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幸福觀包括哪些

幸福觀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2 01:54:46

⑴ 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應包含那三方面

從宏觀上講,國家穩定,社會安寧。老有所依。這三個方面為幸福過。

⑵ 大一思修簡述什麼是幸福觀

馬克思主義幸福觀是科學辯證的幸福觀,是多方面的有機統一。馬克思說:「對於一個忍飢挨餓的人來說並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最美麗的景色都沒有什麼感覺。 」馬克思主義在肯定人的物質幸福的基礎上,特別注重人的精神幸福,注重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統一;幸福不僅是對生活的享受,更是通過勞動對生活的創造,是享受和勞動的統一;社會幸福決定著個人幸福,個人幸福豐富著社會幸福,是個人幸福和社會幸福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幸福觀指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於奉獻,在於為人類謀福利。馬克思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它是為大家而獻身;那麼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⑶ 幸福觀是什麼呢

幸福觀是指人們對幸福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人生觀在幸福問題上的特殊表現,是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生活的價值目標不同,幸福觀也就不同。

例如:在中國宋明理學認為:人們追求物質幸福是一種邪惡的「人慾」,與「天理」不相容,主張「存天理,滅人慾」。所有這類反對追求現世幸福的幸福觀,在實踐上都要求勞動人民對於現實社會的不公平逆來順受,放棄追求自身應得的利益。

(3)幸福觀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哲學家的幸福觀:

1、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亞里士多德關於幸福的學說在《尼各馬可倫理學》參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譯:《尼各馬可倫理學》,商務印書館,2003。一書中有專門的論述。其主要的觀點為:幸福是終極目的。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最後的目的就是至善,而至善就是幸福。

2、伊壁鳩魯的幸福觀:伊壁鳩魯(公元前341~公元前270年),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伊壁鳩魯闡述了他的幸福觀,概括起來有:肉體的健康和靈魂的平靜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快樂是指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遵循理性和美德是幸福的保障。

3、馬斯洛的幸福觀:馬斯洛說,基本需要必須得到滿足,否則我們將要得病。基本需要的滿足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後果:產生有益的、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實現的效應。

馬斯洛認為,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歸結為五個層次,即基本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基本需要雖然是低級需要,但是優勢需要,是滿足其他需要的基礎,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安全需要是比生理需要較高一級的需要。

⑷ 什麼是幸福(哲學觀點)用哲學的觀點論述幸

一、明確幸福的含義

幸福觀是人們對幸福的根本看法。幸福觀是人生觀的一部分,與世界觀、價值觀密不可分。用形式邏輯的歐拉圖來表示:世界觀是最大的圓圈,包括人生觀和價值觀兩個圓圈,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交叉的;幸福觀是人生觀的一部分,幸福觀和價值觀是交叉的。

單純追求某一方面的幸福,都可能導致人生的不幸;獲得幸福的重要方法是學會「三樂」:自得其樂(側重創造幸福),助人為樂(側重傳遞幸福),知足常樂(側重平衡幸福)。

⑸ 正確的幸福觀是什麼

幸福觀是人們對自身所具備的生存與發展條件的一種肯定的情感體驗,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反映。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認為,勞動是幸福的源泉,道德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的結合,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社會為每個人追求和實現幸福提供了基本條件。做幸福的教師,幸福地做教師,既是教育事業的必需,也是教師個體生命的必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的生命質量,使人成長為自由、全面、健康的人,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一起幸福起來。一、深刻理解身為教師的幸福理解幸福既是擁有幸福的基礎,又是擁有幸福的前提。幸福是什麼?是儒家的「仁」、道家的「無」、佛家的「涅槃」,還是蘇格拉底的「美德」、柏拉圖的「和諧」、亞里士多德的「至善」,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探討過幸福。概括起來,對幸福的理解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一是以外界標准界定幸福;二是以內在情緒體驗為標准界定幸福;三是以個體的主觀判斷為標准界定幸福。由此可見,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是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發揮、力量得以增長所獲得到持續快樂體驗。教育是心靈的事業,做教師應當是一個幸福的職業。

⑹ 幸福有哪幾方面的內容

《尚書·洪範》中提出幸福的5個方面的內容:「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終命。」

這樣的幸福,你能說沒有物質上滿足,沒有精神上的感受,沒有道德的考量嗎?所以,中國人的感覺向來是很直接、很周全的。

馬克思主義的幸福觀是我們必須大力弘揚的。

馬克思主義的幸福觀是建立在物質決定論基礎上的,認為人們對幸福的看法,既與他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理解分不開,也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和生活條件決定的。

共產主義道德學說中的幸福觀與以往其他的幸福觀存在本質的區別:

一是強調個體幸福與集體幸福的對立統一。

集體幸福內含著個體幸福,個人幸福的實現依賴一定的社會條件;

二是堅持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辯證統一。

物質生活的幸福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但離開精神生活的幸福,一切幸福就失去了保障;

三是注重幸福與道德的有機統一。

幸福是在道德的生活實踐中實現的,背離道德的生活實踐,產生不了真正的幸福。

這里思考的重點是幸福與道德的關系。

從邏輯思維上看,道德與幸福的關聯有4種可能的情況:一是道德與幸福完全一致;二是道德與幸福毫無關聯;三是道德高於幸福,幸福成為道德的偶然性附屬物;四是幸福高於道德,道德成為謀取幸福的工具之一。

如果說道德的深層含意,就是遵道守德。

那麼,其淺層含意,就是規范人類的行為,使之沿襲正確的准則,以互利性為基礎,或者是以利他性為基點,處理人們之間的關系。

在利他性前提基礎上的所作所為,其實,也是給自己奠定了未來幸福的基礎。

這是從這個角度講,換一個角度講,遵守道德也是獲取幸福的必要條件。

⑺ 馬克思主義的幸福觀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唯物主義者認為,幸福是主客觀的統一。從客觀方面說,它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結果和反映,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社會環境;從主觀方面說,它是人們對外在世界的一種感受和體驗,取決於自己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狀態。考察幸福,既要有客觀標准,又要看主觀感受。應該說,我們的社會為每個人追求和實現幸福提供了基本條件,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的整體幸福度將大大提高。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許多地方已經把幸福指數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更加重視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更加關注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這是時代進步的體現。
馬克思主義認為,幸福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一,是享受與勞動的統一,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准確把握馬克思主義關於幸福的闡釋,對於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追求和創造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幸福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

幸福的主觀性強調的是不同時代、階級以及不同生活目標和理想的人有著不同的幸福觀,顯示著幸福的個體性;幸福的客觀性強調的是人們需求的滿足,是整個歷史發展的結果,不能脫離具體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這種主觀性和客觀性統一的基礎是人的實踐。首先,幸福的客觀性決定幸福的主觀性,幸福的主觀性依存於幸福的客觀性。馬克思主義認為,幸福是主體價值得以實現的體現,與人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理解分不開。但幸福歸根到底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和生活條件決定的,是處於一定社會歷史環境的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由於感受和理解到目標和理想的實現,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滿足。承認幸福的主觀性,是確立正確幸福觀的前提。但是,幸福的主觀性不能脫離其客觀性而存在。其二,幸福的實現,要通過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幸福離不開人的主觀體驗。但是,追求幸福的慾望本身不是幸福,人們只有通過實踐活動,使追求幸福的主體慾望與客體結合,即通過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使慾望得到滿足,才能獲得幸福。例如愛情,馬克思指出:幸福的愛情「是以所愛者的互愛為前提的」,如果一個人所愛的對象根本不愛他,不管作為主體的他愛的慾望和體驗能力有多麼強烈,都無法從其所追求的客體中獲得真正的幸福愛情。其三,隨著實踐的發展,幸福的主觀性和客觀性都會發生變化。一方面表現為,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享受需要和生存需要的對立將逐步消失,「以前表現為奢侈的東西,現在成為必要的了」。另一方面,社會歷史的發展,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的改善,將極大地充實和擴展人類幸福的內涵,並提升人類幸福的質量。

幸福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一

馬克思以前的幸福觀,往往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割裂或對立起來。這些幸福盡管形形色色,但歸結起來,最主要的有兩大類:一種是把幸福歸結為禁慾主義,認為人的物質慾望即為邪念,肉體的需要即為罪惡,必須加以壓抑和禁止。另一種是把幸福歸納為享樂主義,強調個人的物質享受,否定健康的精神生活。

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認為人對其生存享受和發展的客觀條件的依賴和需求,完全是正當的,滿足正當需要是人不可剝奪的權利,一切壓抑人的正當需要的行為,都是違背人性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馬克思主義充分肯定人的正常需要,絕不僅僅是指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自然需要,還包括滿足人們社會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自然需要主要指人的生理需要,如吃、穿、住等等;人的社會需要包括人的政治的、經濟的以及發展需要等等;人的精神需要包括歸屬需要、認同需要、自尊需要等等。所以,人的幸福不僅僅來自對自然需要的滿足,也來自對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滿足。如果一個人只追求物質享受,沒有精神追求,即使達到自己的目標,這種幸福感也是蒼白的,並且很快就會厭倦的。如果一個社會只有豐富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很貧乏,那麼,這個社會就會因為無法滿足人們的社會需求和精神需求而難以維持和鞏固。

幸福是享受與勞動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認為,幸福范疇不僅包含著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更重要的還在於通過勞動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創造。勞動是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勞動過程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實現、展開的過程。人是自由自覺的勞動者,從事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人的最本質的需要。人的需要不僅指向能夠滿足其需要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條件,而且指向生產這些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勞動本身。人的需要的滿足,不能祈求神的安排,也不能靠大自然的恩賜,只能通過勞動改變世界以適應自身的需要。勞動是幸福的源泉。人們不僅通過勞動創造適合需要的對象物,從而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且通過勞動產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需求,創造新的幸福。

幸福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為,人始終是社會的人,人的本質同社會的本質始終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幸福的個體性,決不意味著幸福是「個人的私事」。個人的幸福與社會幸福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社會幸福決定個人幸福,個人幸福豐富社會幸福。個人幸福的真正實現,不僅有賴於徹底改造社會政治經濟制度,而且有賴於社會物質和精神生產力的提高,有賴於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和發展。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個人幸福和社會幸福不可分離,社會幸福是個人幸福的基礎。社會應當關心和維護每個社會成員的個人幸福,並盡可能地為個人幸福的實現創造有利條件;社會幸福高於個人幸福,個人要索取首先要有貢獻,要想獲得幸福,就要為社會、為他人創造幸福。正如馬克思所說:「人類的天性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善」,只有「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⑻ 什麼是幸福觀

幸福觀是指人們對幸福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人生觀在幸福問題上的特殊表現,是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生活的價值目標不同,幸福觀也就不同。人們的幸福觀受一定時代和當時社會條件的影響,在階級社會里還打上一定的階級烙印。在倫理學史上,關於幸福同道德的關系、幸福的具體內容、實現幸福的途徑等問題,各派思想家論說不一。

(8)幸福觀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把道德同幸福對立起來,或以為幸福在於天國的理想,或以為追求「物慾」即是不道德,從而主張禁慾主義。宗教道德的幸福觀則要人們忘掉現實的痛苫去追求天同的理想。在中國,宋明理學認為:人們追求物質幸福是一種邪惡的「人慾」,與「天理」不相容,主張「存天理,滅人慾」。

所有這類反對追求現世幸福的幸福觀,在實踐上都要求勞動人民對於現實社會的不公平逆來順受,放棄追求自身應得的利益。舊唯物主義思想家肯定人們追求幸福的道德意義,甚至把幸福等同於道德,主張"幸福就是德性」。

⑼ 馬克思主義幸福觀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認為,幸福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一,是享受與勞動的統一,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准確把握馬克思主義關於幸福的闡釋,對於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追求和創造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幸福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

幸福的主觀性強調的是不同時代、階級以及不同生活目標和理想的人有著不同的幸福觀,顯示著幸福的個體性;幸福的客觀性強調的是人們需求的滿足,是整個歷史發展的結果,不能脫離具體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這種主觀性和客觀性統一的基礎是人的實踐。首先,幸福的客觀性決定幸福的主觀性,幸福的主觀性依存於幸福的客觀性。馬克思主義認為,幸福是主體價值得以實現的體現,與人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理解分不開。但幸福歸根到底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和生活條件決定的,是處於一定社會歷史環境的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由於感受和理解到目標和理想的實現,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滿足。承認幸福的主觀性,是確立正確幸福觀的前提。但是,幸福的主觀性不能脫離其客觀性而存在。其二,幸福的實現,要通過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幸福離不開人的主觀體驗。但是,追求幸福的慾望本身不是幸福,人們只有通過實踐活動,使追求幸福的主體慾望與客體結合,即通過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使慾望得到滿足,才能獲得幸福。例如愛情,馬克思指出:幸福的愛情「是以所愛者的互愛為前提的」,如果一個人所愛的對象根本不愛他,不管作為主體的他愛的慾望和體驗能力有多麼強烈,都無法從其所追求的客體中獲得真正的幸福愛情。其三,隨著實踐的發展,幸福的主觀性和客觀性都會發生變化。一方面表現為,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享受需要和生存需要的對立將逐步消失,「以前表現為奢侈的東西,現在成為必要的了」。另一方面,社會歷史的發展,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的改善,將極大地充實和擴展人類幸福的內涵,並提升人類幸福的質量。

幸福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一

馬克思以前的幸福觀,往往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割裂或對立起來。這些幸福盡管形形色色,但歸結起來,最主要的有兩大類:一種是把幸福歸結為禁慾主義,認為人的物質慾望即為邪念,肉體的需要即為罪惡,必須加以壓抑和禁止。另一種是把幸福歸納為享樂主義,強調個人的物質享受,否定健康的精神生活。

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認為人對其生存享受和發展的客觀條件的依賴和需求,完全是正當的,滿足正當需要是人不可剝奪的權利,一切壓抑人的正當需要的行為,都是違背人性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馬克思主義充分肯定人的正常需要,絕不僅僅是指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自然需要,還包括滿足人們社會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自然需要主要指人的生理需要,如吃、穿、住等等;人的社會需要包括人的政治的、經濟的以及發展需要等等;人的精神需要包括歸屬需要、認同需要、自尊需要等等。所以,人的幸福不僅僅來自對自然需要的滿足,也來自對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滿足。如果一個人只追求物質享受,沒有精神追求,即使達到自己的目標,這種幸福感也是蒼白的,並且很快就會厭倦的。如果一個社會只有豐富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很貧乏,那麼,這個社會就會因為無法滿足人們的社會需求和精神需求而難以維持和鞏固。

幸福是享受與勞動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認為,幸福范疇不僅包含著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更重要的還在於通過勞動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創造。勞動是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勞動過程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實現、展開的過程。人是自由自覺的勞動者,從事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人的最本質的需要。人的需要不僅指向能夠滿足其需要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條件,而且指向生產這些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勞動本身。人的需要的滿足,不能祈求神的安排,也不能靠大自然的恩賜,只能通過勞動改變世界以適應自身的需要。勞動是幸福的源泉。人們不僅通過勞動創造適合需要的對象物,從而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且通過勞動產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需求,創造新的幸福。

幸福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為,人始終是社會的人,人的本質同社會的本質始終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幸福的個體性,決不意味著幸福是「個人的私事」。個人的幸福與社會幸福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社會幸福決定個人幸福,個人幸福豐富社會幸福。個人幸福的真正實現,不僅有賴於徹底改造社會政治經濟制度,而且有賴於社會物質和精神生產力的提高,有賴於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和發展。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個人幸福和社會幸福不可分離,社會幸福是個人幸福的基礎。社會應當關心和維護每個社會成員的個人幸福,並盡可能地為個人幸福的實現創造有利條件;社會幸福高於個人幸福,個人要索取首先要有貢獻,要想獲得幸福,就要為社會、為他人創造幸福。正如馬克思所說:「人類的天性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善」,只有「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⑽ 正確的幸福觀包括哪些內容

鼓勵教師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因為,只有擁有幸福感的教師,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體驗生命的價值和職業的快樂;只有成為一名身心健康、不斷完善和發展的教師,才能更好地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只有懂得並能傳遞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懂得幸福、享受幸福、創造幸福的學生。 ​

閱讀全文

與幸福觀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電影兩個男人旅遊,在酒店遇到 瀏覽:366
白世莉主演的電影 瀏覽:151
極限殺手金發奶牛是誰 瀏覽:864
韓國倫理電影女主學打棒球跟打棒球教練偷情 瀏覽:818
健康管理師考試過了多久可以考 瀏覽:54
黃橋哪裡美女最多 瀏覽:548
北條麻的電影 瀏覽:59
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865
櫻桃在線觀看免費網站 瀏覽:901
韓國電影隱情的女主演是誰 瀏覽:857
懷孕的故事動畫片 瀏覽:355
故事終究是故事下一句應該怎麼回 瀏覽:488
好看電影網 瀏覽:483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期刊有哪些 瀏覽:264
主角可以入夢境的小說 瀏覽:221
韓國黃色大尺度 瀏覽:76
gv日本 瀏覽:940
美妙健身房韓劇 瀏覽:3
韓國一部電影一個男人偷偷戴面具 瀏覽:786
怎麼通過審批號查電影名字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