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特区需要多少经济

经济特区需要多少经济

发布时间:2022-05-21 23:04:49

A. 几个经济特区

五大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B. 中国经济特区有哪几个

中国截止目前已经设立共计7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福建的厦门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霍尔果斯经济特区。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建立在中哈两国霍尔果斯口岸的跨境经济贸易区和区域合作项目,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合作的示范区。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它横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一个面积达5.43平方公里封闭区域,中方、哈方及第三国人员及货物、车辆在区域内跨境可以自由流动,入区免签证合法停留30天,从中方一侧进入每人每天可携带8000元免税商品。

哈方一侧进入可以携带1500欧元免税商品(现正研究提升到10000欧元);国务院批复为陆路整车进口口岸,欧洲原产地车运输距离成本骤降;境外货物入区享受保税扶持政策;境内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实行退税。

中哈国际边境合作区有几大亮点:退税免费政策可以使商户的进货成本降低,可以以更低价格来吸引顾客,免税政策可以使到合作区购物的顾客或游客买到低价免税商品而不用交税,将来到合作区购买欧洲奢侈品的价格会比国内低很多。

免签证政策很方便会使更多的商人汇聚合作区,比如中亚国家或者土耳其、俄罗斯商人他们原来要到中国采购商品,进入中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因为要到中国驻所在国大使馆办理签证,才能到中国商家所在地去采购。

如果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区,时间上和金钱上的花费会降至最低,因为中哈合作区里汇聚世界各地的商品,汇聚有世界各地的商人,进入合作区是不需要办理签证,各国商人在这里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需要采购的商品,哈萨克斯坦与许多国家之间是免签证的。

他们凭借自己的护照,不需要到大使馆办理签证,直接凭护照可以进入中哈合作区,在合作区里中方及哈方、第三国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商人在这里可以住宿、采购商品、签定合同、结算。大大降低了自己采购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经济特区 (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C. 中国13个经济特区是哪些

中国只有8个经济特区。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3)经济特区需要多少经济扩展阅读:

1979年春天,邓小平这位不平凡的老人以一个不平凡的设想,使得中国南方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渔村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并在之后的20年中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区和先遣队,带动着中国改革的前进步伐。

1980年5月正式成立的深圳经济特区,东起人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千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深圳原来只是一个三三万人的简陋、狭窄的小镇,但到1984年,人口已增长到30万,工业企业由224家发展到609家,工业总产值从6000万元发展到18亿元;

完成基建投资36亿元,竣工面积608万平方米,基本上完成了30平方公里新城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均国民牧人达到1000美元,在全国城市中率先步人了“小康”。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这种特殊的改革产物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1年底,我国最小的经济特区、面积仅52.6平方千米的汕头经济特区成立。

1988年,全国人大批准建立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至1999年7月,我国共建成6个经济特区,对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大量资金,对带动和促进内地经济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建设在中国是一项全新的事物,在二十多年的建设中,特区建设积累了很多方面的经验,简要地总结如下:
(一) 经济特区是经济改革的试验田。在经济改革之初,中国还是实行的计划经济。要搞市场经济,一方面没有经验,另一方面思想还没有转变,也不太接受。“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思维成为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式,经济特区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实验,一些成功的经验被推广到其他地区,不成功的,则摈弃不用。
我们在经济特区进行了很多改革试点。比如,在特区实行优惠税率,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特区。我们将企业所得税降为15%,这个税率同香港相同,而当时内地企业则是按55%的累进税率纳税;在深圳特区首先试点土地使用权拍卖,使土地使用权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在金融方面的试验更多,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87年在深圳成立,打破了银行国有的传统理论;第一家证券公司也于同年出现在深圳,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92年成立,成为中国两大证交所之一;在外汇严格管制的情况下,深圳也于1985年首先开办了外汇调中心,外汇交易逐渐发展起来。其他如按揭贷款、汽车贷款、离岸金融业务等新业务,都是经过深圳的试验,推行到国内其他地区。经济特区作为“改革的试验场”,敢于尝试,敢于承担责任,为中国的经济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功。
(二)经济特区是开放的窗口。所谓“窗口”,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二是向国外展示中国的政策和成果。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窗口定位,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有一个很准确生动的总结,“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经济特区作为“窗口”的定位,决定了经济特区要走发展外向型经济之路。从金融来看,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在1982年初落户深圳,同年,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民安保险公司在深圳成立;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试点也在经济特区;随着外资的进入,其良好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带入国内,成为其他银行学习的最便捷的途径。在特区,首先引入了按国际银行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银行监管标准;引进了大量国际管理人才,并同香港金融中心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国内其他省市在特区发展过程中,不断派干部来参观学习,取得了出国考察所不能取得的效果。
这些现在扑克起来很平常的发展,在当时是很重要的突破,它涉及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以及中国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大问题。通过特区的建设与试点,中国认同了市场经济。通过这样的开放试点,也向海内外表明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决心,极大地坚定了外资对中国进行投资的信心。
(三)经济特区的建设要有创新思想。在早期的计划经济中,中国主要采纳了平衡发展的思想,既要求部门间的平衡,也要求地区间的平衡。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具有高度不平衡性的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不可能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使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思想逐步被大家所接受。适度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应该优先选择条件好的区位加以开发,从而带动其他区位的发展。在这个理论的支持下,我们结合了双循环理论(国际大循环和国内经济发展循环的结合)、差异协调发展理论(地区间要存在差异,但是差异过大时,需要通过中央政策来统一协调),进行了经济特区的实验。事实证明,我们的实验是成功的,我们的理论也经受住了考验。
中国是一个转轨国家,整个社会的规章制度、法律体系、思维习惯在改革之初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划出一块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让特区的管理者放开手脚,通过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创办工厂、创设金融机构,实行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政策,这对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济特区功不可没。如果我们的特区管理者依然坚持原有的观念,使用原有的政策去管理特区、建设特区,特区也就不会成功。
引进外资是不是让出了利润也是我们曾经争论的重要问题。外国投资到中国,如果没有市场,没有盈利是不可能的。要引进外资,就要使它通过努力,合法取得利润。因此,对于中国这样的资本短缺、技术短缺而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讲,吸引外资,不但能引进资金技术,增加就业,而且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公共基础建设,提升国民福利,外资因此而获得盈利,是非常合理的。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是对外合作与引进资本的基础。
(四)特区的建设应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及时纠正偏差。特区是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因此在发展中也有不少教训。比如有的特区建起来后,不是抓住机遇引进资金和技术,建立生产基地,而是脱离自身财力的限制,大搞基础建设;也有特区出现靠“炒”房地产来刺激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泡沫”,最终形成大量的金融机构呆坏帐。这些问题迟缓了一些特区的发展速度,比如海南1992-93年的房地产“泡沫”,吸引了大量的外地资金进入“炒”地产,最后中央及时纠正了这种恶性炒作的行为,使得海南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处于停滞状态。

E. 中国到底有多少经济区和经济特区

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由苏鲁豫皖四省十四个地、市组成,十五年后的今天已发展到四省的二 十个地级市。包括江苏省的连云港、徐州、淮安、盐城、宿迁;山东省的济宁、临沂、枣庄、日照、泰安、莱芜、菏泽;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蚌端口、毫州;河南省的开封、商丘、周口。共有97个县(市)、51个区。经济区总面积17.8万公里,2000年总人口1.19亿人,约占全国面 积的1.8%和总人口的9.3%。

淮海经济区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区域条件突出。该区东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拥有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的突出区位,承担着中国经济东靠西移接力站的重任。淮海经济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该区有泰山、曲阜等历史名胜和孔子、刘邦、项羽以及近代周恩来等众多名人遗迹,是中国旅游内涵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淮海经济区交通便利,区内京沪、京九、陇海、新石二纵二横铁路干线形成“井”形框架,京福、京沪、连霍、日东高速公路及国道干线构成密集运输网络。连云港、日照港天然深水良港,京杭运河穿境而过,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南北,航空线路基本覆盖经济区,便捷的交通使本区具有货畅其流、人便其游的优势条件。

淮海经济区成立十五年来,共同发展事业取得了明显成就。2000年,区域GDP总量达5977亿元,为联合 前的11.2倍,财政收入409亿元,为联合前的8.2倍, 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988亿元,为联合前的7.6倍。“九 五”期间,经济区GDP总量年均增长ll%,财政收入年增长15%以上。淮海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调整,区域经济实力有了快速增强,总体迈入了工业的初始阶段。

淮海经济区联合协作结出了丰硕果实,给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全国较有影响、富有成效的区域合作组织,受到了国家、四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十五年来,经济区成员共同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利用区域的广阔舞台,借力、借势、借天时、借地利,实施“大开放、大交通、大市场”的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大为加强,区域共同市场崭露头角,各地投资软、硬条件不断改善,使淮海经济区社会影响大幅度提高,已形成各成员市共同拥有的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

21世纪的淮海经济区,它将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区域大市场,17.8万公里的广袤领域,1.2亿广大人民的消费需求,富含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成为商家驰聘运筹的绝好疆域。

21世纪的淮海经济区,将是一个适应国内外交流的交通大枢纽,畅南北、通东西,为加速中西部开发、为亚欧大陆桥的兴旺提供最便捷的条件。

21世纪的淮海经济区,将是一个国内外实业投资的大舞台,其农业发达、工业兴旺、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在中国东部是一片极具活力的投资热土。

淮海经济区热忱希望国内外企业家、实业界到淮海经济区各地考察、投资、兴业,淮海经济区各地将为您提供最佳合作和服务。

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湖里2.5平方公里范围内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湖里成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1981年10月15日,随着破土动工的一声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拉开了建设的序幕。1985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中央1985年85号文件说,“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是为了发展东南经济,加强对台工作,和平统一祖国大业作出的重要部署。”
1988年,海南省被批准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浦东。1992年,又进一步扩大到沿江岳阳等五个城市。

F. 中国有哪六个经济特区

截至2019年6月,中国有7个经济特区。

7个经济特区分别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霍尔果斯、喀什。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

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6)经济特区需要多少经济扩展阅读: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G. 经济特区的发展及变化。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
应答时间:2021-01-0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H. 经济特区的经济特征

建设资金以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三资”(外资、侨资、港澳资)企业为主。
产品以外销为主。
其经济运行机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
特区经济以发展工业为主、实行工贸结合,并相应发展旅游、房地产、金融、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

I. 中国有多少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根据其自身区位条件,在区域内开辟特定区域。特区主要通过特殊的政策优惠手段,降低货物流通成本和企业交易成本,进而吸引更多的资本、货物和人员流入,成为国际贸易物流中心乃至生产基地。 我国共有七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福建的厦门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霍尔果斯经济特区。 1、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 成立时间:1980年08月26日 2、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成立时间:1980年08月26日 3、福建省厦门经济特区 成立时间:1980年10月07日 4、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 成立时间:1981年10月16日 5、海南省海南经济特区 成立时间:1988年04月13日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经济特区 成立时间:2010年05月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经济特区 成立时间:2010年05月 来源:财讯

阅读全文

与经济特区需要多少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芭比娃娃 系列电影 浏览:175
中国打越南有哪些电影 浏览:651
real真实中文在线观看 浏览:766
日本丧尸电影大全集 浏览:767
濮阳哪个网吧美女多 浏览:712
色小说电影图片 浏览:324
重生80年代偷渡香港 浏览:784
事业单位招聘a类考什么题型 浏览:78
一部厕所涂口红的电影 浏览:452
李采潭演模特的电影 浏览:231
如何从讹钱的婚姻中脱身 浏览:897
义乌幸福小区哪里可以查早孕 浏览:28
幸福的爱如何长久 浏览:781
奇门遁甲如何确定婚姻时间 浏览:981
爱搞,电影网 浏览:624
爱情密码38代表什么 浏览:307
法国啄木鸟视频 浏览:634
如何将故事加背景音乐 浏览:639
美女如云该怎么选 浏览:687
绿色头发女美剧 浏览: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