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愛情問答 > 天主教如何解釋愛情

天主教如何解釋愛情

發布時間:2022-05-16 08:08:07

1. 愛的定義


作為宗教倫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出現在天主教、基督教和佛教中。因教義不同,「愛」在不同宗教中存在著不同的道德評價。
在天主教里,「愛」(iCharitas,Charity)又稱「聖愛」、 「神愛」、「天主之愛」,是倫理神學思想的核心。這個「愛」的意義是:上帝由於愛創造了人和世界,尤其對人顯示了自己的愛。所以人應該以愛還愛,孝愛天主,恪守天主的規戒。「由於天主這樣憐愛、痛愛世人,世人也應該彼此相親相愛」。(《聖經辭典》)天主教倫理神學認為,1.愛是天主(上帝)創造的目的和原則。基於這個目的和原則,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和整個人類。「的確,你愛一切所有,不恨你所造的,如果你憎恨什麼,你必不會造它」。(《舊約·智十一,25》) 2.人要「愛天主在萬有之上」。既然人類是由上帝的寵愛工化而成,人類就應以最深厚的孝愛來表達對天主的恩謝。所以天主教、基督教奉守的十誡中第一條即是:「愛天主在萬有之上」。3.在以愛天主為最高原則下,人還要彼此相愛。《新約》特別強調:繼愛天主在萬有之上的第一條誡命後,第二條就是「愛人如己」。(《聖經辭典》)
天主教會要求信徒「要全心全靈全力去奉行實踐(愛天主)這條誡命」。要達到愛天主的目的,還要忠誠信仰,奉行各條誡命,其中「愛人如己」是愛天主的具體表現。 《新約》中說:「一個人說自己愛天主,卻不愛自己的弟兄,是說謊話。」
在天主教傳統倫理神學中,對世人的愛(又稱愛德,與信、望並稱三德)是有順序、輕重的,即以親疏遠近及需要的大小,並實踐愛人的難易為標准。按托馬斯的神學道理,首先當愛的是自己的配偶、子女、父母,其次是兄弟姐妹,再次是其他親屬朋友、鄰人等。但在極端需要的關頭,父母居首。
「愛仇人」,是天主教、基督教實踐「愛的誡命」的原則之一,這種原則從「愛人如己」的總誡命中引發出來,推及到怨恨、得罪自己的各種仇人之中,「我——你們的救主——給你們說:你們要以德報怨,要愛慕仇人……」。
但是,這些「愛德」、「善功」均不得損害信仰的基礎——「愛天主」。「愛仇」並不包括那些背棄信仰或阻止人信仰上帝的人,以及與教會利益相對立的集團。
佛教的「愛」,梵文Trsn∂的意譯。即貪愛、愛欲的意思。「欲者,愛也」。(《人本欲生經序》)「十二因緣」之一,認為人在生活中有了苦樂的感受,就自然避苦趨樂,對財色、名利產生貪愛、追求。這種貪愛的直接後果,是人生在虛妄不實的俗界漂泊、掙扎,在痛苦和煩惱中永無解脫之日。
佛教將「愛」作為「惡業」之一,予以否定,「愛為穢海;眾惡歸焉」。(《人本欲生經》)
我國各愛國宗教團體將「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作為實踐愛的具體目標,將傳統的宗教道德與社會主義現實實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愛」具體化,時代化,社會化。

2. 名詞解釋:愛情、婚姻

1.婚姻家庭制度 是一定社會的上層建築,它是由有關婚姻家庭的各種行為規范所構成的制度。 2.婚 就是團體婚,是指一男子和一女子互為夫妻的婚姻形式,它又分為血緣婚制和亞血緣婚制兩種。 3.對偶婚 是指一個男子在許多妻子中有一個主妻;而一個女子在許多丈夫中有一主夫。其特點,和婚制比,配偶范圍縮小,關系相對穩定;和一夫一妻制比,結合仍很脆弱,容易解除。 4.一夫一妻制 也叫個體婚制,是指一個人只能有一個配偶,即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制度。 5.婚姻法 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6.婚姻 是為當時社會制度所確認的男女兩性的結合。這種結合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社會關系,即夫妻關系,也叫婚姻關系,或配偶關系。 7.家庭 是由一定范圍的親屬所構成的生活單位。 8.婚姻家庭關系 是以兩性結合為前提,以血緣為紐帶的社會關系。社會性是它的性質,自然性是它的特點。 9.婚姻 是指婚姻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決定自己婚姻大事的,任何人不得強制或干涉。 10.結婚 是指建立婚姻關系的。主要表現在結不結婚,和誰結婚,完全由當事人自己作主,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強制或干涉。 11.離婚 是指解除婚姻關系的。結婚是以愛情為基礎,雙方自願為條件的。在夫妻感情完全破裂,關系無法維持的時候,依法解除這種痛苦的婚姻,是完全必要的。 12.包辦婚姻 是指第三者違背婚姻的原則,包辦他人婚姻的行為。 13.所謂借婚姻索取財物 是指除婚姻以外的其他借婚姻索取財物的行為。這種婚姻雙方基本上是自願自主的。但是女方(包括女方父母)向男方索取許多財物,以此作為結婚的先決條件。這是濫用了婚姻的權利,是婚姻法所禁止的。 14.一夫一妻制 是指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制度。又稱個體婚制,即一個男子和一個女子結婚,和歷史上的團體婚是對應的。 15.重婚 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結婚的行為。已經有了合法的婚姻關系,後又與他人締結第二個婚姻關系,前者叫前婚,後者叫後婚,也叫重婚。重婚是違法行為。如果當事人主觀上存在故意,則構成犯罪。 16.親屬 是指因婚姻,血緣或收養而產生的社會關系。 17.自然血親 指出於同一祖先,有自然血緣關系的親屬,如兄弟姐妹、父母子女。 18.擬制血親 指本來沒有自然的血緣關系,或無直系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等,稱為法律上擬制血親。 19.姻親 指以婚姻關系為中介而產生的親屬。 20.血親的配偶 指自己的血親(包括直系和旁系)的配偶。直系血親的配偶如兒媳、女婿;旁系血親的配偶如兄弟之妻、姐妹之夫、伯母、姑夫、姨夫等。 21. 配偶的血親 指自己配偶(夫或妻)的血親。 22.配偶的血親的配偶 指自己配偶血親的配偶。如妻或夫的兄弟之妻、姐妹之夫等。 23.親屬的法律效力 是指一定范圍的親屬所具有的權利義務關系。 24.結婚 又稱婚姻的成立,或婚姻的締結,是男女雙方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夫妻關系的法律行為。 25.結婚的程序 是法定的婚姻合法有效的形式,也就是指結婚應該辦理的法律手續。 26.婚約 亦稱訂婚,是男女雙方以將來結婚為目的而作的事先約定。婚約雙方俗稱未婚夫妻。 27.無效婚姻 是指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條件而不發生法律效力的男女兩性的結合。 28.可撤銷婚姻 是指當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而成立的婚姻,或者當事人成立的婚姻在結婚的要件上有欠缺,通過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行使撤銷權,使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婚姻關系失去法律效力。 29.夫妻共同財產 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 30.夫妻特有財產 是指夫妻在實行共同財產制的同時,依照法律規定或夫妻約定,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 31.撫養 是指父母從物質上對子女的養育和照料。 32.贍養 是指子女在以物質上為父母提供必要的幫助。扶助是指子女在思想上、感情上對父母的尊敬、關心和照顧。 33.收養 是公民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的子女的法律行為。 34.離婚 是夫妻雙方依照法律規定解除婚姻關系的行為。婚姻法規定,離婚有兩個程序,即行政程序和訴訟程序。 35.許可離婚主義 即允許夫妻一方或雙方離婚的主張。一方要求離婚,叫單意離婚;雙方離婚,叫協議離婚。 36.禁止離婚主義 即禁止一切離婚的主張。它是一種宗教婚姻制度,產生與教,盛行於中世紀,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37.涉外婚姻 是指發生在我國境內的,中國公民和外國人(包括常駐我國和臨時來華的外國人、外籍華人、定居我國的僑民)的婚姻。 38.訴訟外調解程序 也叫行政調解程序,是指以外的有關部門依法對一方要求離婚的糾紛進行調解。 39.復婚 指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並到婚姻登記進行復婚登記後,取得結婚證,重新確立夫妻關系的為復婚。 40。家庭職能 就是指家庭在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方面所起的作用。

3. 天主是愛 是什麼

「天主是愛 」是天主教的譯法,基督新教譯為「上帝是愛」,英語為「God is LOVE」;大概的含義為:「上主(天主、上帝,三位一體的真神(天父雅威、聖子耶穌及聖神))是一切愛的根源」所以說天主是愛。

4. 我想問下。佛教裡面多男女的愛情情慾要摒棄。是什麼道理。佛經怎麼說的。這方面怎麼說的

你先把什麼是佛搞清楚,這個道理就明白了。佛,是覺性,是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佛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解脫。佛經是2500多年前佛陀釋迦摩尼在印度給其弟子講課時的內容,由其弟子門人記錄整理而成。跟《論語》的成書差不多。據我的了解,佛教和佛不是一回事。佛教講的是四大皆空,眾生平等。不提倡愛情,有妻子甚獄之說。當時僧滿為患,什麼僧都有,不好管理,最後想了辦法,才立了戒規。戒是為了止惡。人有貪嗔痴,這些都是人為惡內在的原因。定是為了止慮,停止妄想,讓心平靜下來,冷靜下來。這樣才能理智,才能有了正知正見,才能證得慧。這是循序漸次的修行。其實也可以反過來。先有了慧,自然就有了定,有了戒。這是上根利器之人的修行之法。當年六祖慧能就是因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生感悟而得道,成為五祖的衣缽傳人,禪宗的第六代祖師。佛認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都是因緣假合,因果的因果,條件的條件,變幻無常。所以教化眾生呀,不要著相。而沒覺悟的人,無明眾生,就會對一切虛妄的相產生分別,有了喜好,就有了執著,於是也就有了痛苦。愛情的本因是人的性慾,由於妄想,產生分別形成的。這是一個修行者的障礙,所以佛教摒棄愛情。那麼就要問修行是為什麼呢?是為了成佛。佛經里又說,「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就連「佛」、「涅槃」都是虛妄。無量壽、極樂世界、天堂、地獄,都是虛妄。是佛教化人,要人行善止惡。因為善惡報應,因果不虛。所以什麼是佛?佛就在你的心裡。什麼是解脫?解脫就是你心裡的一種感悟。佛是用來制心的。所以覺悟的人,不昧因果,當來則來,當去則去。無所執而執,無所住而住,無所滿而滿。成佛,修的就是一顆平常心。說了這么多,回過頭來,再看愛情,你明白了么?

5.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

1.歷史方面
「天主教」原名Catholic Church,即大公教會,是初期基督教會的泛稱. 可惜大公教會領導階層漸漸偏離聖經的真理,宗教領袖們建立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威,及許多不合乎聖經規條及傳統,甚至宣揚人的得救,不僅只靠耶穌基督的恩典,還要加上很多攻克己身的行為,加上要向聖徒認罪,及要買贖罪券等等.
在16世紀,許多基督徒看到當日的羅馬天主教會愈走愈歪,決心從傳統的天主教中分離出來,建立所謂 「更正教」 (Protestant,又稱新教),也就是今日的基督教. 他們重新高舉聖經為信仰的最高原則,強調基督教的信仰立場是 「唯獨聖經」 「唯獨基督」 「唯獨恩典」 「唯獨信心」. 自此,歷史上出現了天主教(原來的大公教會)和基督教. 可以說,天主教是漸漸偏離了聖經的真理, 基督教是力求正本清源,歸回聖經的真理.

2.兩者在信仰上的主要分別
第一, 信仰的權威: 基督教強調聖經是神默示人寫成的,是神親自向人說的話,故也是信仰唯一的權威,故謂之「唯獨聖經」. 天主教則認為除聖經的權威外,一些由聖人寫成的次經,玫瑰經等也是信仰的權威. 然而這些次經及玫瑰經與聖經是有抵觸的道理. 另外,天主教也太強調教皇在信仰的解釋及執行上權威.
第二, 人的得救: 基督教認為人的得救,完全是靠耶穌基督十字架捨命的救恩,故謂之「唯獨恩典」, 而人是靠信心來領受這個救恩,故謂之」唯獨信心.」 天主教認為,人的得救,除了信靠耶穌基督的救恩外,還要加上很多人為的條件,例如僅守規條及傳統.
第三, 人與神的關系: 基督教認為,人與神有直接的關系. 雖然人因罪而不配來到聖潔的神面前, 但靠著耶穌基督的贖罪恩典,人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神施恩寶座前,故謂之」唯獨基督」. 天主教認為,人與神中間,要有一個中間人,就是神父.所以信徒應向神父作 「告解」,才可以得到神的赦免. 另外重要的中間人,就是死去的聖徒及聖母馬利亞.天主教認為,信徒若要向神祈禱,便要先借著這些聖人轉達. 這樣的道理也與聖經的教訓相違背的.
第四, 把馬利亞偶像化了: 天主教尊崇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把她與耶穌一樣,受信徒的敬拜與贊美,也把玫瑰經等同了聖經的地位,更因馬利亞是耶穌的母親,而無形中把她比耶穌的地位更高. 基督教認為,聖母雖被神揀選生養耶穌,但她也是本性有罪的人,敬拜馬利亞,就是犯了十誡中的第二誡,就是膜拜偶像.

補充: 以上提到天主教的偏離聖經的情況,主要是發生在中世紀以後以致16世紀更正運動改教的時候. 近幾個世紀,天主教的發展有很大的轉變,有部分的天主教會已摒棄很多歷史上的錯誤. 以上所說的,是一般觀察到的現象.

另外信仰是個人與神之間的關系,別人不能代替你,不是說別人怎麼樣,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與耶穌基督有關系,不論天主教還是基督教,不是說我們信哪個教可以得到救恩,而是我們都要來到耶穌的面前,不是說一種形式,只要加入基督教或天主教就好了,就萬事大吉了,不是這樣。
願上帝賜福你,引導你,幫助你,堅固你的信心,耶穌愛你!
希望對你有些許幫助!

6. 天主怎麼解釋人活的意義

這兩天,一位智者在與我討論人活著的意義,他的許多思考我是很贊同的,也很佩服他的睿智,盡管如此,他也有許多生活中的困惑,比如:一個人活著,追求的是責任多還是快樂多,是成功多還是金錢多,是友情多還是親情多……等等吧。

我想,人活著的意義應該不少,沒有一個特別具體的標准答案,關鍵看你如何選擇?曾經收到一條簡訊息,說人生是:1歲閃亮登場,10歲天天向上,20歲遠大理想,30歲基本定向,40歲發奮圖強,50歲處處吃香,60歲告老還鄉,70歲打打麻將,80歲曬曬太陽,90歲躺在床上,100歲掛在牆上。人生一輩子也就這樣。當然,人能到這樣,是最幸福了,大部分是無法得到。我認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一昧考慮人生的意義那沒有必要,因為人生,不管你多輝煌,多幸福,也不管你多貧窮,多落魄,都將會是曇花一現。兩種情況對我們本人來都沒有意義,但是,人作為一個個體是可以死掉的,但人作為一個生命群體,永遠都會繁衍下去,來到這個世上,我們還是要履行匆匆過客的義務,以「人」的道德標准和價值取向來約束我們,來定義我們。不管人活著有沒有意義,總的來說,我們作為有形體的生命實體,在近百年的人生里程中,我們還得應該有點理想,有點志向,履行我們人生的義務。

今年高考作文的題目是:「不要輕易說『不』」,雖然是高考作文,但各行各業的人都在做這道作文題,有的寫的是非常好的,從不同的角度,說出了為什麼不能輕易說「不」的理由。看到這個作文題目,我用一天的時間觀察了一下身邊的人,說「不」的頻率是很高的,比如:「今天我不舒服了,需要請假。」「這個人不行,做事情欠考慮。」「晚上我有事,不能參加學習了。」「明天早上家裡有事,我不能出早操了。」「我寫不了這份材料,我不是干這活的人。」「孩子不聽話,真是不能理解家長的心。」「領導不理解我,我能有什麼辦法。」……

我沒有用太多時間考慮活著的意義,但那位智者說出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他說:「人活著,就是為了追求快樂,想方設法、千辛萬苦、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追求,就是為了讓快樂的時間多一些,讓不快樂的時間少一些。」嗯!挺有道理的。

一位同事說:「他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就得為許多關系而活著。首先為帶你到這個世界來的父母活著。你要讓他們快樂,這是給他們的回報;其次要為你的親朋好友活著,也要讓他們感到快樂,這也是給他們,同時給自己的回報;然後要為你的愛人活著,這是你學會接受愛以後,再學會付出愛的時候;這以後你就得為你孩子活著吧。當然,我們也要為自己活著。我們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就不要再哭著回去吧?為自己活著、為愛你和你愛的人活著。」還有一位同事說:「活著是為了面子,如果人活著與周圍的人比較,沒有面子,那麼對這個人來說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沒有錢可以原諒,沒有愛情也可以原諒,但是不要臉卻不行。」還有的人說:「人活著為了生命的存在和延續,為了實現理想和追求,為了體現人生自我的價值。」

我同意智者的意見,活著就是為了讓自己和身邊的人快樂多一些,不快樂的時間少一些。

7. 天主教是什麼意思

就是基督教的一種

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音譯加力特教,意譯公教。因其中心在羅馬,又稱羅馬公教。中國人根據明末耶穌會傳教士的翻譯,稱之為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根據1990年統計,全世界共有信徒近10億。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西帝國在政治、社會、語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影響了基督教,在其形成初期,就逐漸分成以羅馬為中心的拉丁語派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希臘語派,東西兩派為教會最高權力和教義等問題長期爭論,終至1054年正式分裂。東派強調自己的正統性,稱為正教,西派強調自己的普世性,稱為公教。公教即天主教在中世紀曾深入西歐社會的政治、經濟、倫理、法律、學術、文化、教育和藝術等各個領域,成為無所不在的精神力量。直到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從中又分裂出與羅馬教廷脫離關系的新教(抗羅宗)各派。天主教一方面發動了與之對立的反宗教改革,加強教廷權力,整肅教會紀律,同時成立耶穌會等組織,深入社會各階層進行加強天主教的活動。隨著歐洲列強相繼向海外擴張,天主教向非洲、中南美洲、北美洲和亞洲開展傳教,擴大了影響。在本世紀,面對世界發生的重大變化,天主教一方面在其內部反對現代主義神學,反對共產主義等「錯誤學說」,另一方面也逐步改變僵硬立場,提出了革新和對話的方針,謀求與基督教各派及社會各方面進行合作。

天主教會的組織形式嚴格集中。它重視教階制,教階制分為神職教階和治權教階。神職教階有:主教、神父和助祭。治權教階有教皇、宗主教、牧首主教、省區大主教、都主教、大主教、教區主教等,教皇具有最高權威,神聖不可侵犯,由樞機主教構成的樞機團選舉產生,樞機團也是教皇的主要咨詢機構。天主教嚴格規定神職人員不得結婚,與俗人有明顯界限。修會由信徒組成,修士須發安貧、守貞、服從三願,並過集體生活。除教皇之外,公會議也具有至高權威。公會議由教皇主持召開,代表為世界各地區的主教。重要修會、修院領導人及著名神學家、教會法專家也常應邀參加。12世紀至今,天主教已召開過13次公會議。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教會法令是12世紀中葉的《格拉蒂安教令集》。16世紀時,《教會法大全》問世,20世紀初又修改簡編為《天主教會法典》,1983年,又頒布了更為簡明的新《天主教會法典》。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穌基督,並尊瑪麗亞為聖母。教義統一,基本教義信條有天主存在;天主永恆、無限、全知、全能、全善,他創造世界和人類,並賞善罰惡;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道成肉身、聖子受難,復活升天,末日審判等。天主教認為教會為基督所創,乃基督之身,人只有通過教會才能獲得拯救。早期天主教主要根據亞歷山大派神學及奧古斯丁神學解釋教義,13世紀後,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體系逐步成為官方神學。20世紀後,新托馬斯主義、超性托馬斯主義也被用來論證天主教的信仰和教義。天主教把耶穌的誕生、死亡、復活、升天、聖母的升天都定為節日,記於專門的教歷之上,每逢這些節日要舉行的彌撒為主的儀式。又設有聖洗、堅振、聖體、終傅、告解、神品、婚配七項聖事。

8. 愛爾蘭 ,是不是真的禁止離婚 。

【人口】450萬。絕大部分為愛爾蘭人。官方語言為愛爾蘭語和英語。居民94%信奉羅馬天主教,其他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等。婚配聖事
基督教公教(天主教)、基督教正教(東正教)、普世聖公宗視婚姻為聖事∕奧跡∕聖禮
基督教新教視婚姻為一般禮儀,不視之為聖禮
在基督的愛內,男女二人自由地將自己交給對方,願意共同勉力度一個更圓滿的基督徒生活;並在二人的相愛中,傳生後代,負起教養子女的職責。
[編輯]限制
天主教、東正教教友(即使只是一方)一般而言必須在聖堂進行
天主教、東正教的婚配聖事具有不可拆散性
在天主教,離婚再婚之人士,後一段婚姻是不獲教會承認,除非單方面死亡或以信仰理由成功得到寬免,或獲教會婚姻法庭經調查後宣判前段婚約無效。
在天主教,離婚再婚的教友及與離婚者結婚的教友,不稱領受聖體聖事
離婚再婚的教友及與離婚者結婚而尚未獲教會解取前一段婚約及補禮的教友,不稱領受聖體聖事
未得教會批准,而自行不在聖堂結婚的教友(即使只是一方是教友),在未補禮及未辦妥有關手續時不可領受聖體聖事
將結婚的男女雙方,應已領堅振。凡尚未領堅振聖事者,倘無重大不便,應先領該聖事。
[編輯]天主教辦理婚姻應留意
男女雙方應於結婚前三個月內到任何政府或當地的婚姻注冊署登記,領取婚姻許可證書(Certificate of Registar of Marriages) 。
至少在結婚前六個月,前往行將舉行婚禮的堂區辦理有關的手續。
要盡早往見神父,商討有關事項,如:日期、婚前諮詢等。天主教的愛情和婚姻
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作者:榮主益人來源:本站整理發布時間:2010-12-21 19:39:01
天主教的愛情和婚姻是最完美的婚姻。 我們來看看天主教的婚姻和世俗婚姻的差別。
天主教對婚姻的約束非常簡單,非常明了,天主教把婚姻當成聖事,婚姻是單一的,和不可拆散的,天主教徒只能結一次婚,是公開的,永願的。 如果你信仰天主,你就信仰你對婚姻的許諾,如果你背叛婚姻,你就背叛你的信仰。
我們來看看天主教的婚姻儀式:
神職:你們兩位既願意結為夫婦,就請你們(彼此握著手)在天主及教會面前互相訂立你們的婚姻盟約。
新郎向新娘許諾: (新娘的名字XXX)我如今鄭重承認你作我的妻子,並許諾從今以後,無論環境順逆,疾病健康,我將永遠愛慕尊重你,終生不渝。 願主垂鑒我的意願。
新娘向新郎許諾: (新郎的名字XXX)我如今鄭重承認你作我的丈夫,並許諾從今以後,無論環境順逆,疾病健康,我將永遠愛慕尊重你,終生不渝。 願主垂鑒我的意願。
簡單的一個宣誓,但都是你的信仰,為什麼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做的,而不是頭骨或者腿骨做的,因為女人原本就是和男人一體的,既不能把女人頂在頭上,也不能把女人踩在腳下。 如果夫妻之間,能做到為許諾負責,那麼,我們還擔心什麼呢?
你做的,就是我做的,你的付出就是我的付出,你的愛就是我的愛,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能離開我自己嗎? 當然不能,所以,天主教徒的家庭都是很和諧的。 就如耶穌所言:「人要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當然,天主教徒也是人,也有迷惘,也有不堅定,也有矛盾,怎麼辦? 雙方先自我調解,相互理解,不要帶著仇恨過夜。 如果帶著仇恨過夜,今天也許會沒事,以後呢? 當你們再次爆發矛盾,那夜的仇,就是矛盾的火,就是分離的根。 當調解無效的時候,夫妻雙方可以找神父裁決,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但,神父的話,就是代表教會和天主勸勉雙方,以信仰的心態接受對方。 以後,不能在拿這件事來反擊對方,神父告訴你們的是愛,這愛是無私的愛,是為對方付出的愛。 雙方都是帶著理解離開的,他們都懂得什麼是夫妻之間的愛,既然懂了,信了,還有什麼是不能克服的呢?
我們再想想非宗教性的婚姻為什麼會出軌,因為,你在對方身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因為他們雙方都是先想到自己沒有的,去沒有珍惜自己擁有的,因為他們想到的,都先是自己的,他們的愛,是建立在自私之上再將剩餘的情感施與對方。 有人說,很多人作為一方是無私的,為什麼,婚姻仍然不美滿,我要問你,另一方呢? 他懂得嗎? 他若不懂,你們便也不是一個人。 如果,你們因為習慣而分不開,但是痛苦不斷,那麼一起來天主教堂吧,認識真正的愛情婚姻,你們必將幸福,若你堅持選擇痛苦,那麼這也是你的選擇,既然是你的選擇,那麼就不要抱怨那麼多了。
天主教徒一旦一方決定離婚而再婚,那麼他不能再懺悔,領聖體,他背棄了自己的信仰,一個真的信徒,能背棄自己的信仰嗎? 這就是天主教對婚姻的保障。
我們來看世俗的婚姻保障。 我們翻開《婚姻法》,都是強調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離婚以後對財產的保護。 我不是否認要維護自己的利益,但,一個婚姻,首先想到的,不是愛對方,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那麼婚姻,有何意義而言? 不愛他,何必結婚? 利益的產物是為何服務? 不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嗎? 一個人,生來便有親情,愛情若建立在物質上,那麼我們的人的所有情感追求豈非都是物質的?和一個不愛的妻子和丈夫生活,和一個普通朋友或親人生活有什麼區別? 那愛情也就不當得是愛情了,是親情或者是友情。 若一旦利益分歧,便什麼情也不是了。 天主(上帝)將婚姻賜給人類,是對人的最大恩賜,這不是為了神,而是為了你自己。
愛情是一種信仰,一種愛,有人說,愛情不值錢,生活大於一切。 當你的生命都變成物質,那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那些建立在物質上的愛情,如果雙方懂得了愛,那祝福你們美滿;如果是為了利益而將分離的婚姻,我願你們早日分離,因為,分離的恨和苦,將要污染你的愛和善,當你們從愛人變成仇人,在苦中會使人明白,愛才最重要的。 物質的生命終將消滅,但是愛可以將我們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這是物質的豐厚與否,永遠不能帶給我們的結果。 因為,付給你錢的人,你未必愛他,但是付給你愛的人,你必將愛他。 愛大於一切,因為天主(上帝)就是愛。 願我們人類在愛與被愛中領悟天主(上帝)對人的愛。

9. 月が綺麗ですね是啥意思

意思是:

今晚的月色真美。

其實 「Love」這個詞第一次來到日本,還是在近代,因西方天主教傳道日本,而讓日本人接觸了這個西洋詞。

天主教牧師宣傳「Love」時,對日本人解釋它的意思,也都是與天主教的大愛相關的含義。而日本人的傳統中,本就沒有什麼「大愛」的觀念,有的只是對家人、對祖先的敬重之情。

唯一與之差不多的便是「大切」這個詞了,比如會說「母上を大切にしなさい。」(好好對待母親大人),「旦那様を大切に思います。」(珍重丈夫)等等。

因而,到了日本近代明治維新時期,「I Love You」這個詞來到日本後,日本人非常困惑,要怎麼翻譯才貼切呢?於是有了夏目漱石的這段插話。

「月が綺麗だ」這句話,言下之意是「夜空を見上げて柔らかくて幻想的で美しいと感じた「月」を君にも見てもらいたいんだ」

仰望夜空,看見皓月當空,無限柔情和美輪美奐之感,不禁讓我想和你一起享受這一美好。而「你」必定是我珍重的人(大切な人)。

可見日本人的語言表達之含蓄。

雖然,現在的日劇中,經常會有「愛してる」的台詞,但實際上日本人在生活中,並不會輕易使用這個詞,除了戀人之間會說「好き(だ)よ」。

家人之間多會用其它的表達來表示愛的感情,如丈夫對妻子會說「かわいい」或「ありがとう、感謝している」來表達對妻子的愛。

(9)天主教如何解釋愛情擴展閱讀

日語里相關字句的讀音

月:つき(tsuki)

好き:すき(suki)

付き:つき(tsuki )

付き:陪伴

付き合って:交往

由此可見,月與好き讀音相近,而好き一詞想來也為大家熟知,算是日本人告白時的經典台詞。比如:「好きです。私と付き合ってください。」 我喜歡你。請和我交往吧。

那麼,在這里把諧音的すき代入進行翻譯,意思就很簡單易懂了。喜歡你真是太好了(是多美麗的事啊)。

月與付き同音,在此也可嘗試代入進行翻譯,意思如下:

(如果你能)陪在我身邊多好。

10. 天主教徒的婚姻禁忌

天主教信仰作為人類文明發展過程的成果之一,其「禁忌」對於信仰者「內心的道德法則」(康德語)極具重要性。

1.獨身禁忌。根據教會的傳統,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結婚的。教會的傳統觀念認為,凡進入神職界奉獻生活的人,沒有家室所累將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自由去宣講基督的博愛思想。天主教會「獨身制」的產生,並非出於對現實生活的逃避,而是個體生命對高尚行為在體驗中升華的過程。所以,同天主教徒交往時,見到主教不可問「有幾個子女?」遇到年輕的神父、修女則不可問「愛人在哪裡工作」等問題。

2.神職從商禁忌。教會禁止領受神品者經商。但這並不意味著教會對於合理經商不予以鼓勵。反之,教會贊同正當的經商行為,並主張在商業活動中給社會的貧困群體帶來福利。

3.離婚禁忌。禁止婚姻離異是天主教會維系家庭和諧的倫理方法。因為婚姻作為天主教的一件聖事,極具嚴肅性與有效性,一是強調男女婚約之初的不可輕率性,二是主張兩人的結合必須以愛情為基礎。

閱讀全文

與天主教如何解釋愛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地方出的美女多 瀏覽:857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在哪個地方 瀏覽:239
什麼是寮國經濟 瀏覽:955
鼠和鼠的婚姻如何和財么 瀏覽:588
兩岸經濟同屬於什麼經濟 瀏覽:559
紙箱怎麼變成美女 瀏覽:880
海馬幸福是用的什麼發動機 瀏覽:113
婚姻名義費是多少 瀏覽:500
怎麼介紹幸福樹 瀏覽:548
美女主播電視辯論哪裡能看到 瀏覽:378
大象救了好多小朋友什麼故事 瀏覽:377
幸福護膚是什麼呀 瀏覽:856
美女你又跑到哪裡去的 瀏覽:797
怎麼健康的吃面 瀏覽:806
怎麼哄異地對象睡覺的故事 瀏覽:676
夫妻一方婚姻出軌要如何處理 瀏覽:810
屬蛇配羊的婚姻如何 瀏覽:772
美女結拜為夫妻怎麼了 瀏覽:558
哪些神話故事講的是捨身為人 瀏覽:106
會計事業編屬於什麼崗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