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模範故事什麼意思

模範故事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6-08 00:39:22

1. 全國道德模範故事100字

一、助人為樂類

1、蔣國珍 男,81歲,中共黨員,新余市羅坊中學退休教師。

他的慷慨震撼人心:32年前,他把補發的9600元工資一次性捐獻給國家;32年來,他資助、獎勵學生達2萬人,累計金額20餘萬元,超過他離休工資的總和!

他的節儉世間少聞:一條毛巾,他剪成兩塊使用;一個鹹蛋,他分三餐下飯;四季吃紅薯飯,穿破爛衣,點煤油燈,區區幾百元就可度過一個年頭……

這是一個大愛無私的人,他捐資助學從不圖回報。這是一個境界高尚的人,他的精神感動萬千心靈。他一生無兒無女,但在他的心裡,學生們卻親似兒女。

他是新余市渝水區一名普通離休黨員教師。他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2010年5月,新華社記者撰寫的《離休教師蔣國珍傾盡所有助學扶困》一文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發表,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關注,並作出批示,要求宣傳其先進事跡。1957年,由於歷史原因,蔣國珍被錯誤劃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他平反後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將國家補發給他的22年共計9600元的工資,一次性捐給當地政府用於發展教育事業。從此以後,捐資助學便成了蔣國珍生活的一部分。

1983年蔣國珍因病提前離休,雖然離開了他所熱愛的教師崗位,但卻沒有因此而停止對學生們無私的關愛。他主動與羅坊鎮下山橋中學聯系,對每學期期終考試成績前50名者,分等級每人分別給予5元、10元、20元的獎勵。對一些家境貧困面臨輟學的學生,蔣國珍開始十幾元、幾十元地代交學費,讓他們得以繼續上學。

個人先後榮獲「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新余市首屆道德模範」等榮譽,2010年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

2、詹學銀 男,63歲,中共黨員,都昌縣太陽村主任。

從1988開始,詹學銀一共撿到過三個路邊遺棄女嬰,那時,盡管其家庭經濟條件比較緊張,但看到無辜被棄女孩時,他鼻酸流淚,心如刀絞。「我非抱回家不可,第一個我自己養了,後兩個分別送給了我的兩個妹妹,並叮囑他們要細心撫養。」詹學銀欣慰的告訴記者,他養的女兒目前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

2006年9月,詹學銀無意中從一份報紙上看到一篇關於張淑琴創辦中國太陽村救助服刑人員子女的報道,詹學銀為張淑琴的行為而感動,思想上也產生共鳴。在以前工作時,詹學銀就很熱心公益事業。在看了這篇報道後,詹學銀決定在都昌縣創辦一個這樣的太陽村。於是他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北京,見到中國太陽村的創始人張淑琴,並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張淑琴十分支持詹學銀的想法,於是詹學銀開始著手解決太陽村的建設用地問題。

為了抓好太陽村鄱陽湖兒童救助中心的建設,詹學銀整天泡在工地上,為了節省每一分善款,他樂當工地的搬運工、值班員。「汽車拉來的沙、石、水泥等建築材料,人手不夠,我和老伴兒也要參加卸貨,到了晚上,我還要值班、看管材料。」詹學銀告訴記者,近半年的時間,他從未休息過一天,為的就是太陽村工程盡早竣工。

「一夜春風至,萬樹梨花開」。2007年6月1日,太陽村第一期工程竣工,第一期107名弱勢兒童住進了太陽村,有了家,有了歸宿,詹學銀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詹學銀是太陽村的主任,內部管理的任務十分繁重。100多個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學習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最讓詹學銀操心的是這些孩子的管教問題了。「因為孩子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性格和一些不好的小毛病,有的還會因為自己是服刑人員的子女而自卑。」詹學銀告訴記者,他和愛心媽媽們只能一遍遍地教育、開導他們、為他們重建信心。

為了改善太陽村孩子的生活,詹學銀在太陽村旁開挖了荒地種上了蔬菜,還利用原魚塘養上了魚,把自己家裡幾畝水田給了太陽村種水稻,山上種上了水果,圈攔養上了生豬,在山上養了雞。詹學銀一有空閑就去勞動,身上曬脫了幾層皮。

在太陽村,孩子們都親切地叫詹學銀為詹爺爺,詹學銀像關心自己的兒孫一樣關愛孩子們的成長。他一年365天起五更睡半夜,晚上總要起來為孩子們蓋被子。白天,只要他發現哪個孩子情緒不好,他必定要找到孩子談心。他給孩子們的愛也感動了社會上許多有愛心的人,他們給太陽村的捐款捐物也成為孩子們茁壯成長的有力保證。

個人先後年榮獲全國、江西省「勞動模範」榮譽,2010年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

2. 勞動模範故事世紀

一位退休三輪車工人,為了讓窮人的孩子上得起學,在他74歲的時候,重操舊業,決心用自己的雙腿,給貧困學生踩出一條希望之路來。在隨後十多年裡,他把蹬三輪所得的收入全部捐獻給了學校、教育基金會和教育機構,用以資助貧困學生。據統計,他的捐款累計高達35萬元,共有300多名大學生受益。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輪車收5角錢計算,他為貧困學生奉獻的是相當於繞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勞累。直到將近90歲高齡,他捐出最後一筆錢,才無可奈何地說:「我干不動了……」

這位老人名叫白芳禮。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登在報紙上,我永遠不會知道,這個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世界,曾經有這么一位平凡而偉大的老人。報紙上說,他的事跡「感動中國」。以中國地域之廣大、人口之繁庶,不可能每一寸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白芳禮老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動。而此時此刻,我卻清楚地感知,起碼我自己,正在為這位已經作別人世、步入天堂的老人感動不已 白芳禮生於1913年5月13日,故於2005年9月23日,享年93歲。祖籍河北省滄州市滄縣白賈村,從1987年開始,白芳禮連續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直到他將近90歲。 2009年8月10日,白芳禮榮當全國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1986年,74歲的白芳禮從天津回到家鄉河北省滄縣白賈村。這是一個讓他悲傷而又牽掛的地方。小時候,他很渴望讀書,可因家境貧寒,13歲便逃難到天津,做了一名賣苦力的三輪車車夫。新中國成立後,他靠蹬三輪成了勞動模範,並拉扯大了自己的3個孩子。當他看著他們中的兩個成了大學生時,高興得落了淚。

3. 身邊的道德模範故事300字

精心照料學生,敬業愛崗,生活上做他們的好「媽媽」
眾所周知,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工作是忙碌的、瑣碎的,具體到一日生活的每個細節里。殘疾兒童是可憐的,也是可愛的。也許是張霞天性中具有更多的童心,她樂意和這些孩子在一起,願意和這些殘疾孩子一起感受那種純真無邪的快樂!
張霞知道一張微笑的臉、一聲由衷的贊美和常識能使人愉悅,使人心智開啟。所以,她心裡總是裝滿各種「甜言蜜語」「高帽子走近殘疾孩子。教師燦爛的微笑是殘疾兒童心中永不凋謝的花朵,你笑臉對他們,他們也笑臉對你,你給他們一縷陽光,他們會還你一個太陽。
八歲的自閉症兒童何玉舟剛入學不久,趴在校門口的鐵欄桿上,以頭撞欄桿,勸也勸不動。張霞過去把他輕輕地抱在懷中,一邊逗他哄他,一直把他抱到教室里,他終於停止吵鬧,睜著滿是眼淚的雙眼安靜地聽她講課。
黃玲想媽媽哭個不停,張霞仔細地擦乾她臉上的淚水,讓她坐在自己的膝上,手把手地教她寫字、畫畫。她整天都不再哭,饒有興致地參與課堂活動。鄧金金入學已四年了,可還是每天把屎尿拉在身上、床上,還經常把屎糊在牆上、桌上子上。張霞老師接手這個班以後,積極配合學生護理員、家長。獎與罰並用,矯正了他這種惡習。使他知道自己錯誤的行為惹得人人嫌、個個厭,到那裡都不受歡迎。現在他變得乖巧、懂事、愛清潔,再也不把屎尿拉在身上,甚至還積極參加勞動,幫老師和護理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宋莎穿上了新衣服、樂顛顛地跑來問她:「看嘍!媽媽買的,媽媽買的!」張老師會由衷地贊:「莎莎今天真漂亮!」杜牮有時間鬧情緒,不願進教室上課,她會哄他:「杜牮真乖,上課最認真最守紀律了,張老師最喜歡你了!」他就會乖乖地跟著走進教室。冬天到來,有些學生沒衣沒鞋,手、臉凍得通紅,張霞老師就將自己家的衣、鞋,親朋好友處搜集來的生活用品送給他們,以解燃眉之急。口袋裡經常裝些糖果、小玩意兒送給他們。
智障兒童心理承受力差,缺乏自控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經常有一些危及自己傷害別人的行為舉措:如自傷自殘,以頭撞牆,爬護欄、窗戶,玩電器、火等危險物品,常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瘋狂地相互毆打或欺負傷害比自己弱小的同學。
即使下課張老師也不敢掉以輕心,隨意離開,眼睛一刻不停地盯著他們,直到另一位教師來接班,才如釋重負地離開。在張霞老師任教的課時內從未發生過學生意外傷害事故。張霞老師深諳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過的一段話的道理:「教育之路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溏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就是對殘疾兒童深深的愛,要成為一名好的特教教師,首先要有一顆母愛之心,這種愛不是一個概念、一句話,而是具體、鮮活、生動的情感和行為。有時一個微笑、一聲贊許、一絲安慰都能打動殘疾兒童的心靈。
誠心啟發學生,精業施教,學習上做他們的好園丁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張霞老師喜歡帶殘疾兒童唱歌、跳舞,讓他們在唱唱、跳跳、玩玩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協調肢體動作,感受生活的美好與歡樂。為此,她曾經犧牲了大量的休息時間,親身示範、手把手地帶領學生進行基本功訓練與排演。自編自創了幾十個思想性、藝術性很強的舞蹈、課本劇、啞劇:如《老頭與小猴》、《半夜雞叫》、《狼來了》、《想飛的燕子》、《鏡子》、《西班牙鬥牛舞》、《荷花舞》、《長綢舞》、《天竺少女》、《孔雀舞》、《包公審椅子》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些節目多次獲得市、省級文藝匯演的獎項。其中幾位主演學生如黃榮、李立群、杭娟、王虎、戴子林、譚建新、羅水平、王旋等學生優美的舞姿、出色的表演、高難度的技巧,給人留下了美好而難忘的印象。她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藝術工作者、優秀藝術指導教師,省級先進模範教師。
張霞老師喜歡嘗試不同學科、不同門類的教學。在教數學課時,她總是准備了百多件教具、繪制了百多幅參考圖,給每個學生准備了數十種學具。通過直觀、生動、鮮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把枯燥的數學題變得簡單扼要,明了易學。
她喜歡和學生一起畫畫、捏橡皮泥,畫出美好的校園景色,畫出美麗的大自然,畫出美好的生活與夢想。用橡皮泥捏出一群群生動可愛的小狗、小豬、小老鼠……捏出鮮靈活現、形態逼真的茄子、南瓜、辣椒、桔子等等。然後,把這些東西放在展覽台上,請大家一起觀賞。
她喜歡把每一篇課文編成一個個情節劇,自己和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不同人物和角色,用親身體驗和肢體動作表達課文的內容,從而達到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每一個字、詞、句的涵義,聽懂別人所講述的內容,所表達的意思,從而達到提高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張霞老師喜歡繪聲繪色地為智障兒童講故事,並提問,讓他們在聽故事的同時學會思考,學會做人,明辨是非善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到一些相關知識。
張霞平時喜歡老師、學生經常光顧她自己工作的資料室,看到他們聚精會神的閱讀,如飢似渴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她總是願意在別人都已下班很久了,食堂里打晚飯鈴後,天都黑了才離開,為的是能讓他們多看些書。
張霞老師喜歡和殘疾孩子一起玩游戲,一起打掃衛生,一起在校園內除草;她喜歡和家長交流孩子在校的表現,為他們在某個節目中的一點創意和表現,為他們的刻苦努力虛心好學,一幅想像力豐富的畫,一首新學會的歌曲,一次助人為樂的表現,一篇題材新穎的作文,一件饒有意趣的手工作品….為他們點點滴滴的進步欣喜不已。
潛心關愛家人,勤業待人,處世上做他人的好「拐杖」
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張霞老師愛她周圍的人,今年初冰災時,她無意中看到一位老人不知什麼原因,全身濕透,沾滿穢物,人事不知的倒在冰雪裡,於是,張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自己還幾次險些滑倒,好不容易才把他扶起。
她愛自己的同事,學校里有老師有事請假要調課,她總是毫不猶豫的接受學校的安排。她愛自己的學校,看到水電沒關時,總是隨手關好,學校晚自習要教師值班,她就主動申請。
張霞老師愛自己的家人,她經常把兩家老人接來團聚,平時也經常回去看看老人,從而她的家庭非常和睦。她丈夫得有重度哮喘,近20年來張霞老師無微不至的照顧他,經常半夜起來送他去醫院等,對她的孩子,張霞也傾注了無私的愛,從小就培養他自立自強的精神,使他能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並順利考入長沙理工大學。
從教28年來張霞一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每天快樂工作著,堅守自己的信念,她用自己平凡的行動詮釋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的至高境界。在張霞老師的胸中,永遠包涵著對每個孩子的愛。她總是讓每個殘疾孩子享受著世間的愛,在自己平凡的崗位行奏響著不平凡的樂章。

4. 全國勞動模範故事

作為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城環衛站的一名班長,在臟、苦、累、忙的崗位上,韋朝群無怨無悔走過了十二個春秋。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她被評為「省勞動模範」。
了解環衛工作的人都知道,一年到頭,環衛工人早出晚歸,在大街小巷上清掃垃圾,風里來,雨里去。每逢節假日,更是環衛工人最忙碌的時候。來自農村的韋朝群,對此卻平靜地說:「忙怕什麼,最怕沒工作做。」韋朝群1994年3月從事環衛工作,在縣城48.6萬平方米的20條街道上,用五尺掃帚譜寫了不悔的青春。
去年除夕晚八時,正當縣城華燈初上,萬家團聚之時,韋朝群卻還在車站忙碌打掃衛生。家裡上有80歲的家婆,下有兩名未成年的幼子。而丈夫在車場打散工。在這個特別的時候,韋朝群只好內疚地打電話給侄子來家幫忙殺雞做飯。她說:「一年到晚,誰不願意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但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家裡的事就只能少管了,沒有辦法啊。」她的家婆體諒說:「十幾年來,每年都是這樣,晚點就晚點吧,無所謂了。」
人,自然有生病的時候。同樣,長期在一線工作的韋朝群也不例外,但她總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對付生病。她自嘲說:「平時感冒發燒當運動,掃掃街出出汗就沒事了。」在她的記憶中,十二年來,只有兩次需要卧床休息的。一次是2003年,她手上生了囊腫需要動手術;另一次是去年患了急性盆腔炎。但這兩次均沒有請病假,而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治病,做完手術幾天後就上班了。她的班有7人,一天有六個時間段上班。即從早上3時到晚上9時都有人上班。
環衛工作的辛苦、骯臟眾所周知,但環衛工人受到的委屈卻鮮為人知。韋朝群說,有一次凌晨3時,她拉著滿滿一車垃圾上斜坡,剛好路中間有一台小車,她好聲好氣要求司機讓一讓。但該車司機沒有避開的意思,實在沒辦法後,韋朝群只好小心翼翼拉車過去,在經過時掃帚毛輕微掃了一下車門,雖然沒有絲毫刮花,但那位司機還是暴跳如雷,對著韋朝群大罵。另外,晚上還經常遇到醉酒人破壞果皮箱。對此,韋朝群總是耐心好言規勸,但往往被無事生非的醉酒人辱罵。又如一些精神病患者將果皮箱背到很遠的地方,這時只好也跟著背回來,與這些精神病患者打起「游擊戰」。
韋朝群就是這樣十二年如一日,無論嚴寒酷暑,還是晴天雨天,都要堅守崗位。
2002年9月,她所在的縣城吉田鎮被評為「省衛生鎮」稱號;去年還通過了省檢查組的復檢;2003年,她所在的單位被評為「清遠市市容環境衛生先進集體」。這些榮譽,都浸透著她的一份汗水。
24

下一條回答
找繪本故事,就上阿里巴巴。
關注繪本故事的人也在看
繪本故事采購批發,盡在阿里巴巴!

5. 勞動模範的故事

一、最年輕勞模:被擱置的「夢想」
「不知不覺在基層工作已有13年了,其實剛開始我不了解也不喜歡這份工作。」2006年獲得海口市勞模稱號的張才斌靜靜的看著窗外陷入了沉思。

由於在基層工作中表現突出,2006年,年僅29歲的張才斌被評為海口市勞動模範的稱號,成為我市最年輕的勞模。1996年從海南師范大學金融專業畢業
的他,和其他大學生一樣,夢想著自己能夠在金融系統謀得一份體面、清閑的工作。然而,僧多粥少的就業狀況下,他找工作整整找了一年,依然無待業家中。無意
中看到龍華區社區居委會在招聘,深感找工作不易的他抱著先找份工干著的態度參加了招聘考試。
「雖然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我對居委會
的印象依然只停留在管管吵架、整治一下環境等方面,覺得來這是屈才了。」張才斌笑著搖搖頭說。1997年被分到龍昆上社區居委會工作,起初處理的多是鄰里
之間因為誰家的煙熏著對方了,誰又多佔了一點地方了這樣的小糾紛。由於經驗不足,經常兩家人吵著吵著,就聯合起來罵他處理不公,老實的他總是默默的聽著不
予爭辯,但心裡卻打翻了五味瓶,百般滋味只能自己品嘗。
通過了解政策,與同事交流經驗,張才斌逐漸掌握了處理小糾紛的竅門。他走進群眾
家裡,先進行各自安撫,再讓雙方做下討論解決辦法。一次,順利處理完兩家的「佔地」糾紛後,兩家人為他鼓起了掌。「透過一拍一合的雙手,我看到了他們信任
的眼光,我突然之間了解了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講到這里,張才斌的眼睛裡露出了點點的光芒。
他說,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真正找到了一個踏
實、真實的夢想。其實,居委會的工作是第一線的工作,每天處理的每一件事都是直面群眾的,不僅需要懂得法律、經濟方面的常識,更要有較好的與人交流協調的
能力,非常具有挑戰性。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張才斌慢慢的塌下心來,走入群眾家裡,與他們聊天、溝通,每天過得充實而富有意義。日子久了,大家都了解
了他的為人,大家都比較服他,他的工作也越干越順手。每次來到群眾家裡,他們都熱情的留我吃飯,每年到了公期的時候,各家都邀請我去,我更是忙的抽不開
身。張才斌滿臉自豪的說。
二、年齡最大的勞模:被「遺忘」的榮譽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的趙受吾的家。敲門過後,隨著「吱『的一聲略帶銹跡的門應聲而開,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滿頭銀發面帶笑容的老大爺。市工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是我省年齡最大的勞模———趙受吾。
進門後,記者看到不足幾平米的小客廳里,一張大大的簡易圓形餐桌就佔了四分之一,桌子上面擺滿了吃飯用的碗、盆,在靠門的那面牆下面一張痕跡斑斑的木質沙發孤零零的躺在那裡,裡屋是一張大大的木床和一張小小的木桌。

由於老人不懂講普通話,坐定後就用海南話慢慢的講一兩句,旁邊的妻子在他停下來時,也會補充幾句。工會的工作人員翻譯說,老人年紀大了,只記得自己是從
泰國回來的華僑,在機械廠工作過,其他的就都不記得了。記者幾次問老人,是否記得自己是勞動模範,兩位老人均是一臉疑惑。
拜別了老人,
記者來到了海南金鹿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原海南機械廠)的檔案室,找到了趙受吾的檔案。由於年代已久,當時的鋼筆繁體小字,已經字里行間記者看出了老人的部
分經歷。1940年趙受吾跟隨父母去了泰國,此後的十年均在中華興機械廠工作1950年。1950年,泰國公安局從其兄的茶店內搜出三顆手榴彈,並認定是
趙受吾所制,將其驅逐出境。
於1951年10月,回國後的趙受吾在海南機械廠工作。據檔案室的工作人員介紹,聽一些前輩講過,泰國回來的工程師趙受吾懂得不少技術,也對海南機械廠的技術革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具體細節卻不得而知了。
三、勞動模範--韋朝群
俗語說,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這句話用在韋朝群身上無疑恰如其分。作為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城環衛站的一名班長,在臟、苦、累、忙的崗位上,韋朝群無怨無悔走過了十二個春秋。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她被評為「省勞動模範」。
了解環衛工作的人都知道,一年到頭,環衛工人早出晚歸,在大街小巷上清掃垃圾,風里來,雨里去。每逢節假日,更是環衛工人最忙碌的時候。來自農村的韋朝群,對此卻平靜地說:「忙怕什麼,最怕沒工作做。」韋朝群1994年3月從事環衛工作,在縣城48.6萬平方米的20條街道上,用五尺掃帚譜寫了不悔的青春。
去年除夕晚八時,正當縣城華燈初上,萬家團聚之時,韋朝群卻還在車站忙碌打掃衛生。家裡上有80歲的家婆,下有兩名未成年的幼子。而丈夫在車場打散工。在這個特別的時候,韋朝群只好內疚地打電話給侄子來家幫忙殺雞做飯。她說:「一年到晚,誰不願意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但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家裡的事就只能少管了,沒有辦法啊。」她的家婆體諒說:「十幾年來,每年都是這樣,晚點就晚點吧,無所謂了。」
人,自然有生病的時候。同樣,長期在一線工作的韋朝群也不例外,但她總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對付生病。她自嘲說:「平時感冒發燒當運動,掃掃街出出汗就沒事了。」在她的記憶中,十二年來,只有兩次需要卧床休息的。一次是2003年,她手上生了囊腫需要動手術;另一次是去年患了急性盆腔炎。但這兩次均沒有請病假,而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治病,做完手術幾天後就上班了。她的班有7人,一天有六個時間段上班。即從早上3時到晚上9時都有人上班。
環衛工作的辛苦、骯臟眾所周知,但環衛工人受到的委屈卻鮮為人知。韋朝群說,有一次凌晨3時,她拉著滿滿一車垃圾上斜坡,剛好路中間有一台小車,她好聲好氣要求司機讓一讓。但該車司機沒有避開的意思,實在沒辦法後,韋朝群只好小心翼翼拉車過去,在經過時掃帚毛輕微掃了一下車門,雖然沒有絲毫刮花,但那位司機還是暴跳如雷,對著韋朝群大罵。另外,晚上還經常遇到醉酒人破壞果皮箱。對此,韋朝群總是耐心好言規勸,但往往被無事生非的醉酒人辱罵。又如一些精神病患者將果皮箱背到很遠的地方,這時只好也跟著背回來,與這些精神病患者打起「游擊戰」。
韋朝群就是這樣十二年如一日,無論嚴寒酷暑,還是晴天雨天,都要堅守崗位。
2002年9月,她所在的縣城吉田鎮被評為「省衛生鎮」稱號;去年還通過了省檢查組的復檢;2003年,她所在的單位被評為「清遠市市容環境衛生先進集體」。這些榮譽,都浸透著她的一份汗水。
四、當人民勤務員的掏糞工人——時傳祥
時傳祥,是一位「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贊揚的掏糞工人,山東省齊河人,中共黨員,曾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工作.
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在舊中國,掏糞工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還要受行業內部一些惡勢力的壓榨
和盤剝.時傳祥在這些糞霸手下一干就是20年,受盡了壓迫與欺凌.解放後,新中國給了他做人的尊嚴,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使他揚眉吐氣,他對黨充滿感激.他用
一顆朴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
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作為老一代英模人物所提倡的這種職業道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時傳祥精神」猶如璀璨的星座,光照
後世,永載史冊,為全國各行各業所尊重和奉行.為大力弘揚時傳祥精神,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准,在時傳祥家鄉建立紀念館,這對於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四
有」新人、促進齊河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必將起到極其有利的作用.
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繼續從事城市清潔工作.
此時,北京市人民政府為了體現對清潔工人勞動的尊重,不僅規定他們的工資高於別的行業,而且想辦法減輕掏糞工人的勞動強度,把過去送糞的軲轆車全部換成汽
車.運輸工具改善之後,時傳祥合理計算工時,挖掘潛力,把過去7個人一班的大班,改為5個人一班的小班.他帶領全班由過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
他自己則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糞背糞達5噸.管區內居民享受到了清潔優美的環境,而他背糞的右肩卻被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因而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尊
敬,也贏得了很多榮譽.1954年,他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956年當選為崇文區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9年,時傳祥作為全國
先進生產者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國家主席劉少奇握著他的手,親切地說:「你掏大糞是人民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勤務員,這只是革命分工不
同.」時傳祥高興地表示:「我要永遠聽黨的話,當一輩子掏糞工.」自此以後,他更加努力,更加熱愛本職工作.
時傳祥1975年病逝,終年60歲.去世之前他還反復叮囑,讓兒子繼承父志,也當一名稱職的環衛工人.

6. 模範什麼意思

模範
mófàn

1.學習、工作中值得樹為典型的優秀人才或事跡
模範帶頭作用
2.被認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同類中最完美的事物
模範積極分子
3.指製造器物的模型,模子

7. 英雄模範人物的故事

1。。雷鋒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摺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團結友愛
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為小韓補好褲了,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為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人民的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

孩子們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後,雷鋒先後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即現在的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員。
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活動。他善於團結小朋友,啟發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雷鋒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辛勤培養下一代茁壯成長。共表團撫順市委為表彰雷鋒的事跡,曾於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頒發獎狀,上面寫著:「獎給優秀輔導員雷鋒同志,保持光榮,繼續前進」。

模範班長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
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里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班長。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裡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謙虛謹慎
雷鋒入伍以來,多次立功受獎,他被選為市人大代表,出席過沈陽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會議,他的照片,日記和模範事跡.通過報紙.電台作了廣泛的宣傳,雷鋒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熱情贊揚他的來信,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該歸於黨,歸於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於 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這么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很不夠的……」

苦難的童年
親 人
祖父雷新庭:
祖父雷新庭,多年靠種地主唐四滾子10畝田,勉強維持一家半飽的生活,在高地租、高利貸和苛捐雜稅的盤剝下得了重病。雷鋒3歲那年冬天,地主唐四滾子,逼雷新庭一定要在年關前還清租債,雷新庭年關時節含恨去世。

父親雷明亮:

父親雷明亮,參加過毛主席領導的湖南農民運動,當過自衛隊長。一九三八年被抓夫,遭到國民黨的毒打,造成內傷殘疾,回到家鄉後邊養病邊種地勉強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傷勢更加嚴重,翌年秋天終於死去。

母親張元潢:
母親張元潢出生在一個鐵匠家裡,十幾歲後被送到雷家做了童養媳。成婚後辛苦操持一家人的生活,在公爹.丈夫、大兒子、小兒子相繼辭世後生活日益艱難,在受到地主的凌辱及逼害之後,於一九四七年中秋之夜懸梁自盡。
哥哥雷正德:
哥哥雷正德,十二歲時外出當了童工,在繁重勞動的折磨下得了童子癆(肺結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機器旁,軋傷了胳膊和手指。被解僱後又到一家印染作坊當了童工,由於勞累過度,肺病加重,又無錢醫治,沒幾天就死去了。

出生
雷鋒於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簡家塘村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里。(見右圖)

難忘的傷痕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本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都被有錢人家霸佔了,不許窮人去砍。雷鋒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並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舉起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立志參軍
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路過雷鋒的家鄉。雷鋒看見宿營的隊伍一住下來便向老鄉問寒問暖,還幫助老鄉挑水,掃地.買柴買菜按價付錢,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就從心底萌生了要參軍的願望。雷鋒找到部隊的連長,堅決要當兵,當連長得知他苦難的身世後告訴他還小,等長大了才能當兵,並把一支鋼筆送給了他,鼓勵他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保衛和和建設中國。

參加兒童團
一九五零年,鄉里成立了農民協會,進行了土地改革,雷鋒積極投入了這場運動,當了兒童團長,站崗,放哨.巡邏,防止敵人破壞,他還學會了說快板,搞宣傳。

學生時代

一九五零年夏天,鄉政府保送孤兒雷鋒免費讀書。一九五六年夏天,從荷葉壩小學畢業,幾年裡,雷鋒克服困難,勤奮學習,受到師生的的一致好評。他幫助落後的同學,愛護集體的糧食,並與壞份子做斗爭,受到學校老師、同學和鄉親們的一致好評。在畢業典禮上,他上台發言,毅然要求留在農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走上工作崗位
一九五六年九月,雷鋒在鄉政府做通信員,十一月,年滿十六歲的雷鋒被推薦到望成縣委做公務員。一九五七年,雷鋒光榮地年經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

一九五八年春天,雷鋒來到困山湖農場當了一個拖拉機手。

一九五八年九月,雷鋒來到鞍鋼做了一名C-80推土機手。

一九五九年八月,雷鋒來到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第二年夏季的一天,他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遼陽日報>>報道了雷鋒搶救水泥的事,贊揚他舍己為人的事跡.

雷鋒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了一年零二個月,曾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五次被評為標兵,十八次被評為紅旗手,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

參加人民解放軍
參軍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徵兵工作已經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但鑒於焦化廠的徵兵名額有限,且雷鋒在工地的表現十分突出,領導也捨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報名.這可急壞了雷鋒,他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人民武裝部向余政委講起自己的經歷,表明他參軍的志願和決心.
武裝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來的接兵的領導專門研究了雷鋒的入伍問題,認為他是苦孩子出身,經過實際工作的鍛煉,政治素質好,入伍動機明確,雖然身高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身體條件差些,但他在農場開過拖拉機,在工廠開過推土機,多次被評為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和先進工作者.相信他入伍會成長得更快.最後決定批准雷鋒入伍.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鋒領到了入伍通知書,隨新兵一同由遼陽來到駐地營口市.他做為新兵代表在歡迎戰友入伍大會上講話.

雷鋒所在團是有著光榮戰爭歷史的部隊,他決心以實際行動發揚優良傳統,開飯時,他主動給大夥讀報,宣傳黨的政策:休息時,他教大家唱歌,雷鋒在這個大家庭里感受到無此的溫暖,由於他身小臂力弱,開始練投手榴彈時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消消地出去練習,十幾天後,他終於和其他同志一樣,在實彈學習中得到了優秀

後來居上
新兵訓練結束後,雷鋒被分到運輸連當汽車兵,"服從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這是雷鋒向組織上表明的態度.

雷鋒性格開朗,平時很活躍,教唱歌,辦牆報,說快板樣樣都行,上級領導安排他參加戰士演出隊,他就起早貪黑地背台詞,後來考慮到雷鋒的湖南口音與大家的普通話不協調,影響演出效果,他就主動提出換下自己,而集中精力為演出做好後勤工作,大家雖沒有看到雷鋒的表演,但台上的每一個節目都包含著雷鋒的辛勤勞動,和他那處處關心集體,一切服從工作需要的精神.

雷鋒回到運輸連後,便投入到緊張的學習駕駛技術之中去,針對缺少教練車的現狀,他帶領大家做了一個汽車駕駛台.雷鋒廢寢忘食地學習技術,被大家一致推舉為技術學習小組長.五月份,雷鋒成為了一名合格的駕駛員,被分到二排四班,交給一台13號車上了建設工地.

釘子精神
施工任務中,他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雷鋒就把書裝在挎包里,隨身帶在身邊,只要車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里看書.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 善於擠和鑽

一次義務勞動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葯回來,見一個建築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雷鋒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鋒被一群工人圍住了,面對大家他說:"我們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份光發一份光吧!"這天下午,打聽到雷鋒名字及部隊駐地的市二建公司組織工人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鋒做了一件好事,過了個特殊的星期天.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摺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入黨
團黨委樹立雷鋒為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標兵後,雷鋒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他出身貧苦,愛憎分明,好學上進,階級覺悟高,入黨動機正確,根據一貫表現,支部大會一致通過了雷鋒的入黨申請。

一九六零年十一月八日,雷鋒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一九六零年底,雷鋒事跡被以<<苦孩子好戰士>>為題在報刊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各地邀請他作報告的單位越來越多,他以一部血淚斑斑的家史,告訴人們不要忘記過去,激勵人們在建設祖國中團結一致,更堅定地去戰勝困難。應廣大人民的要求,連里把雷鋒事跡搞了一個展覽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也來人收集雷鋒的事跡……

團結友愛
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為小韓補好褲了,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為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人民的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

孩子們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後,雷鋒先後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即現在的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員。

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活動。他善於團結小朋友,啟發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雷鋒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辛勤培養下一代茁壯成長。共表團撫順市委為表彰雷鋒的事跡,曾於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頒發獎狀,上面寫著:「獎給優秀輔導員雷鋒同志,保持光榮,繼續前進」。

模範班長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

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里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班長。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裡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謙虛謹慎
雷鋒入伍以來,多次立功受獎,他被選為市人大代表,出席過沈陽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會議,他的照片,日記和模範事跡.通過報紙.電台作了廣泛的宣傳,雷鋒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熱情贊揚他的來信,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該歸於黨,歸於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於 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這么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很不夠的……」

犧牲經過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鍾,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後,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動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彎;「向左,向左……倒!倒!」汽車突然左後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林桿子砸在頭部,當場撲倒在地,昏過去……
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附近醫院搶救,各級首長立即趕到了醫院,同時以最快速度把沈陽的醫療專家接到雷鋒床前。由於顱骨損傷,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年僅22歲,就這樣和我們永別了!

八月十七日,在撫順市望花區政府禮堂召開隆重的追悼會。近十萬人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共青團追任雷鋒為全國少先隊優秀輔導員,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相繼發出關於學習雷鋒的通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相繼發表社論,評論和介紹雷鋒事跡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報紙發表了毛澤東主席的光輝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在我們的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將在我們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發揚光大,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這段歷史從喬安山的生命中淡出,是在1966年,那一年,喬安山從部隊轉業到機械部第五建築公司,那是一次他和歷史割斷的機會。離開部隊後,喬安山竭盡全力向周圍的人隱藏起他和雷鋒的那段不平常的關系。後來,他又來到鐵嶺運輸公司車隊。那時候,他拒絕見任何記者,拒絕參加任何形式的雷鋒精神報告會。這樣,開始了他彷彿沒有個人歷史、沒有過去的隱居生活,30多年,從黑發到白發,好似在不知不覺中靜靜走過。

喬安山有兩個兒子,從小到大,是聽著父親講述著雷鋒的故事長大的。連孩子都感覺到自己的父親和別的父親不太一樣,特別嚴厲。直到今天,他們還能回憶起小時候,撿到東西了,父親督促著他們站在寒風中等失主來認領的情形。

1988年的一個冬天,喬安山從沈陽返回鐵嶺,途徑輝山,遇到一位被車撞倒在地的老人。當時前邊的汽車全都繞開老人而行,喬安山見到後,立刻把他送到了醫院並墊付了住院押金。之後老人的兒女找到了喬安山,指責他是肇事者,奪去了他的駕駛執照,要他賠償所有的損失,醫療費誤工費,加在一起一共四萬元。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位老人面對這種情形,不置可否。做好事的喬安山卻因此惹上了麻煩。

幾十年了,喬安山因為有著那樣一份特殊的人生經歷,使他面對林林總總的非議、矛盾、波折與坎坷,總能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寬容與忍讓。難受時,他就會想到一個人,也只有他能給喬安山無限的寬慰和支持。這個人就是埋葬在龍首山腳下的大哥——雷鋒。每到這時,喬安山都會到大哥面前大哭一場,訴訴心裡的苦。但精神上的寬慰,似乎並不能解決喬安山的現實問題。1991年,鐵嶺車隊承包給個人,喬安山待崗回家。幾個月里,兩個兒子也相繼下崗,本來陷入困境的家庭,這時候已是雪上加霜。壓抑與窘困積聚在心頭,再加上人們這樣那樣的議論,喬安山一下子瘋了,大雨天光著腳往外跑,不吃不喝,瞪著眼不說話,不認人。

1995年,《中國青年報》的一篇報道,將喬安山與雷鋒的故事傳播開來。1997年,一部以喬安山為原型的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感動了全國無數觀眾。喬安山33年平靜的隱居生活從此打破。喬安山「出山」了,他到大江南北去作巡講,講述雷鋒故事,宣傳雷鋒精神。1997年3月至今,喬安山成了雷鋒精神的職業傳火人。每年三四月份,他最忙碌,從人們的邀請當中,喬安山知道,今天的人們仍然需要雷鋒。

2005年8月13日2時至8月14日8時,撫順地區平均降雨138.2毫米。其中市區、撫順縣196.3毫米,清原116.9毫米,新賓96.4毫米,最大點雨量發生地撫順縣馬圈子東溝達到334毫米。平均降水歷時30小時,實測最大點雨量降水強度為100毫米/小時,從8月13日開始,撫順轄區內的渾河、社河、東洲河、紅河、太子河等主要流域驟然發生洪水,形成全地區的洪澇災害。進而泥石流和滑坡等災害相繼而來,造成全市受災人口68.09萬人,其中農村43.6萬人;死亡、失蹤40人,重傷119人;受損房屋2.97萬間,其中倒塌1.62萬間(農村1.41萬間,城市0.21萬間)。全市共造成損失62.23億元,其中直接損失35.1億元。8月15號上午,撫順市政府接到緊急報告,撫順清源學雷鋒基地1044名軍訓學生被洪水圍困,除了一千多個生機蓬勃的生命,還有作為輔導員喬安山。在這場生死較量中,喬安山看到了無數當年大哥的影子……

這就是雷鋒戰友喬安山的不平常的故事人生。他說雷鋒大哥永遠活在他的心中。是,雷鋒永遠都活躍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雷鋒」。

釘子精神

施工任務中,他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雷鋒就把書裝在挎包里,隨
身帶在身邊,只要車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里看書.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摺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入黨

團黨委樹立雷鋒為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標兵後,雷鋒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他出身貧苦,愛憎分明,好學上進,階級覺悟高,入黨動機正確,根據一貫表現,支部大會一致通過了雷鋒的入黨申請。

一九六零年十一月八日,雷鋒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一九六零年底,雷鋒事跡被以<<苦孩子好戰士>>為題在報刊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各地邀請他作報告的單位越來越多,他以一部血淚斑斑的家史,告訴人們不要忘記過去,激勵人們在建設祖國中團結一致,更堅定地去戰勝困難。應廣大人民的要求,連里把雷鋒事跡搞了一個展覽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也來人收集雷鋒的事跡……

8. 模範是什麼意思

模範,是個褒義詞,本指製造器物時所用的模型,引申為值得人學習或取法的榜樣。其後,還指取法;仿效等意思。

出自「:

1、《北史·庾信傳》:「當時後進,競相模範,每有一文,都下莫不傳誦。」

譯文:當時學識或資歷較淺的人,爭相模仿,每當有一文,京城裡的人都無不傳誦。

2、周恩來《抗戰軍隊的政治工作》二:「政治工作人員本身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能夠做全體官兵的模範。」

(8)模範故事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榜樣、表率

1、榜樣:激勵大家學習的人或事物。原義指樣子,模樣。「榜樣」二字都帶「木」字,原來「楷」和「模」是兩種樹木的名字。

出自: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袁可立)蓋先朝之寶臣,而亦後來學士大夫出處之榜樣也。」

譯文:袁可立)是先朝重要的大臣,而且後來也被視為學士大夫出處激勵大家學習的人。

2、「表率」是名詞,指「好榜樣」。其中「表」為「榜樣、模範」,「率」為「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兩個同義語素構成的並列式合成詞。在古代漢語中,「表率」也可用作動詞,有「督促率領」的意思。

出自:宋司馬光《論兩府遷官狀》:「凡公卿者,百吏之表率。」

譯文:只要都是位列公卿的職位,都是百官的好榜樣。

閱讀全文

與模範故事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大學生婚姻狀態如何 瀏覽:68
婚姻填其他代表什麼 瀏覽:119
電影農村的愛情 瀏覽:689
事業編考試一般多少分進入面試 瀏覽:134
家教高級教程女演員叫什麼 瀏覽:938
都市欲龍txt下載 瀏覽:725
什麼都不重要只有健康平安最重要 瀏覽:382
轟炸機電影名字 瀏覽:437
中國的革命人物的光纖故事有哪些 瀏覽:281
魯漢劉洪微山湖是什麼故事 瀏覽:812
洛陽哪個部門辦理國際健康證 瀏覽:816
美女天梯在哪裡 瀏覽:662
一笑傾城說的哪個美女 瀏覽:494
床戲激情電影合集集錦 瀏覽:781
兩小無猜什麼才是愛情永恆的 瀏覽:882
沒有愛情的滋潤身體乾涸什麼意思 瀏覽:876
韓國電影男孩愛上繼母氣死父親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92
在哪裡可以找到幸福感 瀏覽:759
鉛會影響到呼吸器官的哪些健康 瀏覽:534
cc公主電影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