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愛情問答 > 魯迅對待愛情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魯迅對待愛情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3-02-06 08:53:54

㈠ 求魯迅的婚姻故事詳細一點!

一、魯迅與朱安

1906年,魯迅在日本三番五次接到母親催歸完婚的電報。魯迅回說,讓姑娘另嫁他人為好。母親電報的內容改為:母病速歸。孝子魯迅匆匆回國,等待他的當然是一場婚禮。這位生性開朗、喜讀小說的母親魯瑞,一生與魯迅情感極好,唯獨在兒子婚姻這件事上,做了她應該做又萬不該做的強迫。

光緒三十二年農歷六月初六(1906年7月26日), 桀驁不馴的青年魯迅,被裝了一條假辮子,頭戴禮帽,身著禮袍,一套新郎行頭,木然迎親。新娘朱安的腳怯生生從轎簾中伸出來,中等大小,半天懸空,急欲著地。而綉花鞋終於不慎掉地,鞋頭塞有一大團棉花。她舊式女人的小腳露餡了。

揭開蓋頭,魯迅看到一張狹長的臉,臉色萎黃,顴骨凸出,前額高而近禿,發育未足,似有病容。當夜,魯迅坐了一宿,徹夜未眠。此後幾天皆在母親房中看書、入睡。4天後,魯迅便借口「不能荒廢學業」,與二弟周作人啟程回日本,一走3年。傳統婚制把他請進了婚姻的城堡,但他把朱安當成「母親送給我的一份禮物,我自當好好供養。但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從此,兩人分別陷身婚姻的墳墓,一人在里頭,一人在外頭,只有荒原與冷雨,兩人都吞噬了無盡的苦澀。

1909年8月,魯迅回國。1910年7月,回紹興,後任紹興師范學校校長。雖身在紹興,魯迅卻以公務纏身為由,回家次數寥寥,實則有意迴避朱安。彼時魯迅剛剛30歲,當為一個男人的猛虎之年。但他心境寂寥,形容枯槁,時時「囚發藍衫」,抽煙買醉,貌若其《酒樓上》伶仃溺飲的回鄉青年,陷於苦悶的人生、灰暗的命運。他在寫給好友許壽裳的信中說:「仆荒落殆盡……又翻類書,薈集逸書數種,此非求學,以代醇酒婦人者也。」自嘲中道出肺腑之言。話中可見逃避婚姻的禁慾者魯迅對待女人的態度——女人如醇酒,可解萬古愁,欲求之,卻禁之。他如同一個苦行僧,承擔著存在與禁慾的絕望,而把「力比多」轉移到整理故紙堆,鬱郁心事,寄託青燈黃卷,後編成《古小說鉤沉》。而朱安在周家年復一年獨守空房,無望地等待又等待,身體與青春一起枯萎埋沒,一直到心如枯燈,命若苦瓜。

1912年,魯迅受蔡元培之邀,由南京轉北平教育部任職。前幾年,他住在「S」會館的「補樹書屋」里,據《吶喊自序》說,「那裡弔死過一個女人……夏夜,蚊子多了,便搖著蒲扇坐在槐樹下……晚出的槐蠶又每每冰冷地落在頭頸上。」可見際遇寂寥。魯迅在漫長的沉寂中潛入歷史,抄古碑,拓片……他的枕下,一度藏有一把匕首,尋思「去自己死掉……」到1919年錢玄同等人來找他,他終於呼嘯而出,為新文藝吶喊助威,寫出《狂人日記》等篇章。

1919年11月,魯迅用賣掉紹興老屋的錢,購置了北京八道灣的一座三進式四合院。作為周家長子,魯迅有大家庭理想。他把母親與朱安接到北京,安排在中院。二弟周作人一家、三弟周建人一家,分住在大且宜於兒童游戲的後院。這時,魯迅與朱安徒有其名的婚姻已經維持了13年。魯迅年近40,朱安年已43,蹉跎難以言表。

魯迅繼續堅決地抵制著朱安。據郁達夫說,此時正當壯年的魯迅為壓抑性慾,特意穿單褲睡硬板床。魯迅自己也有這樣的說法:一個人如果不得已過單身生活,不合常態,生理變化不免導致心理變化,變得偏執,變得世事無味,人物可憎。

1923年,魯迅與周作人反目割席,憤而出走,搬到磚塔胡同。搬家之前,魯迅問了朱安的去向——是留在八道灣,還是回紹興朱家?朱安黯然回答:「八道灣我不能住,我獨個人跟著叔嬸侄兒侄女過,算什麼?紹興朱家我也不想去。你搬到磚塔胡同,橫豎總要人替你燒飯、縫補、洗衣、掃地,這些事我可以做……」言語十分自卑凄苦。

1924年5月,魯迅借債重新購置了西三條胡同21號,即「我的後院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之居所。兩人同在一個屋檐下,日常見面,形同陌路,日日無話。飯間對話,也無非問菜味鹹淡如何,答應者或點頭,或曰「是」與「不是」。朱安為魯迅做了棉褲,魯迅棄之不穿,後來周母叫孫伏園勸說,他依然不穿——魯迅之禁慾,居然禁慾到一條胯下之棉褲!母親問他朱安有什麼不好?魯迅只搖搖頭回答:和她談不來,談話沒味道,有時還自作聰明。魯迅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告訴她,日本有一種點心很好吃,她說是的,是的,她也吃過的。其實這種點心不但紹興沒有,全中國也沒有,她怎能吃到?

魯迅與許廣平在上海定居後,曾一度與朱安同住的俞芳問她以後怎麼辦?朱安激動又失望地說:「過去大先生待我不好,我想好好服侍他,一切順著他,將來總會好的。」又打了一個比方:「我好比是一隻蝸牛,從牆底一點一點往上爬,爬得雖慢,總有一天會爬到牆頂的。可是現在我沒有辦法了,我沒有力氣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無用。」又說:「看來我這輩子只好好好服侍娘娘(周母)一個人了,萬一娘娘歸了西,從大先生一向的為人看,我以後的生活他是會管的。」——這時,朱安真如一隻蝸牛落地跌傷了。魯迅有了海嬰後,朱安面露喜色,為自己「無後之錯」略微感到解脫。還想著,自己死後,有海嬰給她燒紙,送庚飯,送寒衣,閻王不會認為她是孤魂野鬼,罰她下地獄,讓她挨餓受凍……

1944年,唐弢等人為保存魯迅遺物,勸阻出售魯迅藏書,到北平逗留。由魯迅學生宋紫佩陪同,去拜訪朱安。此時的朱安,已是白發蒼蒼,敝衣霜容,生活貧苦。朱安禁不住沖著來人說:「你們總是說魯迅遺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魯迅遺物,你們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這是她唯一也是最後的一聲吶喊,猶如杜鵑滴滴啼血。她曾經是魯迅的禮物,最後,她成為魯迅的遺物,而從來不是一個人,一個妻子。嗚呼悲哉!雖兩人都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但朱安無疑承受了加倍的冷遇與痛苦。其一種冷遇與痛苦,直接來自魯迅。魯迅雖曾說自己也是「陪著作一世的犧牲」,但他後來有許廣平與周海嬰;而朱安做了一輩子無怨無尤的家僕,坐了一輩子無夫無子的冷宮。終其一生,魯迅對她敬重有餘而形同陌路。在一生受囿於舊婚姻囹圄的女性中,朱安是妻性最不解放、境遇最悲苦的一個。

二、魯迅與羽太信子
學者孫郁說:在魯迅的個人生活中,有兩件事對他的打擊是沉重的。一個是他的婚姻生活,一個就是與弟弟周作人的失和。從八道灣遷至西三條胡同,是魯迅大家庭理想的破滅,從此,他與多年相敬相親的周作人,永遠地分手了。

魯迅與周作人,一直兄弟怡情,魯迅對二弟的照顧與啟蒙,真真切切地「長兄如父」。周母曾說:「三兄弟住在一起十分友愛,曾經不止一次當著我的面說,兄弟永不分家。」關於魯迅與周作人的失和原因,疑雲重重。但大致上,直接導因是因為:羽太信子。

1923年7月19日,周作人給魯迅遞來一封絕交信:

魯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作人

七月十八日

兄弟兩人此段時間里的日記都語焉不詳。周作人事後撕去兩頁日記,對個中原委,周作人說:「不辯解。」「大凡要說明我的不錯,勢必須先說對方的錯。不然也總要舉出些隱秘的事來做材料。這都是不容易說得好,或者不大想說的,那麼即使辯解得有效,但是說了這些寒磣話,也就夠好笑,豈不是前門驅虎而後門進了狼嗎?」多年來,有眾多學者或好事者紛紛揣測魯迅與羽太之間的瓜田李下,但不免是局外人的饒舌。

羽太信子,日籍女子,當年魯迅與周作人留學日本寄住「伍舍」時,羽太是他們的使女。據說,此女出身貧寒卻性喜奢侈。1909年,周作人與她結婚,1911年,攜妻歸國。較之朱安,羽太信子肌膚豐美,略有幾分姿色。又據說,患有歇斯底里症與臆想症。癔病發作時,如譫如囈。

在魯迅好友許壽裳和三弟周建人的回憶中,兄弟失和的原因,大抵是因為信子持家揮霍,又不滿魯迅的「家長」地位,而「啟孟(周作人)真昏」,聽信婦人讒言。當年魯迅在教育部的薪金每月300元,還有講課、稿費等收入,周作人也不輟筆耕,兩人的收入比一般職員的收入,已高出10多倍,但家用仍然時時拮據,月月虧空。魯迅整日勞頓,出門坐的是黃包車。而作人與信子一家,出入動輒轎車,奴僕成群,極盡奢華。魯迅曾感嘆,自己黃包車運來的,怎敵得轎車運走的?

魯迅從八道灣搬出後,昏迷高燒數月。直到1936年臨終前,給母親的遺書中還在說:他是被八道灣驅逐的,死不瞑目。而周母說:大先生和二先生的不和,完全是老二的過錯,大先生沒有虧待他們。魯迅的憂憤,曲折地寫在新編歷史小說《奔月》中,發表時,筆名為宴之敖。他解說,「宴」,從家,從日,從女;「敖」,從出,從放。他是被家裡的日本女人驅逐出去的。小說中,把嫦娥刻畫成一個抱怨吃「烏鴉炸醬面」而獨自吞服仙葯奔月的女子,意在諷刺那位一味貪圖享樂的二弟媳。

羽太信子是魯迅家庭生活里一個打不開的死結。魯迅遭遇到一個黑匣子彈弓;而沒有這個彈弓,魯迅不會急遽走出早先的大家庭理想,能否遇見許廣平,將是無法預測的命運。

三、魯迅與許廣平
北京女子師范大學。

國文系講師魯迅留給學生許廣平的第一印象是:兩寸長的頭發,粗而且硬,筆挺地豎著,當得「怒發沖冠」。衣上多補丁,皮鞋四周也滿是補丁,在講壇上跳上跳下,因此,兩膝蓋的大補丁,也掩蓋不住了。

受青年敬仰的導師魯迅,除了在思想上閃爍著刀鋒般的睿智與光芒,在生活上,依然是中年荒落,滿身補丁。在他講授中國小說史的課堂上,學生許廣平每每坐在第一排,目光明亮而熱烈,寫滿激情與崇拜。

1925年3月,魯迅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信中向他求教「中國女子教育的前途」等問題,信末署名是:謹受教的一個小學生許廣平。魯迅當天就回了信,令許廣平欣然不已。多年後,這兩封信,被放在了《兩地書》第一輯的首要位置,也正是魯迅與許廣平最初的精神交往。

此後,兩人的心靈火花在頻遞的書信中不斷地迸發。

通信一個月後,許廣平第一次到魯迅西三條的家做客。坐在魯迅命名為「老虎尾巴」的書房中,許廣平有一種「探險」的奇特情感。(編輯/廖小紅)

許廣平向魯迅吹起了青春的風。苦澀的仙人球,孕育了芒刺中的花。此時的魯迅,漸漸地春風得意,與女學生的交往也漸漸放開。1925年端午節,魯迅請許廣平等幾位女師大學生及俞芬、俞芳姐妹來家吃飯,席間酒酣暢談之際,魯迅舉止灑脫起來,「以拳擊 『某籍』小姐兩名拳骨」,又「案小鬼(許廣平)之頭」——精神之愉悅,漸漸帶來肢體之放鬆。魯迅似乎要迎來他生命中遲到的春天了。

然而,魯迅的身上畢竟積滿了數十年舊生活的灰塵,讓他沉重得難以聳身一搖,輕易迎接新的愛情。他的內心掙扎又彷徨:「異性,我是愛的,但我一向不敢,因為我自己明白各種缺點,深怕辱沒了對手。」魯迅向許廣平解剖了自己的種種「舊痾」與「不配」,末了質問:「為什麼還要愛呢?」許廣平用英國詩人勃朗寧的詩來應對,回答得無比清脆:「神未必這樣想!」

作為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與一個絕望的存在主義者,加之在禁慾生涯里禁錮成城堡的肉身,魯迅對愛情陷於一種憧憬而焦慮的兩難抉擇。就在兩人確定戀愛關系(據考證為1925年10月20日)的前後幾天,魯迅創作了他的愛情傷感小說《傷逝》,表達自己對沒有附麗的愛情的懷疑與反思,也是對許廣平的一種回答。看《傷逝》,不是看到「愛情」,卻是看到了愛情死後魯迅的「虛空」。子君的愛情宣言是多麼勇敢堅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而涓生的愛情態度則類似於卡夫卡式——打開門縫窺望自己的愛人菲莉斯又旋即閉上門來隔絕自我、逃避婚姻——退縮與警惕,絕望與虛無。

於是,像子君那樣勇敢的許廣平,向魯迅颳起了愛的飈風。

不懾於人間的冷漠,壓迫,一心一意向著愛的方向賓士。

——1925年10月,許廣平《同行者》

不自量也罷,不相當也罷,合法也罷,不合法也罷,這都與我們不相干!

——1925年10月,許廣平《風子是我的愛》

愛情在某種意義上,接近於神的力量,它如同波提切利名畫《維納斯的誕生》里的風神,吹開枯枝上的花,引領肉身飛翔。在許廣平愛情風力的猛烈吹拂下,魯迅終於不再是一塊拒絕融化的冰,當許廣平在他「老虎尾巴」的書房裡主動握住了他的手,魯迅終於展顏一笑,對許廣平說:「你戰勝了!」

1926年8月26日,魯迅與許廣平一同乘車南下。魯迅受林語堂之邀到廈門大學任教,許廣平則先回廣東老家。

1927年10月,魯迅和許廣平在上海同居。那一年,魯迅46歲,許廣平28歲。朱安與魯母依然住在北京西三條的家,由魯迅供給生活用度。

兩人的結合,受到了諸多的輿論攻擊。

向來鼓吹文明與性解放的二弟周作人,撰文抨擊魯迅此舉是「一個道貌岸然者的『色情』私奔」;一封署名為「崇拜魯迅的青年」的匿名信則說:「魯迅先生,昨與某某諸人同席,二人宣傳先生討姨太太,棄北京之正妻而與女學生發生關系……此事關系先生令名及私德,於先生大有不利,望先生警戒之……」

盡管,許廣平訂下了同居契約:「我們以為兩性生活,是除了當事人之外,沒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縛,而彼此間在情投意合,以同事一樣相待,相親相敬,互相信任,就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我們不是一切的舊禮教都要打破嗎?所以,假使彼此間某一方面不滿意,絕不需要爭吵,也用不著法律解決,我自己是准備著始終能自立謀生的,如果遇到沒有同住在一起的必要,那麼馬上各走各的路……」

然而,魯迅在兩人結合的初始,仍帶著肉身的沉重與思想的禁錮,「不知如何安置自己的肉身倫理」(劉小楓語)。他向朋友介紹許廣平時,稱其為自己的「助手」。朋友許欽文邀他們到杭州,為他們補度蜜月,魯迅卻讓人預定了一個3人間,囑咐許欽文:「白天有事,你盡管去做,晚上可一定要到這里來!」於是,住宿安排得十分別扭:魯迅與許廣平分睡兩邊床,許欽文作隔山,睡在中間床。

當然,沐浴在愛情中,魯迅也煥發出一股子少年狂。一次,在越秀山遊玩,魯迅忽然要抒發愛情與青春的沖動,他在許廣平及幾個朋友面前意氣風發,縱身一躍,跳入身前的一個小土堆。但是結局很尷尬,他碰傷了自己的腳,一拐一拐地出來,數月難癒合——畢竟年歲不饒人啊。

在許廣平懷孕5個月後,他們終於向親朋好友公開了同居事實。1929年9月,海嬰誕生。魯迅以一個丈夫與父親的身份,沉浸在歡悅之中。那日清晨,魯迅手持一棵小松樹,把祈福與感恩之心,輕輕放在母子倆的床邊。

生命的怒放與生命延續之喜悅,催開了魯迅性情中極為溫柔的一面。他用溫度計給海嬰的洗澡水量溫度;他用深情的口吻給日本醫生坪井寫《答客誚》:「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魯迅在《芥子園畫譜》上題詩致許廣平:

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

在魯迅的生命中,許廣平充當了諸多角色:學生,秘書,精神戰友,生活伴侶。在生活與工作上,物質與精神上,承擔起了事無巨細的責任。為魯迅查資料,找參考,抄稿,記錄談話,保管文稿,接待來客,打理家務,安排生活用度……

魯迅曾對許廣平說:「做一個文學家的妻子,是很難的。」除了形而下的難,還有形而上的難。正如卡夫卡先後兩次與菲莉斯訂婚又解約,菲莉斯事實上充當了一個犧牲品的角色。作家對愛情雖是渴望,但對婚姻卻有一種天性上的拒絕。作為一個嚴格要求獨立精神與個人私密創作空間的異類,他難以接納同一個人(即使是「妻子」)長期侵入到他的空間之中。劉小楓解釋卡夫卡兩次解除婚約,便是要掐斷與外界的頻道,「保持自己的天堂」。而魯迅,早在《傷逝》里,就安排了子君的離開與死去,也正是一個作家(涓生或魯迅)在遭遇「存在與愛情」困境時,表現出的自私與保留自我世界的需要。

魯迅與許廣平在上海的日子,除了會客,魯迅的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都放在了創作上,夜以繼日,焚燒自我。就其情感生活來說,從一個愛情虛無主義者與愛情懷疑論者,到在一樁婚姻中相安近10年,這不能不說是降臨在「絕望的存在者」魯迅身上的一個奇跡。當然,也是因為許廣平的福祗降臨於魯迅——「男人的拯救,有時是要依靠女人的。」

四、魯迅與蕭紅

魯迅晚年重病卧床時,既不能看報,也不能看書,只能安靜地躺著。但有一張小畫,是他放在枕畔不斷看著的。這是一張木刻畫,畫上有一個穿大長裙子的女人,飛舞著翩翩的長發,迎風蕭蕭而奔跑,在她的腳邊,盛開著一叢紅玫瑰。

蕭紅問許廣平:魯迅先生有很多畫,為什麼只選了這張放在枕邊?許廣平回答:我也不知道。

二人都是聰明人,心裡也許都有所思,但不便於說出來。

近年來,有許多重讀魯迅的人,對此作出了「斯芬達克斯猜想」,認為魯迅病中眷戀的這幅木刻畫,與蕭紅有關:那畫中人,長裙,長發,不像是短發干練的許廣平,倒是蕭紅,有兩把海嬰喜歡抓著玩的長辮子;那女子迎風奔跑有「蕭蕭」狀,腳邊花色則為「紅」;而玫瑰,自然寓意「愛情」。換言之,魯迅喜歡蕭紅!

持這樣說法的人,其中有餘 傑,他斷定在魯迅與蕭紅的內心深處,有親密的愛意與心靈的碰撞,憑他敏感的閱讀「直覺」;演過話劇《魯迅》的演員濮存昕也說,魯迅是喜歡蕭紅的,憑他作為一個中年人的情感經驗。

這個「喜歡」的信息,大致是來自於蕭紅在1939年寫的《回憶魯迅先生》一文。這是一篇能深入魯迅心靈的憶文,其中有幾個細節頗耐人尋味:

「魯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說『誰穿什麼衣裳我看不見的』。」但他對蕭紅的衣著每每看在眼裡,還對她的一套衣裙大加評論:「紅上衣配咖啡色格子裙,顏色渾濁了,不大漂亮!」

一次,蕭紅要赴一個宴會,要許廣平給她一條綢帶來束發。為著取笑,許廣平把一根桃紅色發帶系於蕭紅頭發上,兩人慾引來魯迅的贊美,不想,魯迅的反應非常激動——「他一看,就生氣了,眼皮往下一放,說:『不要那樣妝她……』許先生有點窘了。」

1934年,蕭紅與蕭軍來上海後,也住到四川北路的大陸新村,成為魯迅的鄰居。待二蕭愛斷情傷之後,蕭紅陷入無限的傷感與無助,因此天天來魯迅家,一耽擱就是一整天。一個下午,魯迅正在校對一本著作,蕭紅走進他的卧室,魯迅從圓椅上轉過來,向著蕭紅,微微站起,說:「好久不見,好久不見。」蕭紅詫異了:「不是上午剛來過?即使先生忘了,可是我每天來呀……」

在青年作家中,魯迅的確是極喜愛蕭紅的,他曾稱贊過蕭紅的文學才華:「比誰都更有前途。」蕭紅的小說《生死場》有魯迅為她作的序,「對於生的堅強,死的掙扎」的描寫「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致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從個人氣質來說,蕭紅敏感而脆弱,率真而倔強,細膩而孤獨,與魯迅「陰性性格」的一面十分貼近。兩個孤獨善感而有才華的靈魂產生吸引,是自然而然的事。「不讓我叫你『悄女士』,難不成叫你『悄嫂子』,『悄嬸嬸』,『悄妹妹』……」魯迅寫信稱呼蕭紅時,心態有難得的俏皮與調侃,年輕與天真。

——魯迅誠然是喜歡蕭紅的。

但「喜歡」雲者,只能說是人類的一種憐惜情感:喜愛、歡喜,欣賞、欣悅……若涉及男女情愛層面的「喜歡」,則需慎言了。感情是絕對個人的隱秘體驗,沒有證據之鑿鑿,外人的任何臆斷都未免顯得是捕風捉影了。魯迅在《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六》中,談到類似問題時有一個巧妙風趣的譬喻:「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譬如勇士,也戰斗,也休息,也飲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點,畫起像來,掛在妓院里,尊為性交大師,那自然也不能說是毫無根據的,然而,豈不冤哉!」

因此,還是回到魯迅在病床上常看的那幅木刻畫吧。

馮羽先生在魯迅的日記里查到線索,得知該畫是蘇俄版畫家皮科夫為波斯詩人哈菲支(現譯為哈菲茲)詩集首頁做的裝幀。哈菲茲是十四世紀波斯的抒情詩人,其詩歌的氣質與另一位魯迅喜歡的詩人裴多菲有很接近的特徵。在他的時代,如一隻夜鶯,哈菲茲詠嘆青春與愛情,歌唱自由與民主。而蘇俄版畫家皮科夫為哈菲茲抒情詩集首頁配的這幅插圖,正應和了哈菲茲的詩歌精神:一位拿著詩集的行吟詩人在凝神沉思;一位長發飄飄的女人健美而意氣風發,渾身散發青春的芳澤;她腳下的玫瑰,叢生而怒放,綻放出生命與愛情的熱度。

這幅木刻畫透露出兩個關鍵的信息:青春與愛情。人物刻畫那麼富有張力,生命氣息那麼飽滿美好。

凝視此畫,忽地豁然而領悟:魯迅在重病彌留之際,之所以久久矚目這幅木刻畫,毋寧說,是一個自量生命將朽的人,對青春與愛情的深深留戀呀!如同病榻上的瓊西①對最後一片常青藤葉的眷戀。

魯迅曾經是那樣一個血液翻騰的鏗鏘青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其生命之張揚,胸腔之激憤,奡奡如劍客。然而即便是猛士如山,終有一天他也會病來如山倒,成為一個生命線節節潰敗、氣息奄奄的病人。人在此時,定會回想自己往日歲月里的種種,那些欣慰終生的,抱憾終生的,耿耿於懷終生的(看魯迅的那句遺言——一個都不寬恕!)……
而青春與愛情,作為生命中最美好的要素,是他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兩件東西,又似流水與光陰逝去便挽留不住的。凝視畫片那一刻,魯迅必定在用靈魂作無數次無聲的吶喊:「啊啊——青春!啊啊——愛情!」
至於畫中那個奔跑的女子,你可以聯想到她是蕭紅——因為蕭紅身上也正有奔跑的青春——但畢竟,畫中女子只是青春與愛情的一個虛擬載體,實不必牽強地把她與現實中的任何人對號入座。
然後,如有靈犀一點通,一日,俄羅斯詩人萊蒙托夫的幾句詩跳入我眼來,剎那間破譯了「魯迅喜歡蕭紅」的密碼:
我深深地被你吸引
並不是因為我愛你
而是為我那漸漸逝去的青春……

希望你能用得到。

㈡ 名人對愛情的看法和觀點

十位名人的愛情觀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十位名人的愛情觀。
沒有愛的生活不是生活,而是生存。---高爾基

愛是理解的別名,--泰戈爾
愛情是美麗的。當你堅強的時候,她會更加美麗。--羅蘭

在我看來,真正的愛情是表現在戀人對他的偶像採取含蓄·謙薛甚至羞澀的態度,而 絕不是表現在隨意流露熱情和過早的親昵。--馬克思
如果一個人沒有能力幫助他所愛的人。最好不要隨便談什麼愛與不愛,當然,幫助 不等於愛情,但愛情不能不包括幫助。--魯迅

愛情,你的話是我的糧食,你的氣息是我的醇酒。--歌德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 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說一句:你也在這里嗎?--張愛玲
答案很長,我准備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你准備要聽了嗎?--林徽因

一生就這么一次,談一場以結婚為目的戀愛吧,不要因為任性而不肯低頭。--楊絳
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才是愛情?

蘇格拉底說,你穿越這片麥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但是有一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結果柏拉圖空手而歸,他對蘇格拉底說:當我走在田間的時候,曾看到過幾株特別大特別燦爛的麥穗,可是我總以為前面也許會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沒有摘;但是我此後看到的那些麥穗,總覺得還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兩手空空……

㈢ 在魯迅文章《傷逝》中,你是怎樣看待子君的愛情觀的

對於子君來說,她認為愛情即是歸宿,是實在的,始終沉浸於回味涓生求愛的場景中,她的精神需求止步了
子君所謂的「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一振奮的宣言並不是對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深入理解,只是對封建禮教下傳統婚姻理解的另一個「先進」版本。戀愛時,憑著對涓生執著的愛,子君顯得獨立而勇敢,但在封建禮教家庭成長起來的她,傳統的封建思想在她身上打著深深的烙印,她把與涓生的愛與家庭當做了新生活的全部內容,「她早已什麼書都不看,她的全部生活是洗衣、做飯、養雞、飼狗」,為了雞狗問題與小房東太太鬧糾紛,傳統的家庭式婦女由此代替了那個「只是鎮靜地緩慢前行,坦然如入無人之境的勇敢子君」,涓生買來的花也已經四天不澆水枯死了,她卻喂養了小狗,起名阿隨,於子君來說,花更適合衣食無憂的戀愛中人,而對於她這個每日面對生活瑣事的家庭婦女來說,過於浪漫奢侈,而小狗「阿隨」的名字很有寓意,意味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通過小狗的名字也可以表現出她對男性主體社會的反抗無望和歸依心理,她成為了「只知道拽著一個的衣角」失去了勇氣的女人。
對子君來說,以她的性格她的悲哀在黑暗的封建禮教下,在男權主義社會里無可避免。也許用畢淑敏的三間精神小屋,「第一間盛放對人的愛與恨,第二間盛放事業,第三間用於安放自己」來改變,通過傳統女性依附心理的徹變,獨立新女性才能真正沖破世俗的敵視前行。

閱讀全文

與魯迅對待愛情的態度是什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銅川事業單位工資多少 瀏覽:593
幸福的天平是什麼歌 瀏覽:238
淄川和臨淄哪個經濟好 瀏覽:268
道士趕著女僵屍的電影 瀏覽:400
江蘇省應該下載哪個健康碼 瀏覽:456
幸福應該怎麼才能畫出來 瀏覽:534
漏下面的電影 瀏覽:255
幸福樹如何服盆 瀏覽:987
山裡偷人 瀏覽:180
電影露陰部 瀏覽:793
婁底市新化縣事業編人員工資多少 瀏覽:561
哪個女人會嫁給愛情 瀏覽:308
印度理論劇推薦 瀏覽:382
薩莎格雷所有電影 瀏覽:540
韓國劇情片網站大全 瀏覽:218
機關事業單位五險是什麼 瀏覽:398
最黃的十大電影泰劇 瀏覽:322
美女在哪裡上班唱歌跳舞 瀏覽:822
1988年哪個經濟特區建立 瀏覽:735
講故事的人應該怎麼做 瀏覽: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