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和成語故事有關的人物有哪些

和成語故事有關的人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8 13:35:01

⑴ 成語故事有關人物

一鼓作氣 曹劌
一字千金-呂不韋
紙上談兵 趙括揭竿而起 陳勝 吳廣圖窮匕見 荊柯投筆從戎 班超老當益壯 馬援暴殄天物 商紂王嗟來之食 齊國人嗟來之食典故: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飢荒,一大批窮人由於缺糧少食,而被活活地餓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在大路旁擺上一些食物,等著餓肚子的窮人經過,施捨給他們。

一天,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一雙破鞋子,搖搖晃晃地走過,黔敖看到後,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傲慢地吆喝道:「喂!來吃吧!」那個餓漢抬起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 黔敖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便向餓漢賠禮道歉,但那餓漢最終還是不肯吃而餓死於路旁。

⑵ 成語故事與它相對的人物

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負荊請罪(廉頗)、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

一、完璧歸趙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里。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於秦王會把他怎麼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後來秦王召見藺相如,藺相如說:「和氏璧已被我派人送回趙國,您先把十五座城交給趙國,不然休想得到和氏璧。」秦王想攻打趙國,但又沒有什麼好處,想挾持藺相如,但又想藺相如機智勇敢,不怕死,於是無奈地放了他回趙國。

二、毛遂自薦

戰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後趙先割地議和,秦退兵後,趙又反悔不將城池交付秦,秦王大怒,使王陵領兵攻打趙國,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經過挑選,最後還缺一個人。

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

平原君說:「先生來到趙勝門下幾年了?」毛遂說:「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現在,處在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也沒聽到贊語,這是因為沒有先生什麼才能的緣故。

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錐子那樣,整個鋒芒都會露出來,不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與毛遂一道前往。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

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台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

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精闢的分析。

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三、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

四、一鼓作氣

魯庄庄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庄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庄公召見他。他的同鄉說:「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他進宮去見庄公。

曹劌問庄公:「您憑什麼跟齊國打仗?」庄公說:「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佔有,一定拿來分給別人。」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

庄公又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曹劌說:「這點誠意難以使人信服,神明是不會保佑您的。」庄公接著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曹劌說:「這才是盡本職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作戰時請允許我跟您一起去。」

魯庄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庄公剛上戰場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齊軍擂鼓三次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

結果,齊軍大敗。庄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印,然後又登上車,手扶車前橫木觀望齊軍的隊形。仔細觀察一番後,他說:「現在可以追擊了。」於是,庄公命令軍隊追擊齊軍。

最終,魯國的軍隊戰勝了齊軍,魯庄公向曹劌詢問取勝的原因。曹劌答道:「打仗,要靠勇氣。第一次擂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擂鼓時,士兵們的勇氣就會減弱。等到第三次擂鼓時,士兵們的勇氣已經枯竭了。敵方的勇氣已經枯竭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我們打敗了他們。

五、千金買骨

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了內亂,臨近的齊國乘機出兵,侵佔了燕國的部分領土。

燕昭王當了國君以後,他消除了內亂,決心招納天下有才能的人,振興燕國,奪回失去的土地。雖然燕昭王有這樣的號召,但並沒有多少人投奔他。於是,燕昭王就去向一個叫郭隗的人請教,怎樣才能得到賢良的人。

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位國君,願意用千金買一匹千里馬。可是3年過去了,千里馬也沒有買到。這位國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奮勇請求去買千里馬,國君同意了。

這個人用了3個月的時間,打聽到某處人家有一匹良馬。可是,等他趕到這一家時,馬已經死了。於是,他就用500金買了馬的骨頭,回去獻給國君。國君看了用很貴的價錢買的馬骨頭,很不高興。

買馬骨的人卻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實意地想出高價錢買馬,並不是欺騙別人。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人送來了很多匹千里馬。

郭隗講完上面的故事,又對燕昭王說:「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買千里馬的國君那樣,讓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賢。你可以先從我開始,人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會來投奔你。」

燕昭王認為有理,就拜郭隗為師,還給他優厚的俸祿。並讓他修築了「黃金台」,作為招納天下賢士人才的地方。消息傳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乾的名人賢士紛紛前來,表示願意幫助燕昭王治理國家。經過20多年的努力,燕國終於強盛起來,終於打敗了齊國,奪回了被佔領的土地。

⑶ 和成語故事有關的人物有哪些

歷史人物和成語有哪些
1

一鼓作氣(曹劌)
2
、一字千金(呂不韋)
3
、一字之師(鄭谷)
4
、一飯千金(韓信)
5
、東山再起(謝安)
6
、圖窮匕見(荊軻)
7
、紙上談兵(趙括)
8
、負荊請罪(廉頗)
9
、卧薪嘗膽(勾踐)
10
、接竿而起(陳勝、吳廣)
11
、三顧茅廬(劉備)
12
、孺子可教(張良)
13
、四面楚歌(項羽)
14
、老當益壯(馬援)
15
、投筆從戎(班超)
16
、暴殄天物(商紂王)
17
、暗渡陳倉(劉邦)
18
、嗟來之食(黔敖)
19
、怒發沖冠(藺相如)
20
、手不釋卷(劉秀、呂蒙)
21
、韋編三絕(孔子)
22
、墨守成規(墨子)
23
、病入膏肓(蔡桓公)
24
、雞犬升天(劉安)
25
、高山流水(俞伯牙)
26
、口蜜腹劍(李林甫)
27
、風聲鶴唳(苻堅)
28
、泰山北斗(韓愈)
29
、破釜沉舟(項羽)
30
、東窗事發(秦檜)
31
、程門立雪(楊時)
32
、司空見慣(劉禹錫)
33
、夢筆生花(李白)
34
、力透紙背(顏真卿)
35
、成竹在胸(文與可,即文同)
36
、赤膊上陣(許褚)
37
、馬革裹屍(馬援)
38
、黃袍加身(趙匡胤)
39
、洛陽紙貴(左思)
40
、背水一戰(韓信

41
、聞雞起舞(祖逖)
42
、初出茅廬(諸葛亮)
43
、完璧歸趙(藺相如)
44
、退避三舍(重耳)
45
、樂不思蜀(劉禪)
46
、指鹿為馬(趙高)
47
、畫龍點睛(張僧繇)
48
、入木三分(王羲之)
49
、諱疾忌醫(蔡桓公)
50
、多多益善(韓信)
51
、秋毫無犯(岑彭)
52
、望梅止渴(曹操)
53
、鞠躬盡瘁(諸葛亮)
54
、約法三章(劉邦)
55
、請君入瓮(周興)
56
、舉一反三(孔子)
57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58
、八斗之才(曹植)
59
、陸海潘江(陸機、潘岳)
60
、舉案齊眉(孟光、梁鴻)
記得採納

⑷ 歷史成語故事相關人物都有哪些

破釜沉舟——項羽;
卧薪嘗膽——越王勾踐;
退辟三舍——晉文公;
問鼎中原——楚莊王;
圍魏救趙——孫臏;
紙上談兵——趙括;
作法自斃——商鞅;
投筆從戎——班超;
暫時想到這么多,以後想到再補充。

其他答案共22條
檢舉2011-12-17 11:34 qinqindewolaie| 八級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卧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胸有成竹(文與可)

1002525298| 一級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胸有成竹(文與可)

檢舉2012-5-2 15:26 熱心網友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卧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⑸ 成語故事的名字及裡面的人物

歷史故事成語: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卧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⑹ 成語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陸海潘江,潘岳
懸梁刺骨,蘇秦
驚弓之鳥,更羸
專心致志,秋
孺子可教,張良
江郎才盡,江淹
笑比河清,包拯
程門立雪,楊時程頤
舉案齊眉.梁鴻孟光
負荊請罪廉頗
完璧歸趙藺相如
鑿壁借光匡衡
聞雞起舞祖逖、劉琨
紙上談兵趙括
樂不思蜀劉禪
忍辱負重——勾踐
精兵簡政——李鼎銘
斷頭將軍——嚴顏
胸有成竹——文同
東施效顰(東施效西施)
江郎才盡(江淹)
赴湯蹈火(晁錯)
投筆從戎(班超)
鶴立雞群(嵇紹)
負荊請罪(廉頗)
殺妻求將(吳起)
完璧歸趙(藺相如)
鑿壁借光(匡衡)
指鹿為馬(趙高)
紙上談兵(趙括)
精忠報國(岳飛)
聞雞起舞(祖逖)
卧薪嘗膽(勾踐)
破釜沉舟(項羽)
樂不思蜀(劉禪)
圖窮匕見(荊軻)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
多行不義必斃(鄭庄公和共叔段)

⑺ 與成語故事有關的人物

卧薪嘗膽(勾踐)
破釜沉舟(項羽)
三顧茅廬( 劉備 和 諸葛亮 )
入木三分(王羲之)
樂思不蜀(劉禪)

⑻ 成語故事及相關的人物一定要有人物故事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⑼ 成語故事 主要人物 越多越好(多的加分) 例如紙上談兵(趙括)急!

卧薪嘗膽 勾踐
破釜沉舟 項羽
聞雞起舞 祖逖
鑿壁借光 匡衡
負荊請罪 廉頗
完璧歸趙 藺相如
鞠躬盡瘁 諸葛亮
入木三分 王羲之
三顧茅廬 劉備
望梅止渴 曹操
指鹿為馬 趙高

⑽ 說出成語故事的主要人物

【出處】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唐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寫淳於棼醉後夢入大槐安國,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盡榮華富貴,醒後發覺原是一夢,一切全屬虛幻。後人因此用「南柯一夢」借喻世間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場空夢。現在常比喻為一場空歡喜。
======================================================
【出 處】 莊周《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典 故】

《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 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極妍麗。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體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是以閭里見之,彌加愛重。鄰里醜人見而學之,不病強嚬,倍增其丑。」後因以「東施效顰」嘲諷不顧本身條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壞的人。亦為模仿別人的謙語。顰,同「矉」,蹙眉。

【譯 文】

春秋時代,越國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無論舉手投足,還是音容笑貌,樣樣都惹人喜愛。西施略用淡妝,衣著樸素,走到哪裡,哪裡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禮」,沒有人不驚嘆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當她從鄉間走過的時候,鄉里人無不睜大眼睛注視。

鄉下有一個醜女子,名叫東施,相貌一般,沒有修養。她平時動作粗俗,說話大聲大氣,卻一天到晚做著當美女的夢。今天穿這樣的衣服,明天梳那樣的發式,卻仍然沒有一個人說她漂亮。

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雙眉的樣子竟博得這么多人的青睞,因此回去以後,她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在村裡走來走去。哪知這醜女的矯揉造作使她樣子更難看了。結果,鄉間的富人看見醜女的怪模樣,馬上把門緊緊關上;鄉間的窮人看見醜女走過來,馬上拉著妻、帶著孩子遠遠地躲開。人們見了這個怪模怪樣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裡走來走去的醜女人,簡直像見了瘟神一般。

這個醜女人只知道西施皺眉的樣子很美,卻不知道她為什麼很美,而去簡單模仿她的樣子,結果反被人譏笑。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尋找適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別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
出 處
[編輯本段]
《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典 故
[編輯本段]
公元550年,東魏的孝靜帝被迫讓位給丞相高洋後被毒死。高洋同時還殺害他的兒子及所有親屬以斬草除根。後揚言殺他的遠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寧願被殺頭也不願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殺害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語出《北齊書·元景安傳》:「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襲爵陳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齊文宣王帝高洋年號)時,諸元帝世近者多被誅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議欲請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顯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誅之,家屬徙彭城,由是景安獨賜姓高氏。」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景皓)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堅決反對,他說:「怎麼能用拋棄本宗、投靠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 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不願做陶器得保全!我寧死也不改姓。」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比喻寧願為氣節犧牲。 (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
「逐他姓」則生,「不逐他姓」則死,最終元景皓因不易姓而被殺,表現出對自己人格尊嚴的堅決維護。後來,這一典故被抽象出來,含義也大大升華,用以比喻寧願為高尚、正義的事業做出犧牲乃至獻身,也不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來一直沿用。
======================================================
【出 處】
[編輯本段]
出自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此猶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典 故】
[編輯本段]
嵇康,字叔夜,譙國銓(今安徽宿縣西)人。他曾與山巨源(山濤)等七人一起游於山林,被稱為「竹林七賢」,司馬氏專權後,嵇康不滿司馬氏的統治,隱居山陽,而山巨源後來在司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從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騎常侍時,想請嵇康出來代理他原來的吏部侍郎官職,遭到了嵇康的堅決拒絕。 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門人遞上的一封信。拆開一看,是嵇康給自己的一封絕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舉老子、莊子、柳下惠、東方朔、孔子等先聖,說自己「志氣可托,不可奪也」。

接著又寫到自己傾慕尚子平、台孝威(後漢隱士),不涉經學,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視虛偽的禮教,公然對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見有馴育服從的,大的如果羈絆、束縛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湯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馬嚼子來裝飾它,拿佳餚來喂它,它還是思念樹林、嚮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馬氏請他做官,他就會像野性難馴的麋鹿「狂顧頓纓,赴湯蹈火」。表達了堅決不在司馬氏政權中任職的決心。由於嵇康時常發表一些譏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論,司馬氏統治集團對他十分忌恨。 景元三年(262),曾經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隸校尉鍾會,以言論放盪、毀謗朝廷等罪名對嵇康橫加誣陷。嵇康被司馬昭下令逮捕入獄,不久便被殺害。
========================================================
出 處】
[編輯本段]
鍾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後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典 故】
[編輯本段]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 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 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哦好久,依 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 平淡得一無可取。 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 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里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 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
========================================================
出 處 《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典 故 春秋時期,鄭國君王鄭武公有兩個兒子,一個稱「庄公」,一個稱「共叔段」。
鄭武公死後,由他的大兒子鄭庄公繼位。可是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偏愛他的母親姜氏的支持下,竭力擴充自己的封地,積極進行奪取王位的准備工作。
鄭庄公的大臣祭仲知道後,力勸庄公,說:「君王要及早安排啊,共叔段的勢力已經很強了,再這樣下去,您的王位會被他篡取的!」
庄公聽了,卻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意指:一個人若不仁義的事情做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你就等著吧!
果真,共叔段的勢力在不斷擴大,將鄭國的西、北部邊境招於自己門下,直至廩延。同時,他在不停地修築城池、屯田積兵,並讓其母親姜氏里應外合,攻下鄭都。
庄公早有防備,趁共叔段進軍鄭都時,出奇兵攻其窩穴。長久受共叔段壓迫的農民們也參與戰斗,使共叔段兵敗,逃亡他處,而庄公出軍追殺,最後使共叔段走投無路,被逼自殺。
成語「多行不義必自斃」便出於此。
========================================================
出 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超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後立功西域,封定遠侯。
原文:

《後漢書·班超傳》:

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班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

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作貢獻。後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
【出 處】 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典 故】《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

晉朝皇室有個侍衛官中嵇紹,一次他跟著皇帝出去打仗,結果被敵人包圍,其他人都只顧自己逃命只有嵇紹,保護皇帝勇敢地殺出了重圍。大家都覺得他是個英雄。嵇紹的身材高大,一次,他上朝時,有人稱贊他:「他是那麼高大神奇,就像一隻鶴站在一大群雞中間!

=======================================================
出處: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相關人物: 劉邦 呂後 蕭何 韓信

相關作品: 史記·卷九十二

韓信是劉邦的大將,為漢朝大業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據《史記·卷九十二》記載,韓信起初在項羽手下當一個郎中小官,屢次向項羽獻策,都未被採用。於是就從楚軍逃亡至漢軍,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蕭何幾次與韓信談話,發現他是一個奇才。漢軍到達南鄭時,很多將士都逃跑了。韓信見自己仍不受重用,便同大家一起逃跑了。蕭何聽說,未及稟明劉邦,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劉邦還以為蕭何也逃跑了呢,原來是去追一個微不足道的韓信,不免有些生氣。蕭何述說了追韓信的理由,說韓信不是一個普通的人才。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下,韓信從一名小軍官,一下子被劉邦拜為統率全軍的大將。在韓信的指揮下,漢軍果然節節勝利。攻下齊後,韓信被立為齊王;最後終於打敗了項羽,又被遷封楚王。

韓信任齊王時,謀士蒯通就鼓動韓信造反,背漢自立,韓信不忍。劉邦平定天下後,便更加對韓信不放心了。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就用計逮捕了韓信。後雖赦免,卻由楚王降為淮陰侯。韓信由此也便開始怨恨劉邦,常稱病不朝。後巨鹿守將陳郗造反,韓信已事先與之達成默契,願為內應。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平叛,韓信借病不從,卻秘密聚集一些亡命之徒欲襲擊呂後和太子。不幸事泄,呂後用蕭何之計,假稱皇上已平定陳郗,讓群臣皆來拜賀,騙韓信入朝。韓信一來便被武士捆綁,呂後命在長樂宮前將他斬首。
簡述:
西漢的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他曾向劉邦推薦了善於用兵打仗的韓信做大將軍,使之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後來有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後告發韓信謀反。呂後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蕭何設計以慶賀平叛勝利為理由,騙韓信進宮。韓信一進宮,就被呂後以謀反罪名殺於長樂宮鍾室。
後來劉邦回來後知道韓信謀反是蒯通出的計謀,便把蒯通抓來喝令煮死,不料蒯通卻以一句話讓劉邦收回了成命。
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

韓信的成功是由於蕭何的大力推薦,韓信的敗亡,也是蕭何出的計謀。所以民間就由這個故事概括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句俚語。宋人洪邁的《容齋續筆》記錄下這句話,並簡單探討了它的成因。
=====================================================
【出 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卧薪:睡在乾柴上。嘗膽:嘗苦膽。

【典 故】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
出處
[編輯本段]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區)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由巨鹿東北流向東南的一條河)。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

=========================================================
【典 故】
[編輯本段]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
【原文】
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佣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譯文】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
典故
[編輯本段]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齊、楚、燕、韓、趙、魏.秦,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的手下人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著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么能幹。就先封他為「大夫」,後封為上卿(相當於後來的宰相)。
趙王這么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將軍廉頗。他想:我為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沖沖地說:「我要是碰著藺相如,要當面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麼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著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著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他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打前面來了,就叫馬車夫把車子趕到小巷子里,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么讓著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著他,讓著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裡啦!這么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我們兩人好比是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隻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著他們。
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隻袖子,露著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著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著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著他的手請他坐下。
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為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
完壁歸趙(藺相如)

鞠躬盡瘁(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入木三分(王羲之) 圖窮匕見(荊軻) 三顧茅廬(劉備) 殺妻求將 (吳起)後面的實在寫不開了,抱歉……

閱讀全文

與和成語故事有關的人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智能化如何增加經濟 瀏覽:679
妻子出軌的歐美電影 瀏覽:497
有錢和幸福是什麼 瀏覽:256
天安人壽幸福源盛典版是什麼保險 瀏覽:561
電影網不卡 瀏覽:537
好看的日本愛情電影成人 瀏覽:314
啄木鳥白雪公主 百度網盤 瀏覽:872
怎麼才能當第一眼美女 瀏覽:523
重生香港白手起家的小說 瀏覽:219
地攤經濟如何裝修 瀏覽:595
健康通余額不足是什麼意思 瀏覽:632
美女都哪裡來的呀 瀏覽:84
皇後公主雙收 瀏覽:35
韓國推理片大全 瀏覽:299
家庭高級課程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756
身份證婚姻狀況怎麼填寫 瀏覽:972
28歲羊男和27歲女猴婚姻如何 瀏覽:992
圖片看電影的網站 瀏覽:336
快遞小哥上門取件什麼電影 瀏覽:818
鄉村李子木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