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三國時期經濟水平如何

三國時期經濟水平如何

發布時間:2022-07-12 08:13:29

① 三國時期,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情況如何

農業方面:魏國>蜀國=吳國
魏國:因北方多戰亂,原來的地主階級受到打擊較大(《司馬朗傳》:又以為宜復井田。往者以民各有累世之業,難中奪之,是以至今。今承大亂之後,民人分散,土業無主,皆為公田,宜及此時復之。),所以曹魏的土地國有的較多,曹魏一直比較注重屯田,所以農業在三國農業搞的是最好的。
蜀漢:從劉備時期開始,諸葛亮就很注重農業方面,劉備時代,諸葛亮在成都時,足食足兵。劉禪開始時,「務農殖穀,閉關息民」,蜀漢的軍屯也很有名,《諸葛亮傳》中也稱贊蜀漢「田疇辟,倉稟實,器械利,蓄積饒」。 不過,在劉禪後期,政務敗壞,使得「百姓雕瘁」,「經其野民皆菜色」,農業是遭到破壞。
東吳:在孫權時代,比較重視農業(《吳主傳》:「軍興日久,民離農畔,父子夫婦,不聽相恤,孤甚愍之。今北虜縮竄,方外無事,其下州郡,有以寬息」。是時陸遜以所在少谷,表令諸將增廣農畝。),同時也設置了不少農官,舉例《諸葛瑾傳》:赤烏中,諸郡出部伍,新都都尉陳表、吳郡都尉顧承各率所領人會佃毗陵,男女各數萬口。 但孫權以後,也開始敗壞了,《孫休傳》:自頃年已來,州郡吏民及諸營兵,多違此業,皆浮船長江,賈作上下,良田漸廢,見穀日少,欲求大定,豈可得哉?亦由租入過重,農人利薄,使之然乎!《賀邵傳》也記載:百姓罹杼軸之困,黎民罷無已之求,老幼飢寒,家戶菜色。……衣不全裋褐,食不贍朝夕,出當鋒鏑之難,入抱無聊之感。

工商業方面:各有各的特點。
魏蜀絲織業發達,吳麻葛也發達,魏國陸路交易發達,東吳水路交易及造船業發達,魏蜀鹽鐵業發達。

② 三國時期各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是怎樣的

天下雖三分,但曹操無疑地盤是最大的,而且佔有整個中原和北方地區,青徐兗豫這一塊也一直是當時的經濟中心,經濟狀況肯定是最好的
吳國在長江中下游那一塊,整個國家都沿江,經濟狀況不會差,
最差的肯定是蜀國了,諸葛亮北伐到後來,導致蜀國國力基本空虛,四川雖稱天府之國,糧食產業豐富,但其他方面就差強人意了

③ 三國時期的經濟

[三國時期] ①魏蜀吳局部統一局面的形成.②三國統治者為了擴大各自的勢力都積極恢復發展經濟.如:魏國,重視農業,興修水利,推廣馬鈞發明的翻車,北方經濟恢復和發展;蜀國,減輕賦稅,獎勵農耕,都江堰設堰官,大力發展養蠶,西南得到開發.③北方農民大批遷居江南,吳國的山越族與漢族一起共同開發江南.

④ 三國時期經濟發展表現哪些方面

主要體現在農業如曹操的屯田制等等無不表明三國是農業的重要性其次是交易蜀國貧瘠諸葛亮和姜維怎麼九伐中原?靠的就是紡織業蜀錦靠著壟斷蜀錦使蜀國可以九伐中原其次是礦采業蜀國努力開采南蠻從中獲取金銀等用來戰爭

⑤ 三國時期的經濟如何

可以說當時的經濟被破壞的厲害,但並不是當時經濟遭到毀滅性打擊。因為戰亂,北方人口開始南遷。為南方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開發了南方。而3國到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民族大融合時期南方的經濟發展迅速,開始趕上北方。為我國以後經濟重心南移打下基礎。而整個3國時期,魏國施行一些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政策對經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蜀國在諸葛亮的帶領下,興修水利,屯田,大力發展手工業,最著名的是蜀國的蜀錦,吳國發明了「八輩之蠶」產出的繅絲質量很高。

⑥ 三國時期經濟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三國時期的經濟探索之貨幣政策 東漢末期,土地兼並嚴重,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終於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起義,一時間,狼煙四起,餓殍遍野,經濟也已經到達崩潰的邊緣,農民不能回到土地上,物質資源極度匱乏,人們都只能過著採桑捉魚曹魏人口最多,墾荒的面積最廣,這正是當時三國中以曹魏實力最強的原因。曹魏推行屯田制,組織流民耕種官田。這使得恢復社會秩序,增強曹魏實力。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是其大興水利,其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屈一指。曹魏建置大型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鄴、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制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值得注意的是曹魏一直無法擺脫實物交易的經濟模式,少數幾次的貨幣改革嘗試都以失敗收場,這可能與其國土內缺乏大規模的銅礦礦山作為基礎有關。
蜀漢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也較中原為輕。214年,劉備入蜀後,巴蜀地區財政混亂,劉巴提出鑄直百錢,平衡物價,解決問題。當中五袱鄲摧肺詆鍍搓僧撣吉銖錢與直百錢並用,為犍為郡所鑄,從中知道蜀鑄錢不只在一地,而蜀錢終三國一代也一直是蜀國重要的輸出品,甚至連魏國都大量流入跟通行。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農業灌溉。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所以蜀錦能遠銷吳、魏二國,諸葛亮亦認為蜀錦為支持國家的重要物資。而南中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首都成都也是當時的商業都市之一。
孫吳所處的江南,社會經濟起步較晚,在三國時還是人口稀薄之地。然而由於這里戰亂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遷居,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勞動力。孫權登位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制,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紡織業方面,江南以產麻布出名。三吳出產「八蠶之綿」,諸暨、永安一帶所產絲的質量很高。冶鑄業以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為最發達,孫權曾在開采銅礦,打造兵器。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國在造船和鹽業都相當發達,海上貿易亦有所興起。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中國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受到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⑦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治、經濟、民族關系是怎樣的

一、政治: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發展。士族地主勢力發展,中央集權嚴重削弱;由於武將專權、地方割據和民族政權並立,國家陷入分裂;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動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選官採取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二、經濟:江南得到開發,開始趕上北方。三國時發明翻車;北魏首創均田制;魏晉南北朝時期,耕耙耱技術形成,直到今天人們基本上都沿用。南北朝時發明灌鋼法,達到當時世界最高水平;並燒制出白瓷,制瓷業取得重要突破。

三、文化:

1、思想:佛教、道教迅速傳播,儒家思想面臨嚴峻挑戰。

2、藝術成就:士大夫畫家總結出許多精闢的繪畫理論,顧愷之「以形寫神」。漢字發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魏晉楷書有定鼎之功,鍾繇、王羲之貢獻最大;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一部農書。

3、魏晉南北朝,出現了《搜神記》等志怪小說。伴隨著佛教的興起,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也顯示了輝煌的雕刻藝術成就。
四、民族關系:民族大融合,五胡亂漢

(7)三國時期經濟水平如何擴展閱讀:

東漢末年,各軍事集團割據混戰,社會動盪,國家分裂,這種局面實質上是東漢以來豪強地主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曹操勢力逐漸強大,一度統一北方,但赤壁戰敗,統一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孫、劉勢力發展,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時期,各國都注意發展經濟。

西晉曾一度統一,但因各種矛盾尖銳復雜,又迅速滅亡。東晉偏安江南,與內遷各族建立的政權對峙。前秦曾一度統一北方,並想進而統一中國,但淝水戰敗,統一願望再度落空。

南北朝,東晉之後,南方四朝相互更替,史稱南朝。南朝時,由於南北人民的共同開發,江南經濟有了較大發展,開始趕上北方。

⑧ 三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概況

東漢末年政局混亂,宦官當權,外戚亂政,所以導致東漢末年政局的混亂不堪,而到了三國時期,現說魏,政局清晰明朗,各司其職,除了極個別的反動分子。再說蜀,政局不用說有諸葛亮治理,安居樂業,只是漢中缺少安寧。後說吳,吳歷經三代人的經營,人民富足,戰亂很少,所以人民對吳的政治統治很信賴。

在經濟發展上,東漢末年經濟倒退,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如果人民的經濟能上去一點就不會有黃巾起義和後來的三國之亂。還是先說魏,魏國經濟相對於其他兩國是比較不錯的,人民富足,由其是河北一帶,鄴郡的糧食可供冀州一年用。再說蜀,蜀國天府之土成都平原、漢中平原土地肥沃,糧食豐足。但是諸葛亮出兵打仗導致糧食供給不足,經濟發展不上去,所以蜀人人面如菜色,和其他兩國比是比較差的但是比東漢末年是好的多。吳國,主要是在現在的江南,江南我們都知道是糧食生產的好地方,所以吳國經濟不錯。

⑨ 三國時期區域經濟發展的概況

魏國經濟
曹操迎獻帝於許昌後,以「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為方針,在許昌附近實行屯田。結果「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因此,曹操設置田官於各州郡內,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廣,以改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做成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境況。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變成「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正因採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會轉向穩定,終達至「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蜀國經濟
蜀自古以來已有天府之國的美名,漢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質豐厚為根本。
但東漢末年,劉焉父子先後擔任益州牧,用以寬制寬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強壟斷土地及山澤資源,因而減低稅收。
自劉備佔領益州後,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擊豪強,並曾採用閉關息民,務農殖穀。又在都江堰設堰官,管理農田水利工程,並推行屯田,以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此外。孔明及法正對治鐵、煮鹽、織綿等重要手工業,實行公營,並設立專職官員加強管理。以上一連串措施,使國家稅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條件。
後來關羽失荊州,劉備討伐東吳敗亡,使蜀國面臨崩潰邊沿,故孔明在經濟方面擴大手工業官營范圍,提高蜀綿生產量,以助加快恢復國力之步伐。

吳國經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連年征戰,地方殘破,北方人民攜家渡江以避難。
北方難民不乏富商大賈,他們由北方走難到江南同時,帶備了生產技術與文化,為當時貧困的江南帶來新血。
原本東吳農耕技術十分落後,尚未懂得牛耕。
及後生產技術注入,農業生產技術逐漸提高,人口亦因此漸漸增加,一改以往地廣人稀的境況。
孫氏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之統治領地漸大,軍隊亦因此變得龐大,故此糧草軍需耗費成為國家支出其中一大部份,為減輕負擔,逐實行屯田制,並設置典農校尉和典農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為屯田客。
東吳位於長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興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資源和作軍事防備。

⑩ 三國時期各國的經濟特徵

魏國--繼承漢代傳統,農業最為興盛。經濟實力最為雄厚(最肥沃的冀青幽並四州在握)。
蜀國--地狹人稠,但灌溉便利。畝產當時最高,但其民最苦(稅賦極重),蜀錦大量出口。
吳國--地廣人稀,故經常以劫掠人口為目的而戰。水上貿易發達,特產是原始青瓷。

閱讀全文

與三國時期經濟水平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贊美女的漂亮怎麼說 瀏覽:760
婚姻不可求是什麼意思 瀏覽:742
婚姻中你不懂珍惜該怎麼辦 瀏覽:16
蚊子與大象的寓言故事是什麼意思 瀏覽:961
人們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瀏覽:980
在我國公有制經濟發揮什麼作用 瀏覽:296
蘇東坡有哪些有趣的名人故事 瀏覽:301
武昌健康證一般多少錢 瀏覽:196
不健康鏈接發給微信好友如何知曉 瀏覽:241
什麼叫事業型社保 瀏覽:73
男朋友的事業出現危機應怎麼安慰 瀏覽:94
五行缺水金的女性適合什麼事業 瀏覽:123
二龍湖愛情故事第二季總共多少集 瀏覽:904
五行缺水怎麼找婚姻 瀏覽:512
情侶沒有多麼的幸福感了怎麼辦 瀏覽:642
幸福樹的泥土不濾水怎麼辦 瀏覽:158
古時候有關母愛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770
愛情三元理論包括的因素有哪些 瀏覽:640
健康碼顏色分別是什麼 瀏覽:46
別人誇你幸福女人怎麼回復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