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日本經濟靠什麼恢復

日本經濟靠什麼恢復

發布時間:2024-03-28 06:10:41

① 日本二戰後經濟發展原因

主要因為美國的扶持與日本自身的全面發展戰略。具體原因如下:

1、美國為了實現自己的強大,實現其自身的霸權戰略,由最初想佔領日本,並且扶植日本發展,從而輻射整個亞洲,所以那個時候日本就作為了美國在亞洲的代言人。並且隨著國際政治形勢的發展,美國認識到日本的經濟文化的恢復有助於自己在亞洲勢力的擴張。

2、二戰之後日本制定了相對全面的發展戰略,主動地參與國際競爭,重視科學與教育,國內的企業也制定出符合國家國情的發展策略,日本人獨有的民族心理幫助他們在二戰之後短時間內將日本的經濟迅速的崛起。

(1)日本經濟靠什麼恢復擴展閱讀:

一、日本經濟發展歷程:從「成功」向「失落」的轉折

1. 明治維新後的崛起階段(1868-1945年)

2. 戰後經濟復興及高速增長階段(1946-1985年)

3. 泡沫膨脹及後泡沫經濟階段(1986年至今)

二、當前日本經濟的主要特徵與前景展望

1. 長期失落導致經濟疲態盡顯

2. 經濟前景展望及「安倍經濟學」評價

三、日本經濟從成功陷入失落的深層次原因分析

1. 政策層面看,出現了一系列決策失誤

2. 制度層面看,日本式經濟體制出現「制度疲勞」

3. 供給層面看,老齡少子化加劇,全要素生產率下降

四、全面看待日本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

1. 無論是國家還是國民富裕程度仍在全球名列前茅

2. 經濟增速雖低,但發展「質量」較高

3. 社會穩定程度較高

4. 城市化與基礎設施水平世界領先

5. 國民素質、醫療社保等處於世界較高水平

② 戰敗之後的日本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崛起的

1945年8月15日正午,裕仁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日本8年的侵略戰爭所犯下的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給亞洲各國特別是中國帶來了毀滅性的重創。

(當年風靡全世界的松下電視)

戰後僅用8年的時間,1953年日本就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1955—1973年,僅僅用了18年的時間日本用年平均增長率9.8%的速度,使人均國民收入增長10倍之多,GDP就增加了12.5倍。

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時代,被稱為“世界經濟奇跡”。

二,政府的自主改革

1, 戰後日本裕仁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宣布自己不是天照之子而是普通人,自我否定了一直以來天皇的所有神權。

由原天皇專權的君主立憲制轉變為天皇為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實現日本主義民主政體。

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先驅,有效激發了經濟體制的改革。

2,經濟制度的變革

政治體制的變革促進了經濟制度的改革。


(日本戰後崛起的巨頭集團)

二戰後,日本實行政府主導模式,即以私有企業為基本主體,以市場競爭機制為主導,政府通過強有力的政策進行引導。

這樣私有企業在不斷壯大自己實現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被政府以政策引導的方式,成為國家發展計劃中一部分,從而實現了企業和國家復興的雙贏目標。

3,日本制定了外向型的經濟政策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國內市場狹小。

當日本國內經濟恢復後,國內市場就已經無法滿足其經濟發展的需求,所以,日本就結合本國的實際,制定了符合本國國情的外向型經濟政策,主動參與國際競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三,美國的扶持

二戰後美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入駐日本,目的是佔領日本。但是後來蘇聯的崛起,美國為了控制中國及擴展自己在遠東的勢力,於是改變了戰略決策,由佔領日本轉為扶持日本。


(美國戰後海報:中國是我的)

1948年,美國派經濟方面的專家到達日本考察,為日本量身定製了經濟復甦的道奇計劃。

由於美國的扶持,日本通貨膨脹危機得以根本解決,使其經濟得以穩定。

1950年美國以朝鮮為跳板,計劃對中國進行侵犯。由於長距離作戰,戰略物資難以從本國供應,所以美國就與日本簽訂了戰略物資供應合同,由日本為其提供所有的戰略物資。

不但如此,美國還布局東南亞,用日本、韓國、越南、印尼、印度等棋子,企圖圍困中國。


(包圍圈)

所以它得大力扶持注資日本,這為日本的崛起創造了雄厚的資本後盾。

可以說,美國的扶持是日本戰後迅速崛起的最強力助推器。 因此,米國是全球不穩定因素的最大攪屎棍。

四,日本自身的經濟基礎比較雄厚

二戰後日本雖然耗費了大量的財力,但是其在對外侵略擴展中,掠奪了大量的財富。

僅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就向日本支付了2億3000萬的白銀。 二戰中,日本又在中國、朝鮮、東南亞各國,掠奪了不計其數的資源。

二戰後,日本作為戰敗國,須向中國為主的受害國支付22.3億美元的戰爭賠款。

但是,中國處於人道主義的原則並未向日本索賠,這為日本節約了巨額的經濟復甦啟動資金。

五,與日本民族的特徵有一定的關系

日本人做事情一絲不苟,甚至嚴謹得有些死板,如同沒有感情的機器。

這種特性在人際交往中是無趣的,但是在經濟發展中卻是一種優勢。

(日本的工匠精神)

通過以上幾點原因,日本經濟在短短四十年的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

③ 二戰後日本經濟復甦的原因

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

日本經濟現代化的實現,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外部條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戰後初期日本實行的民主改革,推動其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也對社會生產關系作了局部調整,建立起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和有利於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的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體制,從而將國民中蘊藏的勞動智慧和創造力激發釋放出來,成為推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動力。

戰後國際形勢的演變給日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日本在憲法中被迫放棄戰爭權,以後又以允許美國駐軍為代價,換取美國的「核保護傘」,致使其軍費開支相當少,能夠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經濟的發展。朝鮮戰爭爆發前後,美國開始大力扶植日本,不僅給了它約36億美元的「特需」訂貨,而且將沒收的850家軍需企業歸還給日本政府,並提供了大量的貸款和援助,美國私人資本也大規模湧入日本。美國的扶植,使日本獲得了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資金和技術。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就一直非常重視教育,1872年政府頒布了全國統一的學制,強制推行小學義務教育。1947年又進行教育改革,將義務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國25歲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達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經費支出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達到7.2%。在人才結構方面,政府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調整教育重點。在經濟恢復時期,為了提高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把普及初等義務教育作為重點;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國家大力發展重化工業,就把培養中級技術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重點;70年代以後,日本產業結構從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政府又把培養能自主開發新技術的高級人才和熟練運用新興技術的中級人才作為教育的重點。由於日本長期堅持「教育先行」的戰略,為經濟發展保證了人才資源。

日本政府利用國內外各種條件,確定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日本的國家干預方式和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特點,都對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據日本的特點,一方面採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另一方面確立「貿易立國」的戰略,積極有效地開拓國際市場,擴大進出口貿易,加強資本輸出。在引進先進技術方面,政府重視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甚至利用產業間諜來獲取科技情報資料;同時在50年代實施審批制度,對引進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導,以避免重復引進,節約外匯。進入60年代以後,日本的經濟實力和外匯支付能力加強,政府在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鬆。日本引進技術是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實際需要,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國家處於經濟恢復時期,主要引進電力、鋼鐵、汽車、造船、機械製造等基礎產業部門的傳統成套設備和技術。5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60年代初開始,逐漸轉向以購買專利為主來引進新興技術。從70年代中期開始,為了實現從資本密集型向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轉變,又以引進尖端技術為主。為了對引進技術進行吸收改造,日本企業不惜花費巨額資金,吸引優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礎上博採眾長,改革創新。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1955年進出口貿易總額不過45億美元,1960年就達到近85億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億美元,1970年躍升至近382億美元。資本輸出1970年累計達67.9億美元。

長期堅持推行高積累、高投資和強化資本積累的政策,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的運行機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內容之一。高積累的基礎是高剝削率、高儲蓄率和低福利。戰後日本工人的工資水平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最低,而且增長速度遠遠低於勞動生產率。相反,受文化傳統的影響,日本民眾的家庭儲蓄率(即家庭儲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卻是最高的,由家庭儲蓄形成的投資約占社會投資總額的1/3。此外,政府也進行巨額投資,60年代政府投資佔到國內投資總額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約30%。私人投資和國家投資兩者相加,使全國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從1955年的17 030億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億日元,30年內增長50倍。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長期保持在1/3左右,高於其他發達國家。資本的投資效率也一直高於歐美發達國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劇增長的投資推動了日本經濟迅速發展。

④ 二戰後,日本經濟恢復發展的原因有哪些日本發展經濟的經驗中有哪些值得我國借鑒

二戰後,日本對整個社會進行了重大改革和調整。政治上,解散了日本 軍隊,建立民主政治,實行法制;經濟上,解散財閥,有效地控制壟斷,分散股份,分割大企業;實行土地改革,基本上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在經濟生活中,政府進了行有效的干預。可以說,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之所以能夠創造經濟 「奇跡」,有其客觀因素,但政府的經濟行為在主觀因素中也起了重要作用。政府經濟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制定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政府的經濟計劃主要是預測未來、通報情況、協調關系,引導企業更好發展,而不是具體操作和發號施令。日本產業政策的形成、發展和成功的關鍵是日本存在一個 「官民協調體制」,或稱之為 「政府與產業協調」的經濟體制。戰後日本在不同歷史時期,都制定了相應的產業政策。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 50 年代。產業政策的目標是建立自主產業體系。為實現這個 目標,一方面統制進口和限制對內直接投資,實行產業保護政策;另一方面在財政金融和產業組織政策等方面,採取必要手段,對產業進行培育和扶植。這些政策在 50 年代後期獲得顯著成效,實現了產業自主,國民經濟開始高速 增長。 第二階段是 60 年代。產業政策的目標是,在現有產業結構重新工業化的 同時,逐步實施外貿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建立與國際相適應的產業體制。在這期間,日本實現了完全就業和產業結構的重組和工業化,增強了出口競爭力。與此同時,扶植產業的政策已經過時。另外,隨著企業大型化,還 出現了環境污染和壟斷企業支配市場等弊端。因此產業政策必須有一個大的調整。 第三階段是 70 年代。產業政策的目標是,加強競爭,反對壟斷,保護環境。伴隨著石油危機而來的國際間產業調整,日本又進行了新的產業調整。70 年代初對四大公害的批判,使自然環境服從產業發展的政策轉向以保護自然環境為主的產業政策。 1977 年 《禁止壟斷法》的修改,加強了對壟斷企業的限制,並使其成為產業政策的中心。 第四階段是 80 年代,產業政策的目標是,轉變經營軌道,擴大內需,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隨著貿易摩擦加劇,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產業政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為了實現以國際協調為目標的產業調整,日本政府正力求幾十年來的經濟運行軌道的轉變,從出口主導型產業體系轉變為擴大內需型產業體系。同時提出 「技術立國」的口號,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戰後日本經濟從 1956 年開始起飛,經濟增長率持續多年達到 10 %左右,而工業增長率高居 15 %左右。 1956 年,經濟恢復到戰前最好水平,當時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大約有 240 億美元,是美國的 1/15 ,德國的 1/2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270 美元,在資本主義世界名列第 35 位。在日本國民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按美元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看,大致是在 1966 年超過英國, 1968 年超過法國和西德,僅次於美國和蘇聯,到 80年代後期,已與美國並駕齊驅,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國。當今世界,到處是日本產品的入侵,日本產品以其質量過硬,款式新、技術高、價格便 宜贏得了廣泛的國際市場。其汽車、機電產品、高性能電子 計算機等領導著國際新潮流。 日本發展經濟的經驗中有哪些值得我國借鑒?日本的成功經驗對中國的啟示 循環經濟在中國已經由一個陌生的名詞和概念上升為指導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原則和戰略,並從內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發展?但是,由於中國走的是一條趕超型工業化道路,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復雜性和艱巨性都是發達國家所未經歷過的,讓我們更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日本發展循環經濟的成功經驗,對中國發展循環經濟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作用? (一)健全法規體系 循環經濟作為一場變革傳統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社會經濟活動,需要一個明確的導向系統,一個可靠的支撐系統?法律因其自身固有的規范性和強制性的特點可以對循環經濟進行觀念表達?價值判斷和行為規范?日本是全世界制定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的先行者,循環經濟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使日本在發展循環經濟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制定的《促進建立循環社會基本法》更是從法制上確定了21世紀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向? 中國已制定了一些發展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如《清潔生產促進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但是,當前中國環保法律仍然是基於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過分強調污染發生後的被動措施?某些條款僅有一些方向性和概念性的籠統表述,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如在單個企業的循環經濟方面,關於廢棄條件的設置?強制回收的建立?回收和回用率的確定?經濟刺激機制的系統化和可操作化?循環信息的公開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立法規制?中國必須完善循環經濟法律法規,通過立法手段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利用其強制性來督促企業和民眾的可持續生產和消費行為? (二)完善政策機制中國已經實行的環保經濟政策有排污收費制度�1�0排污許可證制度�1�0治理污染的排污費返還和低息貸款制度以及綜合利用產品的減免稅制度等,但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1�7應該用更具實效的經濟激勵以及其他刺激手段促進企業和國民進行循環經濟實踐,採用價格�1�0稅收�1�0信貸�1�0征費等手段,建立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的經濟補償機制,引導企業和國民自願發展循環經濟�1�7例如,對於採用清潔生產工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企業應給予減免稅收�1�0財政補貼以及信貸優惠等政策�1�7同時,利用逐步提高各項排污費用及其他懲罰性措施來促使企業自覺減少環境污染,加大環保投入�1�7另外,還要加快改革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在計算國民生產總值時扣除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損失,促使地方政府建設循環型社會�1�7(三)突破技術瓶頸科學技術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支撐�1�7近年來,中國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技術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總體上看,還相對滯後,有關技術信息的渠道也不盡暢通�1�7中國一方面要努力突破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1�7重點組織開發和示範有普遍推廣意義的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1�0能量梯級利用技術�1�0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接技術�1�0「零排放」技術�1�0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1�0回收處理技術�1�0綠色再製造技術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術等,不斷提高單位資源消耗產出水平,盡快使資源消耗從高增長向低增長�1�0再向零增長轉化,使污染排放量從正增長向零增長�1�0再向負增長轉化,從源頭上緩解資源約束矛盾和環境的巨大壓力�1�7另一方面,要積極支持建立循環經濟信息系統和技術咨詢服務體系,及時向社會發布有關循環經濟的技術�1�0治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開展信息咨詢�1�0技術推廣�1�0宣傳培訓等�1�7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節能技術服務中心�1�0清潔生產中心的作用,積極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外推行循環經濟的成功經驗,引進核心技術與裝備�1�7(四)貫徹「5R」原則2005年3月,在阿布扎比召開的世界「思想者節日論壇」上,規范了循環經濟理念,首次提出了從3R向5R轉變的循環經濟新思想,即再思考(Rethink)—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經濟理論,減量化(Rece)建立與自然和諧的新價值觀,再利用(Reuse)—建立優化配置的新資源觀,再循環(Recycle)—建立生態工業循環的新產業觀和再修復(Repair)—建立修復生態系統的新發展觀�1�75R理念的創新在於增加了再思考與再修復的新理念,並把原3R的理念進行了延伸與拓展�1�7中國在實施循環經濟的過程中,要隨著循環經濟理論的更新而不斷地創新理念�1�7目前,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5R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們更要不斷地努力,絕不能鬆懈�1�7

⑤ 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1. 二戰後,日本政府進行了比較廣泛的社會改革,進一步消除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後因素,為經濟恢復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是日本歷史上一次政治、經濟、社會的大改革。
2. 日本經濟的恢復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隨著「冷戰」的加劇,以及中國革命的勝利,美國出於實現其全球戰略的需要,開始轉變政策,幫助日本恢復經濟。美國在政治上、軍事上的保護,使日本節省了巨額財政開支。
3. 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火和給養,使日本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同時,朝鮮戰爭促使西方各國擴軍備戰升級,掀起了一股采購物資熱,這又為日本商品進入世界市場敞開了大門。
4.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和發展也對日本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閱讀全文

與日本經濟靠什麼恢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露下體電影 瀏覽:985
李采覃男科醫生是什麼電影 瀏覽:940
可怕人魚電影 瀏覽:163
注冊影視網站 瀏覽:682
男演員抗戰片 瀏覽:814
好看的免費電影網 瀏覽:914
明星露點電影 瀏覽:390
夜宴誰導演的 瀏覽:389
歐美電影在沙灘上真干 瀏覽:422
韓國徐英主要的r紅字 瀏覽:316
愛因斯坦天才電影 瀏覽:717
誰又那種網站呀 瀏覽:561
大尺度電影日本韓國 瀏覽:919
美年大健康共享中心怎麼樣 瀏覽:727
小說音頻下載網 瀏覽:241
服從電影無刪多少分鍾 瀏覽:986
小電影都是在哪兒找 瀏覽:918
愛情開關什麼時候開播 瀏覽:986
韓劇車震 瀏覽:573
中國音樂電影有哪些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