。據說呂岩本是一儒生,曾經去應試,被仙人渡化,導入仙途。這個仙人有說是鐵拐李玄的,有說是漢鍾離權的。這個故事就是很有名的《黃梁夢》,大抵與《壺公三戲費長房》相似。像古代笑話《我要手指頭》中講點鐵(或石)成金那個故事也有借用他的大名的版本。有一種說法是:五代時,呂岩曾與陳希夷同隱於華山,陳希夷即陳摶老祖,也是一位傳奇人物,據說活到一百一十八歲壽終。那麼呂岩其人大抵便是生活在五代至宋這個時期了。

張三豐:狗皮道人張三豐,這又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說起張三豐,大家可能都會首先想起金庸。金庸筆下的張三豐大抵生於宋元明三代間。單氏評書《鐵傘怪俠》更又給提前了些,幾乎與岳飛同時,更將其與唐朝道士洞玄子聯系起來,綜合成一人。而單氏評書的另一個版本《大明英烈》中亦曾提及這個人,只說是一個邋遢老頭兒,不明年齡,疑是與朱元璋差不多。說張三豐的話千奇百怪,什麼樣的講法兒都有,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這個人的確是個武林高手,一代宗師。

丘處機:丘處機,全真七子之一,道號長春真人。丘處機一生足跡遍天下,據說曾入大漠,與成吉思汗證法,亦曾西行到昆侖山脈采玉,學識甚為淵博,被後世玉匠尊奉為祖師爺。而且還有一個說法,講《西遊記》的作者便是丘處機,這種說法在清代很流行。無風不起浪,本人意思是,即便此書非丘翁所作,亦極可能與其相關。畢竟丘處機曾經西行過,更有切身的感受,而這種見聞與感受,便被書作者寫入了書中。

唐寅:了不起的又是唐寅。本來想說紀曉嵐,有一陣子不是被傳得很玄糊么?可是細一想,幾百年傳下來,比他更有資格的大有人在,如於公(成龍),如施公(仕倫),如彭公(朋),如劉公(庸),甚至黃天霸,海燈法師,但是,年代畢竟近了些,日後傳不傳得下去還要兩說著。所以這回又是唐伯虎。現實中的唐伯虎可不像大眾傳說中的那樣,雖然其性情有些灑脫不羈,卻並非是有如段正淳那樣的風流種。江南第一才子的印章唐寅是曾用過,美人圖,唐寅亦曾畫過,也許正是因為這幾個原因,才被以訛傳訛,弄得緋聞纏身。甚至更有高人對他那個號「六如居士」進行曲解,說是有六位如夫人的意思,即有六個小妾。被傳奇得有如唐伯虎,真不知是喜是悲!

5. 小時候聽老人講過些什麼傳奇小故事

故事發生在我老媽年輕的時候,那時候我媽才十五歲左右。那時候窮,柴火不夠燒,我姥姥就領我媽去山上撿柴火,我媽小。我姥姥就讓我媽背著一小捆柴火,自己背了一大困,天快黑了,就往回走了,再回家的途中,沒走幾步我媽就感覺後背背的柴火扎我媽的腰部,和針扎的一樣疼,我媽就動了動柴火,以為是柴火沒放好,有支出來的柴火扎了自己,走了幾步,又被扎了一下,我媽又動了動背後的柴火,但是不論怎麼動還是會被扎,我媽也沒當回事。就這樣堅持到家,到家後我媽就感覺被扎的部位很疼,就和我姥姥說了,,把我媽衣服撩起來了,看到我媽腰那裡已經紫了。中間有一個小紅點。我姥姥也以為是柴火扎的,沒當回事。就這樣,我姥姥開始做飯,做飯要燒火的,就把我媽撿的那捆柴火給燒了,當燒到其中一個柴火棍的時候,奇快的事情發生了,那根柴火棍竟然發出了奇快的吱吱聲,和流了紅色像血一樣的液體,在農村誰家都知道點稀奇古怪的事情,我姥姥就對著我媽說,老姑娘,就這根棍扎的你,這玩意成精了,我媽那裡知道呢,就問,為啥啊?姥姥說,因為別人有可能幹活的時候不小心劃破了手指的中指,血滴到上面了,以為人的中指血液靈氣最大,所以經過常年吸收日月精華,這東西就成了精怪,開始禍害人勒。燒了就好了!



第二個是我媽在我舅姥爺家發生的,那時我媽在那邊上學,所以就住在我舅姥爺家那天晚上有月亮。我媽睡到半夜,忽然聽到嘭,嘭!的聲音,我媽以為來小偷了呢,借著月光往窗外看,給我媽嚇壞了,平時放在窗戶下一根沒用的房梁木竟然自己滾動!嘭嘭的聲音就是它撞院子里的牆發出的。我媽趕緊把我舅姥爺叫醒,我舅姥爺一看,也沒啥反應,就說了一句。沒事,明天起來再收拾它。就接著睡了,我媽那時候也小,大人說了沒事肯定沒事,也就安心睡覺了。到了第二天早上起來就看到院子里那面牆已經被那根木頭撞到了。而那根木頭也被我舅姥爺用斧子劈開成了柴火了。到了做飯的時候就要把這木頭燒了,說來也怪,看著特別乾燥的木頭,怎麼也點不著火,我舅姥爺就把自家拖拉機里的柴油放出來倒在木頭上,這次就能點著了,老話說的好,旺火無濕柴!這根木頭被燒的唧唧亂叫,好像燒了只老鼠一樣,流出血一樣的液體,被火燒的直冒泡,。我媽問這是咋回事,沒想到我舅姥爺說的和我姥姥說的幾乎一樣。後來我為了驗證我媽是不是騙我,編故事給我聽的,我問了我姥姥和我舅姥爺,她們都記得這件事!!

6. 450紅色傳奇的作文怎麼寫

紅色經典,見證著那段時過境遷的腥風血雨。 ——題記

一棵棵參天大樹的成長,源於不屈不撓的精神;一顆顆閃爍發光的鑽石,源於堅持不懈地打磨,一段段艱苦卓絕的時光,源於對生命的嚮往與堅持。

把美麗的激情獻給祖國

普希金說過,我們要把心靈里的美麗的激情獻給祖國。

十月一日,迎來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在天安門廣場上,隨著一縷夕陽從祖國廣袤無垠的地平線升起時,激情回盪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我們的耳畔響起,迎風飛揚的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怎麼能不感到自豪?

展望歷史的斑斑血跡,新中國的成立,離不開曾經為我們現在幸福安定的生活,打下基礎的英勇犧牲的軍人,更離不開,一大批像魯迅那樣用筆作為思想解放的武器,批判當時愚昧無知的人們。羅廣斌,楊益言筆下的江姐是無數頑強不屈的代名詞,她鞭策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無私奉獻。

大仲馬曾說過,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我國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就是這樣一個「倔強」的人。抗日戰爭結束後,美國支持黨發動內戰,而由於當時,人民不滿黨的統治,美國便向人民投來誘惑——運來「麵粉」救濟中國一貧如洗的老百姓。朱自清,看穿了美國和黨的用心,堅決不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在當時,已經身無長物的他,還患上嚴重的胃病,但他還是為了維護中國的'尊嚴,拒不接受,兩個月以後,貧病交加,不幸去世了。他用行動證明,扞衛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尊嚴。

把珍貴的生命獻給祖國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這是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一段話,他是故事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擁有鋼鐵般的意志,他將他珍貴的生命獻給了偉大的祖國,最後用生命最後的力量完成了偉大的著作。何塞·馬蒂說,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保爾就是一個可以不顧自己安危,只顧祖國偉大事業的人,因為,他熱愛他的祖國,熱愛他祖國的人民。

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安定和諧的年代,但紅色經典不僅記載的是那段腥風血雨的歷史,還是傳承優秀精神的物質載體。我們的時代精神,仍需要愛國主義精神,它像是一盞明燈將會繼續照亮祖國的未來。

7. 關於傳奇故事

青城山普照寺傳奇故事 :
普照寺早期叫「金花廟」,供奉的是鎣華祖師,是由一座家族棄祠改建而成的貧窮小廟,「無食以養僧,無房以妥神」。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窮廟子,卻在乾隆三十年以後,突然大興土木,廣置田產,到道光二十九年前後,經百餘年間的連續擴建,普照寺一躍成為川西四大叢林之一,遠近聞名。據估算,這段時間普照寺修建費用在萬兩金銀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載: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麼,這巨大的耗資從何而來呢?這便是令後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普照寺突然興旺之謎。
成都民間曾經流傳過一首民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這首民謠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歷史之謎。傳說明末張獻忠起義,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統治,建立了自己的農民政權「大西國」。後來清兵入關,四川境內發生連年混戰,張獻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國」被吳三桂滅亡。民謠就是說的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把「大西國」的金銀財寶秘藏起來,為了將來能找到所藏之寶,不至於因年代久遠而迷失,便設計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寶記號,誰發現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國」的神秘寶藏。
因此,圍繞藏寶之謎,就有許多傳說和猜想。有說財寶埋在錦江河底的,也有說寶藏隨船沉入岷江的,也有認為張獻忠的財寶埋在青城山的,等等。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成都還掀起過尋寶熱,甚至有人還拿出了藏寶圖,一時間許多人躍躍欲試,要成立尋寶機構。其實尋找張獻忠寶藏已非一日之事,也話自大西國滅亡以後,民間就有人開始尋寶,在抗日戰爭期間,成都就成立過錦江淘銀公司,在九眼橋下大張旗鼓地淘銀,經過一年多努力,果然在河底淘出一隻石牛,一隻石鼓,著實讓人們興奮不已,證明民謠傳說不假。但繼續淘下去,卻見不到寶藏影子。淘銀行動不了了之。
要弄清張獻忠藏寶的秘密,首先要知道張獻忠究竟有沒有可藏之寶。傳說大西國成立之初,張獻忠把他在戰爭中獲得的奇珍異寶,特別是明成都皇室成員寶庫中的金銀財寶,在皇城舉辦斗寶大會,24間房子擺滿奇珍異寶、金器銀錠。其目的一方面為了展示皇親國戚、富紳劣商的奢糜;另一方面炫耀他的富有。但這卻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待到大西國滅亡,誰都想得到這筆財寶。據傳大西軍兵敗成都時,十餘艘大船從新津出發,沿岷江順流而下,在彭山境內就被清軍預先埋設的鐵鏈攔住。大西國押運船隻的兵將眼看敵不住清軍的圍攻,於是鑿沉船隻,棄船登岸逃走。清軍早就知道張獻忠有大量金銀想要從成都運走,以為截獲了運寶船隊,欣喜若狂地登上還未完全沉沒的一些大船,才發現船中裝載著石塊。
自從張獻忠的寶藏隨著大西國的滅亡消失以後,寶藏之謎就困擾著一代又一代關注這件事的每一個人。特別是成都和新津都先後發現數量不小的大西國「大順通寶」錢幣和銀錠,更使尋寶人相信張獻忠那24間大屋展示過的財寶就藏在成都或成都周邊,其中關於青城山藏寶之事,更有許多奇聞和謎案。
奇案之一:普照寺暴富。
普照寺是座落在青城山大觀鎮境內的著名佛教寺院,最早建寺的年代已無從考察,只知原寺明末毀於兵燹。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873年)都江堰貢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記》中說:「寺歷數朝,世有傳人,明末火於獻。」明確指出普照寺是被張獻忠焚毀的。清代康熙年間開始恢復,是一座僅佔地半畝的簡易小廟。乾隆中期,約在1776年左右,普照寺開始擴建。道光年間,方丈鑒山在未向社會各界民眾化緣的情況下,突然大興土木,修成佔地400畝,殿宇五重,與二十四諸天暗合的24個天井,與黃道貌岸然周天同數的365間堂舍的宏偉大寺院。如果沒有數萬銀子是很難建成的。按正規渠道的說法,是因為有神相助。清同治年間(1868年)任灌縣知縣的錢璋在《重建普照寺並建藏經樓記並贊》的文章中說:「道光庚子,接代鑒山主方丈事,念累世之祖劬思懋建,真功德精誠所結,可格蒼穹,即於是冬天示神奇,山裂石出,不勞雕琢,不煩輦運,自致良材以顯名勝。靈峰於是因舊基而重新之,不加募助,添修廣廈數十楹。」一下子修起幾十幢房子,都是「天示神奇」,石頭自己裂開,不雕刻、不搬運,自己就到工地上了,而且憑空就造成了一座大寺院,這絕對是不可能的。而民間流傳的另一種說法是當時普照寺有一個叫果時的小和尚,到與普照寺相鄰的雪山寺割豬草時,發現一處地方青草長得十分茂盛,而且今天割了第二天又很快長出來。此事被方丈知道了,心知有異,不事聲張,暗地組織寺內各尚挖掘,卻挖出一窖金銀!這才有了普照寺大興土木的資金來源。
奇案之二:張獻忠青峰山採石之謎。
張獻忠在明崇禎十六年(1627)攻克武昌後建大西政權。崇禎十七年(1628)第二次進川攻克成都,並定都成都,於1646年戰死西充。大西政權在四川共計只有18年時間。在大西國滅亡的前幾年,張獻忠最為倚重的義子張可旺率兵進駐灌縣,並在民間搜羅了300石匠到大觀鎮境內的青峰山採石。青峰山是青城山的一支支脈,位於大觀鎮境內,普照寺就建在青峰山麓。奇怪的是,張可旺監督數百石匠採石,卻並未運出山,也未在山中修建任何建築物或用鋪路。採石半年,卻連300石匠也未見走出山來,消失在青峰山中。合理的解釋是,張可旺可能奉張獻忠密令,在青峰山以採石為掩護,秘密挖掘山洞或修建地宮,用來藏寶,因為根據時局的發展,大西國政權已岌岌可危,轉移財寶是情理之中的事。大概張獻忠也料到如果清軍滅掉了大西國,再要復辟是十分困難的事,作長期打算,必須埋藏財寶,以便將來之需。開采出的石材或者用來修了地宮,或者砌了山洞,也有可能掩藏在某處山坳。而採石的工匠,則全部殺害滅口。
張獻忠青峰山採石之謎雖然無人破解,但有幾件事卻與藏寶聯系起來。
其一,普照寺修建的石料傳言是神仙之力,山裂石出,就如清道貌岸然光灌縣錢璋文中所言。但極有可能是普照寺僧人偶然發現了張獻忠開採的石料。
其二,普照寺不但發現了石料,也發現了張獻忠所藏之寶的一部分。
其三,張定國是張獻忠最忠誠的部下,主管糧草後勤,是張獻忠的財務和後勤部長。而張定國的部下——後來到普照寺任住持的心蓮和尚專程到尚未修復的普照寺開創基業,並從他開始普照寺才一步步走向輝煌。心蓮和尚到普照寺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到青峰山護寶,奉張定國之命保護大西國藏寶;另一種可能是他知曉藏寶的秘密,到青峰山伺機取寶。
古今中外,不斷進行著藏寶與尋寶的游戲。藏寶者大都是高智商的人,他們不但要選擇藏寶之地,更要設計藏寶的方法,而疑陣、設機關,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總要經過萬千思慮,做到不留痕跡,萬無一失。讓尋寶人耗盡畢生精力也猜不透藏寶人布下的迷魂陣。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也許張獻忠的寶藏就在我們伸手可及的地方,但卻讓你做夢也料想不到。
青城山確實是個適合藏寶的地方。
普照寺與雪山寺的易名之爭
相傳雪山寺開山立廟後,代代僧人皆喜好練武。雪山寺的承傳方式也很特別,並不像其它寺廟傳袈裟之類的衣缽,而是像江湖幫會一樣傳信物。這信物就是以開山祖師嘯雲凈命名的「嘯雲劍」。此寶劍不足二尺,劍鞘和劍柄鑲有七顆寶石,為雪山寺鎮廟之寶。凡據有此寶劍者,即為雪山寺主。可是到了清朝中葉後,鄰近的普照寺突然崛起,其間雪山寺的「嘯雲劍」不幸被人盜去,住持方丈自責退位,雲游四方,發誓不尋到寶劍絕不回來,從此杳無音信,雪山寺也就此衰落下來,一蹶不振。後來,雪山寺僧人認為這是旁邊的鎣華廟改名普照寺相剋所致:普照之下,雪山焉能不化?於是更換牌匾,將雪山寺更名為「烏雲堂」,意在「烏雲」遮擋「普照」,倒克普照寺。普照寺僧人也不甘示弱,在寺名前加上山名,換作「青峰山--普照寺」,取「清峰」諧音「清風」,意即「清風驅散烏雲」,再反過來倒克雪山寺......
心蓮和尚之謎
普照寺挖出財寶可能與張獻忠藏寶的另一條值得懷疑的線索有關,就是普照寺的開山祖師心蓮和尚。
張獻忠在西充鳳凰山被清軍和地主武裝所殺,而他的部將張定國卻率部轉戰南北,擁戴朱明王朝一個宗室子弟,打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分別地兩湖兩廣活動了10多年,最後才在清軍的圍剿下,出境到了緬甸的桂所,堅持反清斗爭。 而就在這時,心蓮和尚突然來到了青峰山,把殷姓棄祠改建成了鎣華廟。據傳,心蓮和尚曾在成都昭覺寺參學,數年後認國此處不合其理想,便前往名盛一時的報恩寺掛單,不想到達漢州時,報恩寺遭遇火災,只剩一片瓦礫。喪氣之餘,心蓮和尚在道旁樹下休息,恍惚中,見一個高顴突骨、碧眼赤須的人牽了一匹紅鬃大馬過來,拍著他的肩頭說:「報恩寺遭劫,鎣華祖師應運遷居,師父何不追隨而去?」心蓮和尚趕緊雙手合十為禮,求指明路。那人讓心蓮和尚同騎紅馬,瞬間來到一個地方,只見有破屋數間,鎣華祖師正盤腿坐在屋中。心蓮和尚正欲上前拜識,忽然一聲炸雷,大雨傾盆而至,把心蓮和尚澆醒了。雷電驚夢,冷雨澆頭,心蓮和尚全然不顧,努力地追索、回憶夢境。後來竟按夢境尋覓到了青峰山開創了鎣華廟。
此說有偽托之嫌,更何況,當時的殷姓棄祠極其破敗,根本沒有發展光大的可能,無法吸引心蓮和尚。又有傳說,心蓮和尚是被青峰山的「金蓮寶地」格局所迷,才於此不計艱難破敗地開山立廟,弘法妙門。此說也太玄太縹緲、不可信。惟有一個解釋合情合理,那就是心蓮和尚是張定國的部將,受張定國之遣,從緬甸桂所秘密潛到青峰山看護張獻忠的藏寶。如果這個假設成立,普照寺後來的諸多謎團便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作為一個「護寶人」,心蓮和尚以鎣華廟為掩護,恪守著自己的職責,他的使命可能就是看護好藏寶,以便日後張定國攻入境內時,起出藏寶以資助和響應。然而出乎心蓮和尚意料的是,沒過幾年在三桂便奉清廷旨意,率大軍剿平了桂所、大西軍徹底灰飛煙滅。心蓮和尚萬念俱灰,最後在絕望和貧困中死去,但他臨死前肯定向弟子講明了他作為大西軍將領、隨「八大王」張獻忠和張定國轉戰南北的不凡身世和經歷。但不知為什麼,心蓮和尚沒有向弟子說明藏寶之事,這可能與他心死如燈滅有關,想把藏寶作為一個謎永遠爛在自己肚子里,或者他想:今後弟子們能不能發現和利用這筆藏寶,就看他們的緣分吧,佛門不是講究緣分嗎?所以直到心蓮和尚死後許多年,普照寺的和尚才在無意間發掘出財寶。但是開山祖師是大西軍將領的秘密卻不宜張揚,只在各代住持和方丈之間秘密流傳。

8. 400紅色傳奇的作文怎麼寫

十一長假,我們一家人興高采烈地前往江蘇常熟沙家浜風景區遊玩。聽外婆說,那裡曾是著名的抗日革命一根據地。於是,我滿心好奇,盼望著盡快一睹那兒的風采。
歷經幾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我原以為那兒會是老牆殘瓦、舊跡斑斑,可沒想到卻是粉牆黛瓦、碧波盪漾、蘆葦叢生、風景如畫!「淺水之中潮一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朴無華野趣濃。」漫步、泛舟其間,葦香撲鼻,野趣橫生。
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正是位於沙家浜風景區內。館內採用了現代化藝術手法,展現了沙家浜的革命歷史。一張張歷史圖片、一件件歷史實物、一處處模擬環境,半景畫、聲光電,都在講述著在蘆葦盪的綠色帳蔓里,新四軍戰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譜寫的一首首壯麗的戰斗詩篇。雖然這段歷史對於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有些遙遠,但也不由地對戰士們英勇無畏、保家衛國的革命一精一神心生敬佩。身邊的遊客中,有一位年長的老爺爺正和他的`小孫兒在講述著那段艱難的歲月:日軍的大掃盪、南京大屠一殺、恐怖的細菌實驗......我也認真聆聽著,戰爭的恐怖程度駭人聽聞。我多麼希望全世界都沒有硝煙、沒有炮火、沒有孤兒、沒有流離失所的難民。只有世界和平,才有幸福的生活!
聽媽媽講,沙家浜還 有一個傳奇的老故事呢!那是1939年的秋天,新四軍某部轉移後在一陽一澄湖的沙家浜留下郭建光等18名傷病員。中共江蘇常熟縣委委員陳天民將掩護傷病員的任務一交一給了地下聯絡員「春來茶館」的老闆一娘一阿慶嫂。「忠義救國軍」司令胡傳奎和參謀長刁德一暗中與日本侵略軍勾結,進駐沙家浜,搜捕新四軍傷病員,阿慶嫂將新四軍傷病員藏在蘆葦盪中,並在沙老太太和沙七龍的協助下,利用與胡傳奎和刁德一的矛盾與之周旋,郭建光等傷病員痊癒後,趁胡傳奎結婚之際,在阿慶嫂的接應下,一舉殲滅了敵人。
秋風陣陣,蘆葦彎腰點頭,和媽媽一起講訴著這個動人的老故事。我彷彿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有的戰士不顧一切地沖上去,與敵人周旋;有的戰士扛起沉重的步槍,毫不猶豫地向敵人的胸脯射去;還 有的戰士,把仇恨的手榴彈扔向敵人,讓它在敵人的軍隊中炸開了花。除了猛烈的炮火聲,剩下的只有戰士們壯烈豪邁的吶喊聲。
是啊,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日本人在我們的國土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那是血與淚的沉痛記憶。那蘆葦盪里的紅色傳奇時刻提醒著中華兒女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更要肩負起責任,用自己的努力捍衛和平、圓夢中華!

閱讀全文

與傳奇小故事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故事和酒英文怎麼寫 瀏覽:437
哪些名人故事讓我們記憶深刻 瀏覽:497
827數字愛情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女和男人是怎麼生孩子的 瀏覽:657
汝陽什麼時候也能變成經濟特區 瀏覽:562
婚禮愛情結晶怎麼說 瀏覽:998
94年的小伙事業和感情如何 瀏覽:447
最近太原有哪些事業考試 瀏覽:698
小麥有什麼故事 瀏覽:127
經濟法多少損失可以報警 瀏覽:93
西遊記哪吒是什麼故事 瀏覽:213
六合生肖婚姻什麼意思 瀏覽:284
代領的健康碼為什麼不顯示二維碼 瀏覽:131
中國古代神話里有哪些美女 瀏覽:118
漳州長泰縣美女結婚彩禮多少錢 瀏覽:848
烏市幸福路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197
意綿綿情依依多少故事 瀏覽:654
注意力經濟的時代在哪裡 瀏覽:878
一生一世的愛情有哪些 瀏覽:281
山東哪些醫院能辦健康證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