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前程往事 > 民族團結故事有哪些阿不都勒

民族團結故事有哪些阿不都勒

發布時間:2022-08-13 15:28:44

㈠ 各個民族團結友愛的故事40字

瑤家有一傳說:"盤古開天,魯班造牆,禾王送禾,牛王耕田。"瑤族古籍《盤天大歌》和《過山榜》中說:"寅卯兩年發大水,天下萬物皆被淹,只留伏羲兄妹倆,藏入葫蘆飄水上。才得以延續人類,後來盤王登殿,賜瑤人以天下群山,任其砍種,安居樂業。然而,瑤山地區,窮山惡水,盡管人們辛勤耕種,仍然朝不保夕。有一年,太白金星下凡查訪民情,看到瑤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峻嶺崇山之中,刀耕火種,生活艱難,於是稟告天庭。玉帝就派禾王送禾到人間,牛王下凡來耕田。自從牛王來到人間後,瑤家人就開始耕田插禾,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為了感謝牛王,瑤家人就把牛王下凡的那天(農歷四月初八)作為傳統節日牛生日。
苗族蘆笙的傳說
小夥子口不離笙,姑娘手不離針;不會吹笙的不是苗家的達亨(小夥子),不會綉花的不是苗家的達佩(姑娘)。蘆笙,黔東苗族方言叫"給"(Gix),川黔滇苗族方言叫"更"(Ghenb),用竹製作而成。每把蘆笙六根管,在蘆笙歌中有"蘆笙三節筒,長瓢里頭空;瓢兜六根桿,吹來向轟轟"的描述,它與方言、服飾一起,是區分苗族支系的重要標志。在苗族傳說中,古老的時候天下沒有人煙,天帝就派了小女兒勾素下到地上來造萬物。有了萬物後,有一天賈、凶(即杉木和竹子)兩兄弟上到天庭想天帝討要幾件供人娛樂的器具。天帝的女兒勾素就砍下自己的6個手指和一隻手臂,做成了一把蘆笙,她自己因流血不止而死。天帝十分悲痛,把蘆笙交給賈、凶兩兄弟說:"這就是你們的母親,以後凡事必須經過她(許可),她會給你們帶來幸福"。苗家自從有了蘆笙,便過上了安定、美滿和幸福的生活。
幾乎苗族每個村寨一般都有一堂(隊)蘆笙,這是一個村寨生活是否美滿幸福的標志。在貴州丹寨、三都、榕江、雷山等地的苗寨,其蘆笙隊由芒筒和大號、中大號、中號、小號、特小號六種蘆笙組合而成。芒筒與其他蘆笙不同,它沒有六根管,只是一個三四尺長的園筒,筒里插一各小竹管,口含竹管
瑤族用布纏頭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評王在北京掌管著天下,天下太平。宮殿里養著一個毛色有斑點的大狗,名稱龍犬,評王對它十分喜愛。後來,一個遠在海外的紫玉反亂天下,時時出兵來打評王。戰爭進行了多年,都不能把紫王打敗。評王便張貼榜文,布告天下:如果有人能夠打敗紫王,除了封官賜賞以外,還把自己最美麗的三女兒配他為婚。滿朝的大臣小官沒有一個敢去揭榜。
一天,龍犬見了榜文,一躍而起,把榜文揭了下來,用嘴銜著上殿會見評王。評王見它揭了榜文,便問:「你是不是有本領去打紫王?」龍犬點了幾下頭。評王又驚又喜,便擺下豐盛的筵席,為龍犬餞行。龍犬吃了評王的筵席以後,立刻啟程,像騰雲般地飛跑前往;又費了七天七夜的工夫,游過了茫茫大海,終於到了紫王的國家裡,一直闖上金殿。紫王正在坐朝,見了龍犬,知道是評王豢養的愛犬,心裡十分高興。他對大臣們說:「你們看,評王養的龍犬,現在都逃到我國來了,可見評王在國內已失民心,勝利對我們來說已經不遠了。」從此,紫玉便把龍犬養在宮殿里,留在身邊,形影不離。
有一天,紫王上廁所,龍犬便乘其不備,猛撲上去,當即咬下了紫主的頭顱,飛奔回國,朝見評王。評王召集大臣們,來辨認這顆頭顱。當知道這的確是紫王之頭後,評王大喜,就像摘去了一塊心頭之患,便大擺筵席,犒勞龍犬,並賞賜給龍犬許多金銀財寶。但是龍犬看也不看這些金銀財寶,心念著要和公主結婚。評王心知其意,但又很為難:公主怎能與狗結婚呢?因此懷有悔婚的意念,終日悶悶不樂。聰明的公主知道了這件事,便誠懇地勸父親:「應該依照從前的榜文行事,不可食言。食言會被天下笑話,於國家不利。」而且表示願意嫁給龍犬。評王接納了公主的勸諫,親自操辦了公主和龍犬和婚事。
成婚以後,夫妻恩愛,感情一直很好,大家都覺得奇怪。一天,公主的母親同公主談起這事,公主才說出龍犬的秘密。她對母親說:「龍犬白天是狗,晚上卻是一個美貌的男子;他身上的斑毛,晚上也就變成光彩斑斕的龍袍,所以我們兩人的感情很好。」母親說:「龍犬晚上既然可以變人,白天也應該變成人才好。這樣就有人繼承你父親的事業了。」王後把這事告訴了評王,評王說:「龍犬能變成人?太好了!我封他到南京去做王。」王後把意思告訴了公主,公主就和龍犬商量。龍犬叫公主把他放在蒸籠里蒸七天七夜,便可脫去身上的毛而變成人了。公主按龍犬的話—一照辦。但蒸到六天六夜時,公主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又怕把丈夫蒸死,便揭開了蓋子。啊!只見龍犬果然已變成了一個英俊、威武的小夥子,傳說,這小夥子就是瑤族人民的原始祖先。但是因蒸的日子不夠,頭上、腋下和腳胚上的毛都未曾脫掉。可蓋子已經揭開,不能再蒸了,只好把有毛的頭和脛,用布纏裹起來。於是,瑤族人世世代代都用布把頭裹起來,沿至今天。龍犬變成人後,評王便實踐諾言,封他為盤護王。還備辦許多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作為公主的嫁妝呢。

㈡ 歷史上有關民族團結的故事

歷史上有關民族團結的故事

1、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是一個歷史上的事件,班超在西域30年,對鞏固我國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同時,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衛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漢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脅迫西域各國出兵,寇掠東漢的河西等地。
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鎮撫西域各國,西域與漢斷絕65年的關系至此恢復。
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從西域返回洛陽。
2、彝海結盟
「彝海結盟」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在實踐中的第一次體現和重大勝利,給奇跡般的萬里長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筆。
在通過彝區的過程中,中國工農紅軍提出了:「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張,為革命勝利後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文成公主進藏
文成公主進藏是指唐朝貞觀年間,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遣大相噶爾東贊(即祿東贊)為請婚使者,赴長安請婚。
唐太宗將遠支宗女封為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並詔令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為主婚使,持節護送文成公主入蕃。
松贊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內)迎接文成公主,與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並在拉薩為文成公主修建宮室。
4、昭君出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
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
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
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5、張騫出使西域
漢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三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
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㈢ 關於民族團結的小故事

1、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是一個歷史上的事件,班超在西域30年,對鞏固我國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衛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漢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脅迫西域各國出兵,寇掠東漢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鎮撫西域各國,西域與漢斷絕65年的關系至此恢復。直到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才從西域返回洛陽。

2、彝海結盟

「彝海結盟」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在實踐中的第一次體現和重大勝利,給奇跡般的萬里長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筆。

在通過彝區的過程中,中國工農紅軍提出了:「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張,為革命勝利後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文成公主進藏

文成公主進藏是指唐朝貞觀年間,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遣大相噶爾東贊(即祿東贊)為請婚使者,赴長安請婚。唐太宗將遠支宗女封為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並詔令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為主婚使,持節護送文成公主入蕃。

松贊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內)迎接文成公主,與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並在拉薩為文成公主修建宮室。

4、昭君出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

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5、漢烏和親

元鼎二年(前115年)隨張騫至長安的烏孫使者回國,報告漢王朝的強盛後,增強了烏孫王昆莫對漢王朝的信任。

他再次派使者到長安,表示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請求與漢和親。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把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作為公主嫁給昆莫,並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官侍御數百人。

細君死後,漢王朝又將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岑陬。這兩次和親,對於鞏固漢與烏孫的友好關系,使烏孫成為漢在西方牽制匈奴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及發展雙方經濟、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㈣ 民族團結的經典小故事

「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唱出我國大民族的國情和56個民族團結統一的美好景象。在歷史的發展中,民族不斷統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有很多關於民族團結的小故事發生。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民族團結的經典小故事(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族團結的經典小故事 篇1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晉時,為避司馬昭之諱,改稱明君。西漢晚期生於南郡興山縣(今湖北省秭歸縣)。因聰慧麗質,漢元帝時入宮為待詔。

西漢晚期,漢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長期的戰亂,恢復了和親關系。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西漢王朝答應匈奴呼韓邪單於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親。從此出現了漢匈和好、民族和睦相處的局面,受到歷代人民的稱贊。

王昭君自願出塞,遠嫁異族,表現了一個弱女子不顧邊塞荒涼,不畏北地風寒和氈帳之苦的非凡膽識和勇氣。昭君出塞和親,是當時漢匈雙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後60年,是漢匈和睦相處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區在內的整個漠南和平發展的60年,出現了牛馬布野人民熾盛的繁榮景象。飽經戰亂之苦後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深深地愛戴著王昭君。

民間傳說,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韓邪單於。她出塞時,和呼韓邪單於走到黑河邊上,只見朔風怒吼,飛沙走石,人馬不能前進。昭君款款地彈起了她所帶的琵琶,頓時狂風停止呼號,天上彩霞橫空,祥雲繚繞,地下冰雪消融,萬物復甦。

一會兒,遍地長滿了鮮嫩的青草,開遍了絢麗的野花。遠處的陰山變綠了,近處的黑水澄清了。還飛來了無數的百靈、布穀、喜鵲,在她(他)們頭頂上盤旋和歌唱。單於和匈奴人民高興極了,於是就在黑水邊定居下來。

後來,王昭君和單於走遍了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裡,哪裡就水草豐美,人畜兩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劃,地上就會出現一條玉帶般的河流和片片綠茵茵的嫩草。昭君還從一個漂亮的錦囊里取出五穀種子,撒在地下,於是就長出了五穀雜糧。

昭君去世時,遠近的農牧民紛紛趕來送葬,他們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壘起了昭君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鋒,午如鍾,酉如樅。就是說,昭君墓早晨猶如一座山峰,中午猶如一座鼎鍾,黃昏時猶如一棵雞樅(傘菌科圓錐形菌綱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團結友好的象徵,她的功績也得到後世的尊重。

民族團結的經典小故事 篇2

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國王和親的事例。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便是和親情況的典範。在她的影響下,漢藏兩族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所以,今天人們把文成公主譽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實不為過。

唐太宗貞觀12年,松贊干布率吐蕃大軍進攻大唐邊城松州,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正值國富兵強,於是派侯君集督率領大軍討伐。大敗吐蕃於松州城下。松贊干布只好俯首稱臣,並對大唐的強盛贊慕不已,他在上書謝罪的同時,還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經過一番考慮,決定答應他的請求,於是在宮中選定了一個通曉詩書的宗室之女,封她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個遠親李姓王侯之女,自幼飽讀詩書,她雖然對遙遠的吐蕃心存疑慮,卻又充滿了對新奇的嚮往,因而也就應允了。

經過兩個多月的准備,於貞觀15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觀的送親隊伍,在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領下,護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親。這支隊伍,除了攜帶著豐盛的嫁妝外,還帶有大量的書籍、樂器、絹帛和糧食種子;組成成員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還有一批文士、樂師和農技人員,幾乎就象一個「文化訪問團」和「農技隊」。

唐太宗深謀遠慮,覺得只有千方百計地對他們從經濟和文化上予以協助,使吐蕃在潛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隨大唐。文成公主實際上就是肩負著這項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務而遠嫁,這支送親的隊伍也是前去協助她完成這項使命的。

唐朝文成公主嫁給藏王松贊干布的故事,流傳1000多年了。漢藏聯姻促進了民族團結,特別是對藏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當時漢族的紡織、建築、造紙、釀酒、制陶、冶金、農具製造等先進生產技術,以及歷法、醫葯等都陸續傳入了藏族地區。同時,漢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民族團結的經典小故事 篇3

為了便於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孝文帝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洛陽。

為了這個,他怕大臣們反對遷都的主張,先提出要大規模進攻南齊。有一次上朝,他把這個打算提了出來,大臣紛紛反對,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很惱火說:「國家是我的國家,你想阻撓我用兵嗎?」拓跋澄反駁說:「國家雖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國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險,哪能不講。」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宮里,再單獨召見拓跋澄,跟他說:「老實告訴你,剛才我向你發火,是為了嚇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覺得平城是個用武的地方,不適宜改革政治。現在我要移風易俗,非得遷都不行。這回我出兵伐齊,實際上是想借這個機會,帶領文武官員遷都中原,你看怎麼樣?」拓跋澄恍然大悟,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張。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親自率領步兵騎兵三十多萬南下,從平城出發,到了洛陽。正好碰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月,到處道路泥濘,行軍發生困難。但是孝文帝仍舊戴盔披甲騎馬出城,下令繼續進軍。

大臣們本來不想出兵伐齊,趁著這場大雨,又出來阻攔。孝文帝嚴肅地說:「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後代人笑話。如果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里。諸位認為怎麼樣?」大家聽了,面面相覷,沒有說話。

孝文帝說:「不能猶豫不決了。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

一個貴族說:「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麼遷都洛陽,我們也願意。」許多文武官員雖然不贊成遷都,但是聽說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擁護遷都了。

孝文帝把洛陽一頭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裡的王公貴族,宣傳遷都的好處。後來,他又親自到平城,召集貴族老臣,討論遷都的事。平城的貴族中反對的還不少。他們搬出一條條理由,都被孝文帝駁倒了。最後,那些人實在講不出道理來,只好說:「遷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還是卜個卦吧。」

孝文帝說:「卜卦是為了解決疑難不決的事。遷都的事,已經沒有疑問,還卜什麼。要治理天下的,應該以四海為家,今天走南,明天闖北,哪有固定不變的道理。再說我們上代也遷過幾次都,為什麼我就不能遷呢?」貴族大臣被駁得啞口無言,遷都洛陽的事,就這樣決定下來了。

民族團結的經典小故事 篇4

新疆——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這個天山腳下是我可愛的家鄉:烏魯木齊市,在這里你會看到熱鬧非凡的大巴扎,熱情的少數民族商人,有幸還可以品嘗到他們親手做的美食,保准你流戀忘返。這里就像一顆正在蓬勃生長的大樹,每個民族是這棵大樹的葉子,祖國就是太陽,祖國好的政策是莖葉,然而這棵大樹的生命和根——是各民族之間的團結。

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生活著13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俗,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依然和睦相處,靠的就是民族團結。在這里每天都會上演民族團結的樂章,在我的身邊也發生過類似的故事,讓我說給你聽吧:在寒假的某一天早上,我懶懶的睡在床上,舅媽帶著表妹出去了,舅舅也是值班走了,陸陸續續都忙去了,在家裡就剩下了我和將近90歲的姥姥,我躺著躺著,實在是躺不下去了,就起床把家裡打掃了一遍,問了姥姥想吃什麼飯,姥姥說這幾天都在吃米食,想吃湯飯,我准備了一下食材,在廚房准備做菜時,我突然聽到姥姥的聲音,趕緊跑過去,看到姥姥在衛生間的門口摔倒了,臉色蒼白,說不出話來,我下意識的扶我姥姥起來,但是姥姥太重了,我根本抬不動她。

當時穿著睡衣,光著腳,到處亂跑,不知道如何是好,敲了鄰居的門,都去上班了我又跑到樓上樓下,沒有強壯有力的年輕人幫我,我特別著急,突然腦海里浮現出了警察的畫面,接著我想到了保安室的保安叔叔,一口氣光著腳從9樓跑到了1樓,奔向了保安室,一見到保安我就語無倫次,一邊哭一遍比劃,終於說清楚了,保安叔叔立即跟我一起上了電梯,我在電梯里哭的稀里嘩啦的,保安叔叔是維吾爾族,不停地安慰,到了我家的門口,看到姥姥躺在那裡直喊疼,看的我心疼的啊,一直在不停地哭。

保安叔叔很冷靜的抬起姥姥的頭,墊了枕頭,發現姥姥墊枕頭不舒服,一個手撐著姥姥的頭,一個手拿出手機給120打了電話,找到了最近醫院救護車的聯系方式,讓他們盡快過來,從頭到尾,他比我還緊張,彷彿懷里的老人是他的親人一樣。我在慌亂中忘了通知舅舅、舅媽了,我一個一個打了電話。不一會兒的功夫,救護人員來了,把姥姥抬走了。第二天姥姥回來了腿上打著石膏,尾骨骨折了,每次我上學、下午回家,保安叔叔總是會問我姥姥的狀況。

這就是暖心的民族團結,這樣的小故事每天都會,各民族之間已經把互幫互助當成了自己的責任,我們堅信新疆的未來會越來越美好的。

民族團結的經典小故事 篇5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樹上的桑子熟了,幾個小夥伴相約到附近麥田邊的桑樹吃桑子。到了樹下,大夥兒歡呼雀躍、爭先恐後的往樹上爬。正在大家吃得歡的時候,突然「咔—嚓」一聲,一位同伴腳下的踩的樹枝斷了,說時遲,那時快,他迅速用雙手抓住了旁邊另外一支粗一點的樹枝,才使得他沒有從樹上摔下來。但是,他雙手抓著那根樹枝,懸在半空中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他開始呼救,「救—命—呀!」其他夥伴聽到樹枝斷的響聲和同伴的呼救聲得知發生了意外,但由於樹葉茂密卻看不到具體情形,因為著急,一時半會兒也下不了樹。

附近農田的維吾爾族大叔聞訊,急忙跑到樹下,看到樹上懸著一名漢族小孩兒,用維吾爾語說了幾句。由於語言不通,他說的話掛在樹上的夥伴一句也不明白,大叔開始一邊說一邊比劃。大叔的意思大概是:附近也沒有什麼可以用得上的工具,他個頭高,站在樹下,要夥伴雙腳踩在他的肩上,大叔扶著他,幫他下來。樹上的夥伴開始有點害怕,大叔再三勸說,夥伴的雙手長時間抓著樹枝有點吃不消,才決定試一試。大叔足足有一米八的個兒,夥伴顫顫巍巍的踩在大叔的肩上,大叔用雙手抓住夥伴的小腿,讓他放開手中的樹枝,大叔要夥伴向下蹲,抓住他的手,然後大叔緩慢的蹲下,這時其他的夥伴也已經從樹上下來了,急忙上前搭把手,就這樣夥伴順利的從樹上下來了,大夥們非常感激大叔。可是大叔的衣服被踩臟了,同伴覺得很不好意思,執意要給大叔洗衣服,大叔只是微笑著擺擺手,回去繼續勞動了。

很多年過去了,這件事依然清晰的刻在我的腦海里。對於從小生活在新疆的人們,民族團結與我們息息相關。加強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族人民職責之所在。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學習身邊的民族團結模範,自覺用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加強民族團結不一定要做驚天動地的事,一句問候,一個舉動,也可以增進民族感情。民族團結無小事,這是一種態度。買下賣酸奶的維吾爾族大姐最後一碗酸奶,讓她能夠早點回家照顧家人;買下賣桑子的維吾爾族小女孩最後幾碗桑子,讓她能夠早點回家吃上熱乎乎晚飯。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小事,體現的卻是民族團結的「大勢」。

民族團結的經典小故事 篇6

昭蘇縣阿克達拉鎮的冬天已經來臨,工作組、村幹部帶著7萬元慰問金,遠行20多公里來到結親幫扶的7戶貧困戶家裡,帶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帶去工作組和村幹部的慰問。年初工作組組長季哨鷹一住村,就來到冰天雪地的蘇勒薩依牧業村,一一查看貧困戶的危房,在多次實地查看危房情況後,協調有關部門,為7戶結對幫扶的危房貧困戶新建富民安居房,9月底交付使用。哈力克葉扎洪接過工作組組長季哨鷹送來的一萬元扶貧獎勵資金,激動得熱淚盈眶:「我的丈夫得病去世了,兩個孩子還小,沒有經濟來源,房子蓋好了,還差施工單位一萬元欠款,現在我可以結清欠款,安心住進新蓋的房子,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工作組、感謝村幹部!」

結親幫扶

3月初,工作組召開結親幫扶座談會,工作組、村「兩委」與14戶貧困戶簽訂結親幫扶協議,成立合作社、發展庭院經濟,通過創業增收帶動貧困戶脫貧。工作組積極組織村裡的返鄉大學生,先後成立了哈薩克手工刺綉和奶製品加工兩個牧民合作社,帶動90多名婦女和20多名貧困戶通過創業增收,脫貧致富。工作組為結親的14戶貧困戶購置菜苗,及時種植到每一戶貧困牧民的庭院,為6戶貧困戶發放了300隻雞苗,為2戶牧民新建了蔬菜大棚,14戶貧困戶通過養雞種菜增加收入。

蘇勒薩依村舉辦村民聚餐團圓會

在開展結親幫扶的同時,工作組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團結進步年主題活動,營造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濃厚氛圍。從年初以來,組織開展了加強民族團結演講比賽、民族團結故事大會、民族團結進步年知識競賽、古爾邦節各民族村民同吃團圓飯等活動,積極營造民族團結、鄰里和睦、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參加活動的群眾超過800人次。共青團員巴合提努爾·薩恆德克在獲得民族團結知識競賽一等獎時發表獲獎感言:「作為年輕人,平時開店忙自己的生意,沒有機會系統學習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通過這次參加村裡組織的民族團結進步年知識競賽活動,使自己認真地學習了相關政策和知識,增進了『五個認同』『六個相互』意識,各民族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更加堅定了。」孤寡老人吾倫別克·沙巴斯在村委會大院參加民族團結聚餐,喝著肉湯吃著抓飯特別高興,激動地對工作組說:「每年過古爾邦節,雖然工作組、村幹部都會來慰問,送來節日的祝賀,但一個人過節有點冷清,今天和40多名鄰居、好朋友一起聚餐祝賀節日,特別有意義,圓了我的團圓夢,村委會就是我的家,村民就是我的家人,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加強民族團結。」

㈤ 有關民族團結的故事有哪些!

1、劉伯承元帥與彝族領袖小葉丹的結盟

1935年5月,紅軍巧渡金沙江後,進入川西繼續北上,決定取道冕寧至安順場渡大渡河,而大涼山彝族聚居區則是必經之地,其中紅軍主力要通過的冕寧以北安寧河支流拖烏河到南埡河一線就是果基家(時稱沽雞)的地盤。

那個時候,當地的彝族人民還處於奴隸社會,由於當時的統治階級實施反動的民族壓迫政策,使得彝民對漢人十分疑忌甚至相當敵視。1935年5月20日,由司令員劉伯承、政委聶榮臻率領的紅軍先遣部隊進入彝族區時,便遭遇當地彝族武裝的襲擊。

熟悉當地風土人情的劉伯承司令,真誠地把果基家首領果基約達(小葉丹)請來做客,兩人談得甚是投機。劉伯承重申了紅軍北上的宗旨和幫助彝族人民解除外來欺壓的承諾。心悅誠服的小葉丹提出要與劉伯承結拜兄弟之盟,劉伯承爽快地答應了。

5月22日,先遣部隊劉伯承司令與彝族首領果基小葉丹相約彝海邊歃血為盟,結拜為生死兄弟。結盟後,小葉丹派出向導為紅軍帶路,護送紅軍順利通過了危機四伏的百里彝區,為紅軍取得強渡大渡河、奪取瀘定橋的勝利贏得了寶貴時間,從而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叫囂的「讓毛澤東成為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

「彝海結盟」是紅軍長征途中留下的一段歷史佳話,是紅軍正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的典範,是民族團結的頌歌。

2、阿布拉江·穆合塔爾:徒行八千里,結親百餘家

44歲的阿布拉江·穆合塔爾,出生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阿扎克鄉提堅村。近年來,他喜歡上了徒步運動,並且開始熱心做公益。

2016年,阿布拉江用18天時間,從烏魯木齊走到阿圖什市,引起轟動。後來,他又有了一個更大的夢想——從烏魯木齊走到北京,沿途宣傳大美新疆和民族團結一家親。

經過專業的體能訓練和精心准備,2017年4月8日,阿布拉江信心滿滿地從烏魯木齊出發,踏上了徒步進京的夢想之旅。

8月15日下午,背著行囊、風塵僕僕的阿布拉江·穆合塔爾終於來到北京天安門廣場。面對鮮紅的國旗,他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動情地說:「祖國很強大,人民很團結,中華各族人民都是一家人!只要大家更團結,祖國就會更強大!」

3、烏蘭浩特火車站:「興安民族團結第一窗」

蒙古族的奶茶和手把肉、回族的油香和饊子、漢族的炒菜和餃子、達斡爾族的柳蒿芽湯、鄂溫克族的奶干、滿族的沙琪瑪……錯落擺開的4張餐桌上,堆滿誘人的美食。

精緻的回族綉花帽、華麗的蒙古袍、莊重的鄂溫克袍、艷麗的達斡爾綉花坎肩……身著民族盛裝的40多口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飄盪在小院的上空。

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巴彥庫仁鎮夏民山家的一次普通聚會。頭戴回族白色圓帽的夏民山驕傲地說:「我們家由回、漢、蒙古、達斡爾、鄂溫克、滿共6個民族組成,45口人,三代同堂。」

多年來,這個大家庭的成員在噓寒問暖的日常交往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在柴米油鹽的尋常日子中,增進了彼此的感情;在大大小小的家庭事務中,促進了理解與包容……夏家民族團結的幸福生活,像草原上的莫日格勒河一樣潺湲長流。

「湖水平靜,鴻雁就平安。」生活在內蒙古的人們深知這句蒙古族諺語的道理。如果說中華民族大家庭是皎潔星空,那麼每一個小家庭就是閃爍其間的星辰。有了一個個像夏家一樣匯聚民族團結大愛的小家庭,中華民族大家庭才能如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如吸鐵石那樣牢牢吸在一處。

閱讀全文

與民族團結故事有哪些阿不都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個外國電影女主很胖,去度假 瀏覽:903
適合陪老婆一起看的愛情片 瀏覽:799
關於鳥的電影有哪些名字 瀏覽:551
金希貞和尹多賢合作的電影 瀏覽:894
從哪裡可以看這一年來電影資訊 瀏覽:406
男男裸體電影 瀏覽:494
韓國電影中文我愛上了媽媽 瀏覽:101
打光屁股電視劇 瀏覽:888
韓國家庭電影 瀏覽:175
午馬電影全集免費觀看 瀏覽:702
電視劇免費觀看在線觀看網站 瀏覽:905
多多小男孩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890
日韓國愛情電影 瀏覽:877
新快電影 瀏覽:31
有關劫匪的中國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92
拉拉片台灣 瀏覽:517
羅麗星克萊爾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743
西班牙現代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288
韓國推理片在線觀看 瀏覽:697
台灣懷舊武俠電影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