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神話故事裡的古建築有哪些

神話故事裡的古建築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5-25 04:04:07

A. 有關泰山的神話故事

泰山的神話故事有:五大夫松、望人松、飛來石、望夫山、仙人橋。

1.五大夫松

五大夫松斜依攔住山,背靠五松亭,在這里可遙望十八盤,南天門,只見兩山對峙,萬仞中鳥道百折,雲蒸霞蔚,迷離耳目衣袂之間,松濤陣陣,傳千谷萬壑不絕。

在這里還可以下望雲步橋,只見水流潺潺,陡然入澗,瀑水懸流,濺花瀉珠,風響水鳴,萬籟俱寂,風景之秀麗之清幽以言表。

據說,秦始皇做皇帝時,發現東南有天子氣,唯恐別人奪了他的皇帝寶座,就帶了大隊人馬,從京都咸陽出發,浩浩盪盪來到泰山封禪,一是想藉此報天地之功,更重要是向天下人炫耀一下他的威風,以便懾服天下。

忽然,天氣驟變,烏雲從山頭滾下,頓時天昏地暗,風雨雷電一齊襲來。始皇措手不及,見前面有一棵松樹,高達數丈,枝葉繁茂,樹冠如棚,風雨不透,便急忙躲到樹下避雨,隨行人員早亂了套,鑽洞的鑽洞,爬崖的爬崖。

不一會兒,風飄雲散,雨過天晴,始皇因在樹下,未遭風雨侵襲,為賞松樹遮雨之功,始皇當即封它為「五大夫」。

聖旨剛下,就聽到樹上有人言曰:「天下一統,你不以社稷為重,大興土木,修阿房宮,築驪山墓,大增賦稅,亂派徭役,無德無仁無禮,妄受帝命,憑什麼亂封左右」始皇聞聽此言,又想起剛才忽遇大雨,感到實在晦氣,據說,在萬曆三十年,由於泰山蛟龍騰起,山洪瀑發,秦松被水沖走,我們今天看到的不是秦松,而是清代康熙時補載的。

2.望人松

五大夫松以上的山坡上,還有一棵裊裊亭亭的松樹,一枝長長的樹干斜向下伸展著,好像殷殷熱情的泰山在企盼著海內外賓朋的到來,許多年輕的情侶,更是將她作為忠貞不渝的愛情象徵,在樹下留影,因為她向上凝聚著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朝陽洞附近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親相愛,樂善好施。一天,一位外地的花匠到泰山採集花草,不慎失足掉下山崖,被丈夫救回家中,二人悉心照料,花匠很快恢復了健康。

他們照做了,第二年泰山果然花繁草茂,十分美麗,又一次,一位石匠來他們家避雨,他們傾其所有,熱情款待,石匠為了感謝他們的盛情,一夜之間鑿通了上山下山的所有盤道,引來了大批的遊人,使他們夫妻大開眼界,後來,丈夫為了把泰山打扮得更美麗,決心出到外面學習技藝。

然而丈夫走了一年,兩年,三年,卻遲遲不聞歸期,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年輕的妻子站在山坡上焦急的望著,執蓍地期待著,企盼著丈夫的歸來。

有一天, 她的丈夫終於回來了,見妻子變成了一棵松樹,悲痛異常,於是在樹下築了一間石屋,日夜守護著他的妻子,把對妻子滿腔的愛,都獻給了泰山,為妝扮泰山,建設泰山,為來泰山的遊玩的客人,做了許多的好事。

3.飛來石

在御帳崖之上,五大夫松之下,有一巨石陡立,危如累卵,搖搖欲傾,上刻「飛來石」三字,格外引人注目。

相傳,宋真宗帶領千人萬馬來泰山封禪,行至雲步橋上,只見重重山疊翠,白雲壓首,秦松亭亭,溪水悠悠,瀑布飛瀉,猶如銀河倒懸,山青水碧,好似新雨初霽之清秀,置身澗底,捕捉玉珠瓊花,下有流水潺潺,前有歌舞美女,後依萬古青山,好不消遙自在。

文武大臣們跑這跑那,忙得不亦樂乎。正巧,這時泰山神黃飛虎巡遊從此經過,看到真宗如此享受,不禁大怒:「這個無能的昏君,名為到泰山封禪,實則是遊山玩水,心不真,意不誠,趕快轟他下山。

於是山神作法,將身邊一塊巨石朝真宗滾來。真宗這時正賞樂觀景,忽聽有聲如雷貫耳,回頭一看,見一塊大石壓頂而來,嚇得三魂六魄都升了天,忙喊「哎喲,我的媽,趕快救駕」此刻哪裡還有人應聲,文武大臣早都逃命去了,忙喊:「萬歲不要怕,石叟是元君派來接駕的。」

真宗聞言,果見大石聳立,像在對自己施禮,遂又回到床上,招乎文武百官,一本正經地說「奴才,一塊碎石就把你們嚇成這個樣子?

我乃真龍天子,是元君派來接迎的,我怎能會橫遭此禍?」話雖這樣說,此時真宗仍心跳不止,便趕快起駕上山了。王欽若為了討好真宗,便將此石取名為「接駕石」,把真宗憩過的石坪取名為「御帳坪」。

4.望夫山

傳說,很久以前的一個東岳廟會,有一對新婚夫婦來泰山進香,企盼婚後能豐衣足食,來年生個大胖小子。兩個人沉醉在新婚的歡樂之中,一路上有說有笑,不知不覺來到了對松山附近的盤道。正當他們興沖沖地攀登十八盤的時候,想據為已有。

只見他使了個眼色,隨從的差役便心領神會,上前來調戲她。新郎官見有人調戲自己的妻子,便奮不顧身地沖上前去保護自己的妻子。身單力薄的新郎官,哪裡是那些彪悍差役們的對手。

幾個差役一起動手,一陣拳打腳踢,就連推帶擁地把新郎官推到山溝下摔死了。那差役回頭對新娘子喜皮笑臉地說「我們公子看上你,是你的福分,今後定有你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說著就連拉帶扯地把她一塊帶上了山頂。

那公子遊山玩水,又得了美人,心裡像抹了蜜一樣甜。他興致勃勃地來到山頂,對差役們說:「這泰山是歷代皇帝老兒祭天祭地的地方,我與娘子在這里拜天地,結為夫妻是再好不過了。」說著就要與那娘子成親。那娘子此時已悲痛至極,欲哭無淚。

只見她不卑不亢地說「要成親也可以,只是剛才慌亂之中,我連句話都末來得及對夫君說,他就葬身山谷了」那公子聽她如此說,倒以為那娘子同意與他成親,就答應了她。

只見那娘子從容地整理了一下頭上的亂發,不慌不忙地走上山頭,凝視著她丈夫葬身的地方,趁身連的差役不注意,對著山谷大喊一聲:「夫君,等一等,我隨你來了」說著便縱身跳下懸崖,以身殉情。後人為了紀念這個忠貞節烈的女子,便把也眺望丈夫的那個山頭取名叫「望夫山」。

5.仙人橋

相傳,呂洞賓因三戲白牡丹觸怒了玉皇大帝,某日午時三刻就要斬首,呂洞濱整天消遙自在,這樣了此一生,他怎能善罷甘休?便想盡千方百計躲過這一關。呂洞賓想來想去,想到了梁灝身上,梁灝是文曲星上凡,呂洞賓找到梁灝,說明來意,向梁灝說道:「求老兄救我一命,他日,我保你科場高中。」

梁灝見是散仙呂洞賓,便開口問道:「如何相救」呂洞賓說「倒也不難,到了那天,不管是風狂雷緊,還是鬼哭狼嚎,你只管把緊筆管不停地寫,千萬不要鬆手。否則,今生今世就再也不能相見了。」

梁灝聽說不過如此,,便欣然應諾。是日,和風麗日,哪裡有什麼風呀雷的,梁灝以為呂洞賓又耍什麼鬼把戲騙人,誰知不一會,天空滾雲翻墨,狂風大作,地動山,電閃雷鳴,彷彿就要天崩地裂,梁灝謹記呂洞濱之言。

梁灝抬頭,才發現窗外已風住雷止,麗日當空了,呂洞賓見他洋洋灑灑寫了幾十頁,忙道:「憑梁兄這般才華,明年我保你中頭名狀元。」說完便飄然而去。第二年,梁灝半信半疑地進京趕考,果然中了頭名狀元。

皇帝見他年事已高便賜給他許多金銀財物,讓他衣錦還鄉了。梁灝有言在先,如果今生中得頭名狀元,就給碧霞元君親自掛抱進香。這天梁灝在山頂還完願,聽到遠處好像有人叫忙上前施禮,問道「先師為何端坐在此」。

「我乃凡夫俗子,怎能隨你前往?」「只要你跟我從橋上走過就行了。」梁灝若大一把年紀,怎能爬得上這懸崖峭壁,再說就是爬上去,還不摔到谷底碎戶萬段,便婉言辭謝了。無奈,呂洞賓只好一人從橋上飛走了。

(1)神話故事裡的古建築有哪些擴展閱讀: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B. 中國古代建築的傳說與故事

中國古代建築雷峰塔的傳說:

雷峰塔《白蛇傳》的傳說:在宋朝時的鎮江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

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2)神話故事裡的古建築有哪些擴展閱讀

雷峰塔歷朝發展

雷峰塔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戰亂的嚴重損壞,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重修,建築和陳設重現金碧輝煌,特別是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緻,被命名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圖》),列入西湖十景。

南宋以後,「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賞最受青睞的名勝之一。

明嘉靖年間橋稿升(1522-1566),入侵東南沿海的倭寇圍困杭州城,縱火焚燒雷峰塔,災後古塔僅剩磚砌塔身,通體赤紅,一派蒼涼、凝重風貌。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磚砌塔身呈現的殘缺美以及與《白蛇傳》神話傳說的密切關系,成為西湖十景中為人津津樂道的敬拆名勝,連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來游覽和品題,「雷峰夕照」名播遐邇。

1924年9月25日敏老,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磚塔身終於轟然坍塌,部分塔磚中秘藏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面世,「雷峰夕照」勝景卻從此名存實亡。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議論,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這座著名古塔。

C. 故宮太和殿 傳說

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時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所以後來在故宮的各個地方放置了大小水缸308口,叫作「太平缸」,用來儲水防火。太和殿就是在這么多劫難下保留至今的,從它的建築設計記憶里我們還能窺探到一些關於它的傳說故事。

太和殿幾百年間就像一位歷史見證者一樣還屹立在那裡,供人們繼續聆聽他輝煌過往的講述。

閱讀全文

與神話故事裡的古建築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煮和烤有什麼區別哪種利於健康 瀏覽:423
我想給她講一個故事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60
雪山之巔的幸福鳥長什麼樣子 瀏覽:500
嫁給愛情是種什麼體驗知乎 瀏覽:335
健康出行卡怎麼使用 瀏覽:50
美女怎麼唱北國之春 瀏覽:288
深圳婚姻挽回機構哪裡有 瀏覽:127
光明區萬人健康服務團有多少 瀏覽:408
幸福樹冬季如何修剪視頻 瀏覽:687
經濟合作社是什麼單位管 瀏覽:278
地市級事業單位一年工資多少 瀏覽:489
歷史曲故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568
哪個地方美女秀氣 瀏覽:612
居民健康檔案中遺傳病史怎麼填寫 瀏覽:81
最華麗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592
宿州經濟定位是什麼 瀏覽:57
童話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瀏覽:933
如何才能健康的節食減肥 瀏覽:253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睡前故事 瀏覽:449
中國韓國經濟哪個好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