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莫言說的故事有哪些

莫言說的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7 17:03:39

㈠ 莫言的代表作品和其主要內容。

1、《透明的紅蘿卜》

講述的是一個頂著大腦袋的黑孩 ,從小受繼母虐待, 因為沉默寡言,經常對著事物發呆 ,並對大自然有著超強的觸覺 、聽覺等奇異功能的故事。

2、《 紅高粱家族》

《紅高粱》以抗日戰爭及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高密東北鄉的民間生活為背景,主要通過"我的奶奶"戴鳳蓮以及"我的爺爺"余占鰲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講述發生在山東的生命贊歌。

《紅高粱》主線是"爺爺"余占敖率領的武裝壓擊日軍,輔線是"爺爺"余占鰲和"我奶奶"戴鳳蓮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的主要地點是高密東北鄉,從民間的角度給讀者再現了抗日戰爭的年代,展現的是一種為生存而奮起反抗的暴力欲。

在對時代背景進行塑造時,莫言通過狂歡式的語言形式給讀者展現了抗日戰爭初期的時代情緒,既有壓抑、荒涼、凄楚、沉悶,又有歡樂、抗爭、激憤,在這種復雜的情緒下奏響時代的旋律,在沖突與糾結之間表達一種憂郁的悲劇感,

有動盪不安的社會給人民造成的禍患,有因為列強入侵帶給人民的毀滅性傷害。莫言竭盡全力的對幾乎所有的戰爭場面都進行了精心的雕刻,無論戰爭場面的大小,甚至人與野狗在吞噬屍體時的較量也用了極多的筆觸,展現了一幅幅屍橫遍野、血肉橫飛的血淋淋的畫面。

在這些血肉交匯之中,莫言描繪了一片紅如鮮血的紅高粱,整個世界都是血紅的。

3、《蛙》

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該書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朴實的文字,落腳於中國社會的一隅。

4、《豐乳肥臀》

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並且在這一幅生命的流程圖中,彌漫著歷史與戰爭的硝煙,真實,不帶任何偏見,再現了一段時期內的歷史。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大家文學獎」。

5、《生死疲勞》

《生死疲勞》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中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這5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圍繞著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系,並透過生死輪回的藝術圖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精神。

㈡ 莫言的三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看了莫言的演講視頻,覺得很精彩。
我對最後三個故事的理解:
第一個故事,莫言最後也點明了,就是要保護個人的權利,允許少數人的做法和多數人不同的權利,當你在表演的時候,要允許別人有表現真實的權利。我覺得有一點要說的是,莫言這里用的是哭不是笑,可能是因為太多的人讓文學背負了過多的政治意味,在現今的中國,如果你說的不是批判的話,如果你不表達自己在感受痛苦,那麼你就缺乏

㈢ 莫言諾獎演講以三個故事結束,這三個故事什麼寓意

莫言三個故事的寓意,可謂大道至簡!

故事一:哭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里組織我們去參觀一個苦難展覽,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放聲大哭。為了能讓老師看到我的表現,我捨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我看到有幾位同學悄悄地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

我還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學之間,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嘴巴里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用手掩面。他睜著大眼看著我們,眼睛裡流露出驚訝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後,我向老師報告了這位同學的行為。為此,學校給了這位同學一個警告處分。

多年之後,當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說,那天來找他說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位同學十幾年前就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這件事讓我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故事裡,「我們」的「放聲大哭」,是在老師引領下的行為,可見並非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的流露;「捨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是「為了讓老師看到我的表現」,又是何等的虛偽;「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更是虛偽至極。

而另一位同學則「睜著大眼看著我們」,他的的「驚訝」、他的「困惑」,從側面表明「我們」是多麼的做作,同時也表明這位同學才是最真誠的人。顯然莫言先生在這一故事裡,表達了人性中「真誠」與「虛偽」兩面的斗爭。在這一斗爭中,「真誠」受到了深深的傷害,「虛偽」則受到了永久的心靈譴責。

故事二:「難道我不是人嗎?」

「我再講一個故事。三十多年前,我還在部隊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辦公室看書,有一位老長官推門進來,看了一眼我對面的位置,自言自語道:『噢,沒有人?』我隨即站了起來,高聲說『難道我不是人嗎?』那位老長官被我頂得面紅耳赤,尷尬而退。」

「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許久,以為自己是個英勇的鬥士,但事過多年後,我卻為此深感內疚。」

這個故事裡,老長官說話的前提是「看了一眼我對面的位置」,表明他找的人是對面位置的人而不是「我」;他說「沒有人」,也只是想表達想找的人不在,可以說,他對「我」沒有半點惡意。而「我」,卻曲解其意,硬把老長官的話理解為對針對「我」而言,是把「我」不當人。

顯然,「我」把無端的「惡意」強加在了一個毫無惡意的善良人身上,並讓他受到莫明的傷害。故事告訴我們,以惡意來推測「善」,那在惡者眼中「善」也是「惡」,莫言先生的這則故事不正是表達了人性中有關「善」與「惡」的對立與哲理嗎?

故事三:懲罰

「請允許我講最後一個故事。這是許多年前我爺爺講給我聽過的,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一場暴雨,躲進了一座破廟。外邊的雷聲一陣緊似一陣,一個個的火球,在廟門外滾來滾去。空中似乎還有吱吱的龍叫聲。眾人都膽戰心驚,面如土色。

有一個人說:『我們八個人中,必定一個人干過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干過壞事,就自己走出廟接受懲罰吧,免得讓好人受到牽連。』自然沒有人願意出去。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外拋吧,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就說明誰幹了壞事,那就請他出去接受懲罰。』」

於是大家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廟門外拋,七個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廟內,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這個人出去受罰,他自然不願出去,眾人便將他抬起來扔出了廟門。那個人剛被扔出廟門,那座破廟轟然坍塌。

這一個故事裡,人性的醜陋更是暴露無遺。在上天的審判和懲罰到來之際,一些人為了保全自己,紛紛想找替罪羊。「扔草帽」看似公平地等待上天的判決,但這其中又怎能不說是一次人性的考驗。那些草帽拋不出廟門的人,給了我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是上天認定這些人不是壞人嗎?還是逆吹廟內的狂風使然?還是另幾個人在拋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真心用力呢?我想答案應該是後者,拋草帽只是他們為了找出替罪羊的一個把戲,在這樣的游戲中,心靈丑惡的人必不會誠心把自己的草帽向外拋,去甘做壞人來替大家受罰。

同時,那一個把草帽拋出去的人必然是心底善良無欺如赤子的人,但是他被欺騙了,可是上天卻藉此完成了對人性的考驗。莫言的這則故事,不正是表現了人性中「美好」與「醜陋」的斗爭嗎?在這樣的斗爭中,好人終有好報,丑惡終被埋葬,這也正是我們人類共同的美好願望。

至此,尚不能說完全理解了莫言先生故事的寓意。莫言先生的三個故事,並非三個獨立無邏輯的個體,把三個故事串聯起來,我們會恍然大悟:原來莫言先生在他的三個故事中,所表現的不正是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的斗爭嗎?

莫言先生以三個小故事向我們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什麼是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丑,以及這兩種對立人性在斗爭中的狀態及變化。

更為深刻的是,莫言先生的故事還試圖表明:真、善、美與假、惡、丑的人性斗爭貫穿於人類歷史,充斥於我們的社會和生活,也暗戰於我們每一個渺小個體生命的靈魂深處。特定的背景下,這種斗爭尤其激烈,而且有時假、惡、丑會占據上風,真、善、美會處於弱勢並受到傷害。

但假、惡、丑終將受到懲罰:或者受到道德良心的懲罰,就像故事中的「我」那樣在深感「歉疚」或「內疚」中度過餘生;或者受到上天的懲罰,遭到毀滅,就像第三個故事中最終被埋葬的人。如此不難發現,在莫言看來,假、惡、丑是人性的原罪,罪與罰是對人性的終極審判。

至此,我們也不難明白另一問題——莫言在演講中為什麼要用很長篇幅講他母親的故事了。莫言講自己母親的故事,其要義與結尾三個故事可謂一脈相承。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在給莫言的授獎詞中這樣評價莫言和他的作品,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類存在的極端陰暗面,幾乎無意識地就找到了極具象徵意義的形象。

莫言演講里的故事也許就是最好的例證。當然,從莫言的演講詞和作品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他的「故事」里的「人類存在」,也不只是某一地域的,不只是某一個歷史時期的,更不只是指某一個人,而是廣義的人類存在。

它包括作為個體的人的存在,甚至是人之初的孩童;也包括群體的存在,如因意識差異而造成沖突與悲劇不同種族。

真、善、美與假、惡、丑,這難道不是關乎人性的「大道」嗎?難道不是每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作家所要表達的人文關懷和終極命題嗎?關於這樣的大道,莫言先難道講得不夠深刻,不夠簡朴嗎?

(3)莫言說的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藝術特色

1、魔幻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往往在故事敘述中糅合想像、神話和傳說,通過象徵、意識流和蒙太奇等手法營造神秘氛圍,旨在以神秘的氣氛和荒誕的故事情節呈現和諷喻復雜的社會現實。莫言的創作中,更多的受到了六朝志怪、唐傳奇、明清筆記的中國本土魔幻傳統影響,他的魔幻是一種想像,也是一種記憶的生長與對復雜現實的反彈。

在莫言的作品裡,鬼怪故事、奇人異事層出不窮,各類畸形變異的人物隨處可見。如《生死疲勞》當中一出生就患有怪病的大頭兒;《豐乳肥臀》中上官金童、三姐身上出現的異食癖。總而言之,魔幻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讓莫言打破了自己思維的壁壘,開始放開手腳進行「天馬行空」式的創作,由此創造出了各種帶有魔幻色彩的作品。

2、想像藝術

莫言是一位從主題形式到語言表達都充滿想像力的作家,並且他的想像力不拘於常態,不易於把握,充滿了兒童式的跳躍與獵奇性。他的想像只是一件包裹深邃內容的多彩外衣。基於獨特的地域文化熏陶和成長環境的影響,異彩紛呈天馬行空,就像兒童的思緒不受控制,莫言飛揚的想像力也是不受控制束縛的。

3、敘述藝術

莫言是一個有鮮明主體性的作家,強烈的主觀情感表現在文本中,就常常創造一個情感豐沛的敘事者,如《春夜雨霏霏》中的妻子、《紅高粱》中的「我」,這樣的敘事者一般不會按部就班地從頭到尾講述故事,而是更加註重自身情感狀態,並以主觀的情感流動來選擇故事情節,從而造成一種敘事略顯散漫和破碎、故事前後交錯的敘事結構。

這樣的結構就形成了一種時間自由流動的小說時序特徵。這樣的敘事特徵常常使小說情節流於碎片化,但莫言的主體性和情感濃度不僅有效的彌合了敘事上的散漫破碎,而且也讓小說充滿了抒情色彩。

這種時間自由流動的時序模式,具體表現為「書信體」小說和「倒敘結構」兩種情形,前者是獨自形式,讓情節隨著思緒延展而不斷被調動,後者則是由倒敘發展出一種「敘述框架」結構,二者都形成了一種「復調」的結構格局和審美效果。

㈣ 莫言的紅高粱講的什麼故事

《紅高粱》通過「我」的敘述,描寫了抗日戰爭期間,「我」的祖先在高密東北鄉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人生故事。

故事的主線是「我」的爺爺和奶奶,故事發生的主要地點是高密東北鄉。「我」的爺爺叫余占鰲,奶奶叫戴鳳蓮。

至於高密東北鄉這個地方作者對其做過如下的描述:「最美麗最醜陋、最超脫最世俗同時最聖潔最齷齪,也是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以及最能喝酒和最能愛的地方,這就是高密東北鄉。」

「我」爺爺余占鰲,他勇敢剽悍、風流倜儻,他是高密東北鄉殺人不眨眼的土匪,又是精忠報國的英雄,他所有類似於土匪的行徑幾乎都合乎最善良而單純的人性之美,因此他似匪非匪,他殺人越貨卻能得到諒解與寬恕甚至讓他的子孫為之驕傲。

「我」奶奶戴鳳蓮,做大姑娘時因為有一雙難得的小腳和姣好的面容,被擁有高粱酒作坊的財主單廷秀看重,曾外祖父為了錢財小利不惜將剛滿十六歲的戴鳳蓮嫁給了單廷秀得麻風病的獨生兒子單扁郎。

而「我」奶奶戴鳳蓮她不甘嫁給麻風病人單扁郎,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她雖然生活在封建社會,從小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工。

可她卻不亞於一個女中豪傑,她目光長遠,敢作敢當,她積極鼓勵爺爺抗日並且自己也是一位抗日的女英雄。她得到了爺爺的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

「我」的父親余豆官則確確實實地印證了那一句:「虎父無犬子。」麻木懦弱的晚輩們則在祖、父輩們創造的輝煌歷史面前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但同時,那明亮的光環又指引著晚輩們的回歸之路。

(4)莫言說的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紅高粱》小說的主題被詮釋為弘揚積極向上的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渴望個性解放精神,重建創造精神等。

其意圖是藉助高密東北鄉民間原始野性文化的活力來改造孱弱的民族性格,呼喚強有力的生命形態,呼籲中華民族要自尊自強,要有反奴性和反抗性,具有健康的人格和民族品質。

《紅高粱》不僅張揚了個性解放,而且還頌揚了抗日愛國的頑強意志與犧牲精神。文學作品這種啟蒙與救亡的雙重主題是對五四傳統的繼承,五四學生運動與新文化運動。

都是在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日益加劇,民族危機感和民族自強、自立以及救亡的歷史要求日益緊迫的時候。也正為此,五四那一代,在強調個性解放時,同時強調了自我犧牲精神。

㈤ 莫言的三個故事

1、我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著家裡唯一的一把熱水壺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為飢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我嚇得要命,鑽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

傍晚的時候我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我從草垛里鑽出來,以為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撫摸著我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嘆息。母親教會了兒子什麼是大愛和親情。

2、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集體地里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個耳光。

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我們撿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我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我終生難忘。

多年之後,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我相逢,我沖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我。

平靜地對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母親教會了兒子什麼是寬容和理解。

3、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地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

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並沒有罵我,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母親教會了兒子什麼是誠實和恥辱。

4、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地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的時候,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干打發他。

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干,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我氣急敗壞地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

給你紅薯干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老人碗里。難得吃一頓餃子,被罵「心是怎麼長的」,莫言氣得半死。

可老乞丐的話義正辭言,也不是瞎說。乞丐不了解莫言的施捨並非代表富有,莫言無法忍受索取者的予取予求,而母親則情願向善到底,委屈自己。

5、莫言拿獎回國之後,被邀請到各地演講,在周圍人看來,圈子變了,結交權貴名人,身價變了,財富陡增。在老家寫作時,有次出門去買桃吃,一個賣桃的認出了他。

就打招呼說:你怎麼也出來買桃呀,你不是認識市委書記嗎,讓他送你一車不就行了嗎?莫言:……我又不是官,人家干嗎送我桃子?賣桃人:對了,你是當兵的。

莫言:我不是當兵的……賣桃人:你們這些當兵的,我們白養你了,你到底是怎麼搞的?連個釣魚島都看不住,讓小日本佔去了!莫言:我一個寫字的,還要替你去看島……算了。

給我秤五斤桃子。你這桃甜不甜?賣桃人:甜!特別的甜!我這都是新品種。莫言:你別偷斤短兩,給夠秤!賣桃人:看你說的,鄉里鄉親的,怎麼會缺斤短兩?看好了,五斤高高的!

把五斤桃子提在手上,莫言感覺這五斤桃好輕。回去後拿秤一秤,嘿,才三斤而已,賣桃人一次短了他二斤的秤。然後莫言拿起桃子來咬一口,又酸又澀,根本不甜。

㈥ 莫言在諾貝爾獎的演講中的三個故事分別是什麼含義

1、故事1的含義:社會中偽道德的盛行,會殃及淳樸正直的人;社會要允許多樣化的價值觀念和個人生活方式。要提高社會的包容性,如果一個國家民族,什麼事情都只有一種聲音,那是非常荒唐和危險的。

歷史上不缺乏這樣的禍患和教訓。社會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需要保持多樣性,那樣才是百花齊放的美好生態環境。

2、故事2的含義:在官僚主義的社會,社會上層或者領導階層,有許多把底層人物不當人看的人,很難想像這樣目中無人的人會為廣大的人民大眾謀福利,他們只會把大眾作為忽視、漁肉和玩弄的對象,xx富之流。那個頂嘴的士兵就是象徵一個真正的「鬥士」。

之所以頂嘴後又要道歉,意思是這種不是有意針對個人,而是針對現象。這種道歉,應該是莫言對可能因為他的小說及獲獎前後言論受到一定刺激而耿耿於懷的一批人的禮節性的道歉,我懷疑這道歉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因為本來就不需要道歉,要道歉的是那個「老長官」。

3、故事3的含義:廟可以解為社稷國家的。在一個社會中,如果充斥著自私自利的人,他們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或利益,不惜手段(扔草帽占卜)把自己的同類「扔出廟門」接受災難。

而不管那個被扔出的人是否無辜,其實作孽而要受懲罰的恰恰是那心狠手辣的七個人,破廟沒有塌掉之前,他們之所以歷風雨雷電而暫且生存,正是因為那個有陰德的人和他們在一起,上天怕殃及無辜而不好下手。

但當那個不該死的人被扔出廟門後,上天一雷就把破廟劈倒了,讓那罪惡之徒「死得其所」。

(6)莫言說的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創作特色

尋根文學

莫言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2000年3月,莫言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表演講《福克納大叔,你好嗎?》說:「他的約克納帕塔法縣尤其讓我明白了,一個作家,不但可以虛構人物,虛構故事,而且可以虛構地理。」

正是受到福克納的啟示,莫言將「高密東北鄉」寫到了稿紙上,莫言表示:「我也下決心要寫我的故鄉那塊像郵票那樣大的地方。」於是從1985年《白狗鞦韆架》開始,莫言高舉起了『高密東北鄉』的大旗,如同一個草莽英雄現世,創建了自己的文學王國。

正如托馬斯·哈代筆下的英格蘭南部的「威塞克斯」地方,或加西亞·馬爾克斯所描寫的南美鄉鎮馬孔多。通過對自己故鄉的生活方式和一般生活狀況的描寫,傳達了某種帶普遍性的人性內容和人類生存狀況,將一般的鄉情描寫轉化為對人的「生存」的領悟和發現。

這樣就使得莫言的作品超越了一般「鄉土文學」的狹隘性和局限性,而達到了人的普遍性存在的高度。

㈦ 莫言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各作品的 故事梗概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謨業,生於山東高密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莫言在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超驗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2006年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問鼎中國作家實力榜第1名,2011年憑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 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 ▪食草家族 ▪酒國 ▪四十一炮 ▪檀香刑 ▪生死疲勞 ▪天堂蒜薹之歌 ▪十三步 ▪紅樹林 ▪豐乳肥臀 ▪蛙
中篇小說▪金發嬰兒 ▪爆炸 ▪高粱酒 ▪高粱殯 ▪狗道 ▪奇死 ▪築路 ▪歡樂 ▪紅蝗 ▪父親在民夫連里 ▪白棉花 ▪戰友重逢 ▪懷抱鮮花的女人 ▪紅耳朵 ▪夢境與雜種 ▪模式與原形 ▪幽默與趣味 ▪牛 ▪師傅越來越幽默

短篇小說集▪白狗鞦韆架 ▪與大師約會
莫言於1956年生於山東省高密縣,童年時因經濟貧困和政治上受歧視,直接影響了他後來的小說創作。12歲讀五年級時因「文革」輟學回家,在農村勞動多年。1976年應征入伍,歷任戰士、政治教員、宣傳幹事。曾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和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學習。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雖然早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但其寫作風格素以大膽新奇著稱,作品激情澎湃,想像詭異,語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紅高粱家族》里,不斷出現的血腥場面中充滿著強烈的感情控訴,在「屎尿橫飛」的場景之間,是演義現代革命歷史。

在經歷《紅高粱家族》的寫作高峰後,莫言繼續尋求突破,創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數部極具份量的長篇小說。其中,《豐乳肥臀》曾獲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額的「大家文學獎」,《檀香刑》曾獲台灣《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文學類最佳書獎、第一屆鼎鈞雙年文學獎,《紅高粱系列》獲第二屆馮牧文學獎,《生死疲勞》獲第二屆紅樓夢獎,《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此外,莫言還曾獲法蘭西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義大利第三十屆諾尼諾國際文學獎、福岡亞洲文化獎等獎項,並曾位列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20位,中國作家實力榜第一位。

然而,莫言曾義正言辭地說,我永遠不會為了一個獎去寫作,不管是茅盾文學獎,還是諾貝爾文學獎。他始終認為自己的文學成就是「世無英雄,豎子成名」。

迄今為止,莫言有三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其中,由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改編的電影《紅高粱》,曾獲1988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由短篇小說《白狗鞦韆架》改編的《暖》,曾獲第十六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麒麟獎。而莫言自己卻認為,只有《豐乳肥臀》可以拍成氣勢磅礴的巨片。

由於童年大部分時間在農村度過,莫言深受民間故事或傳說所影響。幼時在鄉下流傳的鬼怪故事,成為莫言許多荒誕小說的材料。如《十三步》中出現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寫實,《紅樹林》實現了小說題材的時空轉換和創作方法的探索更新。莫言的作品,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想像成為其最大特色。張大春在為《紅耳朵》作序時曾說:「千言萬語,何若莫言」!

莫言創作於80年代中期的「紅高粱」家族系列小說,對於新時期軍旅文學的發展產生過深刻而積極的影響。很多人說,這是一部「強悍的民風與凜然的民族正氣的混聲合唱」,振聾發聵。馮牧文學獎曾評價說,他用靈性激活歷史,重寫戰爭,張揚生命偉力,弘揚民族精神,直接影響了一批同他一樣沒有戰爭經歷的青年軍旅小說家寫出了自己『心中的戰爭』,使當代戰爭小說面貌為之一新。

莫言的《蛙》則折射出中華民族在生存斗爭中經歷的困難和考驗。小說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以一位鄉村婦產科女醫生的人生經歷為線索,重點回顧了「計劃生育」政策的深刻變化與影響,以多端視角呈現歷史和現實的復雜蒼茫,表達了對生命倫理的思考。

莫言的文學作品不僅在國內影響較大,在國際上也已享有名望。法蘭西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對其評價稱,您以有聲有色的語言,對故鄉山東省的情感、反映農村生活的筆調、富有歷史感的敘述,將中國的生活片段描繪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體的生動場面

㈧ 莫言的故事

《蛙》內容簡介與莫言以往小說更注重歷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歷史現實的書寫,主要講述的是鄉村醫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親是八路軍的軍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姑姑」繼承衣缽,開始在鄉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們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個又一個嬰兒。「姑姑」接生的嬰兒遍布高密東北鄉,可喪生於「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嬰兒也遍布高密東北鄉。姑姑一面行醫,一面帶領著自己的徒弟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扎,讓已經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

小說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反映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巨而復雜的歷史過程。[10]《豐乳肥臀》內容簡介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性」大書,是莫言進行民間史詩性書寫的成功試驗。作家傾情把母親描繪成一位承載苦難的民間女神,或者就是聖母瑪利亞的化身。但命運多舛,她生養的眾多女兒構成的龐大家族與20世紀中國的各種社會政治勢力和民間組織以及癲狂歲月下的官方權力話語發生了枝枝蔓蔓、藕斷絲連的聯系,並不可抗拒的被裹挾捲入20世紀中國的政治歷史舞台,而這些形態各異的力量之間的角逐、爭奪和廝殺是在自己的家庭展開的,造成了母親獨自承受和消解苦難的現實:兵匪、戰亂、流離顛簸、親人死亡以及對單傳的廢人式兒子的擔心、焦慮,而她在癲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為更是鳥兒吐哺的深情……母親是一種意象符號,是對他作品中「我奶奶」式女人的集合,同時也涵蓋了「作為老百姓的寫作」的莫言對民間苦難及其承受者的愛戴、同情和關懷。
《四十一炮》內容簡介小說的副線是一個老和尚的傳奇人生。兩條線索交叉進行,使整部小說在實和虛的場景不斷變換、撲朔迷離、曲折迂迴,又一次近距離地回看了農村改革初期的歷史。本書依然訴說著我父親和我母親的故事,時間切換到了九十年代初農村改革的大背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折射出了農村改革初期兩種勢力、兩種觀念的激烈沖突,以及人性的裂變,在倫理道德上的混沌和迷惘。通篇以一個孩子的口氣講述,既有孩子似的爛漫無知,又有極具時代特色和鄉土特點的民間口語。看過這部小說的人都會被莫言幽默逗得捧腹大笑。「大師不愧為大師」,看過小說後不由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生死疲勞》內容簡介小說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50年的歷史,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系。小說的主人公之一集中闡釋著農民與土地的關系,而另一個主人公即小說的敘述者,則在六道輪回中,一世為人、一世為馬、一世為牛……從不同的視角講述他所看到的故事。小說透過生死輪回的藝術圖像,展示了建國以來中國農民飽經患難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生命。故事情節極端、怪異、變形、荒誕,但是與寄寓其中的哲理渾然天成。全書從內涵到外延充滿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充滿了藝術靈氣。究其所達到的藝術境界而言,這是一部劃時代的史詩性作品,是中國文學終於跳出圖解概念沼澤最輝煌的標志性著作。
《紅高粱家族》內容簡介以抗戰時期為背景,描寫戰爭題材的長篇小說。主人公餘占鰲是個熱血男兒,正義又野蠻。他殺死了一個與自己守寡多年的母親發生關系的和尚,而後母親也弔死了。他為了女人殺人放火,霸佔了後來成了他妻子的戴鳳蓮。他為了報仇雪恥,苦練槍法,將曾非禮過他妻子的土匪花脖子一夥一網打盡。他為了還一個村姑的清白,不惜將酒後施奸的親叔槍斃。為了小妾戀兒不惜和妻子鬧翻並分居。他為了民族大義,毅然抗日但最終全軍覆沒。

㈨ 莫言發表得獎感言時講的七個小故事

1、小學三年級看苦難展覽

上世紀六十年代,莫言上小學三年級,學校組織參觀一個苦難展覽,學生在老師引領下放聲大哭。莫言為了能讓老師看到他的表現,不擦臉上的淚水。有幾位同學悄悄地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嘴裡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用手掩面。

他睜著大眼看著,眼睛裡流露出驚訝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後,莫言向老師報告了這位同學的行為。為此,學校給了這位同學一個警告處分。

多年之後,當莫言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說,那天來找他說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位同學十幾年前就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這件事讓莫言悟到一個道理,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2、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

莫言跟隨母親去集體的地里撿麥穗,看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逃跑了,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看守人搧了她一個耳光,母親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他們的麥穗,揚長而去。

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神情絕望,多年後,那個看守麥田的人變成一個老人,莫言在集市上碰見他,莫言想沖上去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他,對他說:那個打她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

3、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

一個中秋節的中午,家裡難得地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家門口,莫言端起半碗紅薯干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干,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

莫言氣急敗壞地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干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莫言,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老人碗里。

4、最後悔的一件事

莫言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地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莫言就去了學校。當莫言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並沒有罵他,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5、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

莫言提著家裡唯一的一把熱水壺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為飢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莫言嚇得鑽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傍晚時聽到母親喚他的乳名,從草垛里鑽出來,以為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也沒有罵他,只是摸著他的頭,發出嘆息。

6、頂撞老首長

莫言在部隊工作,一天晚上,在辦公室看書,一位老長官推門進來,看了一眼他對面的位置,自言自語道:「噢,沒有人?」莫言隨即站起來高聲說:「難道我不是人嗎?」老長官被頂得面紅耳赤,尷尬而退。為此事,莫言得意了許久,覺得自己是個英勇的鬥士,多年後,卻為此深感內疚。

7、八個泥瓦匠

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一場暴風雨,躲進了一座破廟,外邊雷聲陣陣,眾人都膽戰心驚,有一個人說:「我們八個人中,必定一個人干過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干過壞事,自己走出廟接受懲罰,免得讓好人受到牽連。」

沒人願意出去,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外拋吧,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就說明誰幹了壞事,那就請他出去接受懲罰。」

於是大家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廟門外拋,七個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廟內,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催這個人出去受罰,他不願出去,眾人便將他扔出了廟門,結果哪個人剛被扔出廟門,破廟轟然坍塌。

㈩ 莫言的生平事跡。以及勵志小故事

一、事跡內容介紹: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 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11年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013年擔任網路文學大學名譽校長。 2014年12月,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0]2017年11月,莫言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12月,憑借作品《天下太平》,獲「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中的短篇小說獎。

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4]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二、勵志小故事:(部隊生活讓他正式走上文學道路)

「在一片掌聲里,我不知怎樣地上了台。我頭暈,心跳,快要死了似的。」這是21歲的莫言剛剛參軍之後,作為新兵代表上台講話時的心情。當他接到入伍通知書後,村裡的一位復員老兵告訴他,要想在部隊迅速站穩腳跟,就得寫一封決心書。他記住了這位老兵的教導,一到兵營就趕緊寫了決心書,他獲得了這個上台講話露臉的機會。

1976年,念完稿子的莫言走下講台,聽到班長低聲對他說:你這個混蛋,徹底完了!他懵了,已經無心觀看接下來的文藝演出。回到宿舍後,追問班長到底是怎麼回事。班長說,「那凳子是首長坐的,你也配坐?你不站著講話,竟敢像首長一樣坐著講! 」

在新兵大會上講話後不久,莫言被「發配」到了渤海邊的黃縣。除了站崗就是下地幹活,與原來的農村生活相比,沒有更好,反而更差。站崗的枯燥生活中,他開始了文學創作。1984年秋天,解放軍藝術學院由著名作家、後任總政文化部長的徐懷中將軍領銜,創建了文學系。莫言當時是總參下面一個學校的副連級教員。

他報名參加了幾輪考試,也獲得了通過。但不知何故,他沒在規定的時間來軍藝報到。按規定,他就不能錄取了。看著他茫然無措的樣子,系主任徐懷中把他叫去,問他寫過什麼東西?莫言忐忑地從包里摸出1982年發表在河北保定的一個文學雜志《蓮池》上的小說《民間音樂》遞過去。徐懷中仔細地看起來。

看完,他用異樣的神情望著面前的年輕軍官說:「很好呀!報到吧!」就這樣,莫言這匹「千里馬」,讓「伯樂」徐懷中一眼相中,正式走上了文學道路。

(10)莫言說的故事有哪些擴展閱讀

人生的「第一次」:

一、第一次用筆名「莫言」

在童年孤獨的環境下,莫言慢慢地學會了想入非非。這是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許多美妙的念頭紛至沓來。童年的莫言躺在草地上理解了什麼叫愛情,也理解了什麼叫善良。然後就學會了自言自語。

有一次莫言對著一棵樹在自言自語,母親聽到後大吃一驚,她對父親說:「他爹,咱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了?」後來莫言長大了一些,參加了生產隊的集體勞動,進入了成人社會,他在放牛時養成的喜歡說話的毛病還是給家人帶來了許多的麻煩。母親痛苦地勸告莫言:「孩子,你能不能不說話?」

「我當時被母親的表情感動得鼻酸眼熱,發誓再也不說話,但到了人前,肚子里的話就像一窩老鼠似的奔突而出。話說過之後又後悔無比,感到自己辜負了母親的教導。所以當我開始我的作家生涯時,我自己為自己起了一個筆名:莫言。

我本名是管謨業,中間的「謨」,左右兩部分拆開來,便是莫言二字。也是告誡自己要少說話。但事實證明,我一句話也沒有少說,而且經常在一些特別庄嚴的場合,說出實話來。」後來,莫言寫了一部小說叫《四十一炮》,裡面就有一個愛說話「炮孩子」,其中也有他自己的個人經歷。

二、第一次發表小說《春夜雨霏霏》

童年的苦難,成就了莫言的今天。說起莫言的處女作,不得不提《春夜雨霏霏》。1979年秋天,當莫言從渤海灣調到狼牙山下,在一個訓練大隊里擔任政治教員時,便寫小說往《蓮池》寄。「寄過去,退回來,再寄過去,又退回來。」終於,有一天,他收到了《蓮池》的一封信,說希望他能去編輯部談談。「我激動得一夜沒合眼。第二天一大早,就搭上長途汽車趕到保定市。」

這次進城,莫言「見到了我永遠不敢忘記的毛兆晃老師。」毛兆晃先生當時是《蓮池》的編輯,他認為莫言的稿子有一定基礎,但希望作者能拿回去改改。莫言感到稿子不好改,就乾脆另起爐灶另寫一篇送到了編輯部。

沒想到,「毛老師看了,說還不如第一篇好呢。」毛先生的話對莫言打擊很大,但莫言還是對編輯老師保證,願意繼續改。「我把前後兩篇小說糅到了一起,又送到了編輯部。毛老師說這一次改得很好。不久就在《蓮池》上發表了,頭條,這就是我的處女作《春夜雨霏霏》。」

莫言說,他最早的5篇小說都是在地區級刊物《蓮池》上發表的,對這本雜志他充滿了感情,「它對於我永遠是聖地」。

閱讀全文

與莫言說的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事業心的人 瀏覽:129
為什麼女生不找對象做事業 瀏覽:237
河西哪個酒吧美女多 瀏覽:505
大學老師爰上了自己的學生電影 瀏覽:253
最新能看片的網站 瀏覽:313
幸福三重奏里喝的什麼舒華奶 瀏覽:668
美女臉有哪些 瀏覽:101
丈夫放棄婚姻為什麼理直氣壯 瀏覽:426
兒女傳奇偷窺者 瀏覽:615
免費看電視免費大群。 瀏覽:824
黃岡黃梅經濟如何 瀏覽:330
開拍翻譯 瀏覽:602
看電視視頻網站 瀏覽:347
洛陽經濟適用房土地出讓金怎麼收 瀏覽:284
南平有什麼美女 瀏覽:369
日本資源 在線觀看 瀏覽:702
鼠女4月份的婚姻如何 瀏覽:942
陝西省寶雞事業單位成績多久出來 瀏覽:602
你再也不相信愛情了怎麼辦 瀏覽:15
健康險每個月要多少錢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