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健康心理應該具有哪些特徵

健康心理應該具有哪些特徵

發布時間:2022-07-06 13:27:18

1.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具有哪些特徵

行為方式特點具體包括:
1.了解自我,悅納自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緒和優缺點都能做到恰當、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並且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由於所定的目標和理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而總是自責、自怨、自卑總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卻又總是無法做到完美無缺,於是,就總是和自己過不去,結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狀態永遠無法平衡,也無法擺脫自己感到將會面臨的心理危機。

2.接受他人,善與人處。心理健康的人樂於與人交往,不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悅納他人,能認可別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他能為他人所理解,為他人和集體所接受,能與他人相互溝通和交往,人際關系協調和諧,在生活的集體中能融為一體,樂群性強,既能在與摯友團聚之時共享歡樂,也能在獨處沉思之時而無孤獨之感。在與人相處時,積極的態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總是多於消極的態度(如猜疑、嫉妒、畏懼、敵視等),因而在社會生活中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較充足的安全感。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總是自別於集體,與周圍的環境和人們格格不入。

3.熱愛生活,樂於工作。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熱愛生活,積極投身於生活,在生活中盡情享受人生的樂趣。他們在工作中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並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把工作看作是樂趣而不是負擔。他能把工作的過程中積累的各種有用的信息、知識和技能存貯起來,便於隨時提取使用,以解決可能遇到的新問題,能夠克服各種困難,使自己的行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2. 心理健康的三個基本特徵

一、 智力正常
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然和社會,頭腦清醒,能以積極正確的態度面對現實的問題、困難和矛盾,既不迴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與想像力以及各種操作能力等等。
二、情緒反應適度
情感表現樂觀而穩定,心胸開闊,對一切充滿了希望,既不為瑣事耿耿於懷,也不沖動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悅的情緒去感染人。
三、意志品質健全
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表現出有一定的自覺性,獨立性和自製力,既不剛愎自用,也不盲從寡 斷;在實踐中注意培養自己的果斷與力,經得起挫折與磨難的考驗。
四、自我意識正確,
有自知之明 在集體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視他人;對自己的優缺點有正確的評價與要求;在實踐中不斷開發自己的潛力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與人生價值。
五、個性結構日趨完善
個性是一個人經常的、本質的和別人相區別的心理特點的總和。它包括心理傾向性如需要、 動機、興趣、 意志、人生觀等),個性心理特徵(如能力、氣質、性格等)。人的生活條件、 受文化教育影響、從事的生產與社會實踐越是優越、豐富、完善,人的個性結構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證。目前整個教育系統都在進行著全面的改(革),重視把青少年從以往的應試教育轉向全面的素質教育,這就為人的個性結構的日趨完善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六、良好的人際交往
樂於和善於與人交往,能和大多數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重視友誼也不拒絕別人的關心與幫助。與人相處時積極態度(如熱情、坦誠、尊重、信任、寬容、融洽)多於消極態度(如忌妒、冷漠、懷疑、小性、計較);在新環境中能很快地適應,與他人打成一片。
七、行為得體,
生活態度積極 珍惜一切學習與工作的機會,行為上表現出獨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惡作為個人行為的依據,既不盲從,也不受誘惑,能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八、反應適度
對外界事物的反應和活動效率是積極、主動而富有成效。不沖動、毛躁、也不敷衍塞責。

3. 健康的心理狀態應具備哪些特徵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生理健康有明確的標准,比如生長發育、成熟衰老以及一些人體生理運動的正常指標,如體溫、血壓、心跳等。而心理健康由於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標准就比較模糊了。就目前而言,世界上並沒有統一的心理健康標准。因此對其特徵的描述也較生理健康更為復雜和困難。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很早就將心理健康的特徵歸結為愛和工作的能力。他在一部著作中列出了心理健康人士的一些共同特點:保持理智與平衡;具有自我價值感;具有愛的能力;具有建立和維持親密關系的能力;能接受現實中的各種可能性和局限性;對工作的追求與自己的天資和教育背景相適應;能體驗到某種內在的寧靜與滿足感,讓自己覺得此生沒有虛度。
現代心理學家們傾向於這樣描述一個心理健康人士的特徵:
這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快樂的人,他(她)有所愛,也被人愛;他(她)滿懷信心地面對人生的挑戰,滿腔熱情地投入自己的工作,發揮自己的全部潛能;他(她)能夠洞察外部世界,並對自己所遇到的挑戰作出回應,制定出合理的人生策略;他(她)不會隨意誇大也不會任意貶低自己的能力;他(她)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都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
由於對特徵的描述更為困難,所以心理學家更多的是用心理健康的標准替代心理特徵。目前,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心理健康的標准有11項,基本符合這11項標準的人,就可以認定是心理健康的人。
1.具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和個人成就有「有價值」的感覺。
2.充分了解自己,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自發性和感應性,不為環境所奴役。
4.適當接受個人的需要,並且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5.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並能對自己的能力做適當的估計。
6.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擊,無過度幻想。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視社會標準的不同而變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的,個人所從事的事業多為實際的、可能完成的工作。
9.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而改變自己。
10.在集體中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系,重視集體的需要。
11.在不違背集體的原則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有個人獨立的觀點,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對人不做過分的諂媚,也不過分尋求社會的贊許。

4. 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是什麼(教師教育綜合知識)

一、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標准:

1、 社會適應良好

2、 性格健全

3、 意志健全

4、 行為協調

5、 反應良好

6、 心理年齡符合實際年齡

7、 注意力集中

8、 思維健全

9、 情緒穩定協調

10、 心理防衛功能良好

二、我國學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標准:
1、智力正常智力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最最要的標志之一。
2、情緒健康。 情緒穩定、心情愉快是情緒健康的重要標志。情緒健康另一個重要標志是情緒的變化應由適當的原因引起。
3、意志健全。
4、行為協調。 心理健康的行為協調標准,是指心理與行為協調一致。表現在意識與行為一致,言行一致,即思想與行動是統一的、協調的。
5.人際關系適應。 個人能正確對待與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人際關系適應,對人的心身健康適應起很大作用。人際關系協調,達到了心理適應,使人產生安全感,舒適感,滿意感,情緒安定,有益於心身健康。
6、行為反應適度。 行為反應適度,指對剌激有相應的反應,不過敏,不遲鈍。
7、心理活動特點符合年齡標准。 心理的年齡特徵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不同年齡的人,其心理活動特點與其年齡的心理特徵基本是相符合的,這是心理健康的表現。
8、「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基本相符。 俗語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即是說,人要有正確的自我意識。所謂自我意識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身心狀況的認席子識、控制、評價和自我培養、自我激勵、自我管理等。

三、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准

1999第四屆中日專家"21世紀兒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討會"上,近百名中國專家和近40名日本專家雲集申城,展望了21世紀的兒童心理健康,就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及需要,提出了幾條心理健康的參考標准

1.經常保持愉快心情,有幸福感

2.符合年齡特點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

3.具有健全的人格,富有和諧的思想和習慣;

4.恰當的自我控制,行為符合常規和年齡;

5.能適應環境,熱愛生活,樂於學習和工作;

6.樂於交往,易相處,能得到社會的公認;

7.身體健康,智力正常;

8.能根據自身年齡特點,循序漸進。

5. 心理健康有哪些表現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

具體表現為: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

除此之外,人們還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解釋。有人認為心理健康是人們對環境能高效而愉快地適應;也有人認為心理健康應是一種積極、豐富而持續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適應良好,具有生命活力,能充分發展其身心潛能而絕非僅僅沒有心理疾病;還有人認為,心理健康表現為積極性、創造性和人格統一,有行動熱情和良好的社會適應力。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心理健康是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最大潛能,以及妥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具體說,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與絕大多數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無心理疾病;二是能積極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順應環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設性地完善個人生活。基於以上觀點,我們認為,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生理、心理和社會性方面達到協調一致,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功能狀態。

一、學術界關於心理健康的標准

(一)馬斯洛和密特曼關於心理健康的標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並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適當的評價。

3.生活理想和目標切合實際。

4.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保持良好人際關系。

8.適度的情緒發展與控制。

9.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10.在社會規范的前提下,恰當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二)斯柯特關於心理健康的標准

1.一般的適應能力

適應性;靈活性;把握環境的能力;適應和對付變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闡明目的,並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為;順利改變行為的能力。

2.自我滿足的能力

生殖性慾(獲得性感高潮的能力);適度滿足個人需要;對日常生活感到樂趣;行為的自然性;放鬆片刻的感覺。

3.人際間各種角色的扮演

完成個人社會角色;行為與角色一致;社會關系適應;行為受社會的贊同;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參與社會活動;利用切合實際的幫助;託付他人;社會責任;穩定的職業;工作和愛的能力。

4.智慧能力

知覺的准確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認知的適當;機智;合理性;接觸現實;解決問題的能力;智力;對人類經驗的廣泛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5.對他人的積極態度

利他主義;關心他人;信任;喜歡他人;待人熱情;與人親密的能力;情感移入。

6.創造性

對社會的貢獻;主動精神。

7.自主性

情感的獨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

8.完全成熟

自我實現;個人成長;人生哲學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間得以均衡;成熟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動機;自我利用;具備把握沖動、能量和沖突的綜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復雜層次;成熟。

9.對自己的有利態度

控制感;任務完成的滿足;自我接受,自我認可;自尊;面對困難,解決問題充滿信心;積極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決感;擺脫了自卑感;幸福感。

10.情緒與動機的控制

對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慮的能力;道德;勇氣;自製力;對緊張的抵抗;道義;良心;自我的力量;誠實;清廉正直。

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標准

綜合各家觀點,參照現實社會生活及人們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現代人和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標准應以從下七個方面來考慮;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維能力為核心的各種認識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總和,它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標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一般地講,智商在130以上,為超常;智商在90以上,為正常;智商在70—89間,為亞中常;智商在70以下,為智力落後。智力落後的人較難適應社會生活,很難完成學習或工作任務。衡量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水平要與同齡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較,及早發現和防止智力的畸形發展。例如,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過於敏感或遲滯、知覺出現幻覺、思維出現妄想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現。

2.情緒適中

情緒適中是指情緒是由適當的原因所引起;情緒的持續時間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情緒活動的主流是愉快的、歡樂的、穩定的。有人認為,快樂表示心理健康如同體溫表示身體健康一樣的准確。一個人的情緒適中,就會使整個心身處於積極向上的狀態,對一切充滿信心和希望。

3.意志健全

一個人的意志是否健全主要表現在意志品質上,意志品質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意志標准,其中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和頑強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標志。行動的自覺性是對自己的行動目的有正確的認識,能主動支配自己的行動,以達到預期的目標;行動的果斷性是善於明辨是非,適當而又當機立斷地採取決定並執行決定;行動的頑強性是在作出決定、執行決定的過程中,克服困難、排除干擾、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

反應適度是意志健全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現之一。反應適度說明人的行為表現協調有度,主要表現為:意識和行為一致,即言行一致;為人處世合情合理,靈活變通;在相同或相類似情境下,行為反應符合情境,既不過分,也不突然。

4.人格統一

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人格的各種特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機結合成相互聯系的整體,對人的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如果各種成分之間的關系協調,人的行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調,就會造成人格分裂,產生不正常的行為。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是人格分裂的表現。一個人的人格一經形成,就具有相對穩定的特點,因此,形成一個統一的、協調的人格和形成一個殘缺的、失調的人格,其性質對心理發展和精神表現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5.人際關系和諧

人際關系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准,也是維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人際關系和諧具體表現為:在人際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納、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剋,相互排斥、貶低;對人情感真誠、善良,而不是冷漠無情、施虐、害人;以集體利益為重,關心、奉獻,而不是私字當頭,損人利己,等等。

6.與社會協調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應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標和行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與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協調一致。如果與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產生了矛盾和沖突,應及時調節,修正或放棄自己的計劃和行動,順歷史潮流而行,而不是逃避現實,悲觀失望,或妄自尊大、一意孤行,逆歷史潮流而動。

7.心理特點符合年齡特徵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齡階段,每一年齡階段其心理發展都表現出相應的質的特徵,稱為心理年齡特徵。一個人心理行為的發展,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變化的。如果一個人的認識、情感和言語舉止等心理行為表現基本符合他的年齡特徵,是心理健康的表現;如果嚴重偏離相應的年齡特徵,發展嚴重滯後或超前,則是行為異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6. 心理健康應具備的十五項特徵

(1)能對「自我」作出適當評價。心理學將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區分「自我」和「非我」稱之為自我意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相互對比和別人的評價中,不斷校正對自己的認識,充分地了解自己,並能對自我能力、品質作出適度的評價,既不過高地估計自己,又不過低地估計自己。

(2)能善於從經驗中學習。心理健康的人,對人生所需要的能力、知識、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有正確的認識,且有高度的熱情和堅韌不拔的學習毅力,孜孜以求,永不滿足。

(3)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的人,與人為善,能容納別人;樂於助人,富有同情心,關心別人的痛苦、歡樂、興趣和愛好;真心相待,在社會生活中有自己知心的同志和朋友。

(4)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一個人心理健康與否,應當主要依據他對外界環境的適應來判定,適應是指機體同環境關系的協調平衡。如果某個人缺乏適應能力,就不能自覺能動地去認識和改造環境,不能保持人與環境的平衡、協調。時常產生不滿思想情緒而陷入內心矛盾,並因此產生焦慮不安或對抗心理,這就屬於不適應。如有的人遇到一點點不幸或困難,就感到不得了;稍有一點挫折,就無法容忍;對不可笑的事情捧腹大笑;對不可悲的事情悲痛欲絕;對一句無關痛癢的話就以為是攻擊和侮辱他而暴跳如雷等等。而心理健康的人,不管在什麼環境中,都能應付自如,處變不驚;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夠自我安慰、自我解脫。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心理健康的人,其氣質、能力、性格等人格構成要素的各個方面均能獲得平衡的健全的發展。對前途充滿信心,富有朝氣,勇於上進;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和事業,積極熱情,認真負責,不怕困難,腳踏實地,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品質。

(6)能自覺控制和調整情緒。情緒有積極情緒(如高興、愉快、愜意、滿意、激奮、有趣、欣慰等)和消極情緒(如悲觀、失意、苦悶、悲痛、擔憂、恐懼、憤怒、傷心、絕望等)之分,積極情緒能提高活動的水平,有利於身心健康,而消極情緒則降低活動的水平,不利於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他的情緒是愉快和樂觀的,這種樂觀、愉快的情緒,是以對生活、工作和事業的正確態度為基礎的。雖然也有悲、憂、哀、愁等不良情緒,但能主動自我調節,同時能適度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成為良好心境的主人。

青少年心理健康主要特徵 �

大 量 實 踐 證 明: 人 的 身 心 發 展 和 成 熟 與 他 生 活 的 家 庭、 集 體、 社 會 環 境 有 很 大 的 關 系。 青 少 年 的 心 理 健 康 既 依 賴 於 良 好 環 境 的 熏 陶 與 引 導, 更 需 要 各 級 學 校 德 智 體 美 勞 教 育 的 積 極 措 施 提 高 他 們 的 整 體 素 質, 成 為 適 應 未 來 所 需 要 的 建 設 者。

至 於 心 理 健 康 標 准 各 國 專 家 有 不 同 的 理 論 依 據 和 具 體 標 准, 而 我 國 根 據 國 情 和 社 會 經 濟 發 展 的 需 要, 我 們 認 為 心 理 健 康 的 主 要 特 征 應 包 括 以 下 相 互 聯 系 的 八 個 方 面:

一、 智 力 正 常
能 正 確、 客 觀 地 認 識 自 然 和 社 會, 頭 腦 清 醒, 能 以 積 極 正 確 的 態 度 面 對 現 實 的 問 題、 困 難 和 矛 盾, 既 不 回 避 也 不 空 想。 智 力 包 括 觀 察 力、 記 憶 力、 注 意 力、 思 維 與 想 象 力 以 及 各 種 操 作 能 力 等 等。
二、 情 緒 反 應 適 度

情 感 表 現 樂 觀 而 穩 定, 心 胸 開 闊, 對 一 切 充 滿 了 希 望, 既 不 為 瑣 事 耿 耿 於 懷, 也 不 沖 動 莽 撞, 能 保 持 平 常 心, 以 愉 悅 的 情 緒 去 感 染 人。
三、 意 志 品 質 健 全

對 自 己 的 言 行 舉 止 表 現 出 有 一 定 的 自 覺 性, 獨 立 性 和 自 制 力, 既 不 剛 愎 自 用, 也 不 盲 從 寡 斷; 在 實 踐 中 注 意 培 養 自 己 的 果 斷 與 毅 力, 經 得 起 挫 折 與 磨 難 的 考 驗。
四、 自 我 意 識 正 確, 有 自 知 之 明

在 集 體 中 自 信、 自 尊、 自 重, 少 有 自 卑 之 心, 也 不 傲 視 他 人; 對 自 己 的 優 缺 點 有 正 確 的 評 價 與 要 求; 在 實 踐 中 不 斷 開 發 自 己 的 潛 力 以 實 現 自 己 的 理 想 與 人 生 價 值。
五、 個 性 結 構 日 趨 完 善

個 性 是 一 個 人 經 常 的、 本 質 的 和 別 人 相 區 別 的 心 理 特 點 的 總 和。 它 包 括 心 理 傾 向 性(如 需 要、 動 機、 興 趣、 意 志、 人 生 觀 等), 個 性 心 理 特 征(如 能 力、 氣 質、 性 格 等)。 人 的 生 活 條 件、 受 文 化 教 育 影 響、 從 事 的 生 產 與 社 會 實 踐 越 是 優 越、 豐 富、 完 善, 人 的 個 性 結 構 的 日 益 完 善 也 就 有 了 保 證。 目 前 整 個 教 育 系 統 都 在 進 行 著 全 面 的 改 革, 重 視 把 青 少 年 從 以 往 的 應 試 教 育 轉 向 全 面 的 素 質 教 育, 這 就 為 人 的 個 性 結 構 的 日 趨 完 善 創 造 了 更 好 的 條 件。
六、 良 好 的 人 際 交 往

樂 於 和 善 於 與 人 交 往, 能 和 大 多 數 人 建 立 良 好 的 人 際 關 系, 重 視 友 誼 也 不 拒 絕 別 人 的 關 心 與 幫 助。 與 人 相 處 時 積 極 態 度(如 熱 情、 坦 誠、 尊 重、 信 任、 寬 容、 融 洽) 多 於 消 極 態 度(如 忌 妒、 冷 漠、 懷 疑、 小 性、 計 較); 在 新 環 境 中 能 很 快 地 適 應, 與 他 人 打 成 一 片。
七、 行 為 得 體, 生 活 態 度 積 極

珍 惜 一 切 學 習 與 工 作 的 機 會, 行 為 上 表 現 出 獨 立 自 主, 不 以 他 人 的 好 惡 作 為 個 人 行 為 的 依 據, 既 不 盲 從, 也 不 受 誘 惑, 能 做 到 有 所 為 有 所 不 為。
八、 反 應 適 度

對 外 界 事 物 的 反 應 和 活 動 效 率 是 積 極、 主 動 而 富 有 成 效。 不 沖 動、 毛 躁、 也 不 敷 衍 塞 責。
以 上 是 心 理 健 康 表 現 的 眾 多 方 面, 它 們 之 間 也 是 相 互 影 響, 相 互 促 進 的。 但 是 青 少 年 出 於 各 自 的 年 齡、 生 理、 身 體 健 康 狀 況 和 具 體 生 活 條 件、 文 化 教 育 程 度 各 方 面 存 在 的 差 異, 所 以 要 用 發 展 的 眼 光 去 分 析, 要 求 初 中 生 和 高 中 生 一 樣 成 熟 是 不 可 能 的。

7. 心理健康主要有哪些特徵

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特徵如下

1、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個等級。正常智力水平,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徵。

但是心理健康並非是超人的非凡狀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表現,只要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8. 心理健康具備哪些特徵

健康的情緒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樂觀向上的精神,理智、穩定、愉快的情緒,開朗、豁達的心胸,遇事不斤斤計較,不為一點小事動肝火或郁結於心。說話辦事理智冷靜,從不感情沖動、隨心所欲或急躁冒進。對生活和學習樂觀、自信、積極進取,很少為自己的形象不佳、才華難展、關系不和等而苦悶失望、怨天尤人。
和諧的人際關系
心理健康者,總是樂於與他人交往,希望獲得真正的友誼和朋友。他們對師長、同事總是抱著信任、理解、關心、友愛的態度,樂於助人,能夠做到「己欲達先達人,己欲立先立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待人寬宏豁達,善於容忍他人的不足和過錯,在小事小非上,從不斤斤計較,吹毛求疵,以牙還牙;辦事重聲譽、講信用,從不口是心非;善於以誠相見,適宜地暴露、顯現自己,讓別人了解自己,從不偽裝、掩飾自己。能夠和各種人融洽相處,並能和少數人建立深厚的友誼。
完整統一的人格一
具有正確、穩定的人生觀和信念,並以此為中心形成高尚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將自己的需要、願望、思想、目標與行為統一起來,形成完備統一的人格。如果願望背棄信念,私慾和良心沖突,行為和思想矛盾,主體自覺認識統一不了,就會導致人格分裂。
良好的自我意識
能夠正確、客觀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具有正確良好的自我觀念。既不自視清高,狂妄自大,責怪環境或盲目冒險,去干力不能及的事,又不自輕自賤,妄自菲薄,退縮保守。自尊自信,對前途充滿信心,在學習、工作上刻苦努力、積極進取、堅持不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並善於抓住機遇,敢於競爭。
能與社會協調一致
對社會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深刻的認識力和理解力,因而能正確認識、了解社會並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標和行為跟上時代的發展,與社會要求相適應。不利令智昏,違反社會道德規范和法規約束,妄取強求,採取反社會的態度。
善於適應環境
善於調整自己對現實的期待和態度,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環境。當現實與理想產生矛盾時,不悲觀失望、怨天尤人,而是深信環境在改進,命運之神就是自己。當自己不能改變現實時,便以理智的辦法改變自己對現實的態度。當不了將軍,可以當一個好戰士;當不了文豪,可以當一個像樣的業余作者,從而使自己以堅定的追求,永恆的熱情,使人生的火炬常明。

9. 心理健康的人有哪些特徵

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和道德良好。也就是說,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不僅要求身體上沒有疾病,還應具備心理健康。人的心理活動十分復雜的,是人的認知、情感、意志和個性心理特徵的綜合體現。心理健康具體表現如下:

1、智力正常。即人的觀察、注意、記憶、思維、想像、操作等能力正常。通常以智商作為智力發展水平的一個相對指示,可以通過智力測驗進行測定。智力商數(IQ)在90-120之間為一般智力或正常智力,智商低於70為智力低下,智力低下則為心理不健康。

2、情緒穩定。情緒穩定的人通常是心平氣和的,生氣時能有節制。能承受一定的壓力,善於自我調節心理平衡。他們在較強的刺激面前,能鎮靜從容,不會因過度興奮而忘呼所以,也不會因突然的打擊而憂郁沮喪,甚至一蹶不振。

3、客觀的評價自己。人總認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其實真正客觀的認識自己並不容易,包括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心理健康者能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並有自知之明。他們不目空一切、忘自尊大,也不自卑自棄、退縮畏懼。

4、能面對現實。心理健康者能正視並面對現實,對周圍事物和環境有客觀的認識和評價。不管現實對自己是否有利,都能勇敢面對,不逃避,不超越。

5、具有愛和被愛的能力。健康的人有豐富的思想感情和愛心,表現在愛國家,愛他人,愛事業,也愛家庭,愛配偶,愛子女及朋友,並能夠接受他們的愛。

6、有獨立性、自主性。對事物有獨立見解,即能聽取他人建議,又不盲目遵從,必要時,能做出重大決策,而且樂於承擔責任。

7、人際關系和諧。心理健康者樂於與人交往,接受並從容納他人,也能為他人所理解。與人相處時,友善、信任、尊重等積極的態度總是多於嫉妒、猜疑、敵視等消極的態度。心理不健康的人,總是游離人群,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

8、有良好的意志品質。能駕馭自己的生活,即使在挫折竟遇中,仍能用自己的意志努力服從理智,自覺支配自己去實現預期目的。

閱讀全文

與健康心理應該具有哪些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 小黑龍 瀏覽:324
三極古裝有哪些 瀏覽:136
影視無廣告 瀏覽:851
黑人英語課作弊中文電影 瀏覽:189
女性婚姻危機怎麼處理 瀏覽:398
美女心中的標準是什麼 瀏覽:552
林墨懸疑片 瀏覽:24
第一次看電影流程進場 瀏覽:844
日本打架電影白頭發男主 瀏覽:105
國際經濟貿易證書哪個含金量高 瀏覽:763
美女姓什麼好 瀏覽:803
貓和老鼠動畫片講述什麼故事 瀏覽:76
在線觀看名高引謗電影 瀏覽:275
三級免費電影 瀏覽:863
類似於聊齋奇譚 瀏覽:201
3hw4怎麼看不了 瀏覽:610
羅麗星克萊爾68部 瀏覽:702
姜恩惠的全部電影 瀏覽:943
免費的電影 瀏覽:702
什麼叫愛情101分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