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國家經濟政策有哪些

國家經濟政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1 04:49:43

Ⅰ 經濟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我國財政政策實施手段有:財政收入(稅收),財政支出,國債和政府投資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第七條 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第八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村中的生產、供銷、信用、消費等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參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經營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業和飼養自留畜。

城鎮中的手工業、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商業、服務業等行業的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

國家保護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鼓勵、指導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展。

Ⅱ 國家經濟政策2021新政策有哪些

一定調:新局面中的老問題

每年歲末的中央經濟會議都是萬眾矚目,其最大作用之一,在於揭示高層對形勢的研判。從中央經濟工作通稿(以下簡稱通稿)來看,總體結論是內外結合,對內謀求穩定底線,對外強調多邊主義。
從通稿定調來看,首先是肯定成績,尤其強調「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

這意味著,關於疫情應對以及2020年整體局勢,高層基本是肯定態度。

疫情中,各國面對疫情的表現不一,而中國的表現在國內輿論中得到不少肯定。從經濟表現看,中國經濟從負增長回歸常態增長,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
這一成績背後,其實也付出了一定代價。經濟恢復基本依靠投資、尤其是基建與房地產的投資,來拉動形成——這意味著,過去的老問題,比如不賺錢的僵屍企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以及更大的金融風險,並沒有隨著經濟恢復而消失。

從國外來看,隨著疫苗陸續推出以及拜登當選,困擾市場的最大不確性正在消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風險的消散。

我曾經在《徐瑾經濟人》專欄中談到中國經濟未來面臨的內外趨勢,首先是中美糾紛長期化,其次是在國內投資回報率下降。可以說,這兩點是中長期趨勢,目前並沒有根本改善的跡象;這兩點最終引發第三點,即城市中等收入階層的下滑,亦即所謂軟階層社會形成。
也正因此,高層研判國內外形勢,結論並不樂觀。「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要增強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心,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所謂經濟的持續恢復與高質量發展,面對中國經濟的老問題,如何處理?這就留給了宏觀政策很多想像空間。

二 趨勢: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如何走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來看,宏觀政策強調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其中,一句「不急轉彎」引發金融機構不少解讀。注意,這不是不轉彎,只是時機未到。
既然提到急轉彎,自然表明決策層已經看到了2020年抗疫形勢之下具備必要性的宏觀政策,不再應該,也不再能夠以原有軌跡繼續執行,不論是大幅增長的社會融資總額還是寬松的財政政策,都有調整的必要。以怎樣的力度與速度,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進行調整,考驗著決策層的智慧,也攪擾著市場人士的憂思。
通稿這樣定位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
「更可持續」意味著,財政寬松力度將會弱於2020年,這比較容易理解;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則封閉了開支下行空間。
對地方政府隱形債務風險的重視得到延續,暗示將有更多政策與措施出台,一方面將隱形債務顯性化,另一方面杜絕債務無序違約風潮。
而對貨幣政策則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系,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

「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意味著貨幣供應量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比2020年將會出現較為明顯的下行,對於市場來說,一個更緊的信用環境呼之欲出,對企業、銀行都是挑戰。一方面,信用邊際收緊往往對應經濟上升動力的邊際減退,另一方面,銀行在此環境中往往需要面對信用大躍進之後資產質量惡化的壓力。
「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的表述讓之前的擔心有所緩解,2021年預期不會重復2018年「去杠桿」政策的做法與力度,也呼應了前面「不急轉彎」的表述。

Ⅲ 我國現行的宏觀經濟政策有哪些

首先,加大對民生的投資力度。導致目前中國居民低消費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醫療。根本原因就是長期以來財政支出中對經濟建設投資占的比重較高,對關系民生的社會公共支出較少。此外,由於住房、教育、醫療方面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中國居民消費預期差,被迫儲蓄,消費難以啟動。因此,明年的財政政策將重點解決居民的低消費問題,通過建設保障性住房、加快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發展等投資,減少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在教育、醫療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既在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又能夠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實現長期增長。

其次,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改善經濟結構。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服務業發展以及產業技術進步。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增加節能減排投入力度,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實施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優惠政策,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發展,鼓勵企業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煤炭等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發展可再生能源。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完善擔保體系建設,幫助中小企業融資。

第三,積極減稅,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通過減輕企業負擔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可以考慮進一步加大紡織服裝、高科技、農產品(12.15,0.17,1.42%,吧)加工等行業退稅力度,對個別產品開征或提高出口關稅,大力支持出口增長;適時推出對居民的減稅政策,比如徹底停徵儲蓄存款利息稅。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財政補貼力度,從財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購買力。

二、貨幣政策:

從緊縮向適度寬松轉變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最重要的兩大政策工具,在宏觀經濟面臨不利的外部環境和較大滑坡風險情況下,國家決定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就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內涵而言,實際上是適度放鬆銀根,降低融資成本,為企業提供較為寬松的融資環境,以此來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在具體的實施手段上,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擴大銀行信貸規模。保持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取消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確保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及時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加大對重點工程、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自主創新、三農、中小企業、基礎設施及服務業等的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

其次,進一步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加快發展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擴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快發展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實施提供平台。促進股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

再次,繼續下調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為防止經濟出現倒退,央行將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而下調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是央行最為有力的貨幣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後者可以為銀行提供更多的信貸資金,央行將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加大對促進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有效滿足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合理需求。

最後,實施差別化貨幣政策,促進經濟轉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會對所有行業和企業一視同仁,而是會堅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以此來體現國家的產業政策導向,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使經濟結構向政策預期方向轉變。貨幣政策將通過差別化存款准備金率、差別化利率、窗口指導、信貸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導資金流向,通過政策引導或者直接干預,以較市場金融更為優惠的條件將資金投向戰略領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等,同時嚴格對「兩高一資」等政策限制行業和企業的信貸投放。

Ⅳ 我國當前宏觀經濟政策有哪些

宏觀經濟政策包括兩大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是指:為促進就業水平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穩定增長而對政府支出、稅收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決策。貨幣政策則是中央銀行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以及通過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利率進而影響投資和整個經濟以達到一定經濟目標的行為。

Ⅳ 宏觀經濟政策有哪些分類

法律分析: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調控、稅收調控、金融調控和計劃調控四大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第一條 為了確立中國人民銀行的地位,明確其職責,保證國家貨幣政策的正確制定和執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銀行宏觀調控體系,維護金融穩定,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政府收支行為,強化預算約束,加強對預算的管理和監督,建立健全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保障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Ⅵ 我國政府有哪些政策

首先,加大對民生的投資力度。導致目前中國居民低消費傾向的主要根源是住房、教育和醫療。根本原因就是長期以來財政支出中對經濟建設投資占的比重較高,對關系民生的社會公共支出較少。此外,由於住房、教育、醫療方面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中國居民消費預期差,被迫儲蓄,消費難以啟動。

因此,明年的財政政策將重點解決居民的低消費問題,通過建設保障性住房、加快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發展等投資,減少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在教育、醫療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既在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又能夠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實現長期增長。

其次,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改善經濟結構。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服務業發展以及產業技術進步。堅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增加節能減排投入力度,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

實施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優惠政策,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發展,鼓勵企業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煤炭等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發展可再生能源。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完善擔保體系建設,幫助中小企業融資。

積極減稅,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通過減輕企業負擔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可以考慮進一步加大紡織服裝、高科技、農產品加工等行業退稅力度,對個別產品開征或提高出口關稅,大力支持出口增長;適時推出對居民的減稅政策,比如徹底停徵儲蓄存款利息稅。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財政補貼力度,從財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購買力。

(6)國家經濟政策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濟政策正確與否,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正確的經濟政策可以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巨大的推動作用;錯誤的經濟政策則會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的破壞。國家或政黨制定的經濟政策主要有:

1、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方針,制定產業政策,以控制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規劃和調整產業布局;

2、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財政與信貸綜合平衡政策,調節積累與消費之間的比例關系,實現社會財力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控制貨幣發行,制止通貨膨脹;

3、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引導消費需求的方向,改善消費的結構,從而使積累基金與消費基金保持適當的比例關系,防止通貨膨脹的產生。

Ⅶ 我國的經濟政策有哪些具體一點

財政政策:經濟學詞彙。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的變動來影響和調節總需求。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
財政政策是指為促進就業水平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穩定增長而對政府財政支出、稅收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政府財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決策。或者說,財政政策是指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變動稅收是指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稅率和稅率結構。變動政府支出指改變政府對商品與勞務的購買支出以及轉移支付。它是國家干預經濟的主要政策之一。
一、我國財政政策實施手段有:
財政收入(稅收),財政支出,國債和政府投資等。
1、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
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固定性、權威性等特點。稅收促進財政目標實現的方式即是靈活運用各種稅制要素。
1.適當設置稅種和稅目,形成合理的稅收體系,從而確定稅收調節的范圍和層次,使各種稅種相互配合。
2.確定稅率,明確稅收調節的數量界限,這是稅收作為政策手段發揮導向作用的核心。
3.規定必要的稅收減免和加成。
因此,稅收可以通過調整稅率和增減稅種來調節產業結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通過累進的個人所得稅、財產稅等來調節個人收入和財富,實現公平分配。
2、財政支出。
財政支出是政府為滿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稱經常項目支出)。它包括購買性和轉移性支出,這兩類支出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有不同之處。
購買性支出從最終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國防支出、文教科衛等財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會公益性事業的開支,政府的投資能力和投資方向對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轉移性支出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特別是調節社會總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會保障支出和財政補貼在現代社會里發揮著「安全閥」和「潤滑劑」的作用,在經濟蕭條失業增加時,政府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和財政補貼,增加社會購買力,有助於恢復供求平衡;反之,則減少相應這兩種支出,以免需求過旺。
3、國債。
國債是國家按照信用有償的原則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實現宏觀調控和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手段。國債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主要體現在三種效應上:
一是排擠效應。即通過國債的發行,使民間部門的投資或消費資金減少,從而起到調節消費和投資的作用。
二是貨幣效應。這是指國債發行所引起的貨幣供求變動。它一方面可能使「潛在貨幣」變為現實流通貨幣,另一方面可能將存於民間的貨幣轉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銀行購買國債而增加貨幣的投放。
三是利率效應。這是指通過國債利率水平的調整以及對資本市場的供求變化來影響市場利率水平,從而對經濟產生擴張或緊縮效應。在現代信用條件下,國債的市場操作是溝通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它們的藕合點。因此,國債作為財政政策工具實施時,除了與其它財政政策手段協調外,還特別要與貨幣政策相協調。
4、政府投資。
政府投資是指財政用於資本項目的建設性支出,它最終將形成各種類型的固定資產。政府的投資項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壟斷特徵、外部效應大、產業關聯度高,具有示範和誘導作用的基礎性產業、公共設施,以及新興的高科技主導產業。這種投資是經濟增長的推動力,而且具有乘數作用。所謂投資的乘數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資所引起的收入增長的倍數。
二、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的變動來影響和調節總需求。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供參考。

Ⅷ 國家經濟政策有哪些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0年經濟工作。從會議傳遞出的信息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以及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成為明年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向。

動向一、經濟穩中向好趨勢沒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仍是明年助力經濟發展的「兩翼合力」。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政治局會議首先定調了明年的經濟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同時,會議提出要用辯證思維看待形勢發展變化,增強必勝信心,善於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大動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這意味著不管明年的經濟形勢如何變化,都要繼續做好兩件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這兩件事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兩翼合力」。

一方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鞏固去產能成果,推進優化存量,加快「僵屍企業」出清,統籌推進資產債務處置、兼並重組、轉型升級等工作;加快培育發展新產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並推動傳統產業在優化升級中形成新動能;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另一方面,著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動力。近年來,中國顯著加大了對外開放力度,採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推動開放措施。明年,高水平對外開放仍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託。

動向二、宏觀政策繼續保持穩健,但「精準滴灌」力度將加大。

在當前國內外形勢相對復雜的情況下,如何保持明年經濟基本面的平穩也對宏觀調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政治局會議明確,要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運用好逆周期調節工具。

此次針對宏觀調控用的幾個並列詞:「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意味著宏觀調控在保持定力的同時,將更加註重對關鍵問題的精準施策,「精準滴灌」的節奏與力度有望加大。

動向三、高質量發展走向縱深,區域經濟發展將提速。

2018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2019年七大重點工作任務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位列首位。

在此次政治局會上則提出,要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提升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從此前單提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到此次提及覆蓋三大產業的「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意味著高質量的發展體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范圍更廣,要求更全面。未來國內政策也將更加聚焦提升行業高質量發展,使這些行業的供給質量與需求結構升級更好地匹配。

此外,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會議也提出要「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筆者認為,明年區域經濟的發展將會迎來大提速。

從今年政策的發布來看,區域經濟發展已取得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2月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今年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成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

閱讀全文

與國家經濟政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健康險原保和萬能險哪個好 瀏覽:649
如何理解共同經濟 瀏覽:480
為什麼廣東出美女 瀏覽:147
事業單位在編怎麼轉行政編 瀏覽:150
伊甸園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多少年 瀏覽:72
虎哥看中哪個美女 瀏覽:671
鄉村愛情13王小利為什麼退出鄉愛 瀏覽:159
愛情屬於哪個市 瀏覽:56
電影中的美女殺手形象有哪些 瀏覽:71
為什麼說婚姻不是一座墳 瀏覽:678
美國經濟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400
谷歌幸福指數怎麼算 瀏覽:855
歐美女的內褲為什麼都長 瀏覽:348
東港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179
經濟艙數量多少 瀏覽:443
健健康康和健康有什麼區別嗎 瀏覽:774
經濟被疫情影響怎麼辦 瀏覽:818
事業單位人員如何休假 瀏覽:688
我來告訴什麼叫幸福視頻 瀏覽:188
如何對待別人插足的婚姻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