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对于淮海经济区如何协同发展

对于淮海经济区如何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12 22:27:39

❶ 淮海的淮海经济区

1984年深秋,着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正在南昌参加一个经济研讨会,殊不知,远在千里之外的徐州,时任市委书记孙家正和市长何赋硕,正在谋划联名写信邀请于光远会后亲临彭城,就徐州经济如何从低谷中隆起把脉问诊。尽管于光远最后未能成行,但答应适当时候在北京组织一次由淮海区域内地市参加的会议。1986年1月20日,“关于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如期召开。会上,在于光远的倡导下,决定成立“淮海经济区”,并设立一个组织联络的常设机构,每年的市长(专员)联席会议由经济区成员地市轮流坐庄。当年的3月15日,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15个地市的市长(专员)聚首徐州,自此,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经济区宣告成立。
其实,淮海经济区的破蛹而出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在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朱传耿看来,淮海经济区的横向联合至少有三个一致性:自然资源的一致性,四省接壤地区都有煤炭资源,地理上都是黄淮平原的一部分;人文积淀的一致性,风俗习惯、文化认同感都是相近的;产业结构的一致性,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资源加工型产业,有合作的平台。用淮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沈正平教授的话说,一个大的经济区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中心城市和出海口,而淮海经济区恰好有区域中心城市徐州和连云港、日照两个天然深水良港。 淮海经济区位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包括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宿迁,鲁南的枣庄、济宁、泰安、日照、莱芜、临沂、菏泽,皖北的淮北、亳州、宿州、蚌端口、阜阳、淮南、滁州、六安和豫东的开封、周口、信阳、商丘。
淮海经济区是全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淮海经济区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城市之间地域相邻、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在东部发达地区都是难兄难弟。近几年来,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经济实力还不强,仍是东部发达地区的洼地,全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分析比较淮海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对于认清盐城所处的位置,寻找差距,谋求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为江苏省徐州市。
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别名“硅都”、“天府之州”。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东陇海线第一大城市,淮海经济区第一大城市,苏北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江苏省的“北大门”。徐州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要道、军事战略要地,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作为华东地区的门户城市,现为苏北重要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工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中心。徐州是江苏文艺第一城,江苏科教第二城,江苏旅游第三城。
徐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徐州市的行政级别虽为地级市,但其经济实力已经超越了部分省会城市。2011年全年实现GDP经济总量为3551.65亿元,继续超过南昌、昆明等省会城市。
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了徐州的定位是建设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成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淮海经济区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北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国区域经济板块中,淮海经济区处于东部沿海的“脐部”地带,南接长三角,北连环渤海,并面向大海背靠中原,承担着中国经济东靠西移的“接力站”和“二传手”的重任。
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的研究,中国的经济版图是一个“π”型的格局,上面的“一横”是沿海地区,右边的“一勾”是沿长江流域,而左边的“一撇”则恰恰在以淮海经济区为东端的陇海—兰新沿线,其中两个结合点分别是上海和连云港。欧亚大陆桥号称“中国的金腰带”,淮海经济区正好是沿海和沿桥的结合部,具备经济隆起的良好区位。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包括徐州市、淮北市、宿州市、商丘市、济宁市、枣庄市、宿迁市和连云港市。 2010年5月7日,第一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召开,标志着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正式启动。率先进入核心区的8个城市,面积和人口约占淮海经济区的37.3%和38.5%。按照核心区一体化的构想,这8个城市将在交通、产业、市场准入和物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旅游业、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力求通过区域间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推动淮海经济区发展规划早日上升为国家战略。

❷ 宁夏和淮海外发展有什么区别

宁夏是靠西部开发发展,淮海是经济区协同发展。
淮海地区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山水相连、习俗相似、道路相接、商旅相通,自古以来区域之间就保持和延续着密切的人际交往、经济贸易、文化往来和社会联系。作为路皖鲁豫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从理论上说可以选择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
宁夏发展模式是银川吸石嘴山贺兰大武口吴忠等地方的人口,吴忠吸青铜峡和周边的人口,没人口可吸又被吸的石嘴山已经躺平了,然而银川的人口还一边被西安乃至更强的城市吸引走。

❸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的简介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地理位置重要,南临长三角、北接环渤海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东部要塞,是联结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起着承东启西、呼应南北的重要作用。但该区域处于东部沿海较发达省份苏鲁豫皖四省的经济洼地。加快该地区发展和振兴,尽快实现“低谷隆起”,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十分重要。
淮海经济区由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的20个市组成,已走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全国各地区域经济体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审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编制。为了顺应时势、抢抓机遇,推动淮海经济区发展规划早日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的建议,徐州市发起提出了加快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设想,得到了核心区内徐州市、宿迁市、济宁市、连云港市、淮北市、宿州市、商丘市、枣庄市等城市的积极响应。2010年5月7日,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在徐州市召开,标志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正式启动。
自核心区城市第一届市长会议以来,各成员市从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的大局出发,认真贯彻会议要求,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的意见》、《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合作与发展协调机制》和《2010年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强化对接、有序协调,联动发展、整体推进,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体系,初步形成协调机制和相关制度,有力推进了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淮海经济区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曾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淮海地区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淮海经济区已走过了二十年联合发展的历程,区域经济联合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底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突破万亿元,实现10080.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2005年,区域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88.33亿元,整个“十五”期间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18%。淮海经济区是全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发展比较好的,也是国家发改委重点联系和指导的区域合作组织。
淮海经济区区位优势突出,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区域,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连南融北、承东启西的战略“棋眼”地位和作用,在我国东部加快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淮海经济区的加快发展,是我国东部经济黄金海岸连贯完整形成的重要环节,是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传递要津,同时也是苏鲁豫皖四省加快现代化步伐的关键所在。
淮海经济区二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因基础较差、实力较弱、生产力水平相对滞后,目前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区域,城市之间经济差距较大,总量规模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总量的不平衡。淮海经济区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7.4%,人均生产总值只占东部发达地区的30%,而长三角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20.2%,环渤海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8.2%。夹在中间位置的淮海经济区本应受到两个发达经济板块的经济辐射,然而实际上却成了两个发达经济板块的“断裂带”,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低谷”。
淮海经济区旨在通过自身联合与协作,加快区域经济崛起,从而为推动全国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加快淮海经济区的快速崛起具有战略导向上的必要性和经济发展上的迫切性,已是时不我待、势在必行。实现淮海经济区的加快发展,主要依靠凝聚区域内20个成员市发展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区域整体的竞争优势,通过整合优化区域资源、开拓创新合作机制、强化联合协作成果,来谋求区域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❹ 如何建设好中原经济区建议中原…的优势4项

球华人范围内搞大型的关于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建言建策活动,很显然是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和发展中原经济区。
下面我收集到的《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的会议内容,应该也是摘要性质的,希望对楼主有益。
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摘要
中原经济区可在经济转型中闯出新路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
河南人口多、市场大、农业基础好、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现在要求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愿望很强烈。对此我完全赞成。
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在谋求经济转型中加快发展步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从注重数量到注重效益转变,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好”字当头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我想中原经济区和河南省可以在中国经济转型中闯出一条新的路子来加快发展。
经济转型意味着中国经济要逐步进入中高水平阶段。转为中高速增长,首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因为原来的粗放生产已经难以持续;大量的满足外需,大量出口,这样的增长方式现在已经越来越难走。转入中高速增长,也是中国经济软着陆的需要,因为外需的压力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不能因为追求短期高速增长,过分损害我们长远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深化以政府转型和财政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转型,如果政府不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能的。今后在经济转型中,我个人认为应当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在这个转变中,财政的转型很重要,即财政要从经济建设性财政向公共服务性财政转型。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公共事务,而不是用于经济建设。其中用于经济建设的,应该主要用于三农,比如兴修水利、改良品种、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等。财政应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可以有效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
把更多资源集聚到中原经济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李京文
加强区域经济建设,是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地通过资金、技术、物资流动,使得各个国家、地区经济高度融合,大大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创造了更多物质财富。所以,发展经济区对各国、各地区都很重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地区之间差距日益明显。处理好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大问题。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把更多资源集聚到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保证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建设起来,我建议要抓好三件事情:
第一是进一步做好规划。现在河南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初步成果。我建议要在更多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进一步全面系统规划,使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够按照规划一步步向前推进。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定要把交通和信息网络建设的规划放在前面。
第二,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既要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政府的规划,使中原经济区建设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第三,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要建设好区域创新网络,使经济区成为一个稳定的合作体系,实现企业协同发展;建设一个产品交换的稳定渠道,提高经济区的效率和环境。
总的来讲,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有希望。中原经济区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又有很好的经济基础、资源基础。希望河南省和相关地区能够更加主动地开展中原经济区建设。
尊重客观规律 持续加快发展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周叔莲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原经济区的规划纲要,我提几点建议:第一,把建设新农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河南是粮食大省,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中也讲到要建设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所以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尤其要突出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能完全依赖城镇化,城镇化是前提,是条件,是必要性,但是,还要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也是实现工业化、实现城市化的条件。
第二,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经济结构内涵是什么?改革以前我们只是把它看成是生产关系,后来认识到既包括生产关系,也包括生产力。但是现在有一种比较重视生产力而忽视生产关系的现象,其实生产关系是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
比如深化企业改革,中原经济区建设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如何深化改革,规划中这些方面应该给人以更深的印象。国家经济保持繁荣和活力主要取决于制度,现在我国制度,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方面,都还存在着不足,所以建设中原经济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要研究和正确处理发展好和发展快的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先是提出要“多快好省”,后来提出要“又快又好”,再后来又提出要“又好又快”,现在是提出要“持续较快”。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我主张发展宁可慢一些,但要好,首先要好。
规划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资源、环境、居民消费、居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应该认真仔细加以研究。我们现在对发展规律还缺乏深刻认识,要进一步研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中提出的目标。
中原经济区要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社科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陈栋生
河南在规划中原经济区时提出,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非常切合实际。
农业现代化对于河南来说太重要了。举个例子,台湾的大米卖到内地,要18元一公斤,因为大米的品质好,是所谓的“安全大米”。如果我们黄淮四市出产的大米都能达到那样的品质,农民很快就富裕了。再举一个例子,30多年前,中国是“南粮北调”,就是北方吃南方的粮食;随着南方地区工业的发展,早已变成了“北粮南调”,河南已经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关系到中原振兴的实现,中原振兴关系到国家区域整体协调目标的实现。中部兴,中国兴,中华兴。
在这里,我想对如何构建中原经济区提几点建议:
第一,就是要转弯子。经济区的运行和行政区的运行完全不一样。在省内,下级对上级就是服从;而对省外地区,只能是沟通协商,合作共赢。从政府层面看,长三角和泛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他们的经验是三级运作。第一级是决策层,每年召开一次由党政一把手参加的联席会议;第二层是协调层,由常务副省长一级构成;再是执行层,执行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办公室,一个是发改委。中原经济区的构建,也会碰到一个协调的问题,所以我建议要充分用好淮海经济区、中原协作经济区等现有的经济协作组织。
第二,要坚持政府搭台,多个市场主体唱戏,商会、协会等各种社会组织广泛参与。
第三,要确立“五位一体”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规划同盟、市场同体、交通一体、污染治理协作、生态环境共建。河南一定要两手抓,既抓增长极的培育壮大,又抓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发挥郑州的辐射带动,也要欢迎武汉、西安等大城市辐射带动信阳、三门峡等市的发展。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中原经济区是内外需的一个交汇点,它具有内外需兼顾增长模式的特点。如果说沿海很多省份,过去加快发展在一定程度是靠外需拉动,那么中原经济区则有内外需兼备的特征。此外,中原经济区是沿海产业向内陆扩散的转换点,是一个枢纽,一个带动各方的发动引擎。因此,在我国下一步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上,中原经济区应该有重要的位置,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农业主产区,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怎样保护好18亿亩耕地,怎样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怎样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这些问题都将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所以说,中原经济区如果能够在这个领域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对全国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原经济区是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板块,而且经济份额在这两年还有所上升,对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个板块是一个人口比较密集的板块,也是一个产业比较综合的板块,又是连接东南西北的一个板块。所以在区域协调发展当中,在我们国家下一步实施区域总体协调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谋划,希望能够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原经济区最具特色的一个特点,就是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就在枢纽地位、物流设施等方面。特别是在全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中,怎样纳入高速铁路网的体系当中,使河南在下一步全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提升地位,赋予枢纽以新的内涵,这对中原经济区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建中原经济区要打破土地瓶颈制约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
我很赞同中原经济区这个概念,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我觉得这是件很重要的事。下面,讲几点想法。
一是我非常赞成河南农业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在中国,农业仍然是个大事,所以农业一定不能少,但是又要城市化,关键问题是土地问题。有几个方面要予以重视,第一,我比较赞成大城市的提法,要尽可能实现集约式发展,建几个大城市,以大城市带动中等城市为主,不遍地开花。然后几个大城市构成一个大的群体,土地高度集约。在河南这么多平原土地,也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利用效率上打破土地瓶颈制约。
第二是城乡统筹、土地整合。重点是宅基地,农民进城后宅基地怎么进城,这是一个大文章。河南是一个以平原为主的省份,应考虑怎么把宅基地先整合出来。这个文章如果要做好,可能会突破土地制约这一瓶颈。
另外,我非常赞成十大产业体系。现在全世界三四十亿人在争就业,我们不可轻易抛弃任何产业。我建议再加几个并举,比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举,把现在很多人看不起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并举,我们国家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谐,穷人和低收入阶层才能就业。
第三我们要实现城市化,要工业化,关键是怎么解决好进城农民的安居乐业问题。下一阶段中国的问题是农民市民化问题,市民化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公共政策问题。我建议,要吸取中国改革以来的成功经验,实行双轨制,就是淡化户籍制,强化常住人口。原来的户籍保持原有的公共服务,新增的财政资源向新进城农民倾斜。先提供教育,然后提供低水平的医保,再提供低水平的社保,渐进实现农民市民化和市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这样更多农民就可以更快稳定下来,能够真正进城。
重新塑造河南经济地理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
涉及到中原经济区的概念,第一个关键词还是腹地。包括三个含义,它是地理腹地、战略腹地,现在看来,更应该强调的还是经济腹地。这次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明确提出了所谓“两横三纵”,而由于它前面第一个属性是属于腹地,又在中部,因此就成为这“两横三纵”中“两横两纵”的地方。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这个思想,以便使规划纲要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相一致。
河南是人大口省,“大”本身就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它将成为内需的一个大市场;此外,从人口地理分布的角度来看,河南本身就是中国的人口地域重心,与之相关的就是它将是全国重要的新兴特大城市群。
河南在中国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非常快。从生态角度看,没有一个省像河南可以跨越四个流域,因此我把它界定为是生态腹地。河南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全国文化做出了贡献,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从全国的视角来看,建立中原经济区有着战略意义。从全世界来看,世界在重新塑造经济地理;从全国来看,全国正在塑造新的经济地理;从河南来看,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就是要重新塑造河南经济地理。
从塑造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如何建立中原经济区,一个是缩短距离,它强调的是与外部经济一体化,这既包括交通距离,更包括所谓非物理的距离,就是你能不能使人口流动、要素流动。第二,提高人口密度,进而提高生产要素密集和经济密集。第三个就是公共服务区,实际是更加强调内部一体化,从而解决城乡差距和内部的差距。第四是创新,就是通过现在全国以及河南的主题功能区重新划分,进而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提供生态服务,实现生态价值,保障生态安全,从而解决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
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有文化支撑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平
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五大发展目标,十大支撑体系,都是非常好的。从国家这个角度来讲,首先要保持粮食安全,没有粮食安全,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支撑点。所以,中原经济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动摇。
现代化过程其实也是个工业化过程。对工业化过程大家可能有误区,认为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地位不重要了。事实上,工业现代化过程只是现代化过程的代名词,其中有很多指标体系,包括农业现代化,包括新的产业体系形成。我们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那么中原经济区要把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特别是用工业化来引领“三化”的发展。这可能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核心和根本性的东西。
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其实是一个相互协调齐头并进的问题。近年来,中原地区已经把环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已经过了环境恶化的拐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环保效益,中原经济区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优势。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怎样把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整合发展,放在更高的位置上,成为中原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经济区产业体系的发展、调整和升级。
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弘扬中华文明的主阵地。中原的每一个城市都有着古老的文明。中原经济区发展过程中,要善于提取中华文明最先进的要素,梳理中华文明最精华的因子,然后加以提炼和弘扬。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要打造一个社会圈,还要打造一个城市圈、一个经济圈和一个文化圈,实现城市经济、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协调发展。

注:还有不少内容,你可以在商都网、大河网上查询!因篇幅有限,只能写这些会议摘要!
请参考:
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
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摘要 中原崛起正当时

❺ 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区

2010年11月25日,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地税局局长座谈会在徐州市召开。宿迁市、徐州市、商丘市、济宁市、连云港市、枣庄市、宿迁市、淮北市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八市的地税局长聚会古城徐州,交流工作经验,商讨区域合作,共谋发展大计。此次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地税局局长座谈会由徐州市地税局承办,旨在加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交流合作,构建核心区地税协调发展新格局,推进地税工作快速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会上,本着“加强交流、密切协作、求同存异、增进友谊、促进发展、实现共赢”原则,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八市地税局长们围绕2011年工作设想和“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建立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地税合作协调机制以及夯实征管基础、促进精细税源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畅所欲言,分析地税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交流地税工作经验,探讨破解地税发展难题,分享地税发展成果,共同谋划未来五年地税发展目标任务和发展良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很实用、可操作的创新举措,达到了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作用。
积极推进淮海城市群建设。各成员市分别向各自省政府积极呼吁,争取获得省级层面支持,加快建立跨省际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委托国家高层次研究机构开展淮海城镇群发展专题研究和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将淮海城市群纳入全国城市群发展战略。继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产业对接。着手开展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召开2014年度核心区企业家联合会重点企业专题对接会议,联合制订《淮海经济区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加快推进宿州萧县——徐州泉山经济开发区、淮北杜集区——徐州泉山区等跨省际合作共建园区建设。 2011年5月10日,淮海经济区核心区8城市共同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和《关于共用连云港港的合作协议》。完善区域警务协作机制,按照“打击联手、整治联动、治安联防、维稳联管、信息联网、网上联控”,加强异地扁平化指挥、一体化运作、协同化作战的磨合演练,开发建设警务协作平台和PGIS警务地理系统,充实省、市农村交界地区治安联防力量,共同维护区域治安稳定。
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汉文化精品游、红色旅游精品游、环微山湖游和山、海、泉休闲度假游等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围绕“两汉文化”、“运河文化”等主题词开展联合宣传促销,推进无障碍旅游服务。包装旅游线路,开展旅游业务对接,出台针对台湾旅行商组织游客来核心区观光旅游的优惠奖励政策;重点开拓京沪高铁沿线旅游市场,大力开拓台湾、港澳、韩国、新加坡等市场。
2012年淮海经济区年会轮值城市为商丘市。商丘市承诺:将按照“积极融入,主动作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宗旨,强化政策对接、机制对接,着力于从能够做到的事情做起,着力于从马上见到成效的项目做起,求实求效,求好求快;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旅游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积极推动物流合作联盟建设,确保农产品“绿色通道”高效、畅通、惠民;进一步完善警务区域协作机制,加强警务联动,维护区域治安;通过促进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市场互通、信息互用、文化互融、人才互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整合资源要素,合作共享,互利共赢,携手并进,联动发展。商丘市与各成员市在交流互访、项目对接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通过打破行政区区划界限,拓展更大发展空间;通过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各地的差异化错位发展,实现互补互惠、协同共进的倍增效应,加快共同发展。

❻ 淮海经济区的地理环境

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标准。2002年,淮海经济区实现GDP72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人均GDP6060元。绝对额、增幅和人均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均为鲁南、苏北、豫东、皖北。实现GDP最大的市是徐州市794.9亿元;淮北和莱芜实现GDP最小,分别为117.9、141.9,这与其面积最小、人口最少有关。当年增速最快的济宁达到14.0%,最缓的市只有4.1%,快慢相差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本地区发展不够均衡。人均GDP最高的莱芜达到11467元,其他市都没有超过万元,最低的市仅有2342元
淮海经济区实现GDP占全国的7.1%,增幅比全国大3.2个百分点,人均GDP比全国少1937元。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GDP19141.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8.7%。长江三角洲GDP总量是淮海经济区的2.6倍,对全国的贡献度也比淮海经济区高11.6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平均每个城市实现GDP达到1276亿元,而淮海经济区平均每个城市仅为365亿元。淮海经济区实力不足,GDP规模小,人均水平低,不仅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明显。占全国9.4%的人口只创造了7.1%的GDP,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3/4。 2002年,淮海经济区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812.3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040.5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442.9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2.2%、5.7%、7.0%,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三次产业当年增长速度都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分别快1.4、4.9、5.0个百分点。在各市中,完成一产增加值最多的是盐城(182.6亿元),增速最快的是蚌端口(8.6%);完成二产增加值最多的是徐州(367.1亿元),增速最快的是菏泽(20.3%);完成三产增加值最多的也是徐州(294.3亿元),增速最快的是临沂(15.9%)。
淮海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4.8:41.7:33.5,呈二、三、一格局分布。其中鲁南、苏北为二、三、一格局,豫东为二、一、三格局,皖北为一、三、二格局。20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呈二、三、一格局,有3个城市呈一、三、二格局,有两个城市呈二、一、三格局,还有两个城市呈一、二、三格局。
淮海经济区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与全国和长江三角洲一样实现了二、三、一布局。一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高于长江三角洲19.0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个百分点,低于长江三角洲10.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低于长江三角洲8.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劣于全国水平,主要体现在一产和二产比重的差别。

❼ 淮海经济区发展是做什么的

淮海经济区主要是指淮河流域城市,鲁南,苏北,皖北,河南东面。这些城市都是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相对较贫困,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仅仅是相对本省而言,对比全国不弱。

徐州铁路建设飞快

火车跑的快,全靠火车头带,这一区域的核心城市就是徐州。徐州自古至今都是重要经济文化政治甚至军事重镇。

作为区域老大,核心城市的徐州有能力,也有责任带动淮海经济区小弟们向前跑。

江苏省直接给徐州一个政策便利,优先发展,可以优先调用资源。一句话只要想要,能给的都会给你。这需要徐州认真发掘和针对性讨论。




(图中徐州是重要枢纽,连云港是出海口)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正式发文支持徐州,但是正在争取中,目前已确定的是徐州将成为铁路和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支持徐州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建设。

淮海要新成立的徐州大学,这个是工科类大学。未来淮海区域学子们可以直接来这里上学,直接将科研转化为产业,带动和支持家乡发展。

不管怎么说,作为徐州小弟的宿迁是绝对的支持徐州发展的。

徐州影响力越大,对本区域的经济贡献力量也就越大,影响力和辐射力也越大。

安徽这几年一直支持皖北铁路建设,规划了好几条通过苏北的铁路,一直积极支持皖北融入淮海区。河南也是支持商丘等城市向东发展。

未来淮海区域肯定会发展起来的,而且还不弱。很简单因为我们人好,勤奋踏实,努力向前,虽然兄弟们之间会自黑,但是我们不服气,开拓进取这一点就够了。

❽ 淮海经济区2009年各城市城市化率

淮海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观察员 苏 汪

(2006年9月14日)

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由苏鲁豫皖四省接壤的20个地级市组成。区域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3亿。2005年,区域各市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0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146美元。淮海经济区生产力布局总体呈现出“十”字型架构,城市群发展也已初具规模。本文主要分析淮海经济区生产力空间布局和城市群发展状况,阐述淮海经济区在全国生产力空间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并提出淮海城市群体系发展战略的一些构想和相关建议。

一、淮海经济区生产力空间布局和城市群发展状况

(一)淮海经济区生产力空间布局情况

淮海经济区生产力空间布局总体上依次呈现出三个层面的架构,即“十”字型骨架 “井”字型框架 “田”字型网架。

1、“十”字型骨架

淮海经济区生产力和城市空间布局总体上形成了两大经济带,即京沪铁路轴线连接了沿线6个城市,构成了一个南北走向的纵向工业经济走廊;陇海铁路轴线贯穿了沿线5个城市,构成了一个东西走向的横向经济带。东西向和南北向相交构成了一个“十”字型架构的淮海经济隆起带。

沿京沪经济带上的城市经济占淮海经济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沿陇海经济带的城市经济占25%,两者合计占淮海经济区的64%。两条经济带人口密集、城市密集、交通密集、经济密集,人口、经济比重都基本占到淮海经济区的六成,构成了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发展轴。

2、“井”字型框架

从第二层面来看,淮海经济区区域内沿新石铁路和京九铁路,也集中了一些重要的产业和城市,它们与京沪、陇海铁路“十”字型布局共同构成了一个“井”字型重点发展框架。

3、“田”字型网架

从第三层面来看,淮海经济区生产力空间布局呈现出“三纵三横”的“田”字型网状架构。“三纵”即京沪线、京九线、胶新长铁路,“三横”即新石线、陇海线、沿淮线。“田”字型网架基本包括了淮海经济区的大多数城市和产业,构成淮海经济区覆盖面比较全的生产力布局。

(二)淮海经济区城市群发展情况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城市群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到2005年底,淮海经济区共有33个城市,其中: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10个,中等城市17个,小城市5个。

从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看,东部自北向南基本可以分为5大经济板块,包括环渤海经济圈、淮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闽浙赣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淮海经济区的大中型城市占东部地区的比重比较小,小城市占的比重比较大。这表明淮海经济区的大中城市发育程度还比较低。

全国城市的空间分布平均为1.46万平方公里1个,淮海经济区平均为0.52万平方公里1个。总体来说,淮海经济区是全国城市空间密度比较高、组团性较强的区域。从空间布局看,淮海经济区已初步形成了4个成规模的城市联合体,并显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它们分别是徐州都市圈、鲁南城市带、豫东城市群、“两淮一蚌”城市带,它们对淮海经济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淮海经济区的城市化率相对较低

淮海经济区城市发展速度不够快,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2005年,淮海经济区苏北、鲁南、豫东、皖北的城市化率分别约为40%、32%、17%、17%,平均约为28%,比全国平均水平(42.99%)低了14个百分点,只有苏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淮海经济区城市化率与长三角、环渤海相比差距较大,与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相当。

2.淮海经济区缺乏高辐射带动的龙头城市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以大都市为核心和主要增长极、以城市密集分布、全面互动为主要依托的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将非常明显。

淮海经济区城市数量可观,但城市实力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差,尤其缺乏高辐射和高集聚能级的核心龙头城市。截止2005年底,全国有54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淮海经济区有徐州、盐城、济宁、临沂四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

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圈的龙头城市相比,淮海经济区缺少具有较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国际性或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即便就是目前实力较强劲的徐州都市圈,其在2005年的经济规模也不到长三角的1/3。

3.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明显差距

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淮海城市联合体已初具雏形,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2005年淮海经济区市辖区生产总值为2925亿元,占淮海经济区区域总GDP的比值25%,该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大大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这反映出淮海经济区所以经济不发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城市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率偏小。

4.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不足

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对淮海经济区传统腹地的争夺日益加剧。长三角经济圈提出泛长三角以后,其腹地已经或正在向苏北和皖北扩大;泛环渤海经济圈正逐步将山东省纳入辐射范围。正因为如此,淮海经济区各省份也分别相应地提出了各自融入发达经济圈的对接思路,例如安徽省的东向发展战略,山东省的半岛城市群战略,江苏省的接轨长三角战略等,这些战略无疑是符合区域经济客观规律的。但在如何促进淮海经济区四省接壤地区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上,缺乏携手共进、互惠共赢的措施。

总之,城市化进程缓慢、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弱、城市经济发展不够、缺乏淮海经济区内部有效合作的动力,是制约淮海经济区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淮海经济区在全国生产力空间布局战略中的地位

新时期,国家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思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淮海经济区的地域横跨东部和中部地区,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淮海经济区可以说是东部地区的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东部地区。国家这一重大战略的提出,使淮海经济区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淮海经济区能否得到加快发展,能否实现洼地隆起,关系到东部地区率先进入小康、初步实现现代化,关系到中部地区的有效崛起。

淮海经济区横跨东中部,位于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的之间,南连长三角经济区,北连环渤海经济区,西接中原经济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要素北上、西进、东出、南下的理想通道和重要枢纽。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淮海经济区完全可以有条件成为中国未来重要的区域性经济增长极。

三、战略构想

(一)树立“宏观成区、中观成群、极核突出”的战略布局思路

在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选择方面,不能仅仅局限于淮海地区,应站在全国和国际化更高层次上分析淮海的发展。在区域产业发展上,要将生产力的布局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充分结合。因此,淮海经济区生产力布局和城市群战略应该充分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有利于各区域之间以及淮海经济区内部城市的分工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分工是财富的来源,合作的本质是分工的深化,区域合作的核心是分工基础上的功能互补。淮海经济区首先要明确区域内外分工定位,并加强合作。

二是有利于淮海经济区顺应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规律。淮海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要立足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还要充分利用其在全国乃至世界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立足淮海经济区发展的新机遇和区域合作的新形势,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并利用全球和发达地区的技术通道,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

基于淮海经济区的区位、现实基础、发展条件、空间布局及外部环境,淮海经济区的生产力布局应该构建“宏观成区、中观成群、极核突出”的格局,这种格局有利于淮海经济区进行内部协调,同时与外部紧密对接,尤其是与长三角和环渤海的对接融合,形成淮海经济区“内外兼顾”的发展战略思路。

按照重点布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思路,优先把条件好、潜力大的“十”字架构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地带,加强产业布局,重点建设。鲁西南、豫东和皖西北地区可以通过沿京九产业带相互连接。鲁东南和苏东北地区可以通过沿海产业带相互连接、相互协作。在此过程中,应该坚持突出特色、集成资源、整体优化、联动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充实和完善其他支线骨架(新石、胶新长、沿淮等)的生产力布局,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等举措,最终实现淮海经济区的区域创新发展。

(二)实施“一核两带四群”的点轴圈带动战略

基于以上基本思路,淮海经济区可以推行“一核两带四圈”的点轴圈带动战略,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以徐州为龙头(极核),以京沪线、陇海线为一级增长轴,并以四个省片为腹地,构筑四大城市圈的格局。

产业集群化、城市集群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的重要方式。纵观东部经济的高速发展,重要引擎就是城市群,上海、香港、广州、深圳、北京、天津等都是东部几大城市群的“领头羊”。淮海经济区在长三角和环渤海中间,则缺少这样的区域经济龙头城市。因此,淮海经济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组团式城市群,使城市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辐射效能进一步强化,构造淮海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战略支点。这就必然要求淮海经济区的城市建设首先要做大做强“点”——龙头城市,通过中心城市形成“城市圈”迅速成长,然后通过发达的城市间交通来实现“轴”的联动,带动沿线区域的迅速发展,再通过省片联动,实现整个淮海经济区的经济繁荣。如此,通过极点辐射、轴线辐射、平面辐射来实现点、轴、圈城市联动发展。

淮海经济区可以依靠“一核两带四群”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主动承接和参与长三角、环渤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中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扩大淮海经济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作用,并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经济网络。扩大的分工网络的地理集中将大大提高交易效率,进而必然出现以城镇体系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组织形式,形成良性的区际分工,并释放出网络的放大效应。这种网络是由交通通信条件、融资条件、城镇体系、劳动力流动、制度安排等组成的。

1.强化一核

无论是从生产力的地理空间布局上,还是从经济的内在关联上,在淮海经济区选择徐州作为龙头城市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徐州是我国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是黄淮海地区生产力布局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中心,如果把徐州培育成龙头城市,不但能够带动淮海经济区的发展,还能有效地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梯度转移,更能够在北京、天津和上海中间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使东部加快发展成为现实。

在淮海经济区17.8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徐州是地理上的中心。从区域经济点轴理论分析,徐州位于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处,是我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地带,点轴优势非常突出;从梯度发展的理论分析,徐州处于沿海资金技术优势和中西部资源优势两个反向梯度的交汇处,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差异性以及经济落差需要淮海经济区的梯度性过渡和对接。所以,从我国宏观生产力科学布局出发,徐州应当成为带动淮海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和辐射源的中心城市,以及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战略要点。

2.建设两带

京沪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南北经济大动脉,陇海经济带横贯东中西部,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沿京沪线、陇海线地区是沟通我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具有广阔的腹地和国内市场。因此,建设好沿京沪线经济带和沿陇海线经济带对全国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3.四群联动

现代经济发展已经证明,以核心城市为龙头,以相互间分工合作为基础的城市群,既是工业化、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显着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淮海经济区在发展模式上,应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极、增长轴和城市群。淮海经济区应大力发展四省片的城市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淮海经济区与其他区域经济板块相比不可能是单“极”化的发展格局,而是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多“极”化的发展逐步实现各“极”之间的对接与互动,从而联动淮海经济区的发展。

目前,在中国大小不等的城市群不少,其中既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样的一级城市群;又有胶东半岛、中原等二级城市群。淮海经济区应该依托苏鲁豫皖四省加快区域发展的政策,加快构筑和形成徐州都市圈、鲁南城市带、“两淮一蚌”城市带和豫东城市群,最终形成淮海城市群体系,与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共同构成中国黄金海岸。

四、促进淮海经济区生产力布局优化和城市群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淮海经济区的生产力布局和城市群建设总体目标应该是有利于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增强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带动整体区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繁荣;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力支持城市群发展,带动淮海经济区加快发展

国家应该把城市群建设作为淮海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关键点,在区域布局中高度重视城市群的发展,支持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新兴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要创造条件和优势,推进“一核两带四群”为主体的淮海城市群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淮海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支撑。一是把淮海城市群体系的建设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淮海城市群的发展。二是对淮海经济区进行区域整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各城市群的整体功能定位,形成层级合理、功能清晰、分工协作的大中小城市有机组合的城镇体系网络。三是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安排、城市规划、用地审批、资金投入、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给予倾斜。四是从培育淮海经济区增长极核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产业项目上给予支持。

(二)推进两大经济带建设,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轴

淮海经济区要突出重点,重点带动。为此,应在淮海经济区“十”字型增长格局初具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壮大,尽快形成沿京沪、沿陇海两大经济带。国家应在总体规划、土地政策、大项目、物流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地方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制定当地的发展战略规划,出台重点产业名录。组织实施借路借港兴市、兴县战略,沿线市县应该制定兴市兴县战略规划,谋划借路兴业项目,营造发展环境,有针对性的采取借路借港兴城、兴工、兴农和兴三产的措施。

要优先发展沿京沪线地区,充分重视沿线产业布局,形成沿线产业密集带,并以此带动物流发展。京沪沿线产业带应进一步加快产业和要素的聚集,大力发展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进而形成沿京沪产业密集带。引导能源、化工、电力、建材、装备制造等大用水、大耗能、大运量的主导产业布局,促进运贸结合、延伸开发,促进沿线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要加紧发展陇海沿线城市和地区,促进陇海经济带的形成,努力促进淮海经济区的加快发展。以加速城市化为契机,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市场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现代制造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向淮海经济区及广阔的中西部地区集中,提高沿线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外辐射能力。

(三)强化区域分工与协作,发挥集聚优势

加强淮海经济区经济分工协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既是苏鲁豫皖四省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努力实现淮海经济区低谷隆起的共同需要。国家应该加强规划,从全国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的高度,优化淮海经济区生产力布局。

加快形成分工合作、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布局,根据各城市群的特色优势,明确分工,建立分工协作的淮海经济区大产业网络体系,形成若干现代产业基地。现阶段加快建设以汽车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以钢铁建材为重点的材料工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轻纺制造业等现代制造业基地。根据淮海经济区农产品加工现阶段的布局和特点,提升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农业乃至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竞争力。要将大中小企业紧密结合,从产业集群角度进行专业分工和协作。要重视通过科技基地、产业基地和产业化的协同发展来促进集成。同时,还需要加强配套产业,有效延伸产业链。

淮海经济区各城市间也应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建立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便捷的城际交通,形成网络化的城市体系。要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强化区域整合,引导整个区域发展,实现自身实力和能级的提升。

(四)加快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淮海经济区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以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复合型大网络体系。

一是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对区域内综合交通、能源、水资源、信息网络、物流体系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做出系统规划,加强区域内外的相互协调和衔接。特别要重视和加快城际交通系统的建设,努力实现淮海经济区的“区位效应”。具体而言,承东启西、南联北进就必须加快公路、铁路、水路等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体系,充分发挥淮海经济区交通大动脉和连接东西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京沪高速铁路和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要搭建共享型、数字化信息平台,以多媒体信息传输骨干网络、宽带网、公用数据通信及计算机互联网、智能信用网、数字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现代网络技术为技术,构筑城市之间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城市信息资源共享。

(五)加快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积极构筑城市群带动机制,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淮海经济区承接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淮海经济区资源、区位、人才、交通和农业比较优势,引导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向淮海经济区转移。

积极探索和拓展吸收外资的新方式,鼓励外国投资者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造改组,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淮海经济区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实现国有经济实现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积极探索盘活国有资产的有效形式,鼓励外资参与淮海经济区不良资产的重组与处置,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依法购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债权和股权,并对其拥有的资产进行重组与处置。促进淮海经济区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优先考虑选择淮海经济区开展各项服务贸易利用外资试点工作。发挥淮海经济区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枢纽作用,吸引外资大力发展物流、交通运输等行业。

要积极借鉴广东设立产业转移园区的做法,借鉴产业对口招商等先进经验,着力解决影响产业转移的配套因素,要坚持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努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大力促进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❾ 淮海经济区具体包括哪几个城市

淮海经济区范围涵盖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 、济宁、菏泽、临沂、枣庄、日照、泰安、莱芜、商丘、开封、周口、宿州、淮北、阜阳、蚌端口、亳州等接壤地区20个地级城市。

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将淮海经济区列为重点规划的三大板块之一,并要求“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打造省际协同合作示范样板”,区域合作迎来新的重大机遇。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淮海经济区区域合作发展面临宝贵机遇,也具有广阔空间,新一轮合作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亟待磋商。

经徐州倡议和区域各市间对接沟通,淮海经济区内城市同意组织创办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机制,推动建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合作新机制、研究部署区域合作重点工作,探索独具特色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之路,大会上各地领导先后就合作共建和协同发展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十五年来,经济区成员共同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利用区域的广阔舞台,借力、借势、借天时、借地利,实施“大开放、大交通、大市场”的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大为加强,区域共同市场崭露头角,各地投资软、硬条件不断改善,使淮海经济区社会影响大幅度提高,已形成各成员市共同拥有的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

(9)对于淮海经济区如何协同发展扩展阅读:

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全文显示: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共同参与的这一国家级战略正式落地。规划明确提出“一带、三区、四轴、多点”的空间布局。在“三区”中的“北部淮海经济区”部分,再次强调要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从国家区域战略角度看,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规划》文本用四个“新”作了具体的概括,具体如下:

1、有利于推动全流域综合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大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2、有利于打造我国新的出海水道,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东部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3、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支撑带;

4、有利于优化城镇格局,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淮海经济区

阅读全文

与对于淮海经济区如何协同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泰国经济学留学一般多少钱 浏览:162
七六年的婚姻如何 浏览:892
山羊牧师婚姻在哪里 浏览:968
爱情保卫战为什么不火了 浏览:696
美女相亲时用什么软件 浏览:166
为什么湖北美女都是圆脸型 浏览:419
钱有了什么爱情都来了 浏览:809
女人的幸福在哪里歌曲 浏览:70
事业编不初审是什么意思 浏览:78
幸福湖口怎么画 浏览:442
如何健康使用手机 浏览:102
老一辈子没有爱情怎么办 浏览:968
99年兔男和97牛女婚姻如何 浏览:245
05年还要多久健康系统才能结束 浏览:526
被尘封的故事怎么孵化冰蓝龙蛋 浏览:899
达旗健康证书在哪里办 浏览:529
整形医院的健康证是什么样的 浏览:667
南开大学经济怎么样 浏览:724
健康宝怎么编辑名字 浏览:506
为什么丽江叫爱情圣地 浏览: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