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一张纸币都有什么故事

一张纸币都有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2024-05-25 11:17:30

A. 想找一个关于一块钱的故事

3个人去投宿,一晚30元.三个人每人掏了10元.凑够30元,交给了老板. 后来老板说: 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拿出5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 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放进自己口袋, 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退还给了那三个人,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 3个人每人9元,3 X 9 = 27 元 +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去了哪里??? (1)某三个秀才在一家客栈住房,结果每人10元,共10×3=30元。 (2)每人退回1元钱,即每人花了9元钱,三人一共花了27元钱.这27元里老板留下25元,小二私自留下2元. (3)再加上退回的3元钱,结果正好是30元. 结论:这道题迷惑人主要是它把那2元钱从27元钱当中分离了出来,原题的算法错误的认为小二私自留下的2元不包含在27元当中,所以也就有了少1元钱的错误结果;而实际上私自留下的2元钱就包含在这27元当中,再加上退回的3元钱,结果正好是30

一元钱的故事《读者》2008第23期
作者:古华城
一天,我参加了一家电视台创意的一个游戏。游戏内容是我身上没带一分钱,但我得去乘一辆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是一元钱,我要想办法“借”到这一元钱。游戏的方式是由我在前面借钱,电视台的摄像机在后面跟踪偷拍,实录下我在这个游戏中可能遭遇到的种种场景。
我到了共公汽车站,犹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气对一位大伯说:“大伯,我的钱包被人偷走了,能借我一元钱坐公共汽车吗?”大伯头也不抬地说:“你们这种人我见得多了,现在到我这儿来讨一元钱,转个身又到别人那儿讨一元,一个月下来,你们的收入比我的工资还要高呢。可恶!”
大伯显然将我当成了职业乞丐,我一下子张口结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第一个回合就这样败下阵来。我深吸了口气,准备第二次冲锋。
这次,我看准了一个慈祥的大妈。我红着脸上去搭讪:“大妈,我的钱包被人偷了,我现在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您能不能借我一元钱让我坐车回家?”大妈仔细看了我一眼说:“年轻人,我看你表面还像个知识分子,你应该去做一些体面干净的事情,年轻人要学好,你的路还长着呢,别一天到晚动歪脑筋。我现在可以给你一元钱,但我怕你以后明白了事理,要找后悔药吃时,你就会骂我,因为就是像我这样的人心慈手软,才一步步纵容了你的堕落。”
听着大妈的教诲,我找不着可以回答的话语,我想也许这不能怪大伯大妈,他们一定经历了太多次这样的遭遇了。不过大妈的话倒提醒了我,说我像知识分子,我可以说自己是个大学生,也许更能博得同情。
一位打扮时髦的小姐走了过来,我迎上去:“小姐,我是个大学生,今天出门时忘了带钱包,你能借我一元钱让我乘车回学校吗?”小姐像受了惊吓似的,猛地后退几步,满脸疑惑地盯着我。她可能将我当成一个骚扰女孩的无赖,她像过雷区似的,在我身边画了个半圆,然后迅速地跑到了车站的另一头。
三个回合都以失败告终,我有些心灰意冷。我回头看时,电视台的摄像师却一个劲地向我伸出大拇指,那是我们事先约定的暗号,意思是我得继续干下去,显然,我的失败正在他们的意料之中,这样的尴尬场面对旁观者来说,说不定正像一道精美的大餐呢。
一位小朋友走近公交车站,我想这是我最后的试验了。我不想说钱包、大学生之类的谎言了,我走过去,很客气地说:“小朋友,能借我一元钱乘公交车吗?”小朋友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递了过来。这下轮到我惊讶了,没想到小朋友竟然什么都没问,就把钱给了我。
呆了好久,我才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小朋友顺口就说:“因为你没钱乘车呀。老师说过,帮助是不需要理由的。”
霎时,一股暖流从我心里流过。
在节目结束的时候,主持人补充采访了我一个镜头,问参加这样的一个游戏对我的人生观有什么影响。我的回答是:今后我会在口袋里多放一元钱,以便继续帮助别人。
常常被感动

感动你浩浩荡荡的美意
常常会感恩
感恩你真真切切的情谊
常常会陶醉
陶醉你挚浓深远的美妙
多少个平淡的日子啊 点缀成永不褪色的记忆参考资料:读者之家

一元钱的故事
苏永奎

晚饭后,我和女儿去散步。

临出门,女儿从她妈妈那里要了一元零花钱。

女儿要零花钱的时间不多,我们也从不多给她,原因是我们不希望她从小就养成大把大把花钱的习惯。给她的零花钱也从不允许她一下子就花掉,而是要求她存起来,到了该用的时间再用。

但她毕竟是孩子,对我们的要求总不能理解和接受。有时一拿到钱,就想方设法要把它花掉。

一下楼,女儿就对我说:“爸爸,我今天看了一篇文章。”

我说:“什么文章?”

女儿说:“是关于运动的。文章上面说,人运动前必须喝一杯水,运动以后也要及时补充水份。”

我说:“我知道,从小就知道。”

她说:“那我们现在去运动,我可以买一瓶矿泉水吗?”

我这下才明白,女儿转弯抹角就是要 买一瓶矿泉水。

我说:“不行。现在刚下楼,如果想喝水,就马上回去喝了再下来,或者带一瓶来也可以,屋里矿泉水多得是。”

女儿不说话了,一副极不高兴的样子。

我们继续往前走。在江边的林阴大道上,我们一路走,一路成语接龙。接累了,她又提出背诗,一人一句,她先起头。我们父女俩常常这样,散步也充满着乐趣。

回来的路上,她突然对我说,她们班上的同学每天要花很多钱,有的几元,有的十几元,有的几十元。他们的爸爸妈妈真大方。

我明白女儿要讲什么了。就对她说:“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还是少部分学生这样?”

她说,反正不少。

我告诉她:第一,我不知道真假;第二,即使是真的,我也不许你向他们学习;第三,乱花钱是不好的行为习惯,你必须学会节约。

女儿突然生气了,把从她妈妈那里要来的一元钱递给我,大踏步离我而去。

我不管她,依然走我的路。

但我忽然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来。

那时候我也应该只有她一般大小,读小学三、四年级吧。

在农村小学简陋的教室里,我一边上课,一边享受着自己的顽皮。

突然同桌掏出一元钱来向我炫耀。在那个市面上广泛流通分币和角币的年代,一元钱不是一个小数字。尤其是像我一样的贫困家庭的贫困子女,一元钱毕竟是惹眼的。

我说,拿给我看看。他便很爽快地递了过来。

我看过以后,恶作剧般地塞进课桌后面的板缝里,想过一阵子再还给他。但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上课,我竟然把这件事搞忘了。直到下午放学时他向我要,我才记起它。

我赶紧到板缝里去找,哪里有那一元钱?这张曾经令人炫目的纸币早已不翼而飞了。

同桌使劲催我要钱,我无计可施。他便报告了老师。

老师找到我,要我赔他钱。

天啦,我哪里有那么多钱?我们家穷得丁当想,连吃饭都极困难,有时要靠东家找西家借来维持生计。爸爸妈妈知道这件事,不狠揍我才怪。我上哪里去给他弄这一元钱?

但老师的命令是不能不从的。我忧心忡忡地回到家里,丝毫不敢向父母提起。赔钱的事却一直装在心里,一点儿也不敢放下。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同桌天天催,老师天天逼,我无可奈何。

一天回到家,我到爸爸妈妈的卧室里去,突然发现床边的柜台上放着一元钱。天啦,这真是天助我也!这不是我正在寻找的一元钱吗?但想到父亲的严厉,我不敢轻易拿走,便把它顺手藏到柜底下,想观察一下动静再说。

不料这事很快被妈妈发现了,原来这是家里惟一的一元钱,妈妈拿出来正要去买紧要的东西。现在突然不见了,她如何不着急?

父亲知道了勃然大怒,断定这钱一定是被自己的儿女拿走了,就不断向我们喝问。

我心中胆怯,便说:“我去找找。”

我走进屋里,装模作样地找了一阵子,突然从柜底下拿出来说:“这不是那一元钱吗?”

我这点鬼把戏哪里逃得过父亲的眼睛,他走过来,抓住我就打。我一边挨,一边疯狂地逃,终于躲到了离家不远的山坡上,在林子里蹲下来,静静地不敢出声。那里正下着小雨,我浑身淋湿,却不敢回家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应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母亲到处找不到我,心里好像有些着急,就发动哥哥弟弟们都来找。只有父亲还在大发雷霆,喝令他们不要管我。

我依然蜷缩在林子里,不敢作声。但那年月本身就没有多少吃的,这阵子正感觉饿得难受,便壮壮胆子故意弄出一点儿声音来,好让他们发现。

他们终于“找到了”我,但我依然装作不回家吃饭,让哥哥弟弟们劝了好一阵子。

回到家里,母亲先是责备,后是安慰,要我先吃饭,以后再不能拿家里的钱。

其实我哪里拿过家里的钱?就这一次,也是被逼无奈的。

吃过饭,禁不住父母的再三追问,我终于把玩丢了同学的钱的事向他们讲了。他们听了也很生气,告诫我以后坚决不要再玩同学的钱。

这一元钱最终还是给了我,让我赔了那位同学。

说实在的,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谁拿走了那一元钱,我甚至怀疑是否就是同桌本人?

一元钱的事就这样封存在童年的记忆中,但每每想起来总让人懊悔。

现在,女儿再也不像我小时候那样在贫穷和饥饿中过日子了,她不缺吃,不缺穿,有时还要买一些我童年时候想都不曾想到的玩具。她自有她富裕的童年生活,但她对这一点竟然毫无察觉。

在她的心目中,爸爸一定是个极吝啬的人;可在爸爸的记忆里,那令人辛酸的往事却是怎么也抹不去的。

什么时候,可爱的女儿才能知道爸爸的良苦用心呢?

B. 人民币有什么精彩的故事

说起“大团结”,不少人还有印象,作为当年流通货币的最大面额,“大团结”揣在怀里感觉硬铮铮的。
而一张“大团结”放到现在值多少钱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考虑过。实际上在退出流通6年之后,从理财角度看,“大团结”带给我们的可能更多。据了解,一张品相好的“大团结”在收躲市场上的标价已远远超过面值,而整个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的市场价格更是达到8000元。即使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收躲者仍然可以说获益匪浅。由此,人民币“收躲热”也已在西安悄然兴起。
大团结”承载历史
据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其中第三套人民币是从1960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印制,并于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首枚枣红色1角券纸币开始,至2000年7月1日正式退出流通领域。其先后在市场上流通了38年,是目前流通时间最长,人们最熟悉、最亲切的一套人民痹冬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就是面额最大的“大团结”。

阅读全文

与一张纸币都有什么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看到事业单位是否要招聘 浏览:954
水煮和烤有什么区别哪种利于健康 浏览:423
我想给她讲一个故事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760
雪山之巅的幸福鸟长什么样子 浏览:500
嫁给爱情是种什么体验知乎 浏览:335
健康出行卡怎么使用 浏览:50
美女怎么唱北国之春 浏览:288
深圳婚姻挽回机构哪里有 浏览:127
光明区万人健康服务团有多少 浏览:408
幸福树冬季如何修剪视频 浏览:687
经济合作社是什么单位管 浏览:278
地市级事业单位一年工资多少 浏览:489
历史曲故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568
哪个地方美女秀气 浏览:612
居民健康档案中遗传病史怎么填写 浏览:81
最华丽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浏览:592
宿州经济定位是什么 浏览:57
童话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浏览:933
如何才能健康的节食减肥 浏览:253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睡前故事 浏览: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