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桃花扇根據什麼故事改編的

桃花扇根據什麼故事改編的

發布時間:2022-09-13 12:20:37

❶ [急求]孔尚任《桃花扇》的詳細情節的介紹!!

作者以及創作背景_

介紹《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生於1648年,山東曲阜人,孔子的六十四世孫。孔尚任於青少年之際,正值明清易代,戰亂頻仍。他目睹山河破碎,曾想隱居不仕。但後來清政權逐漸穩定,他也改變了初衷。當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他被選為御前講經人員,受到皇帝賞識,以後奉召到京任國子監博士。跟著,被派往參加治河工作,在江南一帶流連四五年之久。
在江南,孔尚任了解到人民的疾苦,結識了許多明朝遺老。憑吊過故國文物,思想上又起了激烈的變化。本擬在宦海揚名的他,陷入了深沉的反思之中,他回京後寫出的《桃花扇》,正是經過體驗反復思量的產物。
孔尚任為什麼要創作《桃花扇》呢?他在《桃花扇·小引》中說得十分明白。這就是通過「場上歌舞,局外指點」,讓觀眾「知三百年之基業,隳於何人?敗於何事?消於何年?歇於何地?」達到「懲創人心,為末世一救」的目的。換句話說,孔尚任是要表現南明亡敗的過程,總結歷史的教訓。
如何總結南明亡敗的教訓呢?出身於地主階級、深受儒家封建思想影響的孔尚任,不可能全面、准確地分析南明的敗亡的原因;受過清朝恩澤,而且處在民族問題上諸多諱避時代的孔尚任,也不可能秉筆直書滿洲鐵騎對江南的蹂躪。根據他的認識水平,他只能看到南明的滅亡,主要是因為福王任用了權奸。「權奸者,魏閹之餘孽也;餘孽者,進聲色,羅貨利,結黨復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見《桃花扇·小識》)因此,《桃花扇》雖涉及農民起義問題,但態度是錯誤的;也涉及民族斗爭問題,但筆調是隱晦的。孔尚任只把一腔怒火,盡情向馬士英、阮大鋮之類的權奸發泄。整個戲,也只圍繞著馬、阮和復社文人以及平民大眾的沖突而展開。不過,話也說回來,權奸誤國,的確是促使南明復滅的重要原因。作者雖然沒有全面地反映出歷史的面貌,把握住社會的主要矛盾,但是揭露出當時存在的尖銳的社會問題,提出了足以發人深省的歷史教訓。
南明興亡,時間雖短,但也頭緒萬端,如果在舞台上一味羅列史跡,勢必如斷爛朝報,使觀者味同嚼蠟。孔尚任則以李香君、侯方域的故事為經,以廣闊的社會生活為緯,交織成南明時代的歷史圖景。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以侯、李定情的一柄扇子,牽動整個時代,「南朝興亡,遂系於桃花扇底」。

內容簡介_

《桃花扇》一開始,便寫復社領袖之一的侯方域,在南京流連詩酒,愛上了江南名妓李香君,可是阮囊羞澀,兩袖清風,無法如願。那時候,阮大鋮也在南京閑居,正受到復社文人圍攻排斥,狼狽萬分。為了討好復社諸人,改變不利的處境,他拿出金銀財物,請楊龍友贈送給侯方域,以便俟機拉攏。侯方域不曉得袖裡乾坤,欣然接受楊龍友的饋贈,梳攏了李香君。
侯、李的愛情也和當時的黨派斗爭聯結在一起了。

賞析_1699年,繼洪升《長生殿》傳奇之後,經過作者孔尚任十年苦心經營、三次易稿的《桃花扇》傳奇脫稿了。當時在南中國各省起兵抗清的前後三藩早已平定,清朝的統治鞏固下來了。在清政府利誘、威迫兼施的文化政策之下,被稱為「一代正宗」的《望溪文集阮亭詩》,都因才力單薄,為有識者所不滿。「南洪北孔」就成為照耀文壇的雙星。
《桃花扇》傳奇是孔尚任通過明末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來反映南明一代興亡的歷史戲。1644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下了北京,明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殺,吳三桂勾引清兵入關,中國黃河以北各省陷入大混亂的狀態。這年五月,鳳陽總督馬士英內結操江提督劉孔昭、南京守備徐弘基,外結靖南伯黃得功、總兵官劉澤清、劉良佐、高傑等,在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南明王朝。當時南明王朝統轄的中國南部各省都還完好,南京據長江下游形勢之地,是明代二百多年的陪都所在,對南方各省還有一定程度的號召力量。清人入關之初,兵力不過十多萬,佔地不過關外遼東一帶和河北、山東的部分州縣。在這樣雙方形勢對比之下,當時南明王朝若在政治上採取一些較開明的措施,團結內部,一致對敵,即使暫時不能出師北伐,收復失地,也還有可能像東晉、南宋初期那樣,堅守江淮,徐圖恢復。可是南明王朝建立之後不久,清兵即渡河南下,列鎮望風迎降,揚州失守,南京跟著陷落。這曾經一度為南中國人民所屬望的南明政權,僅僅支撐了一年,就土崩瓦解,不可收拾。後來南方的人民雖先後擁立魯王、唐王、桂王等抵抗清兵,但比之南明王朝建立初期,形勢已大相懸殊,終於為清兵所各個擊破。為什麼南明王朝會這樣快地覆滅呢?明末清初的不少文人、學者曾經企圖根據當時的歷史事實加以說明,而孔尚任的《桃花扇》則是要求通過舞台藝術形象揭示出南明王朝沒落的必然性的。
在《桃花扇》傳奇一開始的時候,作者就在我們面前展開了復社文人陳定生、吳次尾等對魏閹餘孽阮大鋮的斗爭。這實際是明代從萬曆、天啟以來統治階級內部長期派系斗爭的繼續。代表統治階級內部最腐朽黑暗勢力的阮大鋮,正在等待時機,重新起來執政。以陳定生、吳次尾為領袖的復社文人,在政治上繼承東林黨的主張,有他們進步的一面。然而他們在「中原無人,大事已不可問」的時候,依然流連風月,買醉征歌,這就通過舞台上的人物活動,說明他們不可能擔當起挽回國家危急形勢的艱巨任務。
跟著復社文人對阮大鋮的斗爭而來的是為了建立南明王朝而引起的統治集團內部的爭論。以馬士英、阮大鋮為首的魏閹餘孽勾結江北四鎮,企圖迎立福王。為復社文人所擁護的史可法、左良玉都曾表示反對,沒有成功。福王即位,馬、阮當權,他們一面賣官鬻爵,盡量搜括,來滿足他們荒淫無恥的生活;而緹騎四齣,捉拿東林、復社黨人,企圖一網打盡,使這新建立的王朝愈來愈離開了人民,也愈走向沒落。《桃花扇》第二十五齣,寫福王當北兵即要南下時,他所關心的只是怎樣在宮中選優演戲,及時行樂。第三十六齣寫馬士英、阮大鋮在南明即要滅亡的前夕,還念念不忘他們的「一隊嬌嬈,十車細軟」,十分深刻地寫出了這統治集團已經到了不可救葯的地步。
當時南明王朝所賴以守御江北的是黃得功、高傑、劉良佐、劉澤清等四鎮,所賴鎮守上游的是左良玉的兵力。由於這些部隊本身的腐朽和統治集團內部無可調和的派系矛盾,終於使他們的力量在內戰裡面自相抵消。史可法出守揚州,滿心希望出兵北伐時,江北四鎮將領就為了爭奪揚州地盤,起了內訌。後來經過史可法的苦苦調停,高傑也自知寡不敵眾,才同意離開揚州,前往開洛防河。高傑引兵北上之後,為睢州鎮將叛徒許定國所暗算。剩下黃、劉三鎮又為了統治集團內部派系的斗爭,被馬士英、阮大鋮等調去阻塞左良玉兵東下,河淮一帶,千里空虛。因此當清兵南下時,只留下史可法一支孤軍,困守揚州。揚州一失,南明王朝也就跟著覆亡了。
當吳三桂勾引清兵入關,民族危機間不容發的時候,擺在南明王朝面前的主要任務,是緩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統治階級與人民之間的矛盾,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共同對付當前最大的敵人。可是由於明代統治階級在當時已經十分腐朽,代表這個腐朽統治階級的人物,不論文官、武將,都只知道盡量向人民搜括財富,供自己的荒淫享樂。因此由這些代表人物所組成的南明王朝內部,除了彼此爭奪派系的、個人的利益之外,是不可能從國家的共同利益出發,團結內部力量來對付南下的清兵的。
當時在南明統治集團內部比較賢明的人物並不是沒有,傳奇中所寫的史可法就是在這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然而由於當時整個統治集團在走向腐朽、沒落,他在這個統治集團內部的地位,也就愈來愈陷於孤立。《桃花扇》傳奇演南明王朝建立之後,史可法即因為馬士英所忌,出守江北。到他鎮守揚州之後,江北四鎮將士又因早就與馬士英勾結,不聽他的指揮。明末清初有些歷史作者也看到了史可法才能短絀的一面;然而重要的並不是史可法個人才能的問題,而是當時整個形勢使史可法的才能不可能得到發揮的問題。傳奇第十八出當四鎮將士為爭奪揚州,自相水火時,史可法只能寫一張告示來調停,效果當然是不大的。第三十五齣寫史可法死守揚州時,只能以痛哭流涕激勵部下,也不能挽回危局。然而作者已經通過一連串的戲劇行動,把史可法當時的處境揭示給讀者:他上不得朝廷的信任,下不能指揮諸將,剩下部下的三千殘兵,也同樣受了這腐朽統治集團的影響,軍心動搖;那他除了痛哭流涕,決心以一死報國之外,就很少別的道路可走了。
南明王朝內部派系之間的尖銳矛盾;馬士英、阮大鋮等亡國士大夫的荒淫無恥,倒行逆施;史可法的困守揚州,孤忠無助;它們從不同方面說明南明王朝沒落的必然性。這些歷史現象,在《桃花扇》傳奇里得了了集中而完整的反映。《桃花扇》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即作者所說的「興亡之感」,主要表現在這些方面。
然而《桃花扇》不是歷史教科書,作者在創作上所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怎樣通過當時流行的戲劇形式――傳奇來反映南明的歷史。既然是傳奇,就需要通過劇中男女主角的離合悲歡,把南明一代的興亡串連起來演給觀眾看。「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實事實人,有憑有據。」正是作者在這方面最好的自白。
那麼作者是怎樣借傳奇中男女主角侯方域、李香君的離合之情,寫南明一代興亡之感的呢?《桃花扇》傳奇中的女主角李香君是明末南京秦淮名妓。作者在第二出最初介紹這個人物時就給我們一個與一般妓女不同的印象。她色藝非凡,曾得到當時復社領袖人物張天如、夏彝仲等的贊賞;她的師傅蘇昆生又是在復社文人聲討阮大鋮之後,堅決離開了阮家來教她歌曲的。我們從後來她在戲劇里所表現的一連串列動看,這些最初跟她接觸的人物,對她的生活態度是起了正面的影響的。
明末東林、復社文人由於在政治上有比較進步的主張,跟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官僚展開了一連串的斗爭,贏得了東南各大都市人民的好感,也受到歌台舞榭里那些喪失了人身自由的女子的歡迎。李香君既受到復社領袖人物的贊揚,她師傅又是堅決反對阮大鋮的人物;那當她跟侯方域結合之後,為了侯方域,也為了她自己的前途,把侯方域從阮大鋮與楊龍友所做成的圈套里挽救出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卻奩〕這場戲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秦淮歌妓與復社文人的關系。這除了男女雙方在才華上、容貌上互相傾慕外,還在政治態度上互相影響。這是在《桃花扇》以前的兒女風情戲里所少有的。
李香君在出色地演出了〔卻奩〕這一出戲之後,不但成為侯方域的「畏友」,同時還贏得復社文人普遍的尊敬。然而,這對於那要收買她來拉攏侯方域的阮大鋮來說,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他的老羞成怒,是勢有所必至的。就這樣,作者通過〔傳歌〕、〔眠香〕、〔卻奩〕等幾場戲,逐步把這出戲中的女主角推向當時統治階級內部派系斗爭的尖端。
當南明王朝建立之後,由於這個王朝是建立在極端腐朽的統治基礎之上的,這王朝的代表人物,從福王由崧以至馬士英、阮大鋮、田仰等,他們所追求的是一種荒淫無恥的生活。李香君是一個以色藝著稱的歌妓,她的名氣愈大,這個腐朽統治集團里的人物,就越要千方百計地把她搶奪過來,作為自己玩弄的對象。然而李香君由於過去在對阮大鋮的斗爭中,曾經為侯方域及復社文人所器重;為了復社,也為了她自己的前途,她自然要堅守妝樓,等待侯方域的到來,拒絕了南明統治集團里的人對她的追求。就這樣,作者把李香君為了本身幸福所進行的斗爭,跟當時統治階級內部政治斗爭很自然地結合起來。傳奇中第十七出總批說:「南朝用人行政之始,用者何人,田仰也;行者何政,教戲也。因田仰而香君逼嫁,因教戲而香君入宮,離合之情又發端於此。」正確地指出了香君的不幸遭遇是與南明腐朽王朝的政治措施密切相關的。
作者所以採用侯方域贈給李香君的詩扇作為全部戲曲的主要線索,用意是深刻的。這詩扇本是侯方域與李香君定情的表記,在當時習俗,它是象徵著男女雙方的全部愛情的,因此它就可能把有關侯、李雙方的愛情關系貫串起來。從另一方面看,侯、李雙方的結合是當時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斗爭中的一個小插曲,而李香君在這次政治斗爭中一開始就表現了十分鮮明的態度,這就埋伏了後來馬士英、阮大鋮等對她進行迫害的禍根。傳奇第二十一出寫阮大鋮慫恿馬士英去強逼香君嫁給田仰時說:「當年舊恨重提起,便折花損柳無悔。那侯朝宗空空梳櫳了一番,看今日琵琶抱向阿誰?」這就說明阮大鋮等的迫害香君,還含有對復社文人進行報復的意圖。那李香君的以詩扇作武器,抗拒了阮大鋮等對她的迫害;最後更不惜血濺詩扇,以死守樓;不僅表現了她對愛情的堅貞,同時也即挫折了阮大鋮藉此對復社文人進行報復的卑鄙企圖。這樣,通過這把詩扇,又有可能把南明復社文人對魏閹餘孽的斗爭聯系起來。
從〔卻奩〕到〔罵筵〕,作者通過一連串的戲劇行動,發展了香君性格中優秀的一面,塑造了各種動人的舞台藝術形象,揭示她在當時政治斗爭中的鮮明態度。「堂堂列公,半邊南朝,望你崢嶸。出身希貴寵,創業選聲容,後庭花又添幾種。」「東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干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這里正是香君這個受南明統治集團重重壓迫的人物,代表了當時廣大人民對馬、阮等權奸進行有力的鞭撻。
作者寫香君堅決拒絕馬、阮等權奸對她的迫害,堅守她對侯方域的愛情,還是從她本身生活出發的。傳奇第二出〔歡歌〕,當香君剛剛在戲中露面,她的假母李貞麗要她溫習新腔時,她皺著眉頭說:「有客在座,只是學歌怎的?」這里已細致地透露出她對自己處境的不滿。由於她在當時是一個失去了人身自由的歌妓,從她自己所熟習的生活里,她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十倍於此的難堪境遇,正在後面等待著她。因此當她跟侯方域結合,並因而受到侯方域以及其他復社文人應有的尊重以後,堅決選擇了她自己所認為比較正確的道路,拒絕了阮大鋮、田仰等為她布置好的一個新的圈套,是絲毫也不足奇怪的。傳奇第二十三出〔寄扇〕有著這樣的一段對白――楊龍友說:「你看這桃花扇,少不得個顧曲周郎,難道青春守寡,竟做個入月嫦娥不成?」李香君說:「說那裡話,那關盼盼也是煙花,何嘗不在燕子樓中關門到老。」蘇昆生說:「明日侯郎重到,你也不下樓嗎?」李香君說:「那時錦片前程,盡俺受用,何處不許游耍,豈但下樓?」這就說明李香君的苦守妝樓,正是為了她自己所憧憬的一個美滿幸福的前景。這樣的刻畫香君,才是合情合理,有血有肉,而不是作者主觀概念的化身。
侯方域比之李香君有他軟弱的一面,他最初與香君的關系,不過是一種名士風流,藉此消遣春愁的行徑;〔卻奩〕一場更在阮大鋮、楊龍友的巧言利誘之下,在政治上表現了動搖。由於馬、阮的當權,四鎮的專恣,他在政治上寄予很大希望的史可法也不能有所作為,他在政治上的一切活動並沒有收到效果,李香君對他的一切屬望也只能歸於幻滅。這不僅是侯方域、李香君愛情的悲劇,同時關系著南明一代的興亡。

❷ 桃花扇,電影和原著有何不同

電影我沒看過,而關於《桃花扇》的原著也有多個版本:孔尚任的劇本《桃花扇》,清朝人寫的小說版本也有好幾個版本。
關於李香君有五種結局:一種是終於在蘇州與侯方域重逢了,被一個老頭當頭棒喝,兩人拔劍四顧心茫然,勘破塵緣,只好出家了事。一種是李香君順利嫁給侯方域為妾,侯方域變節南下,李香君則在侯府里被人趕了出來,寂寥而死。第三種則兩個人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著,李香君就留下一柄桃花扇懨懨地死去。臨去之前留下一句話:「公子當為大明守節,勿事異族,妾於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可惜,她的侯公子連玩世的犬儒主義者都做不成了,白白污了香君的名聲。第四種:李香君歷經苦難,終於等到候朝宗歸來,可是候卻已經投降清朝了,李香君憤而跳崖自盡。第五種: 兩人歷經悲歡離合,最終團聚,於是一起歸隱了,過著桃花源似的幸福生活

這幾種版本在前面都是大體相同的,兩人分別的原因和情形也是一樣的,之後經歷的苦難也一樣,香君不願意嫁給奸臣,撞牆,血染桃花扇,後來逃出去之後在一個尼姑庵里,之後的結局就像以上的四種情節了,除了第二種、第三種結局我沒看過,其他的都是在明亡後發生的。
孔尚任的版本結局是第五種。
我們在戲曲里看到的普遍是第一種、第四種、第五種。
電視劇版(曹穎演的)結局好像是第四種。記不清了。

我看過多個版本的《桃花扇》,可惜沒看過樓主說的電影版,在哪看的?
以上是《桃花扇》的多個不同版本,可以和電影版的對比一下。一般你們老師說的原著,我猜測應該指的是孔尚任版的。畢竟這個版本是流傳最廣的,而且裡面的句子可堪稱經典。

❸ 《桃花扇》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

1690年,孔尚任還京,任國子監博士,過了很長一段冷局閑曹的生活。他的劇本《桃花扇》,正是經過了長期醞釀,於1699年左右寫成的。

(3)桃花扇根據什麼故事改編的擴展閱讀

《桃花扇》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歷史真實的歷史劇,重大事件均屬真實,只在一些細節上作了藝術加工。以男女情事來寫國家興亡,是此劇的一大特色。該劇作問世三百餘年來長盛不衰,已經被改編成黃梅戲、京劇、話劇多個劇種,頻頻上演。

❹ 桃花扇是關於什麼的故事呀

是講明末清初才士侯方域和名妓李香君的凄美愛情故事,小說名為桃花扇也是因為李香君不堪嫁給奸佞小人吐血染紅了侯方域所贈摺扇,後經楊龍友採花汁點綴而成——桃花扇。很感人的,我感覺李香君無論才情、氣節都不輸柳如是,值得一看。

❺ 桃花扇講的是個怎樣的故事

【簡介】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經十餘年苦心經營,三易其稿寫出的一部傳奇劇本,共有40出,舞台上常演的有《訪翠》、《寄扇》、《沉江》等幾折。通過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朝宗)和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滅亡的歷史戲劇。所謂「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實事實人,有憑有據。」當時清初正是考據學極盛時期,影響了作者忠於歷史的態度,劇本中絕大部分人物是真人真事,劇本所寫的一年中重大歷史事件甚至考證精確到某月某日,但由於並不是歷史書籍,劇中加入故事情節,人物感情刻畫,從深度和廣度反映現實,並且有很高的藝術表現力,是一部對後來影響很深的歷史劇。

【歷史背景】

當時正處於明朝末年,李闖王攻陷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吳三桂勾引清兵入關,攻下北京,中國北方大亂。鳳陽總督馬士英在南京擁立福王為皇帝,取年號「弘光」建立南明。當時清兵不過有十多萬,如果勵精圖治,完全可以如同南宋一樣自保,偏安江南。但南明皇帝耽於聲色;朝臣賣官鬻爵,搜刮錢財;武將擁兵自重,互相打內戰,只有史可法帶領三千殘兵堅守揚州,結果不到一年,揚州陷落,南明王朝土崩瓦解。

【出場人物】

全劇只有30名出場演員,作者將其分為「色部」、「氣部」和「總部」。

色部是貫穿全劇表現「離合之情」故事主要情節的人物,又分為以男主角侯方域為首的及其周圍人物的「左部」和以女主角李香君為首的及其周圍人物的「右部」,共16人。

氣部是表現背景歷史「興亡之感」的人物,又分為以史可法為首的忠臣的「奇部」和以馬士英等為首的奸臣「偶部」,鑒於歷史上不敢罵皇帝,將弘光皇帝分在奇部,共12人。

總部只有兩人;「經星」張瑤星道士,「緯星」南京太常寺老贊禮,作為全劇幕中穿插,介紹背景,以情節外人補充交代敘事的人物。

【情節梗概】

明代末年,曾經是明朝改革派的「東林黨人」逃難到南京,重新組織「復社」,和曾經專權的太監魏忠賢余黨,已被罷官的阮大鋮斗爭。其中復社中堅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兩人陷入愛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提詩扇,而和其「梳櫳」(和妓女結婚非正式叫梳櫳)。阮大鋮匿名託人贈送豐厚妝奩以拉攏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曉堅決退回。阮大鋮懷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後,起用阮大鋮,他趁機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並強將李香君許配他人,李香君堅決不從,撞頭欲自盡未遂,血濺詩扇,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利用血點在扇中畫出一樹桃花。南明滅亡後,李香君入山出家。揚州陷落後侯方域逃回尋找李香君,最後也出家學道。

全劇其中穿插當時歷史事件,南明君臣如何花天酒地,四鎮帶兵打內戰,史可法堅守揚州城破投河自盡等。

【歷史影響】

桃花扇一劇形象地刻畫出明朝滅亡前統治階層腐化墮落的狀態,中國各代王朝的滅亡實際和明代是如出一轍,「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劇本脫稿後立即引起社會的關注,在舞台上經常演出,康熙皇帝專門派內侍向孔尚任索要劇本,看到其中描述南明皇帝耽於聲色的情節,常皺眉頓足說:「弘光弘光,雖欲不亡,其可得乎!」每當「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部劇就能引起人們更大的注意。

在抗日戰爭時期,著名劇作家歐陽予倩先生曾改編過這部劇本,將結尾改成侯方域剃發留辮,改換清服入仕,找到李香君後,李香君憤而和其斷交,以諷喻當時的賣國漢奸汪精衛之流,(其實歷史上真實的侯方域確實在順治年間回河南參加了鄉試)。1964年劇作家梅阡、孫敬把它改編成電影劇本,採用的是歐陽予倩劇本的結尾,由著名演員王丹鳳和馮喆主演,並以崑曲曲調作插曲,有的唱段選了牡丹亭的詞,更烘托出悲壯的氣氛。但由於寫的是末代王朝,文化大革命中被無端指責為「懷念失敗的國民黨政府」而受到嚴厲的批判,文革後被平反。

【鑒賞】

桃花扇是侯方域、李香君定情之物。孔尚任以此記錄著男女主人公的沉浮命運,又用它勾連出形形色色的人物活動。一把纖巧的扇子,在孔尚任手中不僅串絡著紛亂的歷史人物與事件,並雄辯地展示出它們的破滅的必然性。在民族淪落、社稷傾圮的時代,作者把高尚的人格給予身為妓女的李香君,把一個孱弱的靈魂賦予了享有盛名的才子。而將最深沉的同情寄予在社會地位卑微的民間藝人身上。孔尚任藉助他們的口,抒發了對末世既臨的無可奈何、無可挽回的嘆息。

蘇昆生的悲歌,不僅是對迴光返照的南明王朝的憑吊,不僅是對三百年大明江山一旦覆亡的傷感,也不僅是對瞬息萬變的歷史興亡的慨嘆,在這些憑吊、傷感、慨嘆的深處,涵蘊著對封建社會「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的歷史趨勢的預感,唱出了封建未世的時代哀音!……在這種時代哀音中,流溢著封建末世文人心中破敗感、失落感、憂患感交織躁動的感傷情懷。

【作者簡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 孔子六十四代孫。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主要作品有《桃花扇》、《小忽雷》。

【崑曲:桃花扇】

崑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曼悠遠見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崑曲代表作《桃花扇》,名列中國古典戲曲五大名著之一,作者孔尚任為孔子六十四代孫,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明末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深刻描寫南明王朝的興亡與明朝的覆滅。

《桃花扇》有「末世百象圖」之說,內容龐雜,人物眾多,場景斑駁。經孔尚任十餘年苦心經營,三易其稿,劇本寫成後,王公顯貴爭相傳抄,金斗班首演於京中舞台,一時轟動。

在《1699 • 桃花扇》的演出中,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圖」之稱的國寶級畫卷《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破天荒以舞檯布景的形式首度全景亮相,淋漓盡致地重現明朝永樂年間南京舊都繁華奢靡的景象。此外,舞台上將有眾多價值不菲的寶物,譬如三百件蘇綉精品——包括當代刺綉皇後姚建萍親手綉出的主角戲服、崑曲大師俞振飛題寫的摺扇、名師祖傳的頭飾、明代傢具等等。今次的製作集崑曲四代傳人之心力,名師高徒薈萃,而且更連接起中、日、韓、台各地優秀藝術家共同打造,基本恢復了三百年前文武並重的演出規模,從秦淮風情中再現崑曲盛世之美。這出巨構稍後將巡迴南韓、瑞士、義大利等地演出。

【誕生的地方】
《桃花扇》誕生的地方

張寶申

從琉璃廠西街西口往北,有一條斜向通往宣武門內大街的胡同叫「海柏胡同」,因胡同內有廟宇「海波寺」,明清時稱「海波巷」、「海波寺街」。三百多年前,在這條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孔尚任在他的「岸堂」寓所,創作了《桃花扇》,並讓「伶人」在此進行了「首演」,在北京的戲劇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號東塘,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孫。他早年在家鄉時,就聽到過「李香君血濺詩扇」及南明王朝滅亡的故事,感慨頗多,萌發了「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創作沖動,有了《桃花扇》最初的構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南巡歸來路經山東,到曲阜祭孔,孔尚任被舉薦在御前講經,並做了皇帝游覽孔府的向導,深得康熙賞識,被「破格」任命為國子監博士。此後,他曾奉命到江淮了解民情,治理水患,還到過南京、揚州一帶尋訪,對明王朝閹黨專權,官吏腐敗,導致滅亡有了更多感觸,為他創作《桃花扇》積累了鮮活的素材。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孔尚任到京城為官,買下了海波巷的一處宅院,將書齋命名「岸堂」。「海波巷裡紅塵少,一架藤蘿是岸堂。」經過多年的生活積累和創作準備,孔尚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劇本的創作。北京是元雜劇的發祥地,發展到明清傳奇,戲劇活動在京城已十分活躍。在這種良好的大環境中,孔尚任借鑒了前人的經驗,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努力,三易其稿而創作出了不朽的名劇《桃花扇》。《桃花扇》通過江南名妓李香君與復社文士侯朝宗的愛情故事,反映了南明王朝的興亡。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直抒胸臆:「不獨使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1700年正月初七,孔尚任邀集了名士摯友18人在岸堂相聚,酒席宴前,讓伶人清唱《桃花扇》新曲,眾友人無不稱快,忘乎所以。「詞人滿把拋紅豆,扇影燈花鬧一宵。」此後,《桃花扇》又在菜市口胡同的碧山堂大戲台,由著名崑曲班社連演數場,一時轟動京城。這一動靜,很快傳入宮內,康熙皇帝聞訊索閱了《桃花扇》稿本。因《桃花扇》頌揚了史可法、左良玉等明朝抗清人物,引起了康熙及滿族大臣們的反感,不久,孔尚任就被借故罷了官,回曲阜老家去了。
三百多年來,《桃花扇》曾被多個劇種上演。抗日戰爭時期,歐陽予倩將《桃花扇》改為話劇,廣泛上演,鼓舞了人民群眾愛國抗日的鬥志。解放後,中央實驗話劇院幾度將《桃花扇》搬上舞台,在國內外演出。著名導演謝晉曾將《桃花扇》搬上銀幕。上海電視台也曾將《桃花扇》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李香君》。海柏胡同里的孔尚任「岸堂」,現已難尋舊跡,但在這里誕生的《桃花扇》,已成為中國戲劇史上的一塊豐碑。

❻ 桃花扇的劇情簡介

明朝末年,朝政不修。抨擊時弊的文人組織「復社」領袖書生侯朝宗,因剛正耿直、痛斥當朝奸臣阮大鋮而贏得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慕,引為知己。阮大鋮因有意收買朝宗,托他的盟弟、與復社文人有交往的楊龍友代贈朝宗白銀三百兩,作梳攏香君之用。侯不明底細,不疑收用。定情夜,侯朝宗題詩扇上贈與李香君,作為定情之物。次日,香君得知銀子來歷,即請楊如數退還阮大鋮。翌年,崇禎自縊煤山,阮大鋮勾結鳳陽總督馬士英擁立福王繼位後,大肆搜捕「復社」人士。
時事動盪,八年後,幾經反亂,當香君得知侯朝宗已變節投清時,嚴詞斥責,撕碎桃花扇,入庵隱居,斷絕與侯朝宗的一切往來。
西安電影製片廠1963年拍攝完成的《桃花扇》該片,系根據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傳奇》及現代戲劇家歐陽予倩(1889—1962)同名話劇劇本改編,通過復社文人侯朝宗(侯方域,1618—1654)與秦淮歌妓李香君的一段悲歡離合愛情故事,真實而形象地反映了明朝末年江南一帶動盪的社會局勢和復雜的政治斗爭,一定程度上探索了明王朝覆亡的原因。
這部電影突出了正義與邪惡,愛國主義與賣國主義的思想斗爭,塑造了一位富有反抗性格,具有堅貞愛國情操的風塵女子李香君的形象。

❼ 桃花扇是根據真實事情改編的小說嗎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編寫的關於南明王朝興亡的歷史劇,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反應明末腐朽、動盪的社會現實。

閱讀全文

與桃花扇根據什麼故事改編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灣四級古裝電影 瀏覽:966
秭歸出了哪個美女 瀏覽:563
婚姻中該給老公帶點什麼 瀏覽:699
硬漢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120
出生在亥時的女人婚姻怎麼樣 瀏覽:24
記錄故事視頻怎麼拍 瀏覽:361
我國幸福感低的城市有哪些 瀏覽:321
如何拍出故事感的背影 瀏覽:670
十二生肖哪些最適合事業搭檔 瀏覽:266
恐怖故事指的什麼 瀏覽:401
三季度經濟如何發展 瀏覽:415
上海哪裡晚上外國美女最多 瀏覽:107
放開那個女女主 瀏覽:295
微信怎麼獲得美女語音 瀏覽:405
小說全肉 瀏覽:895
馬東錫陷阱女主角 瀏覽:570
如何過上幸福的生活作文 瀏覽:669
怎麼查有沒有考上事業單位 瀏覽:102
flipped電影 瀏覽:535
美女在雪地怎麼玩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