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殘疾人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殘疾人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5-26 18:59:26

㈠ 著名的殘疾人故事有哪些

1、斯蒂芬·威廉·霍金

1985年,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1985年,第一次來到中國,到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訪問。

在科大水上講演廳做天體物理的學術報告。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發行,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該書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餘萬冊。

2、尼克·胡哲

1982年12月4日,胡哲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他天生沒有四肢,只有左側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趾頭的小「腳」。在胡哲19歲的時候,他打電話給學校,推銷自己的演講。被拒絕52次之後,他獲得了一個5分鍾的演講機會和50美元的薪水,開始演講生涯。

2003年,胡哲大學畢業,並獲得會計與財務規劃雙學士學位。2005年,出版DVD《生命更大的目標》。同年胡哲被提名為「澳大利亞年度青年」 。2008年,胡哲擔任國際公益組織「Life Without Limbs(沒有四肢的生命)」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同年出版DVD《我和世界不一樣》。

2009年,出版DVD《神采飛揚》。在2008-2009年間,胡哲兩次來到中國演講,在清華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和復旦大學舉行演講。

3、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出生的第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歲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牆故事》。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4、鄭衛寧

鄭衛寧,男,1955年生於大連,山東日照人,「殘友」創始人。因先天遺傳重症血友病致殘,13歲之前只能坐地、爬行,又因其父親在文革期間受迫害十年,致四處流浪、終生未入校門。1982至1991十年苦讀,獲電大中文、法律、企業管理三個大專文憑。

鄭衛寧1997年率5名殘疾人,使用一台電腦,在深圳創辦「殘友」。奮斗15年間,未借銀行一分貸款、未用政府一文補助,將殘友發展為「鄭衛寧慈善基金會」旗下的9家社會組織、33家社會企業的集團公司規模的世界級殘疾人高科技就業平台。

5、威爾瑪·魯道夫

威爾瑪·魯道夫在小時候身體不太好,曾經得過小兒麻痹、猩紅熱和雙側肺炎,她們家裡一共有22個孩子,魯道夫是第20個,但她最終戰勝了這些兒時疾病,成為奧運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短跑運動員之一。

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上,女子100米決賽中,當她第一個撞線後,賽場上掌聲如雷,人們紛紛站起來為她喝彩,齊聲喊著這個美國黑人的名字—威爾瑪·魯道夫。在1962年魯道夫宣布退役,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退役後,魯道夫從事教練生涯,並且為窮苦兒童做了大量的工作。

㈡ 鏈夊摢浜涙畫鐤句漢鑷寮轟笉鎮鐨勬劅浜烘晠浜

1銆佽嫃鑱斾綔瀹跺ゥ鏂鐗規礇澶鏂鍩哄湪浣滄垬涓鍙岀溂澶辨槑鐨勬儏鍐典笅錛岄氳繃鍚戜漢鍙f巿鍐呭癸紝瀹屾垚浜嗛暱綃囧皬璇淬婇挗閾佹槸鎬庢牱鐐兼垚鐨勩
2銆佺編鍥藉コ浣滃舵搗浼β峰嚡鍕掕嚜騫煎弻鐩澶辨槑錛屽湪鑾庡埄鏂囪佸笀鐨勬暀瀵間笅瀛︿細浜嗙洸鏂囷紝闀垮ぇ鍚庢垚闀誇負涓涓紺句細媧誨姩瀹訛紝縐鏋佸埌涓栫晫鍚勫湴婕旇詫紝瀹d紶鍔╂畫錛屽苟瀹屾垚浜嗛暱綃囧皬璇淬婂亣濡傜粰鎴戜笁澶╁厜鏄庛
3銆佸眳閲屽か濡囧湪鐮存棫鐨勫仠灝告埧鍐呭緩璧蜂簡瀹為獙瀹わ紝緇忚繃鍒昏嫤閽葷爺鍙戠幇浜嗛暛錛屽苟涓ゆ¤幏寰椾簡璇鴻礉灝旂墿鐞嗗﹀栥
4銆佹垜鍥界幇浠h憲鍚嶇敓鐗╁﹀剁ョ鍛ㄤ腑瀛︽椂鏇懼洜涓虹患鍚堟垚緇╁鉤鍧45鍒嗚瀛︽牎鍕掍護閫瀛︼紝浣嗕粬鎵ф剰琛ヤ範錛屽苟閫氳繃涓騫寸殑鍔鍔涘悕鍒楀墠鑼咃紝鍚庢潵鐣欏︽瘮鍒╂椂鏃訛紝瀹屾垚浜嗗父浜烘墍鏃犳硶瀹屾垚鐨勯潚錏欒В鍓栧疄楠屻
5銆佸綋浠h憲鍚嶅コ浣滃跺紶嫻瘋開浜斿瞾鍥犱負鎰忓栦簨鏁呴犳垚楂樹綅鎴鐦錛屼絾浠嶅潥鎸佽嚜瀛﹀皬瀛﹀埌澶у﹁劇▼錛屽苟綺鵑氬氬浗璇璦銆
6銆佸寳澶ф暀鎺堢帇閫夐櫌澹姣曠敓鑷村姏浜庝俊鎮鎶鏈棰嗗煙鐨勫紑鍙戜笌鐮旂┒錛屾棤璁轟綍鏃朵綍鍦幫紝鎬繪槸鏃ュ滄搷鍔籌紝鐩村埌寮ョ暀涔嬮檯榪樺湪鏁寸悊瀛︽湳鎶ュ憡銆

㈢ 現代著名殘疾人的勵志小故事

他們雖然身體殘疾,但是,他們身殘志堅,他們心理承受能力比正常人強大,他們不倒的英雄!我整理了其殘疾人勵志小故事,讓更多的殘疾人朋友能以他們為榜樣,戰勝困難,做一個散發著璀璨光芒的生命。

現代著名殘疾人的勵志小故事:劉喜同

44歲的他是一家殯葬用品服務公司的老闆,在北京和長春都有分公司,為社會提供了幾十個工作崗位。他做事高效而果斷,人性化管理方式讓下屬欽佩不已。他叫劉喜同,是一名腦癱患者。

23歲時,為了“活下去”的信念,他撿白紙做花圈賣,歷經坎坷,終於有了現在的成就。在2014年5月18日“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記者采訪了他。成為班長劉喜同出生後被診斷為腦癱,六七歲時,仍走路困難,說話不清。從醫的父母並未放棄,在家教他讀書和寫字。

由於身體殘疾,劉喜同9歲時,才被學校勉強接收,成為旁聽生。寫字沒有別人快,讀書不清楚,但並不妨礙劉喜同考出好成績握碼。一年後,因成績優異,他被轉為正式生,並擔任了班長,還幾次跳級,只用3年就完成了小學學業。中學後,因出色的組織能力和突出的學習成績,他一直擔任班長。但因身體殘疾,劉喜同失去了參加高考的資格。沮喪中,他只好到一家福利企業上班。艱難創業工作後,劉喜同發現,自己發音不清楚,表情猙獰,身體歪斜,走路不利索。他自問:怎麼才能更好地活下去?發音不清楚是因為舌頭硬,為了練發音,他在舌下壓一塊糖,一有空就練習說話。此外,他還每天對著鏡子練習控制臉上的肌肉。通過努力,他說的話漸漸能被聽懂了,表情也能控制了……

憑借勤奮,劉喜同從一名送貨員做到了辦公室主任。不料在劉喜同23歲那年,父親因患癌症去世,給家人留下了不少外債。當時,劉喜同的弟弟上高三,一家人的生活負擔很重。福利廠收入不高,他感受到了很大的精神和經濟壓力。反復考慮後,他決定辭職,打算“下海”。父親去世時,市面上的花圈店很少,買花圈難給劉喜同提供了創業靈感。在家人的幫助下,他在建設南路蓋起一間小平房,辦起了花圈店。沒錢買原料,他便撿來紙和方便麵袋子,裁剪後做成紙花,再做成花圈。為了做生意,劉喜同日夜守在店裡。店裡都是紙品,他冬天不敢用火爐,水杯里的水凍成了冰碴子,饅頭成了冰疙瘩……

就這樣堅持了半個月後,劉喜同終於做成了一筆“大生意”——賣出了3個大花圈,賺了300元。有了第一桶金,劉喜同有錢進貨,材料也更豐富了。他做出的花圈質量好,敬皮賣又24小時營業,顧客越來越多。獲得成功3年後,劉喜同已攢了10萬元。但人們卻說,他是靠賺死人錢發財的,附近的小商店連啤酒都不願賣給他,這讓他很受刺激。於是,他將花圈店交給母親打理,自己轉行開了溜冰場。但因種種原因,當初賺的錢全賠進去了,他的人生進入低潮。就在這時,一個剛剛中專畢業的女孩子走進他的生活。雖然他一窮二白,還是殘疾人,但這個女孩卻欣賞到了劉喜同的堅韌和不屈不撓,與他組建了家庭。在妻子的支持下,劉喜同租了一間四五平方米的小屋,重新開了花圈店。妻子吃苦耐勞,並無怨無悔地相伴,這讓劉喜同堅定了奮斗的信念。他的業務漸漸拓寬,從只經營花圈到各種殯葬服務,進而開辦了同心工藝禮儀服務公司,並將分公司開到了北京和長春。

成功不忘回饋社會,2006年起,劉喜同向因公殉職的公安幹警、武警官兵、現役軍人和見義勇為犧牲者以及一、二級殘疾人及其直系親屬提供不同的免費服務,並先後為十幾名殘疾人提供亮逗了工作崗位。他逆境中奮斗的事跡感動了長沙民政學院負責人。2012年,該校將他特聘為老師,每年畢業季,他為該校殯葬系的畢業生上“逆境商”課,以真實的故事感動和激勵更多人。盡管現在已取得一定成功,但劉喜同毫不懈怠,每天騎車5公里,含糖塊練發音,加強表情控制……這些都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課”劉喜同說,他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殘疾人並不是“廢人”,照樣能追求自己的事業和幸福。“當世界向我們關上了門,但同時,也給我們開了更多的窗!”

現代著名殘疾人的勵志小故事:張海迪

1955年 9月,張海迪出生在山東省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玲玲是她的小名。5歲之前,張海迪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快樂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跑來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時光是那樣短暫。1960年一個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剛上完一節“課”,她和小同伴們嘻笑著朝門外跑去,忽然跌倒了。從此,雙腿喪失了知覺,張海迪也喪失了關於腿的記憶。童年時許多生活場景,她都清晰記得,獨獨不知道腿是怎麼活動的,人走路時的感覺是怎樣的。

得了什麼病,竟然這樣可怕?張海迪當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復發作,非常難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 6 塊,最後高位截癱。這樣,原來天真活潑的張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當年,醫生們一致認為,像這種高位截癱病人,一般很難活過27歲。

看著夥伴們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上學校,終於有一天張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可是因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學校都不接收。

病情是無情的,每當病痛折磨她時,堅強的張海迪沒有流淚,疼得實在厲害時,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頭發,打算用一種疼痛來代替另外一種疼痛。 漸漸地,她揪下來的頭發,都能編成一條辮子了!

對張海迪來說,家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這個特殊的學校里,聰明、好學的張海迪學拼音,學查字典,學一個又一個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撐著身體,抄書。沒有人催問。沒有人檢查督促。沒有考試和考試中的競爭,全靠著自己。一本又一本小學課本學完了。但是很難哪,得走不少彎路,多耗費很多時間。一道算術題,她做 12遍,得出的竟是12個答案!她本來就不喜歡算術,得啦,丟開不學算了!可是不行,硬著頭皮也得學會它。第 13次終於算對了。努力是加倍的,可是成功的喜悅也是加倍的呀。於是,她的學習自覺性、學習樂趣與生活的意志,還有思維能力,便隨著知識一起增長起來了。

1970年 4月,張海迪跟著帶領知識青年下鄉的父親張坦夫、 母親畢江嬌,坐著一輛大卡車,來到莘縣十八里鋪尚樓村,開始了農村生活。起初,張海迪感覺農村非常陌生,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生活也十分艱苦。但是,在那些淳樸的村民身上,張海迪很快感到了更真、更樸素的愛。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余還幫助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發、釘扣子、補衣服。

當看到當地群眾缺醫少葯帶來的痛苦,張海迪便萌生了學習醫術解除群眾病痛的念頭。她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來了醫學書籍、體溫表、聽診器、人體模型和葯物,努力研讀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書。為了認清內臟,她把小動物的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為了熟悉針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畫上了紅紅藍藍的點兒,在自己的身上練針體會針感。

“書上寫著怎麼樣進針,可以在白菜疙瘩上、在蘿卜上。在白菜疙瘩上進了幾天以後,就在自己身上(進針),我覺得醫生就是要這樣,首先要自己感覺。有人問我說,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沒有知覺,你的胸以下沒有知覺,你在自己身上扎針不痛苦啊?我說恰恰相反,我最開始針灸的時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向包括臉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後是什麼樣的感覺,我要知道。”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於掌握了一定的醫術,能夠治療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十幾年中,為群眾治病達1萬多人次。“曾有醫生囑咐過我的父母,如果我要是得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或者是褥瘡,我會因為感染而死去。我給別人當醫生,我也給自己當醫生。15歲在農村的時候,我生了褥瘡,晚上點著小油燈,對著鏡子,我把自己身上潰爛的肉剪掉——所以,現在最怕聽的就是剪刀的聲音。”

當年,張海迪作為一名待業青年,也曾有過自卑感。“1年多的時間里,我四處報名,八方寫信,常常在招工單位的門口一待就是半天。我真想能為社會做點事,可就是沒有一個單位要我。在別人眼裡,我是一個廢人。”於是,當年,張海迪想到過自殺。

1974年 7月 14日,張海迪趁父母出工,收拾好東西,寫好遺書,說自己不願做沸騰生活的旁觀者,然後一次性吃了 30 片冬眠靈,又給自己打了6支冬眠靈。在靜靜地躺在那兒等待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張海迪忽然想到了尚樓村的鄉親們,真捨不得離開他們;又想到了保爾在海淀公園自殺的情景,他也絕望過,但最終還是戰勝了懦弱和病殘,成了生活的強者。想到這些,張海迪掙扎著爬起來。可葯物起作用了,爬不起來了。於是,她拚命地喊:“快來人啊,救救我,救活我吧!”

經過五六天的搶救,張海迪終於蘇醒過來。看到身邊的親人朋友、醫生護士,她慚愧極了,對大家說:“我錯了,從今以後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死,也要在大笑中死去。”

日後,曾有記者問張海迪:如果你能擁有第二次生命作為一個健全的人,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張海迪說:“假如我能再有一次生命,我會實現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當一個醫生,這也是我從小的一個夢想,我 15歲時就自學醫術給鄉親們治病,但沒有機會真正穿上白大褂當一名白衣天使。”

後來,她隨父母遷到縣城居住,一度沒有安排工作。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的事跡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的經歷中得到啟示,決定走文學創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筆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啟迪人們的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 背詩歌、 抄錄華章警句,還在讀書寫作之餘練素描、學寫生、臨摹名畫、學會了識簡譜和五線譜,並能用手風琴、琵琶、吉他等樂器彈奏歌曲。

認准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著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便是張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來一瓶進口葯,請她幫助翻譯文字說明,看著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張海迪便決心學習英語,掌握更多的知識。從此,她的牆上、桌上、燈上、鏡子上、 乃至手上、 胳膊上都寫上了英語單詞,還給自己規定每天晚上不記 10 個單詞就不睡覺。家裡來了客人,只要會點英語的,都成了她的老師。經過七八個年頭的努力,她不僅能夠閱讀英文版的報刊和文學作品,還翻譯了英國長篇小說《海邊診所》,當她把這部書的譯稿交給某出版社的總編輯時,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同志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並熱情地為該書寫了序言——《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

當初,為了給張海迪治病,母親變賣了手錶、衣服等物品,還欠了一身的債,從無怨言,默默地盡著母親的神聖義務。盡管家裡窮,但父母總是盡最大努力滿足她的要求。凡張海迪喜歡的書,不管花多少錢,跑多遠的路,父母總要想方設法給她買到。生日或節假日,書成了父母送給她的最佳禮物。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作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後來還攻讀了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1年,張海迪獲莘縣廣播局先進工作者稱號,這年12月《人民日報》首次報道了張海迪的事跡; 1982年,張海迪獲聊城地區“模範共青團員”和“三八紅旗手”稱號……

今天,張海迪總在說,人就得有勇氣與生活中的不幸抗爭。人的一生總會有坎坷,就看你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張海迪喜歡豪言壯語,因為她將自己的生活與座右銘式的豪言壯語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張海迪熱愛生命的一種精神力量。

現代著名殘疾人的勵志小故事:桑蘭

桑蘭浙江寧波人,出生於1981年,1993年進入國家體操隊。1997年取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在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上,練習跳馬時,出現意外,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

目擊悲劇發生的美國國家隊助理教練說:桑蘭的這個動作難度並不算高,她好像在踏跳時有點猶豫,身體在空中多轉了一下,結果,她頭頂著地,當即倒地不起。場邊的中國教練和救護人員馬上趕上去作急救,可憐的姑娘大概休克了10秒鍾,大家很快為她作了固定措施並將她抬上擔架送往納蘇醫療中心。這只能是個意外。

大約12分鍾後,正在長島放射科值班的華裔主治醫師張岱偉開始為桑蘭作檢查。結果——桑蘭的第六第七節頸椎錯位挫傷,並伴隨神經組織損傷,可能導致癱瘓。當晚,友好運動會組委會傳文至中國代表團稱,鑒於桑蘭病情嚴重,決定邀請桑蘭父母盡快到紐約“以親情的鼓勵來幫助桑蘭康復。”

次日,組委會在長島體操新聞中心舉行桑蘭事件新聞發布會,這也是本屆賽會到會記者最多的一次新聞發布會。會上納蘇醫療中心主治醫師里奧尼博士向媒體介紹了桑蘭的傷情。經過診治,桑蘭頸椎錯位部分已復位成功,她神志清楚,上肢活動能力漸有好轉,但胸部以下已失去知覺。這位醫生還說:“我從未遇見過像桑蘭這般頑強的.女孩,盡管她是—個正處於非常痛苦過程之中的只有17歲的姑娘。”

納蘇最高行政長官托馬斯在探望了桑蘭之後說:“她面對痛苦的勇氣令我深受鼓舞。”

美國體操協會主席史坎南女士對此事故的發生表示遺憾,但她指出這一事故並非不安全環境的產物。

中國體育代表團團長、中國奧委會秘書長屠銘德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向到會的“老外”們說,中國代表團感謝美國朋友對桑蘭的關心與照料,中國方面將促成桑蘭父母盡快來美,並表示中國選手將繼續認真投入比賽。

“我什麼時候才能練?”這是桑蘭醒過來說的第一句話。當人們從中國體操隊領隊趙郁馨口中得知這個消息時,無不對桑蘭,這個剛過花季之年可能遭遇癱瘓厄運的女孩肅然起敬。

呈現在公眾面前的桑蘭總是面對微笑,她憑借著頑強、樂觀、堅強、勇敢的心態,用自己的行動與事跡感染著整個世界。她是最富奧運精神的女性榜樣。跳馬冠軍成為癱瘓後,她沒有選擇沮喪,而是坦然地接受了事實,用自己的方式實現了奧運夢想。

1999年1月桑蘭成為了第一位在時代廣場為帝國大廈主持點燈儀式的外國人;

1999年4月桑蘭榮獲美國紐約長島納蘇郡體育運動委員會頒發的第五屆“勇敢運動員獎”;

2000年5月桑蘭點燃中國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火炬;

2000年9月桑蘭代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赴美演出;

2002年9月,桑蘭加盟世界傳媒大亨默多克新聞集團下屬的“星空衛視”,擔任一檔全新體育特別節目《桑蘭2008》的主持人,她用這樣的方式繼續著自己的奧運之路。因為她希望能在自己跌倒的地方勇敢站起來,換一個角度再次親近她最愛的體育運動。此後,喜愛媒體事業的她開始以一種率直的訪問風格出現在觀眾面前,用多角度、多層次向觀眾們講述奧運金牌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並以她自然、自信的主持風格和真實的感染力贏得了許多觀眾的認可。

也是在2002年9月,桑蘭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破格免試錄取,就讀廣播電視專業。

命運的多舛沒有讓桑蘭低頭,面對新的人生境遇,她艱難而又堅毅地開辟了新的人生道路。作為曾經的中國體操的旗幟性人物,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後,桑蘭始終用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自己,不幸只會讓她更加的成熟。她的輝煌訴說著她的成長,她的人生低谷,也得到好心人不斷地鼓勵。她說,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大眾給了她站起來的勇氣。自信一笑她每天都堅持練習生活動作,現已可以完成刷牙、洗臉等簡單動作,但每次嘗試都讓她大汗淋漓。

桑蘭傳播著中國的奧運之夢,她此生註定要和奧運結緣。

桑蘭憑借自己頑強、樂觀、堅強、勇敢的心態,用她自己的行動和事跡感染著整個世界!她是最富奧運精神的女性榜樣!她用她動人的一笑感動了大家。

大學畢業後,桑蘭繼續從事與體育有關的報道工作,成為2008年申奧形象大使之一,而且是2008奧運火炬手,2008年她又成為北京奧運官方網特約記者。

對桑蘭敬佩,感動於她的堅強。桑蘭是個陽光的女孩,她以自己的努力和堅強,以"桑蘭式微笑"征服了無數世人。對她我肅然起敬,我們這樣的健全人,與她相比,距離太遠,怕吃苦,常常埋怨生活。桑蘭讓我重新思考人生,與之相比,我們平時碰到的與挫折算得了什麼呢?有什麼理由為自己的一事無成找諸多借口呢?

㈣ 身殘志堅的人的事例(100字)

1、邰麗華的故事

邰麗華兩歲時,因一次高燒失去了聽力。沒過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關閉了。那以後,她陷入了無聲世界,自己卻茫然不知。直到5歲,幼兒園的小朋友輪流蒙著眼睛,玩辨別聲音的游戲,她才意識到自己與別人不一樣,她傷心地哭了。

為此,父親帶她輾轉武漢、上海、北京等地求醫問葯,只要聽說哪裡有一線治療希望就不會放過,但始終不見好轉。眼看要滿7歲了,父母將她送人市聾啞學校學習。

舞蹈使邰麗華品嘗到無窮的歡樂,但她知道,在現代化的今天,知識對於一個人的重要。17歲那年,她給自己定下新的目標:上大學。於是她又將自己練舞的倔勁放在學習文化課上,1994年如願以償地考取了湖北美術學院裝潢設計系,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如今,邰麗華成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里的台柱子。她不僅擔任了殘疾人藝術團演員隊隊長,出任了中國特殊藝術協會的副主席,同時她也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形象大使」,先後在40多個國家巡迴演出,她的演出劇照總是出現在藝術團宣傳材料最醒目的位置。

2、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能夠不因缺廢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上進,所以最後才有卓絕的成就。我們平常人既聰明又健康,假如還不知道努力用功的話,真是很對不起自己啊!

你相信奇跡嗎?你相信既盲又聾又啞的人也能成為作家嗎?有的,這個人便是偉大的海倫凱勒女士。她在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生病,從此眼睛看不見,並且又聾又啞了。

由於這個原因,海倫的脾氣變得非常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她家裡人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便替她請來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師蘇麗文小姐。海倫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漸改變了。

她了解每個人都很愛她,所以她不能辜負他們對她的期望。她利用僅有的觸覺、味覺和嗅覺來認識四周的環境,努力充實自己,後來更進一步學習寫作。

幾年以來,當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時,立即轟動了全美國。海倫凱勒雖然五官殘缺,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大學教育。以後更致力於教育殘缺兒童的社會工作,這種努力上進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效法,海倫凱勒真可算是個身殘志堅的人。

3、霍金的故事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

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

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跡,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4、桑蘭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

桑蘭,出生於1981年2月,浙江寧波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曾在全國性運動會上獲得跳馬冠軍。到今天為止,堅強的桑蘭已經笑著度過了6年的輪椅時光。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後,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這確實是個意外。

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後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生說:「桑蘭表現得非常勇敢,她從未抱怨什麼,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

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後,她也絕不後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桑蘭用她的行動應證著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希望!

5、貝多芬

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也是命運最糟的一個。童年,貝多芬是在淚水浸泡中長大的。家庭貧困,父母失和,造成貝多芬性格上嚴肅、孤僻、倔強和獨立,在他心中蘊藏著強烈而深沉的感情。他從12歲開始作曲,14歲參加樂團演出並領取工資補貼家用。

到了17歲,母親病逝,家中只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和已經墮落的父親。不久,貝多芬得了傷寒和天花,幾乎喪命。

貝多芬簡直成了苦難的象徵,他的不幸是一個孩子難以承受的。盡管如此,貝多芬還是挺過來了。他對音樂酷愛到離不開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著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滿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對人間美好事物的追求、嚮往。對美麗的大自然他有抒發不盡的情懷。

說貝多芬命運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慘,實際上他最大的不幸,莫過於28歲那年的耳聾。先是耳朵日夜作響,繼而聽覺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聽不見農夫的笛聲了。

從此,他孤獨地過著聾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於和聾疾苦戰。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給他安慰的只有音樂。

他作曲時,常把一根細木棍咬在嘴裡,藉以感受鋼琴的振動,他用自己無法聽到的聲音,傾訴著自己對大自然的摯愛,對真理的追求,對未來的憧憬。他著名的《命運交響曲》就是在完全失去聽覺的狀態中創作的,是貝多芬最傑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題是反映人類和命運搏鬥,最終戰勝命運。

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寫照。這是第一樂章中連續出現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貝多芬說:「命運就是這樣敲門的。」他堅信「音樂可以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頑強地戰斗,通過斗爭去取得勝利。」這種思想貫穿了貝多芬作品的始終。

1827年3月26日,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音樂巨人與世長辭,那時他才57歲。貝多芬一生是悲慘的,世界不曾給他歡樂,他卻為人類創造了歡樂。貝多芬身體是虛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強者。

㈤ 中國身殘志堅的名人的故事

1、華羅庚十九歲那年,染上了極其可怕的傷寒病。這場大病,幾乎毀了他的一生。從舊歷臘月廿四日開始,他足足病了半年,從此因病左腿殘疾,走路要左腿先畫一個大圓圈,右腿再邁上一小步。對於這種奇特而費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戲稱為「圓與切線的運動」。

在逆境中,他頑強地與命運抗爭,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經過了幾年的自學,華羅庚開始在雜志上投稿。一開始,他的稿件不斷被拒絕。原因是他寫的問題已被國外某個專家給證明過了。這反而使華羅庚增添了信心,因為這些問題都是他自己鑽研出來的,並沒有看過別人的解題方法。

1930年,華羅庚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發現,讓熊慶來驚奇不已,迅即作出決定:「這個年輕人應該請他到清華來!」這時華羅庚只有21歲,他終於離開了雜貨店的「暗室」,來到了北京的清華大學。

2、5歲的時候,張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但她身殘志堅,勤奮學習,熱心助人,被譽為" 當代保爾"。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3年3月7日,共青團中央在北京舉行命名表彰大會,授予被譽為"80年代新雷鋒"的張海迪同志"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小米勒旅行記》和《麗貝卡在新學校》,創作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一百多萬字的作品。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室一級作家。

1993年張海迪通過考試和論文答辯,獲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94年參加遠南運動會。1997年入選日本NHK"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1998年起擔任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200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3、桑蘭,出生於1981年2月,浙江寧波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曾在全國性運動會上獲得跳馬冠軍。到今天為止,堅強的桑蘭已經笑著度過了6年的輪椅時光。

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後,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這確實是個意外。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後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生說:「桑蘭表現得非常勇敢,她從未抱怨什麼,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後,她也絕不後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

桑蘭用她的行動應證著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希望!

4、‍‍邰麗華兩歲時,因一次高燒失去了聽力。沒過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關閉了。那以後,她陷入了無聲世界,自己卻茫然不知。直到5歲,幼兒園的小朋友輪流蒙著眼睛,玩辨別聲音的游戲,她才意識到自己與別人不一樣,她傷心地哭了。

為此,父親帶她輾轉武漢、上海、北京等地求醫問葯,只要聽說哪裡有一線治療希望就不會放過,但始終不見好轉。眼看要滿7歲了,父母將她送人市聾啞學校學習。舞蹈使邰麗華品嘗到無窮的歡樂,但她知道,在現代化的今天,知識對於一個人的重要。

17歲那年,她給自己定下新的目標:上大學。於是她又將自己練舞的倔勁放在學習文化課上,1994年如願以償地考取了湖北美術學院裝潢設計系,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5、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

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歷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㈥ 殘疾人有哪些勵志的故事

1、奧斯特洛夫斯基:

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作戰中雙眼失明的情況下,通過向人口授內容,完成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海倫·凱勒 :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她在19個月大時因為一次猩紅熱而引致失明及失聰,後來籍著她的導師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會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並且畢業於哈佛大學。

3、張海迪:

5歲的時候,張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但她身殘志堅,勤奮學習,熱心助人,被譽為"當代保爾"。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4、貝多芬:

貝多芬,他雙耳失聰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堅持他的音樂創作,耳朵聾了又聽不見,就用筷子插進鋼琴的發聲器,以震動來辨別音調,最終創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響曲》。

5、霍金: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

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㈦ 鍏充簬孌嬬柧浜哄潥寮轟笉灞堢殑鏁呬簨

1銆佽礉澶氳姮

璐濆氳姮鏄涓栫晫钁楀悕鐨勯煶涔愬訛紝涔熸槸鍛借繍鏈緋熺殑涓涓銆傜ュ勾錛岃礉澶氳姮鏄鍦ㄦ唱姘存蹈娉′腑闀垮ぇ鐨勩傚跺涵璐鍥幫紝鐖舵瘝澶卞拰錛岄犳垚璐濆氳姮鎬ф牸涓婁弗鑲冦佸ゅ兓銆佸斿己鍜岀嫭絝嬶紝鍦ㄤ粬蹇冧腑鈒磋棌鐫寮虹儓鑰屾繁娌夌殑鎰熸儏銆備粬浠12宀佸紑濮嬩綔鏇詫紝14宀佸弬鍔犱箰鍥㈡紨鍑哄苟棰嗗彇宸ヨ祫琛ヨ創瀹剁敤銆

鍒頒簡17宀侊紝姣嶄翰鐥呴濓紝瀹朵腑鍙鍓╀笅涓や釜寮熷紵錛屼竴涓濡瑰瑰拰宸茬粡鍫曡惤鐨勭埗浜層備笉涔咃紝璐濆氳姮寰椾簡浼ゅ瘨鍜屽ぉ鑺憋紝鍑犱箮涓у懡銆傝礉澶氳姮綆鐩存垚浜嗚嫤闅劇殑璞″緛錛屼粬鐨勪笉騫告槸涓涓瀛╁瓙闅句互鎵垮彈鐨勩傚敖綆″傛わ紝璐濆氳姮榪樻槸鎸鴻繃鏉ヤ簡銆備粬瀵歸煶涔愰叿鐖卞埌紱諱笉寮鐨勭▼搴︺

鍦ㄤ粬鐨勪綔鍝佷腑錛屾湁鐫浠栫敓媧葷殑褰卞瓙錛屾棦鍏呮弧楂樺皻鐨勬濇兂錛屽張嫻侀湶瀵逛漢闂寸編濂戒簨鐗╃殑榪芥眰銆佸悜寰銆傚圭編涓界殑澶ц嚜鐒朵粬鏈夋姃鍙戜笉灝界殑鎯呮銆傝磋礉澶氳姮鍛借繍涓嶅ソ錛屼笉鍏夋寚浠栫ュ勾鎮叉儴錛屽疄闄呬笂浠栨渶澶х殑涓嶅垢錛岃帿榪囦簬28宀侀偅騫寸殑鑰寵亱銆傚厛鏄鑰蟲湹鏃ュ滀綔鍝嶏紝緇ц屽惉瑙夋棩鐩婅「寮便

浠栧幓閲庡栨暎姝ワ紝鍐嶄篃鍚涓嶈佸啘澶鐨勭瑳澹頒簡銆備粠姝わ紝浠栧ょ嫭鍦拌繃鐫鑱嬩漢鐨勭敓媧伙紝鍏ㄩ儴綺懼姏閮界敤浜庡拰鑱嬬柧鑻︽垬銆傝礉澶氳姮媧誨湪涓栦笂錛岃兘鐞嗚В浠栫殑浜哄お灝戜簡錛岃屽敮涓鑳界粰浠栧畨鎱扮殑鍙鏈夐煶涔愩

浠栦綔鏇叉椂錛屽父鎶婁竴鏍圭粏鏈ㄦ嶅挰鍦ㄥ槾閲岋紝鍊熶互鎰熷彈閽㈢惔鐨勬尟鍔錛屼粬鐢ㄨ嚜宸辨棤娉曞惉鍒扮殑澹伴煶錛屽捐瘔鐫鑷宸卞瑰ぇ鑷鐒剁殑鎸氱埍錛屽圭湡鐞嗙殑榪芥眰錛屽規湭鏉ョ殑鎲ф啲銆備粬钁楀悕鐨銆婂懡榪愪氦鍝嶆洸銆灝辨槸鍦ㄥ畬鍏ㄥけ鍘誨惉瑙夌殑鐘舵佷腑鍒涗綔鐨勶紝鏄璐濆氳姮鏈鏉板嚭鐨勪竴閮ㄤ綔鍝侊紝瀹冪殑涓婚樻槸鍙嶆槧浜虹被鍜屽懡榪愭悘鏂楋紝鏈緇堟垬鑳滃懡榪愩

榪欎篃鏄浠栬嚜宸變漢鐢熺殑鍐欑収銆傝繖鏄絎涓涔愮珷涓榪炵畫鍑虹幇鐨勬矇閲嶈屾湁鍔涚殑闊崇︺傝礉澶氳姮璇達細鈥滃懡榪愬氨鏄榪欐牱鏁查棬鐨勩傗濅粬鍧氫俊鈥滈煶涔愬彲浠ヤ嬌浜虹被鐨勭簿紲炵垎鍙戝嚭鐏鑺扁濄傗滈〗寮哄湴鎴樻枟錛岄氳繃鏂椾簤鍘誨彇寰楄儨鍒┿傗濊繖縐嶆濇兂璐絀誇簡璐濆氳姮浣滃搧鐨勫嬬粓銆

1827騫3鏈26鏃ワ紝涓涓闆烽洦浜ゅ姞鐨勫滄櫄錛岄煶涔愬法浜轟笌涓栭暱杈烇紝閭f椂浠栨墠57宀併傝礉澶氳姮涓鐢熸槸鎮叉儴鐨勶紝涓栫晫涓嶆浘緇欎粬嬈涔愶紝浠栧嵈涓轟漢綾誨壋閫犱簡嬈涔愩傝礉澶氳姮韜浣撴槸鉶氬急鐨勶紝浣嗕粬鏄鐪熸g殑寮鴻呫

2銆侀湇閲

闇嶉噾鍗佷笁銆佸洓宀佹椂宸蹭笅瀹氬喅蹇冭佷粠浜嬬墿鐞嗗﹀拰澶╂枃瀛︾殑鐮旂┒銆傚嶮涓冨瞾閭e勾錛屼粬鑰冨埌浜嗚嚜鐒剁戝︾殑濂栧﹂噾錛岄『鍒╁叆璇鐗涙觸澶у銆傚﹀+姣曚笟鍚庝粬杞鍒鍓戞ˉ澶у鏀昏誨崥澹錛岀爺絀跺畤瀹欏︺備笉涔呬粬鍙戠幇鑷宸辨偅涓婁簡浼氬艱嚧鑲岃倝钀庣緝鐨鍗浼介浄鐥銆

鐢辨柤鍖葷敓瀵規ょ棶鏉熸墜鏃犵瓥錛岃搗鍒濅粬鎵撶畻鏀懼純浠庝簨鐮旂┒鐨勭悊鎯籌紝浣嗗悗鏉ョ棶鎯呮伓鍖栫殑閫熷害鍑忔參浜嗭紝浠栦究閲嶆嬀蹇冩儏錛屾帓闄や竾闅撅紝浠庢尗鎶樹腑絝欒搗鏉ワ紝鍕囨暍鍦伴潰瀵硅繖嬈$殑涓嶅垢錛岀戶緇閱夊績鐮旂┒銆

涓冨嶮騫翠唬錛屼粬鍜屽江緗楁柉璇佹槑浜嗚憲鍚嶇殑濂囨у畾鐞嗭紝騫跺湪1988騫村叡鍚岃幏寰娌冨皵澶鐗╃悊濂栥備粬榪樿瘉鏄庝簡榛戞礊鐨勯潰縐涓嶄細闅忔椂闂村噺灝戙1973騫達紝浠栧彂鐜伴粦媧炶緪灝勭殑娓╁害鍜屽叾璐ㄩ噺鎴愬弽姣旓紝鍗抽粦媧炰細鍥犱負杈愬皠鑰屽彉灝忥紝浣嗘俯搴﹀嵈浼氬崌楂橈紝鏈緇堜細鍙戠敓鐖嗙偢鑰屾秷澶便

鍏鍗佸勾浠o紝浠栧紑濮嬬爺絀墮噺瀛愬畤瀹欒恆傝繖鏃朵粬鐨勮屽姩宸茬粡鍑虹幇闂棰橈紝鍚庢潵鐢辨柤寰椾簡鑲虹値鑰屾帴鍙楃┛姘旂℃墜鏈錛屼嬌浠栦粠姝ゅ啀涓嶈兘璇磋瘽銆傜幇鍦ㄤ粬鍏ㄨ韓鐦鐥錛岃侀潬鐢靛姩杞妞呬唬鏇垮弻鑴氾紝涓嶄絾璇磋瘽鍜屽啓瀛楄侀潬鐢佃剳鍜岃璦鍚堟垚鍣ㄥ府銆

鉶界劧澶у墮兘瑙夊緱浠栭潪甯鎬笉騫革紝浣嗕粬鍦ㄧ戝︿笂鐨勬垚灝卞嵈鏄鍦ㄤ粬鍦ㄧ棶鍙戝悗鑾峰緱鐨勩備粬鍑钁楀潥姣呬笉灞堢殑鎰忓織錛屾垬鑳滀簡鐤劇棶錛屽壋閫犱簡涓涓濂囪抗錛屼篃璇佹槑浜嗘畫鐤懼苟闈炴垚鍔熺殑闅滅嶃備粬瀵圭敓鍛界殑鐑鐖卞拰瀵圭戝︾爺絀剁殑鐑璇氾紝鏄鍊煎緱騫磋交涓浠e︿範鐨勩

3銆佹搗浼β峰嚡鍕

嫻蜂雞路鍑鍕(HelenAdamsKeller錛1880騫6鏈27鏃ワ綖1968騫6鏈1鏃)錛屾槸緹庡浗涓浣嶆畫闅滄暀鑲插躲傚ス鐢熶簬緹庡浗浜氭媺宸撮┈宸烇紝鐖朵翰浜氱憻鏄浣嶅崡鏂歸偊鑱旇佸叺銆傚ス鍦19涓鏈堝ぇ鏃跺洜涓轟竴嬈¢珮鐑ц屽紩鑷村け鏄庡強澶辮仾銆

鍚庢潵綾嶇潃濂圭殑瀵煎笀娉㈠湡欏挎煆閲戞柉鐩蹭漢瀛︽牎鑰佸笀瀹壜鋒矙鍒╂枃(AnneSullivan)鐨勫姫鍔涳紝浣垮ス瀛︿細璇磋瘽錛屽苟寮濮嬪拰鍏朵粬浜烘矡閫氥1898騫達紝嫻蜂雞路鍑鍕掕冨叆浜鍝堜經澶у闄勫睘鍓戞ˉ濂沖瓙瀛︽牎銆1900騫寸嬶紝鍐嶈冭繘鍝堜經澶у︾殑闆峰湴鍏嬮噷澶瀛﹂櫌錛岃繖瀵逛簬涓涓澶辨槑鍜屽け鑱鐨勪漢鑰岃█錛屽彲璇存槸鏁欎漢闅句互緗淇°

鏈鍚庝簬1904騫達紝嫻蜂雞?鍑鍕掓垚鍔熷彇寰楁枃瀛﹀﹀+瀛︿綅錛岃屼笖鎴愮嘩浼樺紓銆傝岃繖涔堝氬勾鏉ユ矙鍒╂枃鑰佸笀鍒欎竴鐩寸暀鍦ㄦ搗浼β峰嚡鍕掕韓杈癸紝騫跺皢鏁欑戜功涓庝笂璇懼唴瀹瑰啓鍦ㄦ搗浼β峰嚡鍕掔殑鎵嬫帉涓婏紝璁╁嚡鍕掕兘浜嗚В鍏跺唴瀹癸紝鍙璇存槸瀵規搗浼β峰嚡鍕掍笉紱諱笉寮冿紝鍥犳ゆ搗浼β峰嚡鍕掍竴鐢熷潎鍗佸垎鎰熸縺濂廣

浠1902騫4鏈堝紑濮嬶紝濂瑰張鍦ㄨ帋鍒╂枃鑰佸笀鐨勫府鍔╀笅錛屽紑濮嬪湪緹庡浗鐨勪竴瀹舵潅蹇椾笂榪炶澆濂圭殑鑷浼銆婃垜鐨勪竴鐢熴(鍙堣瘧銆婃垜鐢熸椿鐨勬晠浜嬨)銆傜浜屽勾緇撻泦鍑虹増鍚庤槳鍔ㄤ簡緹庡浗鏂囧潧錛岀敋鑷寵瑾変負1902騫翠笘鐣屾枃瀛︿笂鏈閲嶈佺殑涓ゅぇ璐$尞涔嬩竴銆

4銆侀┈鍏嬄瘋嫳鏍煎埄鏂

47宀佺殑鏂拌タ鍏浜洪┈鍏嬄瘋嫳鏍煎埄鏂浜2006騫存浘鎴愬姛鐧婚《鐝犵﹩鏈楃帥宄錛屾垚涓轟笘鐣屼笂絎涓浣嶇櫥涓婁笘鐣屾渶楂樺嘲鐨勫弻鑵挎畫鐤捐呫傝嫳鏍煎埄鏂鏄涓涓浼犲囦漢鐗┿1982騫達紝鍦ㄦ攢鐧繪柊瑗垮叞鏈楂樺嘲搴撳厠宄版椂錛屼粬鐨勫弻鑵胯鍐誨潖銆

鎴鑲㈠悗鐨勮嫳鏍煎埄鏂鏀圭粌鑷琛岃濺錛屽苟鑾峰緱孌嬪ゥ浼氶摱鐗屻備絾鏄錛屼粬浠庢湭鏀懼純鐧誨北姊︽兂錛岀粓浜庡湪2006騫5鏈15鏃ユⅵ鎯蟲垚鐪熴傜敤鑻辨牸鍒╂柉濡誨瓙鐨勮瘽璇達紝鈥滅櫥欏墮偅涓鍒伙紝浠栨懜鍒頒簡澶┾濄

5銆佹戝叞

妗戝叞錛1981騫6鏈11鏃モ旓級錛嫻欐睙瀹佹嘗浜猴紝鍘熶腑鍥藉コ瀛愪綋鎿嶉槦闃熷憳錛1993騫磋繘鍏ュ浗瀹墮槦錛1997騫磋幏寰楀叏鍥借煩椹鍐犲啗錛1998騫7鏈22鏃ワ紝妗戝叞鍦ㄧ鍥涘眾緹庡浗鍙嬪ソ榪愬姩浼氱殑涓嬈¤煩椹緇冧範涓涓嶆厧鍙椾激錛岄犳垚棰堟庨ㄦ姌錛岃兏閮ㄤ互涓嬮珮浣嶆埅鐦錛屾垚涓哄悇鏂瑰叧娉ㄧ殑鐒︾偣銆

鍏惰〃鐜板嚭欏藉己鎰忓織錛屽湪鍖椾含澶у︽柊闂葷郴姣曚笟錛屽苟鎴愪負2008騫村寳浜鐢沖ゥ澶т嬌涔嬩竴錛屽張浜2008騫鍖椾含濂ヨ繍瀹樻柟緗戠珯鎷呭綋鐗圭害璁拌呫

閱讀全文

與殘疾人的感人故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嫁給愛情是種什麼體驗知乎 瀏覽:333
健康出行卡怎麼使用 瀏覽:49
美女怎麼唱北國之春 瀏覽:288
深圳婚姻挽回機構哪裡有 瀏覽:127
光明區萬人健康服務團有多少 瀏覽:408
幸福樹冬季如何修剪視頻 瀏覽:687
經濟合作社是什麼單位管 瀏覽:278
地市級事業單位一年工資多少 瀏覽:489
歷史曲故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568
哪個地方美女秀氣 瀏覽:612
居民健康檔案中遺傳病史怎麼填寫 瀏覽:81
最華麗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592
宿州經濟定位是什麼 瀏覽:57
童話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瀏覽:933
如何才能健康的節食減肥 瀏覽:253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睡前故事 瀏覽:449
中國韓國經濟哪個好 瀏覽:127
愛情公寓讓你們知道什麼叫票房 瀏覽:83
婚姻怎麼自己解除 瀏覽:429
幸福樹是什麼品種的樹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