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了多久

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了多久

发布时间:2022-07-12 05:00:51

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小康社会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提出的。

② 到多少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致力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重大成果,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建设的新高地。

是近14亿人口大国创造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时代伟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18年圆满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仅增量部分在全球经济体经济总量排名中就列第15位。

(2)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了多久扩展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严峻的挑战。2019年和2020年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的冲刺阶段,冲刺阶段尤为艰难,需要提气加油,更需要努力抵御各种干扰。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

③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什么时间

2020年。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战略高度统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方法论。这一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为重要的是“全面”。“小康”是发展水平的要求,“全面”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要求。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全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经济发展带动整个社会进步。

十九大报告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着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

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五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六点要求: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2、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3、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4、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

5、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6、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完善民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三、增强文化: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

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3、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4、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

四、提高生活水平: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

2、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3、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

4、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

5、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

五、社会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3、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减少;

4、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⑤ 中国什么时候进入小康社会

2015年全年能实现年初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朱光耀称,2015年上半年,在国内外极端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我国实现了7%的经济增长。其中,经济结构在继续向优化和完善的方向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0%,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49.5%,投资增长11.3%,社会零售总额增长10.3%,中国继续是国际直接投资最重视的投资地,而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迅速增加。

不过,朱光耀也谈到,我国目前仍面临着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及前期大规模经济计划的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挑战。“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推进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开放举措。”

中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对于即将到来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朱光耀认为,“十三五”期间,在提高单位GDP贡献效益的同时,要下大力气改善和提高全要素的劳动生产率。

“未来五年经济增速保持6.8%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就能够实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同时,到20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00万亿人民币的规模,人均GDP将达到10000万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也将达到10000万美元的水平,中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改革开放全面落实,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全面推进的情况下,我们有充分地信心,在未来五年,也就是在第13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保持在7%-8%的水平。”朱光耀说。

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哪一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年。

“小康”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诗经》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国,以绥四方”。他的意思是 老百姓劳作累了的时候就可以稍稍休息,爱护城中的百姓可以安抚四方。“小康”是由邓小平在1979年12月6日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次提出是在1979年,由邓小平提出的。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202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宣告达成。这意味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终于成真,对全球亦有重要意义。

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7%以上,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万美元。2016年至201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去年疫情之下,中国不仅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还凭借工业体系最齐全、产业链供应链最完整的突出优势,充当了疫情期间不打烊的“世界工厂”。

眼下,世界经济虽然在加速复苏,但根基未稳,步履犹艰,急需注入新增长动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在现有逾4亿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释放出非常可观的消费力量,为全球企业摆脱疫情冲击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中国经济也将更具韧性和包容性,成为助力世界经济恢复的可靠“火车头”。

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极具价值的发展经验:

从连一辆拖拉机都造不出来,到汽车、电脑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从米面粮油都要凭票证购买,到各类商品服务应有尽有;从几亿人在贫困线下挣扎,到现行标准下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清零”,消除绝对贫困,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大,举世瞩目。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表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结合。中国在改革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开放中全面参与了经济全球化,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全球要素和资源为实现现代化服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一步步赢得比较优势。这些经验都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所借鉴。

“一个绝不把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排除在外的小康,一个惠及14亿人口、让民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小康,不仅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还无可辩驳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陈晋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想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将助力全球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全面小康只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按照中共的战略安排,中国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将对世界负有新的责任,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当前,不少国家内顾倾向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全球化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而要应对疫情和气候变化加速等种种挑战,迫切需要在世界各国之间重建合作关系。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日益强大,中共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得到更好落实,中国力推的以合作而非竞争为中心的新型全球化也可能成为现实。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对促进全人类的福祉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站在新起点、走向新征程的中国,将日益深刻地改变世界格局,为全球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小康的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4、恩格尔系数低于40%。

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6、城镇化率达到50%。

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8、大学入学率20%。

9、每千人医生数2.8人。

1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⑦ 中国步入小康社会用了几年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致力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重大成果,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建设的新高地。

是近14亿人口大国创造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时代伟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18年圆满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面临严峻挑战。2019年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最后一个阶段尤其困难,要加大努力,抵御各种干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动荡和风险根源增多。当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经济稳中有变、稳中有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放缓,有效投资增长乏力。

⑧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什么时期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我国将全面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重大方略;继续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更广泛地参与国际治理;继续巩固和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绿色增长、创新增长、包容式增长的轨道上;不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的不断优化,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协调发展、公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上。
一、 “十三五”规划经济发展背景
从世界经济格局来看,全球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深度调整期,突出的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主要发达经济体表现不一,美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欧盟和日本经济复苏乏力,主要新兴经济体处于恢复期、调整期,世界经济整体仍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科技竞争力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新一轮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必将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第三,能源与气候变化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格局转变的重要因素,全球进入绿色工业革命的黎明期和发动期,中国有望成为绿色工业的参与者、发动者、创新者和引领者。第四,世界贸易格局随着各类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呈现复杂化的特征。
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十二五”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是经济发展向“新常态”过渡。整体的宏观经济指标表现良好,但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仍旧突出。
首先,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明显的阶段性下调,经济结构出现显着性的改善。2010-2014年期间,经济增长率从10.4%下降到7.4%;产业结构出现显着性变化,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从46.7%下降到42.6%,第三产业从43.2%上升到48.2%。二、三产业比重出现逆转。[1][2]
其次,就业规模总体扩大,就业结构转换特征突出。2010-2014年期间,总体就业规模从7.61亿人上升到7.73亿人(增加1000多万人)。城镇就业规模明显上升,从3.47亿人上升至3.93亿人(增加了4600万人),占总就业比重从45.6%上升到50.8%;乡村就业规模显着下降。就业的产业部门分布继续呈现显着变化,2010-2013年期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36.7%下降到31.4%,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34.1%上升到38.5%,服务业部门的就业贡献显着增强,净增加3300万人。就业的所有制部门继续呈现多元化。
第三,物价水平总体处于稳定状态和较低水平。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趋向合理,从2011年的5.3%下降到2014年为2%;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出现通货紧缩,2014年为-1.9%,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客观现实,应当引起关注。
第四,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外贸盈余占GDP的比重处于合理范围。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货物贸易继续呈现增长态势,货物出口和进口分别从2010年的1.58万亿美元和1.40万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2.21万亿和1.91万亿;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从1702亿美元和1922亿美元增加到2222亿美元和382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对GDP的比重由3.7%下降到2.1%,对2010-2014年期间的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整体上是负的,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受外部需求影响,从较高速增长转向较低速度增长的客观现实。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是优异的。2011-2014年间,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和物价均是稳定的。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世界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条件下,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此外,“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明显,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取一定成绩,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出现显着下降。这些成绩也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安全性依旧存在,全球发展的不公平、不平衡依旧存在,这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需动力以及结构调整的影响产生外部不确定性。
从经济发展的国内条件来看,推进经济结构转换的基本推动性因素仍需夯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首先,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优势仍旧是显着的,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虽有显着增强,但总体竞争力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总体上尚未形成创新驱动式的增长模式,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环境仍需大力改善。其次,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再有,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资源供给、生态环境、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约束矛盾更加突出。
二、 “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初步进入“新常态”的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夯实期”。承接这一经济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轨道:经济增长中高速“相对稳定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度调整期”;以创新驱动、绿色驱动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增长点培育期”;收入分配的“显着优化期”;以人口布局、经济发展和资环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格局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建设期和基础夯实期”;以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升级期”;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综合战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升值期”;以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升级期”。主要的经济发展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经济中高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GDP水平逐步接近高收入国家,进入较高收入富裕型社会阶段。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大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工业化基本实现,工业结构明显优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也相应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7件;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积极培育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切实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推进城镇体系优化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人口。
——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通过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培育中国经济竞争的新优势,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改革不断深化。“十三五”时期是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的协调统一。
三、 “十三五”规划经济发展思路
(一) 惠农强农,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是一个有着13.6亿人口的人口大国,中国必须依靠自己养活自己。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农业与农村的稳定发展既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1增强粮食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包括就业结构)、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也是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推动农业产业从资源型向知识型、科技型的转变。

4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的基本制度体系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林权、草原等产权制度,规范、有序、公平地完善农业经营资源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升规模经济效益,保障农民对农业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5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人持续较快增长。

6完善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
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全面加强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经济结构转变是“十三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任务。在需求结构上,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在产业结构上,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带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升级发展、绿色发展。
1改善需求结构
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能够同步。优化消费环境,支持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绿色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转变,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引导和鼓励旅游休闲消费、文化消费、体育消费;优化生活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投资需求仍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要在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降低民间投资门槛,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共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在提高投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更多地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加快升级,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以工业化、信息化引领提升城镇化水平。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战略任务,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企业兼并重组等工作,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
3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制造业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必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促进制造业加快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把新兴产业壮大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制定产业发展要素指南和技术路线图,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
4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发展壮大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落实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增强各类服务业企业活力,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新空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降低民营经济进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构建公平竞争的服务贸易市场环境,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5推动和支持大中小微企业发展
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增强中小企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3]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6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严格能耗物耗准入门槛,推行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推广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新机制新模式,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重点企业实施节能环保项目。
(三)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支撑,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科技支撑,也是当前中国转换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支持要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统筹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奠定我国从科技大国想科技强国迈进的基础。
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全球视野下的科学研究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和规模创新能力,注重协同创新。

2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教育。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各级教育的教育质量,改变传统的应试型教育模式,缩小教育发展水平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提高全体人民的教育满意度。
遵循时代发展要求、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战略,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各类学校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学生培养体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完善教育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模式,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全方位提升各类教育的教育质量。

3完善人才强国战略
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第一要务,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强化国际交流合作。[4]
(四)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
科学规划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切实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国土空间和资源高效利用、人口布局与经济发展与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格局,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纳入到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上。
1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公平配置,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互益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切实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切实落实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做到有序开发、高效开发、协调开发、可持续开发,建成经济发展、人口布局和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3推进城镇化高效、包容增长,构建科学的大中小城市体系
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预计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超过60%。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需求结构调整的动力,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的重要推动因素,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协调良性互动
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化城镇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在能源领域,继续完善跨地区的电力、油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在交通领域,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依托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东中部城市群对外交通骨干网络薄弱环节建设,加快西部城市群对外交通骨干网络建设。落实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促进区域间、区域内、城乡间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⑨ 小康社会是哪一年提出的

小康社会是1979年提出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1979年12月6日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这意味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对世界意义重大。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从2001年到2020年,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相关背景: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哪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都要大力推动经济建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新的战略安排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

但与此同时,它又决不仅仅局限于这一方面,而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着眼于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以及社会领域与自然领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目标体系。要真正理解这一安排,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去认识。

(10)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了多久扩展阅读:

意义

1、两个阶段的明确,让全国人民都有方向感,都知道在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这就是方向的力量。

2、两个阶段的提出体现了大国的雄心、决心和信心。

3、分阶段建设有利于最后目标的达成,这样各项工作安排都会更具体,落实起来也更加高效。‘两个阶段’的提出,符合我们国家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

阅读全文

与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了多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要经历多少逆境 浏览:842
南康健康证书在哪里办 浏览:19
欧美啄木鸟 浏览:210
看片免费网站 浏览:112
香港推理片大全 浏览:425
南京婚姻家庭咨询师在哪里报名 浏览:878
台湾限制级电影 浏览:58
健康系统是什么意思啊 浏览:896
十大封禁爱情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37
红城堡电影完整版 浏览:976
好看的韩国推理片i 浏览:442
什么是爱情这个词造句 浏览:724
法国狂怒完整版 浏览:693
仨美女选什么曲 浏览:406
人肉电影 浏览:597
勾魂恶梦高清版国语版 浏览:266
高清电影在线免费完整版 浏览:462
常用健康器材有哪些价格多少钱 浏览:792
寅时属蛇的男人婚姻如何 浏览:531
如何让自己的事业再上一步 浏览: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