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最早经济论有哪些内容

最早经济论有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4-05-24 13:35:19

㈠ 马歇尔提出了哪些经济学理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年)是近现代西方影响最大的英国经济学家之一。由于马歇尔曾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所以他和他的门徒被称为“剑桥学派”,又因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马歇尔的经济理论看做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更新,剑桥学派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而马歇尔亦被看做是“新古典学派”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

马歇尔于1842年7月26日出生在英国西部克拉芬地方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幼年喜爱数学,中学毕业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后转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数学,1865年毕业后留任该院研究员,1868—1877年任该院道德科学讲师,讲授政治经济学。在此期间,马歇尔深受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斯宾塞的《第一原理》的影响,曾于1868年赴德国研究康德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与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相接触。回国后,他又阅读了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些都促使他转向了经济学的研究。1877年转任布里斯托尔(Brist01)大学学院院长兼任经济学教授。1883—1884年,他接替牛津大学逝世的着名经济史学家A.?汤恩比任牛津大学巴里奥学院讲师和研究员,1885年返回剑桥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期间创立了剑桥经济学院,1908从剑桥大学退休,专门从事研究和写作。1924年去世。

马歇尔的主要着作有:《产业经济学》(1879)、《经济学原理》(1890)、《产业与贸易》(1919)、《货币、信用与商业》(1923)等。其中《经济学原理》为其重要代表作,该书兼收并蓄,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折衷主义的完整的经济学体系。因此,该书一经出版就被认为是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而他本人也获得了“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的盛名。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体系可说是集历史上资产阶级经济学之大成,正如他在《经济学原理》第一版的序言中说:“借助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着作,并且关系到我们自己时代的新问题,本书打算对旧的学说加以新的解释。”马歇尔的理论体系以英国古典传统的经济理论为骨干,吸收、综合了各种资产阶级经济流派的学说,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独树一帜,对当代资产阶级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马歇尔的经济思想以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为基础,这从他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上可以反映出来。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务中行为、活动和思考的人们的学问。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定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他认为人类的经济行为是由“满足欲望”和“避免牺牲”这两个动机支配,并用这两种心理动机来解释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而为了解决心理动机不能解释的现实社会问题,他又引进了渐进的改良主义,其理论依据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生物界的发展规律同样存在于人类社会,社会发展只有渐进的量变,没有突变和飞跃。因此,他用“自然不能飞跃”作为《经济学原理》一书的题词,并且说这句格言“对于研究经济学的基础之书尤为适合”。

马歇尔在方法论上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运用所谓“连续原理”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的序言上说:“本书如有它自己的特点的话,那可说是在于注重对连续原理的各种应用。”这与他的渐进的改良主义是吻合的,因为经济进化的渐进性,他认为经济概念乃至经济现象间都存在着连续的关系,没有严格的区别。第二,运用“边际增量”分析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是他在连续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他看来,对经济现象进行本质研究时,“增量”的关系比“总量”的关系更重要,他在数学中独立地运用效用的“边际增量”来说明人对一物的需求。以后他把这个边际增量分析运用到他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中,甚至推广到其他经济问题上。第三,将力学中的均衡概念运用到经济学中。他认为均衡是一种相反力量的均衡,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前者指生物意义上的均衡,后者指力学上的均衡,而静态均衡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他依此来说明各项经济指标的数量决定,将这些决定尤其是价格和分配额的决定归结为相反力量相互冲击和制约而形成的均势。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包括需求理论、生产理论、均衡价格论、分配论等。

均衡价格论

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上的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马歇尔在假定其他商品价格和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一个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按照马歇尔的说法,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或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他认为,二者的一致是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背离,就会通过供求量的变动,使市场价格恢复到均衡点。马歇尔在分析均衡价格时,引进了时间因素,他把市场价格分为暂时(一天或几天)的市价、短期的正常价格和长期(一年以上)的正常价格。他认为,时间长短不同,对于市场上供求双方的较量趋于均衡的情况是不同的,因而它们对均衡价格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需求理论

所谓需求,在经济学中指消费者的需求,于是效用理论成为需求理论的出发点,而马歇尔的需求理论出发点则是人的欲望。他认为,需求是欲望的满足,而人的欲望是由效用来满足的。他间接地用人们因欲望而愿意支付的价格即需求价格加以衡量,从而将需求转化为需求价格,用边际需求价格去衡量边际效用。同时,马歇尔认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而取决于边际效用的需求价格也是递减的,这样,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转化为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马歇尔在分析需求时,又提出了“需求弹性”的概念,用以衡量价格下降或上升一定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也即衡量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马歇尔第一次用代数和几何图形对需求弹性作做严谨的表述,经其阐述和传播,需求弹性至今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

生产理论

马歇尔的生产理论就是他的供给理论。他用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价格和供给规律。每个厂商在生产时都根据“替代原理”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方法)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生产方法),力求使生产费用最小化。马歇尔认为,短期边际生产费用一般随产量增加而递增,故供给与价格的关系是:价格高时供给量大,价格低时供给量小。价格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关系可以用“供给弹性”来表示。马歇尔认为,商品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供给在短期内不易变动,故短期供给弹性较小,长期供给弹性较大。在分析行业均衡时,马歇尔引入了“代表性企业”概念。根据定义,行业产量的长期根据价格等于代表性企业在该产量水平处的平均成本,因此,可以把全行业产量看做是由固定数目的代表性企业生产的,代表性企业的平均成本与规模随行业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分配理论

马歇尔的分配理论是他的均衡价格论的延续,是均衡价格论在分配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他认为,分配问题就是国民收入如何分割为各生产要素的份额问题。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大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均衡价格。因此,供求论也成为马歇尔分配论的一般原则。相应地,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就是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工资是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和供给(取决于养活、训练和维持有效劳动的费用和对劳动的“负效用”)均衡时的价格。利息是资本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供给(取决于资本家对未来享受的“等待”)均衡时的价格。由于土地没有生产费用,而且它的供给量是不变的,因此地租是由土地的需求状况从而由它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它是农产品价格超过生产费用的剩余。至于利润则是资本家组织和管理企业以及冒风险的报酬,正常的利润是产品长期供给价格的组成部分。

虽然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存在不少缺陷,他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仍是杰出的。至今,他的一些分析方法和基本观点仍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所继承,在基本理论问题上,马歇尔的学说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有着深远影响,他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直至今日仍是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㈡ 经济学有哪些主要内容

《经济学》内容精要:《经济学》从1948年出版后,每三年修订再版一次,使内容不断增添,篇幅也不断扩大,中译本的第一版是根据第十版译出,此版共分六编四十三章。此处采用该版进行简介。

第一编“基本经济概念和国民收入”,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国民收入理论。

第二编“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它围绕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繁荣与萧条的原因,介绍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即通过宏观需求的调控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主张。

第三编“国民产品的组成和价格决定”,主要介绍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重点是关于价格决定和垄断与竞争的理论。

第四编“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围绕收入分配问题,依据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论和新古典经济学均衡价格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的学说,阐述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报酬分配。

第五编“国际贸易和财政”,主要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运用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的国际经济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

第六编“当前经济问题”,本编是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在《经济学》一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部分论述了低收入的国家的成长分析和发展;生活质量,消除污染和城市的祸害;种族和性别歧视;在过分拥挤的世界上的能源不足和资源的枯竭;减少贫穷和经济上的不平等;治疗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等当代最基本的经济问题。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趋势,提出了福利经济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评论了各派经济理论,比较考察了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

以上是《经济学》这部着作的基本结构,这里要扼要介绍一下该书的主要内容:萨缪尔逊把经济学区分为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三大块。他认为存在于生产理论、消费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领域中的静态均衡,其数学本质就是极值问题,均衡条件也就是经济函数处于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条件,于是,静态均衡问题都可以用数学中的古典优化方法加以处理,用微积分和线性代表加以处理。

㈢ 什么是古典经济学主要观点是什么

古典经济学是凯恩斯理论出现以来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制办法。

要观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为当时最普遍的经济现象,由价值、地租、利润、工资及货币理论构成。各个当时的经济学家的理论都包括以上几点。各个经济学家的不同也只是关于这几方面的观点不同,其经济理论涉及范围相同。



产生背景

古典经济学产生前夕的经济思想是“重商主义”。

14到15世纪,随着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产生了重商主义思想。重商主义的研究视野集中在流通领域,研究商业和对外贸易,论证商品货币关系,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的作用。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的。

古典经济学代表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金钱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于对外贸易的顺差;民穷国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政策。



阅读全文

与最早经济论有哪些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76属龙和72属鼠的婚姻怎么样 浏览:553
小孩看美女为什么留鼻血啊 浏览:417
怎么看到事业单位是否要招聘 浏览:956
水煮和烤有什么区别哪种利于健康 浏览:425
我想给她讲一个故事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760
雪山之巅的幸福鸟长什么样子 浏览:502
嫁给爱情是种什么体验知乎 浏览:337
健康出行卡怎么使用 浏览:50
美女怎么唱北国之春 浏览:288
深圳婚姻挽回机构哪里有 浏览:127
光明区万人健康服务团有多少 浏览:408
幸福树冬季如何修剪视频 浏览:687
经济合作社是什么单位管 浏览:278
地市级事业单位一年工资多少 浏览:489
历史曲故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568
哪个地方美女秀气 浏览:612
居民健康档案中遗传病史怎么填写 浏览:81
最华丽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浏览:593
宿州经济定位是什么 浏览:58
童话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浏览: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