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摩根怎麼拯救美國經濟

摩根怎麼拯救美國經濟

發布時間:2022-10-01 12:13:10

A. 摩根的詳細歷史

美國最後的金融巨頭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是「華爾街的拿破崙」,他曾兩度使美國經濟起死回生。但據說他經常因為壓抑而感到「毫無價值」、「無所適從」。約翰.皮爾龐特.摩根還控制著幾十種行業,並創立了美國鋼鐵公司—該公司的原始資本是當時美國聯邦政府一年開銷的4倍。但是,對他來說,休閑與工作同樣重要,他曾經多次嚷嚷要退休。 為了深入地刻畫這么一位復雜的大人物,瓊.斯特勞斯完成了一部長達近800頁的鴻篇巨傳∶《華爾街之子摩根》。瓊.斯特勞斯曾因成功撰寫了艾麗斯.詹姆斯(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的姐妹)的傳記而榮獲哥倫比亞大學頒發的美國歷史班克羅夫獎。此次,瓊.斯特勞斯仔細地閱讀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書信、文件和日記,最終在其令人欽佩、生動逼真的作品中向世人揭示了摩根及其圈內的朋友們不為人知的一面。但是讀者也會不時被細節的海洋所淹沒,對這個金融帝國的締造者及狂熱的藝術品收藏家始終持以神秘和敬畏之感。 摩根並不是白手起家、自我成才的典型。他的父親朱尼爾斯是新英格蘭地區的富商,在19世紀50年代,朱尼爾斯受雇於當時英國首屈一指的美國銀行家喬治.皮博迪。他們生意興隆,成功地把大量英國游資引入資金極度匱乏的美國。朱尼爾斯決心把他的發運傳給他的子孫。他嚴厲地要求他的兒子皮爾龐特接管家族產業,幫他選定在瑞士、德國留學的課程,安排他在華爾街當學徒,而且大小事件都有可能成為他教訓摩根的事因。 美國南北戰爭後,流入美國的投資迅速增長,尤其集中在鐵路領域。在戰後的30多年裡,摩根信託公司不僅參與組織了鐵路融資項目,還屢次嘗試約束這一利率過高的行業。19世紀70年代,朱尼爾斯出資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法國—這標志著摩根家族影響力已經滲透到了國際銀行業的頂層。 瓊.斯特勞斯對摩根的個性與私生活的著迷遠勝於對其在商業界的輝煌業績的關注。這使她的作品與羅恩.切爾諾在1990年出版的《摩根大廈》有顯著的區別。《華爾街之子摩根》一書從朱尼爾斯於1890年去世講起,描述了家財萬貫的摩根更加自由、終日沉湎於他的個人愛好∶開遊艇、追女人、做怪異而又隨心所欲的慈善家、營造龐大的藝術收藏品王國。 瓊.斯特勞斯在書中寫道∶「他操縱著20世紀初帝國的天秤,好像要佔有世上一切美好的東西。」從古登堡聖經、弗美爾和庚斯博羅的繪畫、中國的瓷器、中世紀的地毯到英國l9世紀初期樣式的傢具—作者發現,「摩根從不在乎為購買藝術品花費巨資」。他的藏品已充塞屋宇、難以盡覽。截至到1912年止,他已經花費了6000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0億美元。 盡管他有這些嗜好,摩根在上個世紀末還形成了一個觀點∶不管是摩根金融機構,還是國際經濟局勢,離開了他都不行。在個人生涯的關鍵時刻,摩根在1895年提出「國庫管理國際化」,後來主張民粹主義的農場主在發起反對金本位的政治運動中繼承了他的觀點。摩根組織了6200萬美元的債券發行,堵住國庫的漏洞;並入市干涉,抬升美元的匯價。1907年,在另一次戲劇性的插曲中,金融市場的恐慌導致了為期兩周的瘋狂行動,摩根再施援手,注入大量資金解救了多家金融機構和紐約市。 在這兩次事件中,摩根表現得猶如美國中央銀行行長—當時這個職位並不存在。但是熱心公益並不是他的原始動力。那兩次危機過後,摩根和其他投資家的財富都大發橫財。 盡管羅列了這么多細節,瓊.斯特勞斯最終還是沒能掀起摩根有意戴上的粗暴而冷談的面紗。比如,摩根為何一再冷落親生兒子傑克,卻選拔他人擔任要職?似乎摩根在量才錄用時,有意模仿沒有子嗣的皮博迪,而不是他所崇拜的父親。瓊.斯特勞斯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她拒絕妄下定淪。 摩根的晚年多災多難。20世紀初期,他組織了一個龐大的跨大西洋航行財團,這後來被證明是一場「金融大災難」(瓊.斯特勞斯語)。1912年,該財團的旗艦泰坦尼克號沉入海底。同年,國會開始調查某些指控∶摩根財團涉嫌惡意控制美國的財政命運,75歲的摩根只好出庭接受國會委員會的審訊。在第二個月月底,他精神崩潰,並在兩個月後去世。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哪個人能對美國經濟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在摩根去世的那一年,國會(不知是無意之中)建立了美國聯邦儲備局—指導美國經濟的那隻著名有形之手。這是獻給摩根最好的頌詞。

1935年以前的老一代摩根財團可能是世界上最可畏的金融機構。它由美國銀行家喬治?皮博迪於1838年創辦於倫敦,後由摩根家族繼承過來,遷至紐約後名聲鵲起。

直到現在,坐落在寬街和華爾街相交的「街角」 處的老一代摩根的繼承者??JP摩根公司依然主宰著美國的金融界,並且繼承著老一代摩根的「文化傳統」。

2000年12月11日,美聯儲批准大通曼哈頓銀行與J.P.摩根投資銀行合並,目的在於「催生美國最大的一家銀行企業」。合並後的公司將命名為「JP摩根大通集團」,其總資產將達到6680億美元,直逼總資產有6790億美元的美洲銀行,成為美國第二大的以銀行為核心的集團公司,與此同時,美國花旗銀行仍以總資產7910億美元名列首位。實際上,目前這三家銀行已難分伯仲。

我們還是看看,「摩根帝國」締造時期的創始人皮博迪。

1835年,美國商人喬治?皮博迪來到倫敦。那時的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在經歷「新經濟泡沫」帶來的危機,人們依靠貸款,瘋狂地修建鐵路、運河、公路,當時人們對這些新玩意也是不想「付費」使用就像現在的網路一樣。

此時的皮博迪是為美國的馬里蘭州尋求英國銀行的貸款。他很愛國。他為英國的十幾個銀行家擺上盛宴(估計類似同時期的中國銀行家胡雪岩請人吃「花酒」),他勸說他們相信美國人不是騙子,他還和藹地威脅說「你們只有繼續為美國提供新的貸款,才能保證以前的貸款能夠得到償還」。於是,高傲的英國銀行家又撥出800萬美圓貸款給馬里蘭州。

英國人說,「皮博迪是靠自己的面子借到這筆錢。」並且,為減少英國人對美國人「見錢眼開」的偏見,依然放棄馬里蘭州應付給他的6萬美元的傭金。總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皮博迪的不同尋常的才乾和做派。

皮博迪很健談,但相貌平平,不怎麼討英國人喜歡。人們怎麼也想不到他居然是高貴的摩根財團的創始人。後來的摩根,其合夥人以出身名門望族、美貌和時髦而著稱。

皮博迪出生在馬薩諸塞州,只上過幾年學,十幾歲開始就與哥哥一起幹活養活寡母和6個弟妹。早年的貧困影響了他的一生:聚集錢財,拚命地工作,孤芳自賞,對輕蔑極度敏感,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愛國;多半生小氣、吝嗇,晚年卻不停地慷慨捐助。

1837年皮博迪遷居倫敦。一年後開了一家商號,但只有一個櫃台、一隻保險箱和幾張書桌。他卻憑借自己的才幹很快進入由卓越的銀行家組成的商人圈子。這些人既做織物生意,也為做此生意的人提供融資。其實他們的商號已就變成了商人銀行。並且創立了金融批發業務,而不是普通銀行儲蓄、轉帳的「平庸業務」。

這時,「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與皮博迪打交道」,因為皮博迪們只為各國的政府、大公司和有錢的人服務,他們為世界貿易提供資金,發行債券和股票。

皮博迪在倫敦設立商號,把美國的旗幟插在異國的土地。他炫耀自己國家的氣派、高舉這星條旗宣揚美國的產品。他宣稱皮博迪公司是「美國的一家商號」,他不停地向美國輸送 資金,他用美國的精美雜志裝點,製造美國氣氛和成為美國的新聞中心。在他愛國主義的背後,是不想讓英國人小看了自己,也顯示了他自己出身的自卑心態。

「在友好的外表下,皮博迪是個孤獨的小氣鬼」。他不停地工作,12年他從未連續休息過兩天。整整20年沒有回過美國大概是出於為了節約經費。

皮博迪沒有專用馬車,總是坐著公共馬車上下班。一次他病的厲害,朱尼厄斯(摩根財團的正式締造者)勸說他回家休息,他拿上雨傘走出辦公室。20分鍾後,朱尼厄斯發現他還站在路邊的雨里,對他說:「皮博迪先生,您該回家了。」他一看是朱尼厄斯,答到:「是呀,我在回家。可是只過了一輛2便士的馬車,我想等一輛1便士的。」此時他的銀行帳戶已經有100萬英鎊。

午餐時,皮博迪總是讓他的勤務去給他買一個蘋果,每次給勤務2個便士,一隻蘋果1個半便士,這樣每次勤務都可以得到半個便士的小費,但皮博迪卻總是等把這些半個半個的便士湊足到一定的數量再要回去。

皮博迪是個光棍,但他總有女人陪伴。他不抽煙、不喝酒,他用講故事的方式打動情婦。他一生只給他的布來頓情婦6000英鎊,死後也沒有留下任何遺囑給他們所生的兒子。

快60歲時,皮博迪身患嚴重的風濕病。他個人的儲蓄高的驚人,他的年收入達30萬美元,而他每年只花3000美元。他擁有巨額財富而罕見的吝嗇。突然有一天,他靈魂開竅,他說「當病痛襲擊我時,我意識到自己不是不朽的。……我發現生活中有些人熱心幫助貧困的人們,正像我一心想掙錢一樣」。於是皮博迪決定開始獻身慈善事業。

美國內戰時期,皮博迪從鐵公雞變成了聖誕老人。「他晚年的行善就像早年的貪婪一樣無度」。

早在1857年,皮博迪就開始資助巴爾迪摩的一所「皮博迪學院」;1862年,他開始把15萬英鎊轉給一家信託基金,用於建造倫敦的貧民住宅工程,還立契轉讓了他在另一家公司的5000股大宗股票,維持這個住宅區的運轉。為此,他獲得了「倫敦榮譽市民」的稱號。

他生命的最後階段,施捨到了驚人的程度:向耶魯大學捐贈了一個歷史博物館;向哈佛大學捐贈一座考古學和人類文化學博物館;為南部被解放的黑人設立一項教育基金……。

雨果寫道:「這個世界上,有充滿恨的人和充滿愛的人,皮博迪屬於後者,正是在這種人的臉上,我們看到了上帝的笑容。」這是對喬治皮博迪這位摩根財團最初的創始人最高的贊譽!

華爾街之子—摩根

一個世紀前,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像巨人一樣支配著整個金融世界。作為創建通用電氣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以及地域廣泛的鐵路帝國的幕後策劃人物,在幾十年裡,他都是美國民間的核心銀行家。摩根在許多方麵塑造著他那個世界,然而他去世以後還籠罩著神秘的面紗,有人稱他是工業化進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詆毀他是貪婪的強盜大亨。《華爾街之子——摩根》權威、詳實地描述了摩根其人,作者歷經十年時間,生動再現了摩根的完整人生。

1. 爭奪「CB&Q鐵路」

1901年5月4日,摩根在艾克斯收到的電報向他披露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一個由銀行家和鐵路運營商組成的聯盟正密謀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北太平洋鐵路50%以上的股票。策劃並領導這場「金融巨頭」突襲戰的是愛德華·H·哈里曼。哈里曼與摩根之間長期失和並且沖突不斷,他名下現在控制著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就像希爾一樣,哈里曼也同樣宣稱自己是「美國的拿破崙」,在鐵路界是聞名的「小巨人」;同樣,他也決心在自己公司的基礎上創建一個連接鐵路線、海上航運線的世界性的交通運輸網路。但是,與希爾不同的是,在商戰中,哈里曼並不遵守摩根所制定的游戲規則,他更推崇的是游擊戰。

就在摩根等人全力以赴地籌集大批英國資金投資美國鐵路建設的同時,庫恩—洛布這家德國猶太人公司同樣也在致力於將德、法兩國的巨額資金源源不斷地引進到美國——從事與摩根財團同樣的事業。盡管猶太人希夫和美國佬摩根並非合夥人,但這兩位頂尖銀行家卻自覺地信守彼此間的君子協定,互不侵犯對方的領地。

在以後的短短幾年內,哈里曼居然使曾經破產的聯合太平洋鐵路起死回生,並很快發展成為一條優質高效、利潤豐厚的線路。後來,當他的鐵路線延伸到太平洋沿岸港口時,已經對「北太平洋」和大北方公司構成了直接威脅。到了1901年,哈里曼又實現了對龐大的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控制,這條鐵路從洛杉磯一直通到美國南部的新奧爾良。

與此同時,哈里曼還在與另外一個業界「小巨人」希爾進行著激烈的爭奪。這次,兩人爭奪的是芝加哥—伯靈頓—昆西鐵路公司(以下簡稱為「CB&Q鐵路」),由於這條全長12657.6公里的線路通往芝加哥,對於打通大西洋沿岸運輸線具有重大意義,所以能否拿下該公司將直接影響到雙方今後在美國鐵路業界的地位。盡管哈里曼做了各種努力,卻在1900年以失敗告終。希爾和摩根聯手,最終於1901年3月下旬共同獲得了CB&Q鐵路。在雙方進行激烈爭奪的過程中,該鐵路的波士頓股東們明顯傾向於摩根,他們說:「在哈里曼和希爾(代表摩根和北太平洋公司)之間,我們毫無疑問將選擇代表雄厚實力和安全保障的一方。」事後,哈里曼曾要求摩根和希爾給他一個轉包的機會,卻遭到二人的斷然拒絕—他們不願讓這位好戰的掠奪者「插上一手」來分享他們的勝利果實。

至於哈里曼本人,當然不會覺得自己的要求是「插上一手」,相反,他認為恰恰是摩根他們從自己手中竊走了CB&Q鐵路——對手的新鐵路聯合體的實力將遠遠超過自己的聯合太平洋——為此,他立刻制定出一個「拿破崙式」的報復方案:為了攫取CB&Q鐵路,他必須徹底拿下北太平洋鐵路。

當然,哈里曼清楚,要想從摩根那令人生畏的大鼻子底下買走他的股票也決非易事。為此,哈里曼孤注一擲,決心碰一碰自己的運氣,為了籌集到購買股票所需的巨額現金,哈里曼找到了庫恩—洛布公司和商業性的國家城市銀行進行活動。

2.斬斷摩根的翅膀

摩根在業界的優勢地位和倨傲態度使其在華爾街同行中頗受非議,甚至是嫉恨,正如希爾日後所總結的那樣,在後來發生的針對摩根的突然襲擊中,參與暗算的人中更多的是銀行家,而非鐵路運營商!——以城市銀行為首的各大財團之所以給哈里曼撐腰,是希望藉此向全世界表明「摩根並非是美國惟一的銀行家」,同時也是對摩根宣稱的「美國所有的銀行家只不過是我的辦事員」的說法進行挑戰。正如希爾所言,斯蒂爾曼的目的是為了「斬斷他(摩根)的翅膀」。

就在摩根4月初剛離開美國前往歐洲之際,在哈里曼的指使下,庫恩-洛布公司總裁希夫就開始了購買北太平洋公司股票的行動。此時,麥金利正在進行連任總統的競選活動,他允諾給予華爾街財團們更多的發財機會。在此情況下,大批野心勃勃的投資者將紐約股市的價格和成交額推向一個個歷史新高,1901年1月,創造了日成交量200萬股的歷史記錄。4月份,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所造就的百萬富翁們—人稱「匹茲堡財團」雲集紐約准備大賭一把,此事為哈里曼發動襲擊提供了最完美的時機。

摩根和他的合夥人雖然控制著北太平洋公司的董事會,卻只擁有該公司不到50%的股票,他們總以為——沒有人會夢想購買一條價值1.55億美元的鐵路。在1900年,「北太平洋」的普通股價格從每股45美元漲到86美元,到1901年4月1日居然達到每股96美元,且成交43.7萬股;隨後,該公司股票在整個4月份仍然保持攀升勢頭。面對這種局面,庫恩—洛布公司偶爾也拋售一些股票進行遏止以免引起摩根財團的注意。到4月22日,北太平洋股票漲到每股103美元,3天後達到105美元。在4月30日,該股票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成交量創造了新的記錄,共成交330萬股。

根據哈里曼判斷,在其最高決策者——摩根本人不在紐約的情況下,北太平洋股票所出現的異常現象不會引起摩根集團其他人的注意。事實果然不出哈里曼所料,毫無戒心的羅伯特·培根甚至還趁著這段狂漲期,拋售了摩根本人2萬股的股票來賺取巨額利潤。5月份,約翰·W·蓋茨在接受采訪時稱:「這一切就好像——當一個大孩子外出時,那些小孩子們就趁機在家裡胡作非為一樣……如果摩根本人當時在紐約的話,這些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到5月1日,這天是星期三,北太平洋股票的價格已經狂漲至115美元。星期日,《紐約先驅報》在作「本周回顧」時稱:「這是世界歷史上金融投機活動規模最大的一周。」

在事態發展最為嚴重的那一周,希爾一直在紐約,對於北太平洋公司所承受的日益加重的壓力,盡管希爾已經明顯感受到,但他絕對沒意識到是哈里曼在背後搗鬼,直到希夫前來告知真相後,他才恍然大悟。

直到1897年哈里曼要求庫恩-洛布公司給予其獨一無二的關注之前,希夫一直是希爾的財政後台,當希夫倒向哈里曼以後,希爾開始向摩根靠攏並且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據希爾稱,希夫邀請他共同致力於「將摩根拋下船」,並許諾讓他出任北太平洋公司總裁並分享「通過控制聯合太平洋公司、南太平洋公司所獲得的一切好處」。希夫還透露,他的集團已經投資了7900萬美元,並購買到北太平洋公司75萬股優先股中的42萬股,以及80萬股普通股中的37萬股——也就是說,他已基本實現對該條鐵路的控制,如果此時希爾能夠加入進來,那麼,加上希爾所擁有的北太平洋公司的股份,便可以擁有更大的擊敗摩根的勝算機會。但是,希爾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拒絕「拋棄摩根」並「加入這場陰謀活動」。也許希爾的說法有點誇大其詞,但有關該事件的最駭人聽聞的部分卻是事實——希夫策劃了一場針對美國金融帝王摩根最卑鄙的突然襲擊。

3.藍色星期四

在星期五獲悉這一驚人消息時,希爾表現得相當鎮靜,他離開希夫,沿著布羅得大街前往華爾街23號與摩根的合夥人進行商議。最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對自己非常有利的條件:既然北太平洋鐵路的董事們——主要是摩根的人——能在1902年1月1日以後撤出他們的優先股,那麼當前的普通股將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哈里曼所控制的普通股恰恰還不到一半。正是基於這一點考慮,培根立即給摩根發去一封電報,隨後,摩根於星期六傍晚在法國艾克斯回電指示:「立即購買15萬股北太平洋公司的普通股!」

同樣就在那個星期六的早晨,紐約的哈里曼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考慮到自己擁有的北太平洋公司普通股尚未達到總股票的51%,心中不時掠過陣陣涼意和不安。他給希夫寫了一封信,要求再買4萬股普通股。盡管希夫收到了哈里曼的命令,但他最終決定不予理睬——或許他在想,他已經獲得了北太平洋多數的股票——或許他還考慮到自己已經向希爾伸出了友誼之手——他盡管很遲但最終還是意識到那些企圖用計謀擊敗摩根的人的真正意圖,於是決定不再對摩根發起這致命一擊。如果他在5月4日這天,聽從了哈里曼的指令,再買4萬股普通股,他們這伙人就將成功地控制摩根的這條鐵路。

5月6日,星期一,大批摩根—希爾集團的經紀人湧入倫敦和紐約的各個股票交易所,購買所有能買到的北太平洋的股票。當天,紐約交易所北太平洋股票以每股127.5美元報收,第二天則達到149.75美元。當希爾要求他倫敦的合夥人不要出售北太平洋股票時,他們回答說:「這里的朋友堅定地站在你們那一邊,我們很吃驚希夫會參與到這場從你們手中攫取北太平洋鐵路的活動中來。」並要求彼此之間隨時保持聯系。對於北太平洋股票在各個股市所出現的異常劇烈的波動,就連該鐵路的經營者也感到極度困惑,不知其所以然。星期二,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總裁查爾斯·梅林從聖保羅給他在紐約的副手發電詢問:「你能否告訴我那裡究竟正在發生什麼?我們的股票為什麼動盪得如此劇烈?」

在北太平洋股票剛剛出現攀升的幾天內,那些短期投機者們斷定不會再上漲了,於是約定在140美元的價位上停止購買,等價格回落時再買進。然而,星期二,當摩根的經紀人在每股146美元的價格上停止進行收購時,股票價格不但未見下跌,反而更加狂漲不已,整個股市都隨之瘋狂了!

在1901年的5月7日到8日,其他股票開始暴跌,因為那些北太平洋股票的短期投機商們拋售了所有股票以獲取資金回補,然而,到了第二天,5月9日——股票史上的「藍色星期四」,北太平洋股票價格居然跳到近似荒謬的程度——每股1000美元!紐約的股票投機商們終於冷靜下來了,他們清醒地意識到:整個股市已經被某種看不見的力量牢牢地逼進了死胡同,他們已經放空了10萬多股北太平洋股票,卻再也買不回來了。

摩根—希爾集團在兩日內購買了15萬股股票,如果按平均每股129美元進行購買的話,他們所花費的資金總額幾乎高達2000萬美元。他們還在華爾街引起了空前的震動和驚慌,J.P.摩根集團和庫恩—洛布公司在「藍色星期四」這一天均意識到:如果華爾街的這種恐慌不能被迅速遏止,那麼將有不計其數的股票經紀人和持有人會因此遭到空前劫難,而整個紐約股市也將毀於一旦!出於這種擔憂,兩大財團的銀行家們決定,推遲交割他們所購買的股票,並以每股150美元的價格拋售足夠的數目以供短期投機商回補,隨後,希爾和哈里曼聯合向公眾承諾——雙方將進行和平談判;摩根也重新指定了新的北太平洋公司董事會。紐約股市一場空前的金融恐慌最終消退了。

B. 約翰·摩根是誰一生有何成就

約翰·摩根毫無疑問是華爾街的金融奇才,在其創業的人生道路上,充滿了冒險和投機鑽營。在幫助法國政府發行公債中,大膽改造,終於創建了金融聯合公司「辛迪加」。
摩根的金融管理方法一直延續至今。
與眾多白手起家的大財閥的發跡史一樣,摩根財產的聚斂,也是先從投機鑽營開始的。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1861~1865年)爆發,林肯總統頒布了「第一號命令」,實行了全軍總動員,並下令陸海軍展開全面進擊。
摩根與一位華爾街投資經紀人的兒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個絕妙計劃。
克查姆說:「我父親在華盛頓打聽到,最近北方軍隊的傷亡慘重!」
摩根敏感的商業神經被觸動了:
「如果有人大量買進黃金,匯到倫敦去,會使金價狂漲的。」
克查姆聽了這話,對摩根不由得刮目相看。為什麼自己就沒有想到這點,兩人於是精心策劃起來——兩人立即行動起來。他們先秘密買下400—500萬美元的黃金,將其中一半匯往倫敦,另一半留下。然後有意地將往倫敦匯黃金之事泄露出去。這時,估計有許多人都知道北方軍隊新近戰敗的消息,金價必漲無疑,那時再把手裡的一半黃金以高價拋出去。
當摩根與克查姆「秘密」地向倫敦匯款時,消息走漏了,結果引起華爾街一片恐慌。黃金價格上漲,而且連倫敦的金價也被帶動得節節上揚。摩根、克查姆大賺了一把。
1862年,美國內戰正酣。由於北方軍隊准備不足,前線的槍支彈葯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這又是賺錢的好機會。
「到哪才能弄到武器呢?」
摩根在寬大的辦公室,邊踱步邊沉思著。
「知道嗎?摩根,聽說在華盛頓陸軍部的槍械庫內,有一批報廢的老式霍爾步槍,怎麼樣,買下來嗎?大約5000支。」克查姆又為摩根提供生財的消息了。
「當然買!」
這是天賜良機。5000支步槍!這對於北方軍隊來說是多麼誘人的數字。槍終於被山區義勇軍司令弗萊蒙特少將買走了,56050美元的巨款也匯到了摩根的賬下。
「這是比南軍更可怕的武器。」由於錯買了這些廢槍,而以瀆職罪免去司令職務的弗萊蒙特少將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聯邦政府為了穩定開始惡化的經濟和進一步購買武器,必須發行4億美元的國債。在當時,數額這么大的國債,一般只有倫敦金融市場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戰爭中,英國支持南方,這樣,這4億美元國債便很難在倫敦消化了。如果不能發行這4億美元債券,美國經濟就會再一次惡化,不利於北方對南方的軍事行動。
當政府的代表問及摩根,是否有辦法解決。摩根自信地回答:「會有辦法的。」
摩根巧妙地與新聞界合作,宣傳美國經濟和戰爭的未來變化,並到各州演講,讓人民起來支持政府,購買國債是愛國行動。結果4億美元債券奇跡般地消化了。
當國債銷售一空時,摩根也理所當然名正言順地從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筆酬金。
輿論界對於摩根,開始大肆吹捧。摩根成了美國的英雄,白宮也開始向他敞開大門,摩根現在可以以全勝者姿態出現了。
1871年,普法戰爭以法國的失敗而告終。法國因此陷入一片混亂中。給德國50億法郎的賠款,恢復崩潰的經濟,這一切都需要有巨額資金來融通。法國政府要維持下去,它就必須發行25億法郎的巨債。摩根經過與法國總統密使談判,決定承攬推銷這批國債的重任。那麼如何辦好這件事呢?能不能把華爾街各行其事的所有大銀行聯合起來,形成一個規模宏大、資財雄厚的國債承購組織——「辛迪加」?這樣就把需要一個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分攤到眾多的金融組織頭上,這5000萬美元,無論在數額上,還是所冒的風險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當他把這種想法告訴親密的夥伴克查姆時,克查姆大吃一驚,連忙驚呼:
「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對華爾街的游戲規則與傳統進行挑戰吧?」
克查姆說的一點也不錯。摩根的這套想法從根本上開始動搖和背離了華爾街的規則與傳統。不,應該是對當時倫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資銀行的傳統的背離與動搖。
當時流行的規則與傳統是:誰有機會,誰獨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讓別人染指。各金融機構之間,信息阻隔,相互猜嫉,互相敵視。即使迫於形勢聯合起來,為了自己最大獲利,這種聯合也像春天的天氣,說變就變。各投資商都是見錢眼開的,為一己私利不擇手段,不顧信譽,爾虞我詐。鬧得整個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膽,各國經濟烏煙瘴氣。當時人們稱這種經營叫海盜式經營。
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針對這一弊端的。各個金融機構聯合起來,成為一個信息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的穩定整體。對內,經營利益均沾;對外,以強大的財力為後盾,建立可靠的信譽。他要克查姆把這消息透漏出去。
正如摩根所預料的那樣,消息一傳出立刻如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他太膽大包天了!」
「金融界的瘋子!」
摩根一下子被輿論的激流捲入這場爭論的旋渦中心,成為眾目所視的焦點人物。
摩根並沒有被這陣勢嚇倒,反而越來越鎮定,因為他已想到這正是他所預期的,機會女神正向他走來。
在摩根周圍反對派與擁護者開始聚集,他們之間爭得面紅耳赤。而摩根卻緘口不言,靜待機會的成熟。
《倫敦經濟報》猛烈抨擊道:「法國政府的國家公債由匹保提的接班人——發跡於美國的投資家承購。為了消化這些國債想出了所謂聯合募購的方法,承購者聲稱此種方式能將以往集中於某家大投資者個人的風險,透過參與聯合募購的多數投資金融家而分散給一般大眾。乍看之下,危險性似乎因分散而減低,但若一旦發生經濟恐慌時,其引起的不良反應將猶如排山倒海快速擴張,反而增加了投資的危險性。」
而摩根的擁護者則大聲呼籲:「舊的金融規則,只能助長經濟投機,這將非常有害於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們需要信譽。投資業是靠光明正大獲取利潤,而不是靠坑蒙拐騙。」
隨著爭論的逐步加深。華爾街的投資業也開始受到這一爭論的影響,每個人都感到華爾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輕舉妄動。
在人人都感到華爾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華爾街不再需要喧鬧時,華爾街的人們開始退卻。
「現在華爾街需要的是安靜,無論什麼規則。」
這時,人們把平息這場爭論的希望寄託於摩根,也就是此時,人們不知不覺地把華爾街的指揮棒給了摩根。摩根再次被機會女神青睞了。摩根的戰略思想,敏銳的洞察力、決斷力,都是超乎尋常的。他能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形下,表現得泰然自若,最終取得勝利。這一切都表明,他的勝利是一個強者的勝利,而不僅僅是利用輿論的勝利。
摩根作為開創華爾街新紀元的金融巨子,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錢中度過,他賺的錢不下百億,但他死後其遺產只有1700萬美元。
摩根從投機起家,卻對投機深惡痛絕,並針對華爾街的這一弊端加以改造,創造了符合時代精神的經營管理體制。他為聚斂財富而不擇手段,而他卻又敬重並提拔待人忠誠的人。
摩根在他76歲生日時逝去,他成功的經營戰略,至今仍影響著華爾街。

C. JP.摩根:獨裁美國的金融大帝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君主 ,他主要是以貨幣的形式,對一國的各種資源進行聯合、重組和高效率流動,做出戰略性的配置決策。

金融是如此重要,所以在現代,他的控制權會牢牢分散於政府和萬千金融機構中,從不敢想像金融控制權落於一人之手,會是怎樣一副情境。

而在1870-1913年,JP.摩根(約翰·皮爾龐特·摩根)鬼使神差的成為了全球迄今為止,唯一的金融獨裁者,他和摩根財團,不但是美國金融的監護者,中央銀行的私家承包人,還是工業資金籌集、分發和收回的總設計師,甚至主導了鋼鐵、鐵路、航運、電力、電氣等重工業的具體發展。

JP.摩根曾經三次解救紐約股市、數次挽救美國金融危機,還拉回了美國的金本位制度。

JP.摩根在紐約的黃金屋裡,睥睨蒼生,金權神授:每一筆貸款撐起一國或傾覆一州,享受著金融大帝生殺予奪的至高享受,而這一切,是1852年那個受到風濕病重創,成了瘸子的病孩子—JP.摩根,做夢都夢不到的。

出生於1837年的JP.摩根,在孩童時,就表現出一個純粹「經濟人」,一個天才型財務的潛質。那時,他一周有25美分零花錢,與別的孩子拿到錢就胡亂花掉不同,小JP.摩根會把買糖果和桔子的錢一筆筆記載賬上,做支出和收入的精算賬,這樣家人大為驚奇,並寄以厚望 。

但當JP.摩根的父親朱尼厄斯看到他病怏怏,躺在沙發上呼不出第二口氣的樣子,發光的眼神頓時黯淡了下來。

幸好,JP.摩根出生於一個富商家庭,父親朱尼厄斯是倫敦摩根建富的合作人,給予了JP.摩根最好的療養和教育環境,JP.摩根的身體得到了恢復,智力突飛猛漲。

1860年,JP.摩根被委任為英國銀行喬治-皮博迪(摩根建富的前身)的紐約代理商,以資歷練;當時正值南北戰爭爆發,JP.摩根表示了對北方強烈的同情,並讓旗下小報大肆宣揚南方奴隸制度的罪惡;但是這不妨礙他購買一個白人代替他逃脫兵役,並在戰爭中大發橫財。

在紐約臭名昭著的黃金屋裡,JP.摩根置身於瘋狂的投機只能夠,物價和黃金隨著每一次聯邦軍隊的勝利或失敗,而漲落。當得知北軍一次馬那薩斯大敗的消息時,JP.摩根趁機購買了400-500萬美元黃金,然後一批運往倫敦,一批留在紐約,並設法把戰敗的消息通過旗下小報投放了出去,於是,黃金大漲,JP.摩根果斷放貨,狠賺了16萬美元。

JP.摩根得意的對表兄古德溫說:當馬那薩斯血流成河時,我就知道該買進了。

南北戰爭中的大發戰爭財行為,凸顯了JP.摩根性格中極為矛盾的事實,一方面他有強烈的「救世主」情節,覺得在戰爭中投機是為倫敦的投資客戶們做奉獻,是高尚的行為;一方面大發戰爭財怎麼看都是一種私利行為。在JP.摩根的一生中,常常在高尚動機的錯覺下,行使自私之實,猶如他在後續的幾次挽救美國金融危機中,頻頻趁火打擊,中飽私囊。

後來的美國知識分子,稱呼JP.摩根的這種行為營利性愛國,表有贊賞之意,辛辣的諷刺卻內含其里。

不可諱言的是,JP.摩根的前半生,主要是充當倫敦資本在美國的代言人,內戰結束後,美國快速工業化,鐵路、石油、鋼鐵等重工業興起,需要的資金遠遠超過了美國家庭和企業的積累,他們急需要外國資本,而那時,只有倫敦,擁有大量躁動的剩餘資本,全球尋找盈利項目,飢渴難耐。

美國的快速工業化,幫助英國剩餘資本找到了逐利的溫床,英資海量湧入資本,相當一部分由JP.摩根和其父親朱尼厄斯代理,幫助倫敦佬們在美國開疆拓土,攫取發展紅利。

但很快他們遇到了問題,由於當時的美國處於野蠻資本主義時代,華盛頓政府本著渣男原則,不主動、不規劃、不負責,讓市場自生自滅,於是涌現了數以萬計的鐵路、鋼鐵公司,一擁而上,瘋狂建設,野蠻競爭。大量被英國投資的北美企業,有意無意,或破產倒閉,或拖欠紅利,讓英國人忍無可忍。

JP.摩根需要為他的投資人找出解決辦法,他把一切的問題歸結為:過度的惡性競爭,如果摩根能夠利用自己強大的資金實力,把競爭的公司統一起來,壟斷市場,那麼高額利潤不就滾滾而來了嗎?

1869-1870年,JP.摩根在處理自己客戶投資的奧薩鐵路控制糾紛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資金和人脈權勢,幫助拉姆齊一派取得控制權,並為摩根謀取一名監管董事位置。

這是一個標志性事件,是JP.摩根用金融權勢壟斷工業的小試牛刀,他要摩根財團不僅是企業資金的提供者,還要成為他們的司法守護者、大祭司和幕僚長,但當時摩根財團還很弱小,美國人還看不到它的威力。

1873年,華盛頓政府決定發行較低利率的債券,以償還內戰3億美元的債務,華爾街的銀行家們都想獲得這筆債券的代理權;JP.摩根的最大對手是當時如日中天的、美國金融傳奇人物傑伊-庫克,曾以成功推銷過1億美元的北太平洋鐵路債券而名噪一時。

當時,庫克聯合紐約賽里格曼財團和歐洲羅斯柴爾德財團,勢在必得,根本沒把其他人放到眼裡,包括JP.摩根,在他的眼裡都是小角色。

但有時候,蚍蜉亦可撼動大樹,JP摩根一邊在 社會 輿論上抗議官商勾結,庫克壟斷聯邦政府的債券發行權,一邊散布庫克的北太平洋債券出現了重大損失的謠言。財政部長懾於公眾壓力,搞出了一個雙黃蛋:給JP摩根和庫克一人一半的債券發行權。

一舉和庫克分庭抗禮的JP摩根,運氣出奇的好,1873年春季之後,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了,股市狂跌,庫克的北太平洋鐵路股票一路重挫到海底,庫克財團破產了!JP摩根和其旗下的摩根財團,主導了聯邦這次融資,大賺100多萬美元,開始執美國金融之牛耳。

一舉登頂美國金融老大,讓JP.摩根更加雄心勃勃,開始大力推行自己的金融+工業的聯合托拉斯計劃。

1879年,JP.摩根代理發售紐約中央鐵路公司25萬股股票,他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賺取的傭金高達300萬美元,大部分股票被歐洲投資者一搶而空,但他們都統一委任JP.摩根作為董事,監督鐵路公司的運營,以保證穩定的紅利。

此後,JP.摩根一口氣改造重組了西岸鐵路、費城鐵路、雷丁鐵路、北方太平洋、俄亥俄等大部分美國鐵路公司,到1900年,摩根控股下的鐵路高達10.8萬公里,佔到美國鐵路總里程的60%。

摩根要求這些公司的持股人,將股權信託給自己以及其他3-4個心腹手中,組成一個所謂董事會,決策鐵路運營的重大戰略。

這使得摩根財團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權力,當時的報紙給這種收購聯合行為專門起了一個名詞:摩根化。

銀行家不在僅為工業提供資金,而是擁有工業發展的主導權,金融和工業的界限變得模糊,融合成一個資產巨大的聯合托拉斯:

金融為工業提供發展資金,工業賺回來的強大現金流,又會進一步膨脹金融,這種金融+工業的聯合托拉斯龐大無比,足以消滅一切競爭,吞噬一切討厭的中小企業。JP.摩根也開始像君主一樣,對待托拉斯旗下的小股東和高管們。

JP.摩根天性內向敏感,情緒多變,喜歡收藏名畫和 旅遊 ,也時常在書信中一展文字技巧,像一隻文藝的小貓咪,他不喜歡滔滔不絕的邏輯性說服,也懶得說服別人,他只會說:去TM你的公司,這是我客戶的公司;或者:滾出去,你被解僱了。

JP.摩根一向輕視合夥人的聰明才智,覺得他們只是干笨活的大猩猩。

1901年,JP摩根又盯上了鋼鐵行業,他給當時最大的美國鋼鐵公司巨頭卡內基伸出了橄欖枝,卡內基開價:4.8億美元;JP摩根沒有還價就答應了,他一向如此,討厭小商販式的討價還價,他要是覺得值,他就會買。

和洛克菲勒、卡內基這樣的出身貧窮,用粗俗、卑劣的黑手套獲得財富不一樣,JP.摩根出身優渥,他們帶著白手套,進出於倫敦上流社區,對卡內基們的行為,JP.摩根一向嗤之以鼻,用鼻孔看他們。

JP.摩根把一張支票遞給卡內基,向上帝賜福一樣說道:恭喜你,安德魯.卡內基先生,現在你是美國最富裕的人了。

卡內基面露不悅:我覺得我少賣了1億美元?JP.摩根一點也不顧及卡內基的情緒,嘲笑道:很可能是這樣,安德魯先生。

JP摩根收購卡內基鋼鐵公司後,又陸續兼並了不少鋼鐵公司,將3000多家中小鋼鐵公司擠到破產,最終控制了美國鋼鐵業的65%。

1902年,逐漸強大的JP.摩根甚至組建了航運托拉斯,向老主子英國的傳統優勢產業發起沖擊,JP.摩根由倫敦資本代言人演變成美國資本總統,用金融+工業聯合托拉斯積累的巨額資本,向海外擴張,為美國謀取國家利益,並在門口開放政策提出口,與英法列強資本爭奪遠東第一大地主:大清帝國的利益,積極開辦銀行,投資鐵路等實業。

進入20世紀,JP摩根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有權勢、最富裕的人:

同時,由於美國沒有統一的財稅系統、貨幣政策和中央銀行,JP.摩根也免費兼任了美國央行主席、財稅部長;JP摩根通過他的金融+工業聯合托拉斯,將他的個人意志延伸到每一個美利堅大眾的身旁。當時,有漫畫諷刺道:JP摩根,給我們的生活頒發通行證的男人。

盡管20世紀初,美國進步主義崛起,以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為核心的進步精英,對托拉斯深惡痛絕,並通過了《謝爾曼反壟斷法》,強制拆散了美國標准石油、美國煙草等多個托拉斯,但對JP摩根的金融+工業聯合托拉斯,則態度曖昧。

1907年,美國再一次爆發銀行大危機,由於信託公司將幾乎美國客戶一半的存款投機於高風險的項目,導致信貸泡沫:銅股市首先奔潰,大盤接著暴跌25%,信託公司資金斷流,客戶發生擠兌,眼看美國的金融系統要土崩瓦解。

華盛頓政府請求JP.摩根緊急援助,JP.摩根先拿出2500萬美元,穩住了紐約證券交易所;又答應拿出3000美元,填補歐洲投資者撤調資金後留下的虧空,並願意拿出方案對依然存在危險的美國信託公司、林肯信託公司以及穆爾施萊公司(田納西煤礦公司控股公司)進行精準援救。

但JP摩根這時提出了一個條件,他需要一些報償,盡管JP.摩根一向把自己包裝成救世主,但骨子裡仍然是那個精於計算的小孩。

JP.摩根挽救穆爾施萊公司的方案中,提出了不能公開拋售其旗下田納西煤礦公司股票的要求,要知道田納西的鐵和煤,是美國鋼鐵公司極重要的原料,如果把他們托拉斯在一起,美國鋼鐵托拉斯港獲得巨額利益。

而這個並購,在平時反托拉斯的 社會 大潮下,極難以實現。

方案被報給正在吃早飯的羅斯福,總統先生知道這場危機,只能說:我沒有理由反對這場公平的收購:於是估值10億美元的田納西煤礦公司,被摩根以4500萬美元的價格抄底並購。

在1907年的金融恐慌中,政府和民眾漸漸開始明白一個事情,靠著JP.摩根解決金融危機,故事看起來雖激動人心,凸顯了美式個人英雄主義和救世主精神,但超級英雄私下開出的價碼和骯臟交易,讓民眾懷疑JP.摩根是在救美國,還是趁火打擊,一致要求銀行改革。

1908年,國會通過了弗里蘭貨幣法案,成立國家貨幣委員會以研究金融系統的改革,1913年美聯儲成立,執行美國中央銀行的職責,制定貨幣政策,並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

但美聯儲依然是一家私營銀行,她聯合了包括洛克菲勒控制的紐約國家城市銀行在內的12家區域性銀行,置於華盛頓中央政治結構的監之下,以減少摩根財團獨斷的權力,但摩根銀行巧妙的利用政治權利和金融權力的融合,為摩根在大清帝國、中東王爺國的金融殖民,打開了新局面。

盡管如此,JP.摩根一人獨斷全美金融的權力劃上了終止符。

正是在美聯儲成立的當年,JP·摩根在去開羅的旅行途中突然去世,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巧合,從此美國,乃至全球任何一地,再也沒有一個人物,能像JP摩根一樣,統治一國金融40多年,一諾億元,金權神授。

而摩根的金錢帝國,在他死後,依然牢牢控制著華爾街中樞,躲在美國霸權的幕後,對世界經濟發號施令。

D. 被稱為是「世界債主」的摩根家族,它究竟是如何崛起的

說摩根家族之前呢,我想問問大家。羅斯柴爾德家族有沒有聽過,它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

而鼎鼎大名的摩根家族呢,它可是一個和羅斯柴爾德家族大有淵源的精英家族。


做了這么多筆戰債、公債生意,對摩根來說是利益無限。 到了20世紀初,可以絕不浮誇地說,摩根曾經成了天下的借主。


不得不說摩根家族的確很厲害。

E. 《摩根財團》---美國金融史上影響力最大的私人銀行集團

《摩根財團》是一部極具分量的書。說它有「分量」,第一個原因是這本書確實夠厚。中文版有足足800頁,洋洋80萬字,時間跨度長達150年。而且難能可貴的是,書中對每一個歷史細節的描述,都以第一手檔案和各種原始資料為依據,最大程度地還原真實的歷史。

它的作者大有來頭。本書作者叫羅恩·徹諾,是美國作家協會主席,曾五次獲得普利策獎,是美國最負盛名的傳記作家。《摩根財團》是徹諾的第一部作品,一出版就獲得了美國圖書界最權威的獎項「國家圖書獎」。徹諾後來又寫了《漢密爾頓傳》《洛克菲勒傳》《華盛頓傳》等重磅作品,獲獎無數。《財富》雜志稱羅恩·徹諾為「美國傳記作家的代表」。

這本書有分量的第三個原因,是它的中文版譯者也很牛。這本書是中金公司前董事長、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任行長金立群先生組織翻譯的。金立群先生對這本書傾注了巨大心血,前後用了兩年時間,三譯三校,並親自撰寫了長篇推薦序言,以金融專家的視角為我們指出這本書的重大價值。

這本《摩根財團》為什麼重要?羅恩·徹諾說,他本來是想寫一部華爾街通史的,但這個題目過於龐大、不好把握。他想來想去,決定選擇一家最能代表華爾街的銀行來寫,這就是摩根財團。所以說,摩根財團作為美國金融史上影響力最大的私人銀行集團,你讀懂了這部摩根史,也就理解了美國現代金融業發展的來龍去脈。

那進一步說,為什麼在中國急速發展的當下,我們需要回過頭來,深入理解美國金融史?金立群先生認為,現有的主流經濟與金融理論,是建立在西方國家的特殊歷史經驗上的,並不一定是在任何發展階段和任何條件下都普遍適用的真理。如果我們不去仔細分析這些理論產生的歷史土壤,只知道簡單地照抄照搬,極有可能吃大虧。所以,我們了解西方金融史,就能理解西方金融理論產生的源頭,從而更好地理解我們的經濟和社會。這也是為什麼金立群先生要花費如此大心血譯介這本《摩根財團》的原因。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來為你詳細講述,摩根財團在美國金融史上的重大影響。

第一,我們知道,美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一些巨型工業托拉斯組織,壟斷了美國經濟。但是,托拉斯的出現並不是美國工業大亨的勝利,而象徵著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勢力的崛起。這是為什麼?

第二,摩根財團發揮了巨大的能量,幫助美國奪取了全球霸權。一個財團助推一個國家稱霸,是怎麼做到的?

第三,摩根財團膨脹的時候,就連美國政府都要限制它,甚至要為它出台專門的法律。那麼,摩根財團跟美國政府是怎麼博弈的?

第一部分

好了,下面我們就先來說第一個重點,為什麼說工業托拉斯的出現,象徵著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勢力的崛起?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美國處於什麼樣的經濟發展階段。在19世紀末,美國已經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在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就是以鋼鐵、能源、鐵路、航運等為主的重工業革命。重工業是資本密集型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當時資本是稀缺的。

同時,當時全國性的大企業還很少,地方性企業勢單力薄,沒法單憑自身的信譽來發行股票和債券,必須要依靠華爾街財團的信譽背書,才可能募集到資金。也就是說,華爾街掌握著稀缺資本的流向,能夠左右工業企業的生死存亡,工業界不得不聽命於華爾街。不過,那時候華爾街對工業界還僅僅是施加間接影響,並沒有直接參與經營。

真正讓華爾街成為美國經濟的實際操盤手的,就是當時摩根財團的掌門人,皮爾龐特·摩根,也被稱為「老摩根」。老摩根的創舉之一,是一手組建了當時美國幾個最大的工業托拉斯組織——鐵路托拉斯、鋼鐵托拉斯和國際海運托拉斯。

你可能會奇怪,老摩根作為銀行家,為什麼要組建工業托拉斯?按照常理,一旦工業資本聯合起來,反而有可能削弱金融資本的力量。

當時,美國工業界出現了過度投資、惡性競爭的趨勢。就拿鐵路來說。鐵路是19世紀的「互聯網」,是當時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也是資本最青睞的行業。當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有60%是鐵路公司。公眾競相購買鐵路股票,期待著一夜暴富。而各大鐵路公司為了爭奪壟斷地位,競相鋪設鐵路線,造成了嚴重過剩。比如聖路易斯和亞特蘭大之間,就有20條鐵路線相互競爭,鐵路公司之間展開了慘烈的價格戰。

結果是,大量鐵路公司破產倒閉,中小投資者虧得血本無歸。由於這些鐵路證券是由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銀行集團來承銷的,憤怒的公眾遷怒於摩根,摩根財團多年苦心建立的商業信譽嚴重受損。更要命的是,鐵路行業的瘋狂投資和惡性競爭會造成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從而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毀滅性打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873年大恐慌。當時美國有89家鐵路公司出現債務違約,美國最顯赫的銀行之一傑伊·庫克財團,因為投機北太平洋鐵路股票而宣告破產,最終引發了一場金融崩潰。5000家商業公司和57家證券公司倒閉,紐約證券交易所自成立以來頭一次關門10天。

這次金融崩潰從某種程度上說對摩根是好事,因為它最大的競爭對手破產倒閉了,摩根財團一躍成為美國金融界的頭號玩家。但是,老摩根從未忘記這次金融崩潰的教訓,他決定整頓鐵路行業亂象,以鐵路托拉斯來避免惡性競爭。他是怎麼做的呢?

一開始,老摩根是憑借他的個人威信,把鐵路大亨們召集到他的海盜號私人遊艇上,坐在一起簽訂君子協定來組建托拉斯。這個協議也因此叫做「海盜號協議」。但是後來發現,這個方法根本行不通,總是有人通過暗中降價來破壞協定。於是,老摩根乾脆親自動手,對破產的鐵路公司進行重組,把他的合夥人安插進這些公司的董事會,從而把公司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個過程被稱為美國鐵路的「摩根化」。通過這種方式,老摩根控制了幾十家鐵路公司,他將這些公司組建成一個巨型鐵路托拉斯,總收入相當於美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一半。

除此之外,老摩根還發明了一種叫「股權信託」的辦法,進一步擴大了他的控制力。這里的股權信託,是指分散的中小投資者將他們手中的股票委託給銀行,讓銀行幫他們行使股東權利。這樣一來,銀行家就成了眾多中小股東的代言人,進一步掌控了鐵路公司。到1900年,以老摩根為首的華爾街銀行集團實際上控制了美國的整個鐵路系統。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摩根的鐵路托拉斯呢?一般認為自由競爭是好的,而壟斷是壞的,組建托拉斯是一種歷史的反動。但鐵路是一種帶有自然壟斷性質的公共產品,當時幾十上百家小鐵路公司進行無序競爭的狀態,既不利於鐵路的穩定運營,又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客觀地說,摩根的鐵路托拉斯大大改善了美國鐵路的運營狀態,讓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得到了保護。當然,摩根財團也藉此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成為美國經濟至高無上的領主。

在鐵路托拉斯大獲成功之後,老摩根又如法炮製,在1901年組建了鋼鐵托拉斯。當時,老摩根擁有的鋼鐵公司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的公司之間形成了激烈競爭,鋼鐵行業也出現了價格戰和生產過剩。這一次老摩根的解決方案是,直接花4.8億美元買下卡內基的公司,從而組建了美國鋼鐵公司。這家鋼鐵托拉斯控制了美國鋼鐵總產量的65%,其市值占當時美國製造業總資本的1/6。老摩根在和卡內基簽完購買協議之後,站起來對卡內基說:「祝賀你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1902年,老摩根又組建了一家航運托拉斯,建起了一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船隊。通過鐵路托拉斯和航運托拉斯的聯營,老摩根控制了美國到歐洲之間的主要貨運網路。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泰坦尼克號就屬於老摩根的航運托拉斯,是由老摩根親自批准建造的。他本來預定要參加泰坦尼克號的處女航,最後因為臨時有事而取消,逃過一劫。

所以你看,老摩根通過組建鐵路、鋼鐵和海運三大托拉斯組織,極大地控制了美國經濟。華爾街的銀行家們也紛紛效仿,組建了一批大型工業托拉斯。作者在書中把這一時期稱為「領主時代」,認為以老摩根為首的華爾街銀行家是那個時代的真正主人。

好了,以上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一個重點:工業托拉斯的出現,象徵著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勢力的崛起。通過組建三大托拉斯組織,老摩根牢牢控制了工業界,成為美國最具權勢的金融資本家。

第二部分

不過,在20世紀初期,摩根財團雖然在美國國內呼風喚雨,但在國際政治經濟舞台上還是一個小角色。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給摩根財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讓摩根財團一躍成為國際舞台上的重要角色。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接下來要講述的第二個重點。

我們知道,兩次世界大戰導致了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巨變。歐洲列強打得頭破血流,一蹶不振,而美國是這兩次大戰的最大受益者。兩次大戰讓美國擺脫了經濟蕭條,強勢崛起,最終取代大英帝國成為新的全球霸主。全球金融中心從倫敦金融城逐漸轉移到紐約華爾街,同時,美國的對外政策從傳統的孤立主義轉向積極干預國際事務,力圖打造一個由美國主宰的國際政治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高度綁定,成為站在美國政府背後的重要推手。具體來說,摩根財團幹了兩件事:第一是介入歐洲事務,把國際金融主導權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第二是幫助美國在第三世界攫取利益。

我們就從一戰說起。1914年夏,歐洲傳來戰爭消息,普通美國人非常恐慌,導致股價暴跌。而嗅覺敏銳的摩根合夥人卻特別興奮,意識到這是一個大發戰爭橫財的好機會。這時候老摩根已經過世,他的兒子小摩根接班。小摩根與老摩根不同,他並不事事躬親,而是組建了一個精明強悍的合夥人團隊來管理業務。戴維森、拉蒙特等人主導了這一時期的摩根業務。

在一戰之前,美國是國際金融的債務國。因為工業發展急需資金,大量美國企業跑到歐洲去發行債券。摩根財團之所以能成為華爾街老大,就是因為它最早是在英國起家,在歐洲擁有廣泛人脈,能幫助美國企業募到大量歐洲資本。一戰爆發之後,歐洲缺錢了,他們要反過來向美國借錢。找誰借呢?當然就是他們的老朋友,摩根財團。

比如,法國政府就把摩根財團作為他們的財務代理人,要求貸款1億美元用於采購戰略物資。同時,英國政府也找到摩根財團,要求摩根為他們大批量采購美國軍火。為了公平起見,避免各國爭搶美國物資、哄抬物價,摩根財團乾脆成立了一個「出口部」,作為所有參戰協約國的美國獨家代理采購機構。這里補充一個知識點:協約國是指一戰的時候,英法俄組成的軍事集團,他們的對手同盟國,是由德國和奧匈帝國等組成的軍事集團。

整個一戰期間,摩根財團為協約國采購了高達30億美元的戰略物資,佔美國向協約國出售物資的一半。摩根成為全球最大的買主,全美的工商界大佬都擠破頭來巴結摩根,希望得到一張大訂單。而協約國用於采購的錢,相當部分是由摩根財團牽頭,在美國發行債券募集的。有了美國源源不斷地提供物資和裝備,協約國最終打贏了。有人認為,摩根財團是協約國贏得戰爭的最大功臣。比如英國報業大亨在訪問摩根財團時就說:「戰爭是在這堵牆里贏得的。」

不過,雖然是協約國贏得了戰爭,但摩根財團和美國政府才是最大贏家。一戰給美國帶來了空前的工業繁榮和貿易順差,而留給歐洲的是一片廢墟和巨額外債。到一戰結束時,協約國欠下了美國高達100億美元的戰爭債務,其中英國欠40億美元,法國欠30億美元。美國一舉成為歐洲的最大債主,歐洲各國必須小心翼翼看美國臉色行事,歐美的權力天平已經完全倒向了美國一邊。

而摩根財團呢,不但撈到了巨額傭金,也一舉超越了曾經壓它一頭的歐洲老牌金融集團,如巴林銀行、羅斯柴爾德銀行等,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私人銀行。在戰後召開的巴黎和會上,摩根合夥人拉蒙特作為美國代表團的金融顧問出席。整個會議上摩根的影響力無處不在,以至於有官員抱怨說,好像是摩根財團在主持巴黎和會。

除了深入介入歐洲局勢,幫助美國奪取國際金融主導權,摩根財團還成為美國在第三世界攫取利益的急先鋒。比如,拉美地區作為美國的後院,摩根財團很早就介入了,老摩根為美國獲得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美國政府花4000萬美金從法國手上買下運河的開鑿權,然後又策劃巴拿馬地區鬧獨立,從哥倫比亞分離出來建立了巴拿馬共和國。這樣,美國就排擠掉了英法勢力,向巴拿馬政府「永久租借」運河。此後,美國獨占巴拿馬運河的經營權將近一個世紀。

老摩根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什麼呢?首先,他為美國政府購買開鑿權的4000萬美金提供融資,甚至親自監督金條的運輸工作,保證了交易的順利完成;之後,摩根財團成為巴拿馬政府在美國的財務代理人,負責接收美國付給巴拿馬的補償款,並進行投資管理。由於老摩根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被稱為「羅斯福控制巴拿馬運河的賬房先生」。

在亞洲,由於英、法、德等老牌列強先到一步,早就劃定了各自的勢力范圍,來晚了的美國想強行分一杯羹,就藉助摩根財團來敲開大門。比如在中國,摩根財團於1909年出面組織了一個美國銀團,與英法德銀團進行交涉,要求利益均分。在摩根的努力下,美國爭取到了和英法德平起平坐的地位,共同控制晚清政府的金融體系。

10年後的1919年,趁著歐洲各國還沒從一戰中緩過來,美國想趁機擴大在中國的勢力范圍。於是,摩根合夥人拉蒙特親自出馬組織了第二個面向中國的銀團,企圖加強對中國的金融控制。消息傳出後,拉蒙特在上海受到了幾百個愛國學生的圍攻,這次銀團計劃最後不了了之。

看到在中國的利益沒戲,拉蒙特心懷憤恨,轉身把日本發展成了摩根在東亞的最大客戶,並且在亞洲事務上完全倒向日本一邊。在「九一八事變」中之後,拉蒙特還替人撰文,在《紐約時報》上為日本軍國主義辯護,稱日軍保護東北的「南滿鐵路」,就像美國政府保護巴拿馬運河一樣,是無可厚非的。此言論一出,極大地誤導了國際輿論。

從這些事件可以看出,摩根財團作為一家私人銀行,是如何在國際舞台上長袖善舞,為美國和自己撈取好處的。

好了,以上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二個重點,摩根財團成為美國奪取全球霸權的幕後推手。通過在一戰中的積極作為,摩根財團把國際金融主導權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摩根還幫助美國在第三世界攫取利益。

第三部分

如果說在對外事務上,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的利益基本一致,那麼在國內事務上,它們卻常常起沖突。實際上書中有一條暗線,就是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相愛相殺的博弈過程。美國金融史上最著名的法案《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就是二者博弈的產物。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接下來要講述的第三個重點。

前面提到,在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的「領主時代」,美國工業界的力量相對弱小,政府部門的管理能力也有限,基本不插手經濟事務,美國經濟的控制權實際上掌握在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金融家手上。但是,隨著美國工業的日益壯大,政府的財力也越來越強。美國政府不再是一個「小政府」,而是開始越來越多地介入經濟管理事務,加強金融監管,目的是逐步縮小私人金融資本的權力。這當然就和摩根財團的利益起了沖突。而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會讓這種矛盾沖突變得更加尖銳。

比如美國歷史上著名的1907年金融崩潰。這次金融崩潰很大程度上是由華爾街的過度投機引起的。不過平心而論,當時的摩根財團並沒有參與投機,因為老摩根嚴令禁止投機業務。在大恐慌的危急時刻,當時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的老摩根親自坐鎮華爾街,憑借個人威望組織起了大規模救市行動,挽救了幾十家經紀行,也讓紐約市政府免於破產。在這次危機中,老摩根扮演了英雄一樣的角色。

但是,這次危機也讓政府和公眾看到,沒有外部監督的金融體系是危險的。華爾街的投機沖動讓美國每十年就發生一次金融危機,總不可能每次都靠老摩根來救市。政府和民眾一致要求,對金融業進行改革,結束金融業的無政府狀態;並且要加強金融監管,在發生危機時,要有政府出面來干預。這些事情誰來做呢?當然應該是中央銀行。你可能很難相信,一直到1913年,美國還沒有自己的中央銀行,是當時西方列強中唯一沒有中央銀行的國家。

於是,建立中央銀行被提上國會的議事日程。但是公眾擔心,如果以摩根為首的私人財團控制了中央銀行怎麼辦?尤其是,當時老摩根力主借鑒英國模式來建立中央銀行,而英格蘭銀行本來就是一家私人所有的中央銀行,這更加深了公眾的擔憂。

華盛頓與華爾街經過一場曠日持久的博弈,最終達成了一個折中方案:美國中央銀行由12家私營的地區儲備銀行組成;但在這12家私人銀行之上,要有一個中央管理機構,也就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位於華盛頓,成員由美國財政部長和總統任命。美國政府希望以此來制衡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勢力。根據這個方案,1913年12月,美國總統威爾遜簽發《聯邦儲備法案》,美聯儲正式成立。

這就是美國政府與摩根財團博弈的第一回合。不過,事與願違的是,美聯儲實際上並沒有削弱摩根財團,反而是摩根暗中駕馭了美聯儲,從而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之後一戰爆發,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在外交事務中珠聯璧合,雙方進入了一段蜜月期。

直到十多年之後,發生了1929年金融崩潰以及隨後的大蕭條,引發了美國政府與摩根財團的第二回合博弈。大蕭條使美國經濟遭受重創,胡佛總統狼狽下台,而羅斯福總統上台後推行新政的第一把火,就是成立聽證會,徹查華爾街。當時社會輿論認為,是華爾街銀行家在1920年代進行肆無忌憚的內幕交易、操縱股市和欺騙公眾,最終引發了1929年金融崩潰。

那時候,美國的銀行業是混業經營,也就是說,一家銀行可以同時從事存貸款業務和證券業務。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比如明目張膽地欺詐公眾。有的銀行對拉美地區的貸款出現了壞賬,銀行就把這些壞賬重新包裝成很有吸引力的新興市場債券,通過下屬證券機構出售給公眾。除此之外,內幕交易也屢見不鮮。像摩根財團在鼎盛時期,曾在112家大公司中佔有72個董事席位,這些公司大多又是上市公司,想要阻止摩根合夥人在其中進行內幕交易,簡直是不可能的。

不過,聽證會上所揭露出來的最駭人聽聞的丑聞,是摩根財團利用股票承銷而進行的大規模賄賂案。在股市節節看漲的1929年,誰能「打到新股」,誰就相當於發了一筆橫財。而摩根財團就利用它股票承銷商的身份,把新股賣給和它關系密切的政商界精英,這些人一轉手就能獲得50%以上的利潤。接受了摩根股票的人物包括美國前總統、共和黨與民主黨的黨主席、財政部長、海軍部長、參議員等等。這份受賄名單讓美國公眾大為震驚,民意沸騰,要求政府立即對摩根採取行動。

而羅斯福總統採取的行動,就是簽署通過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這個法案的核心條款之一,就是規定銀行業分業經營,一家銀行要麼從事存貸款的商業銀行業務,要麼從事證券交易的投資銀行業務,只能二選一。這樣做的目的,是把較低風險的商業銀行業務與高風險的證券業務分開,以保護公眾投資者的利益。而摩根財團作為這兩類業務的最成功的合體,是這部法案的最大受害者,它面臨被肢解的命運。

不過,摩根財團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九頭蛇海德拉,你砍掉它一個頭,它就會馬上長出兩個來。肢解後的摩根財團分裂成了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後來經過一系列的合並,J.P.摩根成為了今天的摩根大通銀行,是美國最主要的商業銀行,吸收了美國存款總額的1/4。而摩根士丹利則發展成為全球最成功的投資銀行,它的廣告語是,「上帝要融資,也會找摩根士丹利。」

而那部在美國金融史上最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在讓美國金融界經歷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分業經營後,最終在1999年被取消。不過,在2008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政界關於重啟這部法案的呼聲不斷,奧巴馬和特朗普都曾提出要重啟這部法案。看來,華盛頓與華爾街的博弈,還將繼續下去。

好了,以上就是為你講述的第三個重點,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一直處於相愛相殺的博弈狀態。1913年美聯儲的成立,以及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頒布,就是二者博弈的產物。

總結

第一,工業托拉斯的出現,象徵著以摩根為首的華爾街勢力的崛起。通過組建三大托拉斯組織,老摩根牢牢控制了工業界,成為美國最具權勢的金融資本家。

第二,摩根財團成為美國奪取全球霸權的幕後推手。一戰中,摩根財團把國際金融主導權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還幫助美國在第三世界攫取利益。

第三,摩根財團與美國政府一直處於相愛相殺的博弈狀態。1913年美聯儲的成立,以及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頒布,就是二者博弈的產物。

F. 約翰·摩根是誰他的一生又都有何成就呢

一個世紀前,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像巨人一樣統治著金融世界。作為通用電氣、美國鋼鐵公司和一個龐大鐵路帝國的締造者,他擔任了數十年的美國央行行長。摩根在很多方麵塑造了他的世界,但他的死被籠罩在神秘之中,有人稱他為工業化的英雄,也有人譴責他是貪婪的強盜大亨。

他並不是世紀之交最富有的商業巨頭,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銀行卻是美國最大、最重要的銀行。他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他所控制的巨額美元現金。1895年,摩根通過組織其他華爾街巨頭在早期的恐慌浪潮中購買聯邦政府債券,救助了美國財政部。

在今天的情況下,摩根對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債務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他們是把美國人民拉了上來,還是把美國人民推入更深的深淵,壓迫所有國家的人民?很難說,但毫無疑問,摩根通過這種方式擴大了他的權力和影響力,賺了很多錢。作為一個債權國是很自然的,摩根最自豪的是大英帝國不得不向他求助。

閱讀全文

與摩根怎麼拯救美國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電影罪孽里安船長 瀏覽:222
人妖大全電影 瀏覽:347
在酒吧里拍的什麼電影韓國 瀏覽:551
韓國電影在線免費網站推薦 瀏覽:621
7080農村喜劇老電影 瀏覽:376
跟我與黑道老大的365天一樣的電影 瀏覽:605
電影網站都打不開了 瀏覽:654
在線觀看電影網站 瀏覽:752
12年級數學小故事怎麼寫 瀏覽:223
穿越薛平貴之逆天系統 瀏覽:31
公益事業支持什麼 瀏覽:302
色戒類似電影 瀏覽:358
韓國關於老師的電影推薦 瀏覽:76
電腦上免費追劇的軟體 瀏覽:830
求個看你懂的小說網址 瀏覽:248
下班後去看電影怎麼樣英語 瀏覽:804
愛情觀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868
無需付費的影視網站 瀏覽:126
可以免費看電影的網站,免下載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