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的經濟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的經濟

發布時間:2022-07-13 11:00:43

『壹』 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基本特點及其對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1、中國傳統自然經濟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耕經濟的持續性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延續力,傳統農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使其具有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二是農耕經濟的多元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中國文化不僅包容百家學說和不同地區的文化,而且長期吸納周邊少數民族的優秀文明;三是農耕經濟的早熟促進中國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簡記:延續力
涪嘗帝妒郜德佃泉頂滬包容力
凝重性)
2、農耕經濟的持續性是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顯著特點,這種持續性造就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和中華文明的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
3、中國文化的早期定型是造成中國文化的守舊性的重要原因。
4、農耕經濟的多元成份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兼收並蓄的包容性格。
5、中國農耕經濟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國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貳』 在中國的傳統學術思想中,「經濟」一詞的含義是什麼

1,「經國濟世」是經濟一詞的來源。

中文中很多詞都是直接來自日本.(比如革命等都是日本人先使用的,中國古文中從來不這么使用).

經濟是日本人從英文Economy翻譯成日文時,想出來的。

2,在中國古漢語中,「經濟」一詞是「經邦」和「濟民」、「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內容不僅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其他各種經濟活動,而且包括國家如何處理政治、法律、教育、軍事等方面的問題。

包括在「經世濟民」內的「經濟」一詞,很早就從中國傳到日本。西方經濟學在19世紀傳入中、日兩國。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譯為「經濟學」,中國的嚴復則譯為「生計學」。 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學已逐漸成為各門類經濟學科的總稱,具有經濟科學的含義。

3,世界經濟發展歷史:

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以前,對當時的一些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形成了某種經濟思想,但是並沒有形成系統。

在以歷史和文明悠久著稱的民族和國家中,以中國、古希臘、古羅馬及西歐中世紀保存的歷史文獻最為豐富。它們是兩個獨立發展的文化系統,在經濟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貢獻。

古希臘、古羅馬及西歐中世紀的經濟思想

古希臘在經濟思想方面的主要貢獻中,有色諾芬的《經濟論》,柏拉圖的社會分工論和亞里士多德關於商品交換與貨幣的學說。色諾芬的《經濟論》論述了奴隸主如何管理家庭農庄,如何使具有實用價值的財富得以增加。色諾芬十分重視農業,認為農業是希臘自由民的最好職業,這對古羅馬的經濟思想和以後法國中重農學派都有影響。

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從人性論、國家組織原理以及使用價值的生產三個方面,考察社會分工的必要性,認為分工是出於人性和經濟生活所必需的一種自然現象。這種分析與中國古代管仲的「四民分業」論和孟子的農耕與百業、勞心與勞力的「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的理論,基本上是一致的。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與《倫理學》兩書中指出,每種物品都有兩種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與其他物品相交換,而且說明了商品交換的歷史發展和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職能,指出貨幣對一切商品起著一種等同關系的作用,從而成為最早分析商品價值形態和貨幣性質的學者。

古羅馬的經濟思想部分見於幾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圖、瓦羅等人的著作中。古羅馬對經濟思想的貢獻,主要是羅馬法中關於財產、契約和自然法則的思想。古羅馬早期有十二銅表法,以後在帝國時期有適用於羅馬公民的民事法律—市民法,和適用於帝國境內的各族人的萬民法。在這些法律中,對於財產權、契約關系以及與此相聯系的買賣、借貸、債務等關系都有明確的解釋。萬民法所依據的普遍性原則和自然合理性,以後逐漸形成自然法則思想,成為資本主義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來源。

西歐中世紀雖然經歷了千年之久,但封建制度是在十一世紀才真正建立起來。中世紀的學術思想為教會所壟斷,形成所謂經院學派。

經院學派主要用哲學形式為宗教的神學作論證,但也包含某些經濟思想,用來論證某些經濟關系或行為是否合法或是否公平。後來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興起,教會不得不回答當時社會上出現的兩個重要問題:一是貸款利息的正當性問題,一是交換價格的公正性問題。

貸款取息與教義抵觸,教會曾一再明令禁止。但後來迫於大量流行的貸款取息的現實,經院學派不得不採取調和態度。

在中世紀神學家中較早論述公平價格的是大阿爾伯特,他認為公平價格是和成本相等的價格,市場價格不能長期低於成本。對這兩個問題,在中世紀並未形成有說服力的觀點,但為以後的經濟學家提出了研究的課題。

4,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

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有著自己的特點。與西方古代的經濟思想比較,除在重視農業生產、社會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處外,也有它自己的特點。 這方面主要有「道法自然」的思想、義利思想、富國思想、賦稅思想、平價思想、奢儉思想等。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經濟思想。道家從自然哲學出發,主張經濟活動應順從自然法則運行,主張清靜無為和「小國寡民」,反對當時儒家所提倡的禮制和法家所主張的刑政。道家這種經濟思想後來傳到西歐,對17~18世紀在西歐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一定影響。

義利思想是關於人們求利活動與道德規范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利」主要指物質利益,「義」是指人們行動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儒家貴義賤利,成為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僵化教條,妨礙了人們對求利、求富問題的探討和論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品經濟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古代思想家為使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富強,提出了各種見解或政策。孔子的學生有若就提出「百姓足,君孰與不足」,這是儒家早期的富國思想。以後商鞅在秦國變法,提出了富國強兵和「重本抑末」政策。商鞅和以後的韓非,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戰士之源,發展農業生產是國家富強的唯一途徑。同時,他們認為工商業是末業,易於牟利,如不加限制,就會使人人避農,危害農業生產,因而主張「禁末」。富國思想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史上具有獨特地位,這與中國長期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這一特點有著密切關系。

對土地課征賦稅是中國封建社會農產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國思想家經常論述的問題之一。自西周的「公田」制消亡後,對農業生產改為按所有田畝課征賦稅。因此,中國古代的經書、史籍如《尚書》、《周禮》、《國語》等,常有關於田地分級和貢賦分等的論述。平價思想,即關於穩定物價的思想。戰國時代,李悝、范蠡鑒於谷價大起大落對農民和工商業者都不利,提出國家在豐年購進糧食,在歉年出售糧食的「平糴」、「平糶」政策,使糧價只在一定范圍內漲落。這一平價思想也被用於國家儲備糧食的常平倉制度,和救濟貧民的義倉制度中。

古代王公貴族生活的奢侈或節儉,關繫到財用的匱乏或富足,稅斂的苛繁和薄簡,因此,對待消費應提倡「儉」還是「奢」,這也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經常論述的一個問題。一般來說,黜奢崇儉是中國封建時期占支配地位的經濟思想。

但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也出現過一些相反的觀點。如《管子》一書的《侈靡》篇,就論述過富有者衣食、宮室、墓葬等方面的侈靡性開支,可以使女工、太工、瓦工、農夫有工作可做。即有利於貧民得到就業和生活的門路,也可使商業活躍起來。這在當時確是一個頗不尋常的觀點 ,它從經濟活動各方面的相互聯系來考察消費問題,提出了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的卓越見解。

除上述幾種主要經濟思想外,中國古代思想家還有其他的經濟觀點,如欲求思想、功利思想、理財思想、田制思想、富民思想、人口思想,以及地盡其利、民盡其力的思想等等。一般來說,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大都是為維護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統治服務的,但也有些思想是為擴大商品生產與交換、發展社會生產力開辟道路而提出來的。

『叄』 中國傳統經濟發展的階段性及特點。

傳統中國經濟是「男耕女織」式的自給性很強的小農經濟,農業是具有絕對主導地位的產業,家庭幾乎是唯一的生產實體,因為農業生產在家庭之內就能完成。超越家庭之外的合作幾乎沒有。傳統社會里家庭也是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消費實體。家庭是最小的利益共同體,家庭內部成員沒有利益分享的差別。家庭的生存保障只能靠家庭自己。家庭之外不存在一種組織和機構能對家庭提供任何幫助。家庭之外的經濟活動就是購買家庭所不能自足的少量商品,如鹽、煙、手工製品等,同時出售家庭少量剩餘產品。這些交易活動都能通過在方圓十里的社區內集市貿易完成。所以,少量的經濟活動也就限制於這一社區范圍之內。
總之,在傳統社會,最基本的生產組織就是家庭,此外沒有比家庭更大的生產組織。一些手工作坊的生產雖然超越了家庭,但因其在社會中所佔比重很低,故其社會影響力小,也不足以改變整個社會結構的性質。
一、奴隸社會經濟 :
1、夏朝(奴隸社會形成) 夏朝是奴隸制的開端,用木製的耒、耜翻土播種,用石刀、蚌鐮收割莊稼,已有原始的水利灌溉技術。
2、商朝(奴隸社會發展階段) 商朝是奴隸制經濟的發展時期,農業是商朝生產的主要部門;畜牧業佔有重要地位,大量牲畜用於祭祀;青銅器製造是商朝手工業的重要部門。
3、西周(奴隸社會全盛階段) 農作物的種類增多,包括了後世的大部分作物;手工業也有發展,分工更細。
4、春秋(奴隸社會瓦解階段) 由於鐵器和牛耕的使用,生產力顯著提高,這種生產力的發展最終促使奴隸制生產關系走到了終點。
中國傳統自然經濟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
①是農耕經濟的持續性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延續力,傳統農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了中華文明
的綿延不斷,使其具有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
②是農耕經濟的多元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中國文化不僅包容百家學說和不同
地區的文化,而且長期吸納周邊少數民族的優秀文明;
③是農耕經濟的早熟促進中國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肆』 「中國傳統經濟」主要指的是什麼結合古代史說說它的基本特點

不是專業人士 帶你找點資料(一)傳統農業中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中國傳統經濟主體是傳統農業,傳統農業的主流是精耕細作,這是它不同於西歐中世紀農業的一個顯著特點。精耕細作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為軸心的。西歐中世紀長期實行休閑耕作制,中國則在戰國時代已經由休閑制逐步轉為連作制,後來又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輪作倒茬間套復種的耕作方式,圍繞著提高土地利用率,採取了耕作、施肥、灌溉、育種、田間管理、植物保護等一系列措施,農產品單位面積產量達到很高水平。中國傳統農業在農藝、單產和土地利用率方面長期居於古代世界的前列,用有限的耕地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中國歷史上由於長期戰亂導致赤地千里、人口耗減1/3以上的嚴重局面並不鮮見,但古代勞動人民總能安然渡過險境。清代人口高峰期比明代盛期不是增長百分之幾、百分之十幾、百分之幾十,而是成倍地翻番,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外國可能會把經濟圧垮,中國卻經受住了這種壓力,大體上維持了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國有精耕細作的農業。著名農史學家石聲漢曾經把中國的傳統農業比作一棵有旺盛生命力的大樹,砍掉一個大枝,很快就會生長出一個新的大枝來替代,不但依然綠蔭滿地,而且更加枝繁葉茂。應該說這是很了不起的。決不能把中國的傳統農業說得一錢不值。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產率的提高,本身就是經濟的一種發展。這樣說,不僅是因為它屬於「資源利用廣度、深度和合理程度」的一種提升,而且因為它符合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和長遠利益。地球上的土地是有限的,人口卻不斷增長,要解決這個矛盾,只能走精耕細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產率的道路。
至於精耕細作傳統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則需要加以分析。有人把精耕細作等同於多勞集約,認為它是不講效率的,這未免簡單化了。本來,通過精巧的農藝提高單產,可以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有力手段。但精耕細作需要與其他經濟和社會條件相配套,由於配套的條件不同,遂形成不同的發展模式或發展路徑,在這些不同的發展模式中,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的關系也各異。這可以用漢代兩種豐產農法——代田和區田為代表予以說明。
漢武帝時趙過推行的代田法以壟甽「歲代處」得名,採取半面耕和半面鋤相配合的方法,與耦犁、耬車等「便巧」農器相配合,不但能夠「畝增一斛」,增產約25%,而且「二牛三人」可耕田五頃(大畝,每頃相當240周畝),如果以一個農戶有五六口人、兩三個勞動力算,這約略是「一夫(以男性家長為首的一個農戶)百畝(周畝)」的12倍,故史稱「用力少而得谷多」[2]。代田法所代表的這種精耕細作類型,姑稱之為「節勞型」,其特點是:農法的進步與農器的改進同步,增加單位面積產量與提高勞動生產率並重。根據上文的分析,勞動的社會生產率提高的途徑,在於通過工具的改進、設施的完善、規模的擴展等增加物化勞動的比重,來減少活勞動的投入,而且活勞動的減少要大於物化勞動的增加,從而達到總勞動的節約。「花費越來越少的人力可以推動越來越多的生產資料」,代田法完全符合這一標准和要求。
西漢末年氾勝之在關中地區提倡區田法屬於另一種類型。它不要求有大片的耕地,可以在小塊土地以至荒坡、廢城牆上直接作「區」。由於它「不耕旁地」,「不先治地」,所以不採用或不一定採用鐵犁牛耕,但作「區」、施肥、灌溉、管理,卻要求投入大量的勞力。區田法主要適應西漢中後期在激烈的土地兼並中缺乏牛犁農具、經濟力量薄弱的少地或無地的小農的需要,試圖用精巧農藝和加大活勞動投入的辦法,彌補耕牛、農具和土地的不足,大幅度提高產量,實現少種多收。設計者給小農描繪了一幅誘人的圖景:號稱「畝產百斛」(相當於2787市斤/市畝),「丁男長女治十畝……支二十六年」,但這里有很大的虛誇成分,實際上是做不到的[3]。歷代效仿和試驗者不乏其人,產量雖有提高,但達不到這個標准,由於耗費勞力太多,始終無法大面積推廣。區田法所代表的這種精耕細作類型,姑稱之為「多勞型」,其特點是:農法的進步不與農器的改進同步,雖然可以增加產量和土地利用率,但勞動生產率卻難以有相應的提高。這顯然是與增加物化勞動、減少活勞動的要求相悖的。
這兩種類型的精耕細作在中國歷史上的命運各不相同,它們的此消彼長直接影響著中國傳統經濟勞動生產率的變化。
代田法在漢代曾一度推廣,但實行的時間不長,即被平翻低畦農田所取代。不過,作為代田法提高勞動生產率主要物質基礎的牛耕及其配套的犁具,卻被繼承下來,並且繼續改進[4]。因此,凡是建立在鐵犁牛耕基礎上的精耕細作技術在一定意義上均可視為代田法的延續。區田法即使在漢代實行的范圍也有限,後世也只是作為濟時救急的手段被推行於一時一地。但歷代貧苦農民為了彌補耕牛農具和土地的不足,往往用多投勞動、精耕細作的辦法力圖獲得高產;而類似區田的特殊的高產抗旱栽培法,在民間也斷斷續續被人們所採用。也就是說,以代田法和區田法為代表的「節勞型」和「多勞型」精耕細作在中國歷史上是長期並存的。大體說來,唐宋及其以前,「節勞型」精耕細作佔主導地位,明清時代則逐漸向「多勞型」精耕細作偏斜。
作為代田法核心之一的耦犁牛耕的推廣,一開始就遇到了如何與戰國秦漢以來形成的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問題。由於代田法對牛力和農具的要求較高,不大適合分散經營、經濟力量薄弱的小農,當時基本上只有邊郡屯田、政府公田及某些富豪之家能夠實行。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耦犁牛耕的推廣引起生產單位擴大的趨向,導致豪強勢力的膨脹和勞動者人身依附關系的強化。不過,地主田莊所役使的主要是雖然有嚴重人身隸屬關系、但仍然保持了獨立經濟的勞動者。這就是說,小農經濟的體制雖然受到沖擊,但畢竟延續下來。精耕細作要求有較高的獨立性和主動精神的勞動者,勞動者嚴重的人身依附關系不能完全適應精耕細作的需要。魏晉南北朝精耕細作繼續獲得發展,註定這種狀況遲早是要發生變化的,而且變化確實發生了。一是耕犁從「二牛三人」到二人二牛,到一人一牛,最後,比較輕便靈巧的曲轅犁得到普及,主要就是向著適應小農經濟的方向發展的。二是北魏隋唐實行均田制以來,獨立性較強自耕農再度活躍,隸屬性佃農逐漸轉化為契約性佃農。這種歷史變遷,在一定意義上可視為西漢中期以來以牛耕推廣為標志的「節勞型」精耕細作與封建地主制下小農經濟體制相互磨合的過程。
唐宋是我國封建社會中牛耕最為普及的時代(詳後),也是傳統農具發展到巔峰的時代。不但傳統耕犁臻於成熟,水田耕作農具日益完善和配套成龍,而且還出現用水力、風力或畜力推動的大型、高效灌溉機械和加工機械。耕作規模雖然沒有擴展,但農戶仍然擁有較多的耕地。同時,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形成並臻於成熟。以上這些標志著我國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並繼續在農法與農器同步、產量與效率並重的「節勞型」軌道上前進。在這種情況下,唐宋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應該比前代有所提高。
明清,尤其是清代,情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於人口激增,每個農戶平均佔有的耕地明顯縮小,小農經濟變得更加細碎。為了緩解人口激增所產生的民食問題,除了墾荒、引進和推廣高產作物外,還大力推廣多熟種植,土地利用率達到了傳統農業時代的最高峰,施肥和育種等技術也有相應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牛耕的使用倒退了(詳後),農具基本上沒有發展。由於生鐵淋口技術的應用,明清某些小農具的質量有所改進,但除了適應個體農戶小規模經營的某些細小農具有所創新外,絕大部分農具是沿用前代的(這從《農政全書》和《授時通考》所載農具完全抄自王楨《農書》便可知道),已失去了戰國秦漢和唐宋那種新器迭出的蓬勃發展的氣象。實際上,唐宋時代的某些大型農具反而鮮見使用了。在經濟最發達的江南,鐵搭竟然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耕犁。或謂中國傳統的鐵農具,從戰國秦漢到宋元,已形成定製,沒有多少改進的餘地。清代農民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產工具,但他們把傳承下來的生產工具的功效發揮盡致了[5]。這種說法值得商榷。誠然,明清的農具是從前代繼承下來的,但不能說這些農具就此定格不能改進了。因為農具畢竟是人創造的。唐宋傳統農具發展得比較成熟,增加了明清改進農具的困難,但更根本的問題在於,在人多地少的條件下,細小的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缺乏改進農具和使用大型農具的內在動力。從牛犁和大型灌溉、加工機械比前代較少使用看,也很難說清代從前代傳承下來的工具的功效已經發揮盡致了。如前所述,勞動的社會生產率提高的基礎在於工具的改進和設施的完善,而傳統經濟時代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牛耕及其配套的農具的推廣。在牛耕普及程度比前代倒退、農具基本上沒有改進,農民耕作規模縮小的情況下,怎麼能奢望清代農業勞動生產率比前代有大幅度的提高呢![6]
清代農業繼續實行精耕細作,但這時的精耕細作已出現了某種轉向。清代的農業技術基本上是前代的延續,除了局部以外,可以說沒有突破性的發展,但卻更多依靠增加人力的投入,而不是依靠牛耕的普及和工具的改進。清代的農諺是「糞大力勤,不用問人」,與代田法的「用力少而得谷多」異趣。作為「多勞型」精耕細作的極端形式的區田法又變得特別的誘人,清代進行區種試驗的空前增多,人們試圖從中找到農業的出路。這種種跡象表明,清代精耕細作農業日益偏離「節勞」的方向,在「多勞」的軌道上滑行,高土地利用率和低勞動生產率形成巨大的反差。
研究歷史上的勞動生產率需要根據有關數據作具體的計算。由於資料和數據的殘缺以及各個時代各個地區度量衡的復雜,要精確計算出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勞動生產率相當困難。[7]在這種情況下,把個案的分析、具體的計算和宏觀的考察結合起來,相互印證或相互校正,或許是解決問題的一條途徑。以上對精耕細作兩種類型中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關系及其演變的分析,正是試圖從宏觀的視角、從勞動生產率的物質基礎變化,疏理出它的發展線索,庶幾有助於這一問題的解決。[8]
精耕細作是我國農業的寶貴遺產。我國農業今後仍然要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產率的道路。但歷史也昭示我們,農法和農器的改進應該同步,農業生產才能更加健康全面地發展。如何使精耕細作從「多勞型」的軌道轉移到「節勞型」的軌道上來,仍然是當前需要著力解決的歷史性課題。

『伍』 傳統經濟是什麼

傳統經濟是經濟學的名詞,又稱為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相對,多是於鄉村以及農業社會之中出現,主要是依據社會風俗和慣例以解決三個基本經濟問題(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生產給誰)

『陸』 我國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是什麼

一、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是粗放、效益低下、附加值低的低端工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導向模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及其生產力要素增長機制,運行原則的特殊類型,主要包括經濟發展的目標、方式、發展重心、步驟等一系列要素。

二、傳統經濟發展特徵:

(1)是一種封閉式的經濟發展模式.

(2)是一種以高速增長為主要目標的趕超型發展模式.

(3)是一種藉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實施的發展模式.

(4)是一種經濟結構傾斜型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實質上是以農業、輕工業等產業部門的緩慢發展為代價的.

(5)是一種粗放型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的顯著特徵是追求外延型擴大再生產方式,通過大量的勞動力和資金的投入來不斷增加產品數量。

(6)如何理解中國傳統的經濟擴展閱讀:

傳統經濟發展方式:

1、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發展方式」的表述,首次見諸黨代會的政治報告,並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2、黨對經濟問題的認識和理念,經歷了一個從「增長」到「發展」的轉變過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必須把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十一五」時期的戰略重點,努力取得突破性進展,使經濟增長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質、高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注重質量效益的基礎上。

3、十七大將黨對經濟問題的認識又推進了一步,明確提出,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對21世紀中國發展的理念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

4、經濟發展,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實際福利的增長過程,不僅指社會財富的量的增多,還包括社會財富的質的提升,即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變化,投入產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等。

5、經濟發展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持續高級化的進程和人口素質、生活質量、生活方式不斷提高和文明化的過程。

『柒』 中國傳統經濟指什麼有什麼基本特點

計劃經濟;賣方市場為主是它的特點

『捌』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經濟倫理思想的歷史演變

分析這個首先需要知道中國古代歷史和當時的教育,這些是和當時的經濟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中國從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勞動力得到了一定的解放,廣大農民從沒有生產資料,從奴隸主的私有產品到有少量的土地,變成了地主大臣,皇帝的子民和長工,在封建社會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首先搞金字塔式的森嚴等級管理方式,配合了老子孔子等的封建教育方式,把廣大人民的思想牢牢束縛在皇帝的封建統治下,人民除了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膜拜思想,沒有說「不」和「質疑」的權利和想法,這種思想束縛了思想的創新,產生不了思想的碰撞,束縛了新鮮事物的產生,大家都有一套固有的封建邏輯,所有的先進思想和先進的生產力被歧視為異類,大家都在皇帝的規則下行事,遵循各種封建等級規則,使廣大人民籠罩在封建思想下,所以,經濟發展還是以農業為主,管理發展方式還是以封建等級制,思想和教育還是封建的家長式,膜拜式,定製的封建規則式,所以後來的四大發明都服務於小的生活,小的自我,而不能超越到工業革命,由於高度的洗腦,大家都高度認同封建的思想邏輯,最後到了清朝被列強打破固有的思想和腐朽的封建制度才恍然大悟世界竟然還有另一面。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中國傳統的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行缺水金的女性適合什麼事業 瀏覽:121
二龍湖愛情故事第二季總共多少集 瀏覽:902
五行缺水怎麼找婚姻 瀏覽:510
情侶沒有多麼的幸福感了怎麼辦 瀏覽:639
幸福樹的泥土不濾水怎麼辦 瀏覽:155
古時候有關母愛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768
愛情三元理論包括的因素有哪些 瀏覽:638
健康碼顏色分別是什麼 瀏覽:45
別人誇你幸福女人怎麼回復 瀏覽:213
幸福對什麼對子 瀏覽:764
那就幸福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83
有哪些經濟學家 瀏覽:284
健康親情金錢怎麼排序 瀏覽:402
健康融合碼怎麼查 瀏覽:991
林志華跟鄧麗君的婚姻是怎麼回事 瀏覽:727
泰國經濟學留學一般多少錢 瀏覽:163
七六年的婚姻如何 瀏覽:894
山羊牧師婚姻在哪裡 瀏覽:968
愛情保衛戰為什麼不火了 瀏覽:696
美女相親時用什麼軟體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