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尋訪故事怎麼寫200字

尋訪故事怎麼寫200字

發布時間:2022-06-08 16:31:35

Ⅰ 尋訪日記範文,什麼都行

今天,我和同學們尋找英模,可是沒有找到,我們就去找劉老師幫忙,但還是沒有找到英模,我們又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找到了英模。

首先,我們來到了雨花台的烈士陵園,參觀了在雨花台犧牲的烈士。又在紀伯伯(雨花台園長)的帶領下,我們了解了許多烈士的故事。我知道了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家庭和快樂的生活,都是由那些烈士的犧牲換來的。還有些烈士犧牲的時候都不知道他們長什麼樣子。我看見,許多烈士有的才18歲,就為了國家而犧牲在雨花台中。

知道我們又到了哪裡了嗎?我們到了藏著雨花台許多資料的資料庫哦!一般人都不能進的!我們看見了一頁又一頁的資料,密密麻麻,說明雨花台中還藏著許多不能給別人知道的秘密呢!

最後,我們來到了孫爺爺(孫津川)的侄女家,我知道:是因為有一位賣國學生出賣了孫爺爺,敵人知道了孫爺爺的真正身份,想從孫爺爺的嘴裡知道一些地下黨的機密事情。敵人問孫爺爺:「你們地下黨有多少人?」孫爺爺說:「就我一個。」敵人想:從孫爺爺的嘴裡不可能知道些什麼了,決定把孫爺爺殺了,孫爺爺就這樣犧牲了。

我們要以烈士為榜樣,遇到困難要克服,要給自己定目標,互相鼓勵,向上再向上!

尋訪日記:

紅色的記憶

劉老師讓我們大家一起尋找英模,可是很困難,同學們就請老師幫助大家,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一起來幫忙,所以很快就找到了一位烈士的家屬,一位同學的家長還幫我們聯系了雨花台的烈士陳列館,讓我們去參觀。

那天下午兩點鍾,劉老師讓我們在學校的後門口集合。老師首先把我們分成了幾個小組,還給我們照了一張合影,然後大家分別坐著幾位家長的車前往雨花台。

來到雨花台以後,劉老師讓我們每人說了一句話,她還用攝像機錄了下來。終於來到了烈士陳列館,我們一邊聽解說員給我們將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一邊用手中的相機拍攝了許多有意義的照片。在這些照片中,我們發現有些烈士的照片沒有頭像,覺得很奇怪,後來解說員告訴我們那是因為在他們生前,就沒有留下過照片,,所以才沒有頭像,我們從心裡佩服這些烈士,他們為了革命事業,不惜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人們連他們的相貌都不知道,他們太偉大了!館長叔叔還帶我們參觀了只有工作人員才能進去的陳列館,在那裡有許多烈士的遺物,還有敵人用的刑具,我用照相機拍了許多照片,我終於知道了什麼是地下黨等等許多事情。

從雨花台出來,我們又坐車來到了烈士孫靜川的家,烈士的孫女接待了我們。孫奶奶給我們講述了烈士生前的革命事跡,大家紛紛錄下了孫奶奶的話。

采訪結束了,這一天我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我一定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認真學習,才能不辜負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

洪欣宜

尋訪日記

傅辰彥

暑假到了,我們成立了雛鷹假日小隊,我們的目標是尋找一位英雄模範人物或是他的知情人,通過采訪,了解他的成長經歷、學習他的先進事跡。怎麼去尋找這位英模呢?我們在一起商量了很久也想不出好辦法,以我們的力量是不能完成了。於是我們請來了劉老師、還有爸爸媽媽們,請他們幫我們想想辦法。最後,張源怡的媽媽幫忙聯系了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長計爺爺,計爺爺又幫我們聯繫到了孫津川烈士的侄女孫以智奶奶。

在劉老師和家長們的幫助下,我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在8月5日下午開始了我們的尋訪英模活動。

我們先來到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長計爺爺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在講解員阿姨的介紹下,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展廳內共陳列了127位犧牲在雨花台和南京地區的革命烈士的文物史料,其中有:著名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夏、羅登賢,著名青年運動領袖惲代英,劉少奇同志夫人何葆珍,原南京市委書記孫津川等,有些烈士的照片都沒有留下。我被革命先烈們機智勇敢、不屈不撓、無私無畏的崇高品質和獻身精神深深的感動了。

接著,我們參觀了史料室,據計爺爺介紹,這里很少讓小學生進來參觀的。史料放在專門房間的一排排鐵皮櫃里,房間里還掛著溫度計和濕度計。阿姨拿出孫津川烈士的史料給我們看,她戴著雪白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拿,生怕把史料弄臟弄壞,看得出對史料的重視與愛護。不過,現在有了計算機管理系統,使史料的調閱、交流更為便捷,減少頻繁翻閱對原始史料帶來的損壞。

最後,我們來到了孫津川烈士的侄女孫以智奶奶的家中訪問。孫奶奶告訴我們,有十多萬先烈犧牲在雨花台,展覽館只展出了其中一小部分烈士的史料,更多的都是無名英雄,烈士們為了今天的祖國,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孫奶奶還告訴我們,孫津川烈士是南京第一任地下黨市委書記,家鄉的人民對他特別有感情。孫奶奶給我們講了許多關於孫津川烈士的感人故事,有從小當童工的、有參加工人武裝起義的、有母子「分梨」表決心的……孫奶奶叮囑我們要以烈士的英勇事跡為榜樣,用烈士的精神鼓舞自己,好好學習。

聽了、看了這些感人的故事,我心裡想,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永遠記住這些革命烈士,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流血犧牲,才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也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為國家出一份力,以實際行動告慰先烈們!

革命先烈的尋訪日記

三(3)中隊 王珏

暑假到了,我們的雛鷹假日小隊又要開始活動了。休息日,我和小夥伴們聚在一起討論今年的雛鷹假日小隊我們開展什麼樣有意義的活動。有同學提議說:「今年是我國建國60周年的好日子,我們就去尋訪英模吧,回顧一下英烈們的偉大事跡。」我們都覺得這個提議不錯,表示贊同。可上哪兒去找英模呀?這個問題可難不倒我們。我們想到了爸爸媽媽和老師。我們回到家中請爸爸媽媽幫忙,通過郵件請劉老師幫忙。經過大家不邂的努力,我們終於找到了要采訪的對象——孫津川,孫爺爺。因為孫爺爺是個烈士,所以我們只能通過他的家人和參觀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來了解他。

2009年8月5日下午二點,我們假日小隊的同學們在劉老師和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先去了雨花台烈士陵園紀念館。我們找到了館長紀伯伯,向他說明了我們的來意。紀伯伯非常高興,他安排了一位講解員阿姨為我們講述歷史,還放下了手中的工作特意陪同我們參觀。講解員阿姨告訴我們孫爺爺是第一任地下黨書記,他小時候家裡很窮,14歲就進工廠工作。1925年8月入黨。1928年10月6日因為叛徒出賣去世,去世時只有33歲。

參觀完烈士紀念館,我們又來到孫爺爺的親侄女75歲的孫奶奶家,聽她講孫爺爺以前的故事。孫奶奶告訴我們,孫爺爺被捕後,敵人用盡了酷刑,也沒能讓他屈服,就想用他的母親來「感化」他。誰知道,孫爺爺見了母親淚流不止,對母親說,忠孝不能兩全,請母親理解。還將吃了一半的梨子遞給母親,意味著我們就要分離,表達了他視死如歸的決心。

在孫爺爺短短33年的生命當中,還發生了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我們聽得都入了迷,腦海里浮現的都是孫爺爺的革命故事。聽完了這些故事我覺得孫爺爺真是一個堅強的共產黨員,他在革命工作中遇到困難從不退縮,勇敢地和反動派做斗爭。在這里我想到了自己,平時我在學習上遇到問題總愛偷懶,經常會退縮,甚至有時偷偷看下書後的參考答案,今天了解了孫爺爺的英勇事跡後,我覺得自己應該向孫爺爺學習,激勵自己面對困難、面對壓力不能退縮。孫爺爺還很愛我們偉大的祖國,他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今天我們大家的幸福生活,孫爺爺寧願選擇犧牲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孫爺爺學習。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長大為國家效力。

英模尋訪日記
8月5日日 星期三 多雲
暑假裡,大隊部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尋訪共和國英模」的活動。我們都非常高興參加,。可是,我們以前並不知道身邊並沒有什麼哪些英模,也不知道怎樣找到而且這些英模很難找。後來雖然,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一起參與進來幫忙尋找,可是由於他們能工作太忙,再加上他們也找不到一些英模但好象也沒什麼進展,我們就更沒有關於英模的信息了。最後,我們轉往尋求班主任在劉老師的幫助的帶領下,終於有了方向並很快確定找到了行動方案。
第一站,我們先來到了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參觀了解並認識了了一些為了正義事業而光榮犧牲的烈士:郭鳳超烈士——在冬天,大家的井裡都沒水了,只有郭鳳超家裡的井有水,大家都到她家排隊挑水。郭鳳超見了,說:「老人請站在前面!!」只見水漸漸少了時,郭鳳超便爬在地上到井底,一勺一勺地的把水舀運上來,。說明英模郭鳳超從小就有樂於助人的精神。惲代英烈士——從小就很愛學習,作文寫的非常好。雖然在學校里學不了英語,但他在家裡自學,。最後竟然學會了中、日、英、德四種語言。他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到四川等地執教……我們主要參觀了孫津川烈士——他在臨犧牲前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槍斃我一個,還有十個。槍斃了十個,還有一百個。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你們是殺不完的。」面對敵人,他的勇敢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參觀完烈士紀念館,我們又去拜訪了孫津川的侄女孫奶奶。慈祥的孫奶奶也給我們講了一些關於孫津川的故事:在這里有一個雨花台小學,他們有一個孫津川中隊。這些隊員們以烈士為榜樣,學習烈士精神。他們長大後,始終都不會忘記,他們曾是雨花台下的「紅少年」。孫津川於1895年出生。他小時候很少讀書,生活很苦,很少有機會讀書,。天天干十六個小時的活,!!一天只能才吃一頓稀飯!1925年8月,孫津川入黨。,他是第一黨地下黨書記,積極。他開展了工人院校,工人俱樂部等活動為黨奮斗。而且是8小時工作,加班加工資。後來,孫津川被國民黨抓住後,。國民黨要他說出供出南京還有那些地下黨,他堅定的說,只有他我一個。無論敵人怎麼毒打他,他都不說。一天,孫津川媽媽帶著梨來看望他,他把梨分成兩半,一般留給自己,一半留給媽媽,在給媽媽的那瓣梨上,他用指甲刻了一個五角星,那是在默默地告訴媽媽他已做好為黨獻出生命的准備,要和媽媽「分離」了。他在給媽媽的那半上用指甲刻了一個五角星。正是就是這棵五角星伴著孫津川媽媽充滿希望度過了黑暗的封建社會。孫津川烈士於便在1928年犧牲於雨花台,那是他才33歲。
今天的尋訪不知不覺中結束了,聽完孫津川的故事,我明白了我和同學們收獲和感受都很多:正在這些革命先烈的前赴後繼,給我們創造了現在的美好生活;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用汗水與鮮血換來的,他們所付出的艱辛是我們所不能體會的,我們應該學習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淚」的精神,現在雖是21世紀,但我們仍要弘揚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不斷磨練自己,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克服壞習慣,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要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要學習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累的頑強品質,堅信「有志者事竟成」,要以烈士為榜樣,學習烈士精神,。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緬懷革命先烈 做個有用的人

漫長的暑假假期到來了,怎樣過得才有意義呢?我們雛鷹小隊的成員商量,決定來一個采訪英模的活動。主題有了,可英模上哪兒去找呢?我們小學生的能力有限,就求救班主任劉老師的幫助。在劉老師的發動下,張源怡媽媽為我們聯系去參觀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采訪孫津川烈士的侄女。

八月五日下午,我們雛鷹小隊的成員在劉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肅穆庄嚴的雨花台,參觀了雨花台烈士紀念館。紀念館里陳列著1927年至1949年犧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區革命烈士的生平史料和光輝事跡。這里犧牲的烈士有鄧中夏、惲代英、孫津川、項英、何寶珍……。我們認真地看著每一幅圖片,聽著講解員介紹他們的感人故事,心裡充滿著對他們的無比崇敬。這些烈士大部分都是十八九歲,而且有許多居然生前沒有留下任何照片或遺物。

參觀完紀念館,我們驅車來到孫津川烈士的侄女孫奶奶家進行采訪。孫奶奶介紹了孫津川烈士的光榮事跡。孫津川烈士冒著隨時有被捕犧牲的危險,繼續為黨工作,為黨隨時准備犧牲一切。在行刑的路上,他高喊:「槍斃我一個,還有十個,槍斃十個,還有一百個,千千萬萬的革命者,你們是殺不完的!」……

雖然他們犧牲了,但是他們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人民的幸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會永遠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回到到家後,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們是新世紀出生的「嬌」寶寶,物質條件非常優越。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成千上萬的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要更加珍惜,努力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為祖國的強大做出貢獻。

肖旭晟

三(3)班

南京市夫子廟小學

尋訪英模日記

高睿澤
今天我們要去尋訪英模,但我因為要上課,就不能來了,就喊我的爸爸媽媽來代替我去。
我們的5輛車子集體到了雨花台南大門,下了車,走到展館門前,館長紀伯伯來了。問我們有沒有來過這里,我們齊聲說:「來過!!」館長爺爺告訴了我們許多抗日英雄,有:孫津川、惲代英、鄧中夏,這些英雄。接著我們還采訪了紀伯伯,於子千問伯伯我們這次的活動有沒有意義。紀伯伯說:「嗯,你們這個問題問得好,你們今天組織的這個活動啊,很有意義,可以讓你們去了解到他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換來我們幸福的生活。」
接著由解說員阿姨帶領我們參觀了4個地方:秦淮寒夜、石城星火、神舟放歌、迎接黎明。其中我看了一些映像深刻的英雄:孫津川烈士曾說過:「槍斃我一個,還有十個,槍斃十個,還有一百個,千千萬萬的革命者,你們是殺不完的!」還有惲代英烈士、鄧中夏烈士。還看了鐵絲網展廳,裡面有電椅、火盆和手指莢,表示反動派的殘酷。我們接著又看了渡江戰役模型1949年開始,百萬雄師過大江,於4月23日解放南京。接著解放全中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新中國。
接著我們去了檔案庫,那裡是一般人都不許進的地方,還裝有防盜門,鐵皮櫃存放,歷史價值極高,還有電腦管理,這是現代科技管理手段,翻閱時有專門人員帶白手套。
我們去了孫津川烈士的侄女家,他現在已經73歲了,在那裡聽奶奶講述先烈的英雄事跡2小時。
采訪完了以後我有許多感想,我覺得先烈們對事業很熱愛、忠誠,這種精神可歌可泣,值得我們學習!激勵我們也要做許多好人好事。我們要從身邊一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例如說給老奶奶讓個座位,扶盲人姐姐過馬路。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要從生活中這些小事做起,才能去做一些大事情。才能為祖國多作貢獻!
尋訪英模

董雅婷三(3)中隊

到暑假了,老師交給我們一個任務。討論本次雛鷹假日小隊主題,及地點。我們成員在一起討論了一下,最後對暑假要求的表上看到的主題產生了興趣:尋訪英模。我們在一起討論該對哪些英模進行尋訪,也在網上找了一些關於英模的一些資料,但最終就是不知道該尋訪哪位英模,於是大家一起來找劉老師幫忙。過了一段時間,劉老師和張源怡媽媽決定去雨花台尋訪英模,在8月5日,劉老師組織我們到達了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同學們都非常的激動,興奮。首先跟著導游姐姐觀賞了一下,聽著她的講解,也對那些已經犧牲的英雄們表示敬佩。其中這么多英雄,對我影響最深的,還是孫津川爺爺,特別是孫津川爺爺1928年10月犧牲前留下的一句話:「槍斃我一個,還有十個,槍斃十個,還有一百個。千千萬萬的革命者,你們是殺不完的!」。聽了導游姐姐對孫爺爺的介紹,我對孫津川爺爺的印象也加深了許多。然後我們還看了一般人是看不著的歷史資料,歷史資料上面的字可是烈士親筆留下來的啊。像這種資料可是很稀有的無價之寶,連拿資料的阿姨都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來,生怕弄臟資料!

隨後,我們又來到了孫津川爺爺的侄女:孫以智奶奶家,孫以智奶奶已經73歲了。來到她們家以後,孫奶奶很熱情,連小板凳都准備好了。我們坐在位置上,聽著孫奶奶告訴我們以前關於孫津川爺爺的革命故事,每一個小細節,孫奶奶都細細地講給我們聽。這讓我們也了解了不少與革命有關的故事,每個細節我們都認真的聽著,點點滴滴都記著,因為這是很多的人都沒有機會的。時間在匆匆忙忙地過著,轉眼間,要和孫奶奶說再見了,我們都很捨不得,孫奶奶一直送我們到下樓,和孫奶奶打過招呼後,就要告別了。

這次的尋訪英模讓我覺得很榮幸,很榮幸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聽得到別人聽不到的革命故事,我長大後也要想孫爺爺學習。勤奮學習,熱愛祖國。取得優異成績!

Ⅱ 尋訪日記400字

我寫了一篇紅領巾尋訪日記
每當雄壯的國歌回響在腦海里,心裡就油然而生起一種自豪;每當國旗在蔚藍的天空中冉冉升起,我總會想起我們脖子上鮮紅鮮紅的紅領巾。我媽媽一看到紅領巾就會語重心長地說:「烈士的鮮血染紅了一條又一條的紅領巾,也染紅了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心!」不錯的,紅領巾掛在了我們的脖子上,它就像一輪火紅的太陽也掛在了我們的心中。我們的肩上又多了一份重擔和責任。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位英烈吧。盧志英:盧志英烈士是在雨花台下光榮犧牲的千萬個先烈中的一位。他的英勇事跡永遠鼓舞著千千萬萬個革命事業接班人努力奮斗。盧志英同志原名盧濤。1925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那時候,他才18歲,由於叛徒的出賣,他被捕了。在獄中,敵人對他施盡了酷刑,但他始終堅貞不屈。他常對青年難友們說:「在牢里一日三餐,吃得差,除了吃、坐、睡,長期不注意鍛煉不行。要做做操,使身體放出去扔可以學習和工作。」在盧志英烈士臨終前,他把自己只藏著的一支好不容易弄來的小鉛筆頭留給了戰士們,鼓勵他們頑強學習,英勇地和敵人作斗爭。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深深地被盧志英這種精神所打動,正是有了這些視死如歸的戰士,我們才有了幸福生活,想著想著,我眼前便浮現出鮮紅的紅領巾,不禁浮想聯翩。
小時候,還沒有入隊時,我就遐想著我戴上紅領巾的樣子,有時會向哥哥姐姐們借紅領巾,然後自己庄嚴地打結,對著鏡子照來照去,哪怕是一會兒也好。長大了,我終於可以入隊了,帶著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跟著輔導員說:「時刻准備著。」拿到了紅領巾,我一直把它當寶貝一樣,不弄臟、不弄壞。直到現在,當新的少先隊員入隊時,我也會默默地跟著他們一起說,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一樣,紅領巾也總是干凈如初。
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每個少先隊員不僅要佩帶紅領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為保持紅領巾的榮譽,並為紅領巾不斷增光添彩。
其實,紅領巾是指引前程的一盞明燈;紅領巾是生活中的良師益友;紅領巾是激勵前行的不竭動力。這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更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路標。

Ⅲ 尋訪小故事作文200字

《需》卦下乾為剛健,上坎為陷。雖然前有險,但因乾剛健,遇險而能通,故「不陷」。孚:誠

Ⅳ 我的尋訪故事,作文,急!急!急!不要太長,麻煩你們啦

我的尋訪故事作文

最近,我校少先隊員舉行了一次「尋訪魯迅公公足跡」的活動,同學們興致勃勃地來到魯迅外婆家「朝北台門」。

當跨進朝北台門時,同學們就感到濃濃的書香味,大家爭先恐後地來到陳列室,翻閱著魯迅的作品和魯迅小時候在外婆家的趣事,離開廂房我們來到了堂屋,大家在魯迅公公像前宣了誓,決心向他學習。大家來到像「百草園」的大院子里,圍坐在牆邊的芭蕉樹下,聽七斤的後代講當年魯迅公公和農家小夥伴一起在這里捉蟋蟀、做游戲的情景。

聽完介紹,同學們情不自禁地活動起來,有的在亂石塊中捉蟋蟀,有的模仿鬥蟋蟀,有的追追逃逃,玩得可高興了。

走出朝北台門,大家來到平橋的`河岸,拿著釣魚竿專心致志地學著魯迅公公小時候釣蝦的動作,雖然現在再也釣不到蝦了,但同學們的興致還是特別高漲,嘴裡還是不停地喊著小魯迅釣蝦時的順口溜:蝦佬喂,蝦佬喂,要死躺起來,要活快出來,摸一摸,嘗一嘗,吃得著,穿紅袍;吃不著,坐牢監。同學們彷彿就回到了那個時代。

通過走訪活動,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當年的小魯迅是多麼熱愛農村生活,從魯迅成長的過程中想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表示要像魯迅公公那樣生活和學習,長大當一個像魯迅那樣有作為的人。

Ⅳ 尋訪心得作文100字

寫作思路:首先對尋訪人的表現進行表態,然後再表明原因。接著分析尋訪人的表現的好處,表達自己的看法。

範文:

今天尋訪了幾位工作者。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工作在人的一生中佔了太重要的部分。長時間的職業工作給人帶來了榮譽也給人帶來了習慣。

甚至在與人交談時也不離開他的職業。但工作並不是人的全部。每個人在職業背後都有自己輕松的一面,牆後面掛著的壁畫輕巧的體現了主人的愛好與品位。

Ⅵ 小學 尋訪記怎麼寫

河 南 尋 訪 記

昌玉榮

四月,春光明媚,萬物復甦,氣候宜人,正是人們勞作、學習和出行辦事的最佳時節。10日,作為中華昌氏宗親聯誼會的使者,我早早登上汽車,離開了桃花飄香的肥城,在泰山站轉乘火車,直奔中原大地西部古都牡丹城——洛陽。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汽車-火車-汽車接力跑,夜幕垂下後到達了洛陽市伊川縣的彭婆鎮。一下車,早就等在那裡的西奇先生緊緊抓住我的手,高興地說:「你可來了!歡迎你。我在這里和三輪車等了你好久了。」我們隨即上車進入了夜幕,拐下公路向東駛去,這時,鄉間小路上已經沒有行人,到了昌營村,也是一片寂靜,只有路邊的小賣部還亮著燈光。走進西奇先生家裡,年近七十的西奇夫人已做好飯等著我們。面對他們的熱情,我有一種出遠門到家的感覺。

昌營村地處洛陽市西南伊川縣的丘陵地帶,三面溝河相衛,村子居於嶺上,從軍事角度看是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全村有二百多戶,一千多人,昌姓人口佔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當晚飯後,西奇先生找來了族人昌戊辰,並帶來了家譜。我們談論著工作安排,也翻看著家譜。突然,兩個先人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們譜上的二世祖鳳鳴、鳳歧兩位先人的資料與我們老家譜折上的資料一模一樣,難道這就是我們多年來找不清下落的二十二世兩位祖公嗎?戊辰先生立即認同了始祖從山東省肥城市石橫村來此落居的歷史,並當即寫在了家譜上。據分析,洛陽一帶族人始祖玄居(分析是字型大小不是原名)公從山東離家從軍後因戰功卓著而不斷升遷,在坐江南鳳陽府都督期間,戰事需要帶兵來到昌營村處安營紮寨,之後落居於此地,故有了昌營村。玄居公落居後,原在山東石橫村老家居住的鳳鳴公和鳳歧公也來到了這里,因為,他們當時已為成年人或仍給族人有來往,所以,他們就上了石橫的譜折。此時,昌營的族人為找到根高興,我也為找到了兩位先祖的去處,理清世系而欣慰。

到昌營的次日上午,我和西奇、西義、戊欽(村支書)一行四人乘車到村東南七里遠的昌家老林掃墓祭祖,又一次追憶了祖史和祖情。他們指著不遠處一片有圍牆的柏樹林說:「那裡已成了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其實那裡就是我們的昌家老林,因風水好,被後來權勢更大的家族人佔了。對此,引起了我的深思,原來家族弱了也要被人欺啊。今日的我昌氏族人應該反思什麼、汲取什麼、干什麼呢?!還好,聽那裡的族人說,每年的清明節和農歷十月一日,附近的楊營村、昌溝村和洛陽市北的昌灣村的族人都派人來上墳祭祖,中午由昌營村族人招待他們,共敘族情。血緣的愛得到了延續。

下午西義和戊欽都去鎮政府開會了。考慮到他們老譜資料記錄雜亂,編修新譜工作量大,不利於《通譜》編輯。於是自己關門辦公,以西奇先生一支資料作例,給他們編寫了一套垂絲圖,以供他們工作參考。晚上又與他們一起分析了四個村子昌氏族人的情況,擬出了一個由各村代表人參加的洛陽分會11人修譜班子名單,為了有利於開展工作,建議由身為鎮人大副主任的西義先生為會長,西奇先生任主編。

12號一大早,我和西義、西奇、戊辰一行四人趕往幾十里外的洛陽市老城區後河村,這個村由四個自然村組成,其中一個是我們族人較集中的昌灣村,當然其他自然村也有我們昌姓人居住。我們在公路旁邊首先找到了在那裡等我們的治文(曾參加首次會議)先生和(大)治文先生兩位重名兄弟,他們立即引我們到了曾參加首次宗親會,也是本支首領的治民先生家裡。他們熱情相待,立即通知其他家族重要成員來見,特別是當得知始祖來自山東,與我是本家時,大家的心立即融在一起了。族史、族事、全國宗親會、《中華昌氏通譜》、成立洛陽分會班子等等族情大事都議論熱烈,興致昂然,不盡不休,直到一桌菜都涼了,大家才不得不高興地合影後去吃飯。在那裡大家研討了該村已出的譜書,議定了進入洛陽分會班子的成員。飯後由治民先生陪同去洛陽市找製作譜碟的正獻先生,在他那裡給他們制留了全國兩次宗親會的四張光碟。並帶回了他們製作的譜碟。三點多,我們坐上了尋找「大宋姓氏研究會」和所謂「王教授」的計程車,結果穿行三市縣、區,爬行翻嶺行程一百多公里卻找不到「大宋姓氏研究會」和所謂的王教授。當太陽落山時才好不容易聯繫上了所謂的王教授。我們快到洛寧縣原楊坡鎮門口時,遠遠看到一個壯實的四十多歲漢子站在那裡,下車見面,他面有窘相,說他叔去年在洛陽出了點事去雲南了,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他回答說要過了「五一」,接著說他只是代賣一些有關姓氏的冊子。我們提出前去看看,他支支吾吾,不說什麼,我們提出購買有關我們昌姓的材料,他連思索也沒有就趕忙說,沒有這個姓的。至此,不言而喻,他這個上午電話中的「王教授」真實身份應該是個地道的莊稼漢,那個叫王教授來接電話的女人肯定就是有點心眼的農婦了。此時,我們也徹底識破了所謂「大宋姓氏研究會」設的騙局。晚上九點多,歷時五個多小時,行程二百多公里後我們又回到了昌營村。

作者:高陽鶴2009-6-7 02:43 回復此發言

--------------------------------------------------------------------------------

2 河 南 尋 訪 記
因西奇先生家人已睡覺,他從鄰居家翻牆進去開了門。我們三人在吃飯期間,他們倆人一直給我商量,明天一定去見見他們村唯一的企業家昌志偉,以爭取他的支持和為《通譜》作些貢獻。

13號上午八點,我和西義、西奇、戊辰一行四人來到了位於彭婆鎮政府東北方向兩公里處的洛陽市昌永機械鑄造有限公司。這是公司辦公與生產廠區為一體的建築群。佔地幾百畝。外觀設計很壯觀,內部安排也很合理。一到門口就可聽到車間里傳出的咣咣鐺鐺的機器聲。這個公司是縣授名的先進民營企業,固定資產一千四百多萬,流動資金五百多萬,年產值三千多萬,年利稅三百多萬。主要生產煤礦機械,礦山設備等,以銷定產,效益很好。去時總經理昌志偉已出發,副總經理、業務主管昌毛旺在家,他是志偉的弟弟,雖說話低聲慢語,但族人們說他很能幹,很有本事。簡單座談後毛旺領我們參觀了車間,我問他這百十多名工人中有沒有我們的族人。他說:「有,還不少呢。」我接著說:「盡量安排一些咱們的族人就對了。你們有錢了,富了,也盡量把他們帶著富起來。」他會心的笑了。中午志偉回來招待了我們。因時間關系我們邊吃邊談,我向他們介紹了宗親會和修《中華昌氏通譜》以及兩次會議的情況,並建議他多多支持修家譜的工作,啟發他爭取多作些貢獻。西義也向他們介紹了當地修譜工作的打算。他憨厚睿智、態度誠懇,飯後他讓弟弟開車送我去車站,臨別時依依不捨。

當晚八點四十分我乘汽車到了漯河市,准備第二天早晨去西華縣的墨振先生家鄉。

14日,早早吃了點東西,我就登上了至西華縣的長途汽車,九點鍾從西夏鎮駐地下車,租乘三輪車直奔八里外的奉仙寺村。這里的土路窄窄的,坑凹不平,車幾乎是跳著前進的,車後還不時揚起一股黃塵,與兩邊千頃碧綠的麥田極不相稱。顛簸半個多小時後,總算到了奉仙寺村,那裡不知誰家祝壽,街頭上還唱著大戲,街兩旁擺滿了各種小攤,車是過不去了。擠過人流,問到了墨振先生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他四弟的門緊鎖著。正當我感到失望時,從西邊過來一中年婦女,一旁的人說,過來的就是他三弟媳婦,一介紹,墨振三弟媳婦很熱情地讓我到她家去,可當我剛一隻腳踏過大鐵門時,卻發現墨振弟媳不說話了,我回頭一看,是一推自行車的年輕婦女靠在她耳邊說話,墨振弟媳面有窘相,我問怎麼了,她愣了一下說:「這是我姐家外甥女,她說又不認得你,怎麼往家裡讓。」我停住腳步,迅速取出了兩次會議的合影,可能是心理緊張的原因吧,當我指著相片上的墨振時,她反倒說,看著不多象呢。我有點生氣了,立即給墨振女兒昌婕打通了電話,並讓她三嬸來接,小婕可能在電話上給她說明了情況。她不好意思的連連說:「別生氣,誤會了」。這時走來的墨振堂叔昌群山也連忙說:「慢待了,慢待了」。坐下後他們說其他人都出去了不在家,我便同群山和墨振三弟媳婦進行了座談。群山說,聽說他的爺爺是從黃河北討飯過來的,出來時兄弟倆,路上走散了,那一個不知去了哪裡,到現在已到了五代人,共20來口,經濟狀況不太好,除墨振在外邊混得好外,別的還不行。最後我問群山,附近還有沒有我們姓昌的,他說,在西夏街遇到過一個做小買賣的,說是昌姓人,他說譚庄那邊有一百來人。我頓時心裡一陣激動,心想,好了,沒白來。我立刻邀請他一起去譚庄,墨振弟媳一再說讓我們在她那裡吃了飯再去,我謝絕了。因不通車,我讓群山到墨振大嫂家又借了輛自行車。十點半二人離開了奉仙寺,騎行在和來時一樣路況的土路上,十二點十分,到達了三十里外的譚庄村,此時我們已經滿頭大汗,內衣也濕透了,口乾乾的,感到有點疲勞。在村口,當我們向炸油條的夫婦打聽姓昌的住在哪裡時,他們異樣的眼光,不搭不理的表情和吱吱唔唔不肯回話的樣子讓我納悶:這里的人到底怎麼啦?!直到群山遞上一棵煙,並說明是奉仙寺的本家時,他才說:「你們去昌道家吧,就在前面路北的胡同里」。後來聽族人說,他們那樣做是因為這里常有騙子「光臨」,隨便指路怕給自己帶來麻煩。我們在昌忠民家向其他人說明來意後,其二哥昌忠良立即出去通知族人,不多時,男男女女坐滿了屋子,我向族人做了自我介紹並給他們看了兩次會議的合影,接著向他們講了兩次會議的精神,並播放了會議光碟。這里的族人是我第一次遇到的不知自己來自哪裡,沒有字派,名字隨便起,更沒有家譜等資料的昌氏族人,當我讓他們看過照片,又看過錄象後,他們露出一種驚訝,可以斷定,這是他們第一次知道除了他們之外在中國竟然還有那麼多的同姓族人。因為我們到的晚,族人們大都吃過午飯了,談話間,忠民夫人為我倆端上了一大碗(足夠我用三餐的)頂著兩個雞蛋的面條,另外還有一大籮菜餅。雖不曾相識,一旦相見,族人間是多麼的親切啊。為了不致人走事散,我當場為他們落實了工作班子。由昌怪物、昌忠民負主要責任,由在鄉中學教書的怪物先生的兒子昌軍營負責編寫。臨行前,我在鄉駐地復印了會議簡報中的有關部分交給了怪物先生的兒子,以供他編寫參考。譚庄的情況使我想到河南還有多少地方該去聯系啊,如已打聽到有昌氏族人居住的汝陽、睢縣等地。

作者:高陽鶴2009-6-7 02:43 回復此發言

--------------------------------------------------------------------------------

3 河 南 尋 訪 記

為了盡可能的了解昌氏族人在河南的分布情況,我在濮陽尋訪途中的換車站(新鄉市)停留了大半天,以委託過去工作上的熟人幫助找那一地區的族人群居地。十六號下午乘汽車到達了濮陽縣城。

十七號八點二十分,我走進了濮陽縣史志辦,說明來意後,值班的兩位年輕工作人員因不了解情況又到另一辦公室叫來了年齡稍大的程科長,他說關於姓氏方面的工作,因人手少還沒有開展,推薦我到濮陽市政協文史委去找在這方面頗有研究的王培勤主任,我沒有再遲疑,下樓後急奔車站向濮陽市趕去。盡管濮陽是個年輕的新建城市,市容市貌很不錯,但我無心欣賞,到達市人大和市政協的聯體辦公樓時已近10點。在政協一樓傳達室,因王培勤主任已退休,女值班員說什麼也不讓我上去,最後磨了十幾分鍾牙,我答應把包放在她那裡才放了行。在文史委辦公室里年輕的工作人員態度還不錯,但他說才來了幾天不了解情況,我讓他撥通了王培勤主任的家庭電話,王主任很熱情,電話中讓我去找王豫北主任或常科長,因常科長不在家,辦事員領我到了王豫北主任的辦公室。這個王主任很熱情,給我講了顓頊大帝在帝丘建都的情況。他說,現已查明,帝丘具體位置在濮陽縣東南的高城,原帝丘城在現地面以下8米處,因財力原因,還沒有正式挖掘。但每年正月十六都在濮陽南一個叫古堆的地方給舜帝過生日,那裡有一個叫天下第一龍的墓地,墓主人是誰,現在有爭論,但規格肯定很高。至於顓頊大帝和帝嚳的墓址很明確,就在內黃縣境內城南,叫二帝陵。因時間關系,我這次沒到那裡去祭拜。他還告訴我南樂縣在歷史上曾因昌意叫過樂昌縣、昌樂縣,後又改成了樂南縣和今天的南樂縣,在南樂縣西北近二十公里處歷史上有過昌意城,字聖蒼頡的陵墓就建在那裡。當我想看看王培勤主任說的上面有很多歷史資料的《衛史匯編》一書時,豫北主任翻遍了書架也沒有找到。他將有關濮陽的一些其他書籍資料給我,使我也很感謝。他告訴我那本書是培勤主任編著的,到他那裡可能看到。快到政協宿舍樓時,我買了些禮物,找到王培勤主任家。他已是73歲高齡的老人了,看起來體格較好,個高高的,滿頭白發,面目清秀可親,待人熱情。他給我講了很多關於顓頊大帝和昌意的歷史傳說,還分析了顓頊大帝很可能不是生於四川若水,而是生於山東曲阜桑(若)水的可能,他分析說:「作為當時的歷史條件,交通不便,相距幾千公里,年僅十五歲或者更小的顓頊行程幾千里到山東曲阜來輔佐少昊,二十歲又在商丘(濮陽)稱帝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也是一家之言吧」。我試探著向王主任提出看看《衛史匯編》,要有多餘的話,我買一本帶回去。他爽快地說:「我也喜歡搜集資料,送給你一本不要錢」。他當即到裡屋取出《衛史匯編》一冊,向我簽名贈書。在那裡與王主任談得很開心。看到牆上的時鍾已快十一點半了。我起身告辭,老人要留我吃中午飯,我謝絕了。下午一點多我坐的公共汽車到達了南樂北站,在路邊小吃店吃過飯後,我坐上了去蒼頡陵方向的車,只可惜走過了離縣城二十多里的元村鎮後,再去位於梁村鎮的蒼頡陵就沒有車了。沒辦法,只好租乘三輪車,又顛了十四五里路,才到了蒼頡陵。這是改革開放後才為蒼頡修的設有三進三出陵殿的仿古建築,陵園黃瓦紅牆,正門上懸掛著刻有「朝天門」三個大字的匾額,門兩側各蹲坐一頭石獅,右側還有一方刻有「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蒼頡陵遺址」文字的石碑,殿內供奉著約有五六米高的蒼頡塑像。陵園的後牆外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青蔥碧緣的麥田,我看了又看,心想:這就是王主任給我說的我們老祖宗昌意曾經創業和生活過的地方嗎?在與陵園工作人員的談話中,他們肯定地說:「這里就是昌意城,蒼頡陵就建在了昌意城的地盤上」。此時,望著一片碧波盪漾的麥田,我的心裡是多熱,多親啊!

下午五點多,我離開南樂縣城坐車踏進了山東地盤,我要順路委託我在聊城和東阿的同學、朋友幫助尋找聯系我們的族人聚居地,爭取把更多的昌氏族人納進我們的《中華昌氏通譜》中來。

四月十八、十九日兩天我先後與平陰縣和肥城市石橫的族人研究了修譜材料和捐資事宜,效果比較滿意。十九日晚上我返回了肥城,十天的河南山東尋訪,滿載著收獲到家了,盡管有點累,但是很滿足,很高興。

Ⅶ 尋訪日記的作文怎麼寫

首先說你去訪了誰,然後說你訪的人說了什麼,最後寫你對采訪的人的意見有什麼感想,有什麼行動。

Ⅷ 尋訪紅色足跡作文該怎樣寫

為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我們縣組織了一次「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走進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根據地——桂東縣東邊山追尋紅軍足跡之旅」,六月的一個周末,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
天剛蒙蒙亮,我和媽媽就出門了,到了紀念館門口,就看到高高飄揚的紅旗和穿著紅色隊服的隊員。到了車上我數了一下,參加這次活動的有六十多人。原來有這么多人想了解紅軍的足跡呀!
這次去的目的地是東洛鄉的小水山,那裡可是當年紅軍打游擊的根據地。經過三個多小時,車子開到了大山腳下,我們開始步行。此刻,我的眼前是一座連著一座的大山和滿眼綠色的森林。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我彷彿看見了當年紅軍的身影,望著面前陡峭的大山和繁茂的樹林,我彷彿聽到了當年激烈的槍聲……
不知走了多久,我感覺自己的腳越來越不聽使喚了……終於,我看到了一個小山村。在這里,我們訪問了一個八十歲高齡的老大爺。他給我們講述了當年紅軍在這里打游擊的故事。當時的紅軍被敵人圍困在周圍的大山裡,餓了吃野菜,冷了躲進山洞,病了只能就地挖些草葯治病。就這樣在這里堅持打了三年的游擊戰,度過了三年艱苦的歲月。紅軍走後,敵人為了找到紅軍放火燒了整個村莊,村裡的老百姓都嚇得躲到了外地,直到解放後才回來重建了家園。
看著這個歷經苦難的小山村,聽著老大爺講的故事,我明白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如今,我們住在溫馨舒適大樓里,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走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還有數不清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我們更應該珍惜,更應該想起為祖國拋頭顱曬熱血的烈士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做好新一代的接班人。
【篇二:紅領巾尋訪黨的足跡】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詞時不時的在我腦海中浮現出來。是呀!要不是有戰士們的英勇奮戰,也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於是,我們今天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烈士陵園「看望」那些已經長眠於地下的英雄。
一路上,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向烈士陵園行進,每個人似乎都帶著些許的悲傷,臉上的表情都是那麼地嚴肅,我想:興許那些英雄們看到了這一幕,也會高興吧?隨著同學們不知不覺地走動下,烈士陵園,到了。或許,我是說或許,我並不想來到這兒,我不想看到他們的墓碑,我想看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已經死了,但是他們死得值得,死得重於泰山,他們對得起黨,更對的起我們老百姓。看著他們的墓碑,我似乎看到了他們當年與日本侵略者在戰場上廝殺的情景,血跡斑斑,慘不忍睹,每當想到這些,我對日本人的恨就多一些。默哀開始了!同學們都輕輕地把頭低下去,默不吱聲,四周死一般地沉寂,就在這時,我似乎又聽到了那些英勇的戰士們在戰場怒如狂獅,瘋狂般地怒吼著,沖向敵人……他們勇敢、他們善良﹑他們不畏生死、他們英勇奮戰。他們的好,老百姓們都領略到了;他們在打完勝仗後的歡呼聲,我們也感受到了;他們在短暫的失敗後,稍稍有些氣餒,但很快又恢復了士氣,互相鼓勁加油,我們也察覺到了……
他們是人民的公僕,是黨的「得力助手」,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Ⅸ 急求一篇作文《我的尋訪故事》!!!

我的尋訪故事

關注理由
1886年,美國人S.F.伍丁任尼在福州鼓嶺修建了第一座別墅;1935年,這里的別墅群,已擁有各具特色的別墅366座,這里也因此獲得「左海小廬山」美譽……然而,70多年過去了,曾經輝煌的福州鼓嶺漸漸被人們遺忘。
日前,福州全面鋪開了對鼓嶺歷史別墅的摸底調查工作。據了解,有關部門將重點挖掘一批較具歷史價值的名人別墅,有選擇地修復6座~7座西式百年別墅,在最短時間內提升鼓嶺地區的景觀水平。
當鼓嶺重回人們的視野,不少讀者忍不住要問,鼓嶺上還有哪些老別墅?當年鼓嶺上避暑的勝地——宜夏別墅、萬國公益社、游泳池等設施,現狀如何?昨日下午,我在鼓嶺當地居民林波的帶領下,走進鼓嶺,尋訪鼓嶺上的別墅以及別墅里的故事。
別墅
荒廢的別墅,只留下一座壁爐
近日,福州鼓嶺上的「宜夏別墅」成為網路上的熱詞。但向導林波介紹,宜夏別墅、古堡別墅等,比較出名,但鼓嶺上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別墅也很珍貴。跟隨林波,我爬上了鼓嶺梁厝的一座山上,見到了一座老別墅。由於不久前剛下過雨,山上霧氣很濃,雲霧繚繞中,別墅的石頭牆若隱若現,很有意境。
我走進別墅,視線一下被大廳里取暖用的壁爐吸引了。這個壁爐的外觀具有鮮明的歐洲特色,但壁爐上方用石頭拼成的蓮花圖又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
當地人介紹,這座別墅可能是當年英國駐福州領事館負責人的避暑別墅,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洋人搬走後,曾有當地百姓住過,但現在已荒廢。
會所
萬國公益社,如今是老人會館
萬國公益社也是鼓嶺上頗為有名的歷史建築,被譽為福州最早的會所。昨日,我在鼓嶺一個較為偏僻的山坳里找到這座歐式石屋。由於年代久遠,這座石屋有些破敗,但特色尚存。石屋的牆體用青、黑、白等不同顏色的石頭砌成,處處透露著波希米亞風。
當地居民介紹,經過簡單裝修後,這座石屋如今已成為一個老人會館,供老年人在這里娛樂。

當地人陳先生介紹,作為福州最早的西式俱樂部,萬國公益社內設歌舞廳、化妝室、更衣室等,設施非常完善。除了是休閑會所,萬國公益社還籌辦了鼓嶺第一所僑民醫院(鼓嶺衛生院前身),但上世紀50年代,外國人陸續回國,萬國公益社就變得冷清了。萬國公益社旁曾建有七個網球場,現在也已荒廢,變成了菜園。
老郵局
遺跡難尋,只留下一口古井
鼓嶺老郵局是鼓嶺上另一處著名的歷史建築,這個郵局開辦於1902年,每年在端午節後開張,農歷八月十五後關閉,屬於季節性郵局,與廬山郵局等並列,屬於中國早期五大著名的「夏季郵局」。
昨日,我試圖尋找這座郵局的遺址,遺憾的是,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郵局遺址已經找不到了,只留下當年郵局旁的一口古井。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我找到了這口古井,井圈外壁上的字跡,還能看出「外國、本地、公用」六個陰刻的字。據了解,這個古井距今已有百年歷史。
健身場所
昔日游泳池,現在成了魚塘
昨日,我跟隨向導,在鼓嶺上找到了那個洋人們用的游泳池,林波告訴我,這個呈方形的游泳池已廢棄,變成了魚塘。
當地老人介紹,這個游泳池,當年是用水泥砌成,池水引自山溪,游泳池旁還建有男女更衣室。游泳池呈斜坡,分深水區、淺水區,最深處估計有兩米多。
鼓嶺山莊附近,我還找到了當年的老教堂,這座教堂雖不如現代教堂氣勢恢宏,但石頭砌成的厚牆,寬大的走廊,傳達出厚重的歷史感。
當地老人黃依姆說,鼓嶺最早的教堂建於1919年,主要為外國傳教士與外國駐福州領事館的教徒,提供宗教活動場所,隨後還創建鼓嶺第二個教堂,作為鼓嶺當地教徒的宗教活動場所。解放後,鼓嶺宗教活動慢慢減少了。
如今,在老教堂附近,一座比較現代的新教堂建成,新老教堂輝映,形成「過去」與「現在」的一個交點。

閱讀全文

與尋訪故事怎麼寫2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佩佩版鴛鴦刀 瀏覽:220
選擔子故事怎麼解決年輕人的疑惑 瀏覽:287
被補習學生侵犯的女教師電影 瀏覽:78
油管視頻美女有哪些 瀏覽:496
幸福感遺傳是什麼意思 瀏覽:902
幼兒故事有哪些立意 瀏覽:507
姐姐事業有成不結婚怎麼辦 瀏覽:880
99年出生女婚姻怎麼樣 瀏覽:744
事業單位c類200分什麼概念 瀏覽:463
幼兒故事屬於什麼領域的 瀏覽:840
有什麼動物是象徵愛情 瀏覽:508
影視世界之大反派 瀏覽:916
濰坊新華路健康街附近有哪些賓館 瀏覽:858
如何從糟糕的婚姻中走出來 瀏覽:15
下載幸福里和安居客哪個更好 瀏覽:668
公司的經濟責任人指哪些 瀏覽:631
婚姻成了什麼樣就可以離婚 瀏覽:870
關於精油電影電視劇 瀏覽:757
有沒有好看的日本片網站 瀏覽:442
我們正在從事一項什麼事業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