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怎么讲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

怎么讲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2-09-13 08:53:49

Ⅰ 将相和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完将相和主要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是负荆请罪的起因,负荆请罪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结果。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Ⅱ 《将相和》课文讲了哪几个故事

西汉司马迁的《将相和》主要讲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三个故事分别讲述了:
(1)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被封了上大夫。
(2)蔺相如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
(3)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屡次挑衅,蔺相如以国家重,始终忍让。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Ⅲ 《将相和》讲述了哪三个小故事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Ⅳ 将相和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

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随后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
负荆请罪: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屡次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Ⅳ 将相和的三个故事是什么

将相和的三个故事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课文,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之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局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局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Ⅵ 《将相和》是由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Ⅶ 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怎样一一概括。急

将相和主要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是负荆请罪的起因,负荆请罪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结果。
完璧归赵: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本课的题目是《将相和》本文写出了(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的廉颇,这些特点是通过(负荆请罪 )体现的;课文也写出了(勇敢机智、不畏强暴 )蔺相如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体现的。
这篇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的起因是(秦国自恃强大,假意用十五个城换赵国的无价之宝——和氏璧。
),结果(完璧归赵 ); 第二件事的起因是(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想在会见时侮辱赵王,侮辱赵国 ),结果(赵王、赵国的尊严得到了维护 );第三件事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升得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 ),结果(将相重归于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
战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知道后,非常想得到那块璧,就骗赵王说他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那块璧。
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进宫把璧给了秦王,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叫人把璧送回了赵国,使秦王的阴谋没有得逞。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为上大夫。
几年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蔺相如见秦王这样侮辱赵王,便威胁秦王击缶,也叫人记录下来,使秦王也受到侮辱。蔺相如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对此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给蔺相如下不了台!蔺相如知道后,总是避开廉颇。蔺相如的手下看不顺眼,蔺相如解释自己躲廉颇是为了国家利益。廉颇知道后,他感到自己很不应该,便背上荆条来蔺相如家负荆请罪。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
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Ⅷ 将相和是由哪那三个小故事组成的

将相和中讲了完璧归赵,渑(miǎn)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



















Ⅸ 将相和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将相和主要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是负荆请罪的起因,负荆请罪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结果。

Ⅹ 《将相和》中的三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

完璧归赵
蔺相如本赵国一门客,廉颇乃武将.
危难之时,蔺进入秦国,将秦王欲霸占的和氏璧给拿回来.有胆有谋.回赵国后升官.
渑池之会
赵王秦王渑池相会,蔺相如以“五步之内血溅大王”要挟秦王,使秦王欲诋毁赵王的奸计不得逞.升官为相,位居廉颇之上.
负荆请罪
廉颇不服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凭嘴舌之功,不可居其上,并称“见必辱之”,蔺相如却躲着他.
后来得知蔺是为了国家的团结与安危,才让着他,廉很内疚,负荆请罪.
三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精密相连,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阅读全文

与怎么讲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谷歌幸福指数怎么算 浏览:854
欧美女的内裤为什么都长 浏览:348
东港事业单位有哪些 浏览:178
经济舱数量多少 浏览:442
健健康康和健康有什么区别吗 浏览:772
经济被疫情影响怎么办 浏览:817
事业单位人员如何休假 浏览:687
我来告诉什么叫幸福视频 浏览:186
如何对待别人插足的婚姻 浏览:194
健康信息表的纸质稿怎么写 浏览:491
马来西亚美女照什么样子 浏览:781
本命年美女穿什么鞋 浏览:275
无婚姻是什么命 浏览:320
什么歌曲赞美女人美 浏览:944
阿斯达的故事是什么 浏览:967
2020健康扶贫论坛哪里收看 浏览:257
拒绝无话婚姻该怎么办 浏览:313
婚姻中钱能说明多少问题 浏览:539
经济舱y和经济舱g有什么区别 浏览:550
在哪里办婚姻状况证明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