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體制改革是什麼

經濟體制改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2 02:17:51

❶ 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改革開放所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時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現實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是改革開放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理論探索的重要成果。

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標志,我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我們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1979年,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摸索,實施的改革方針政策實際上是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提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理論,盡管這一理論仍然堅持計劃經濟的總框架不變;

但是,必須按照尊重和利用價值規律的要求來進行經濟活動已開始成為人們的共識,從而現實經濟活動也逐步納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經濟的發展軌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的觀點。

1992年十四大正式確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自黨的十四大(1992年10月12~18日)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以來,至今(2019年)已二十七年。這二十七年來,我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無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研究還是在實際改革中,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回顧這二十七年來的發展歷程,展望未來改革的前景,對於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突破了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相互對立的傳統觀念。它不僅對社會主義的理論和現實產生了巨大沖擊,而且也為人們深入認識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的關系提供了新的理論思考。

當震盪的塵埃尚未落定,面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與顯而易見並存的種種問題,由此引發出國內外的眾說紛紜。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欲想把這一改革引向深入,我們有必要對其發展歷程進行較為深入細致的分析,以便今後更好地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理論背景

根據斯大林時代蘇聯教科書提出的「五段論」,歷史發展大體上要經過五個歷史階段,即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中國共產黨認為,隨著1956年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社會已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根據這種歷史觀,此後中國一直處於社會主義社會。

中國共產黨最後採用的方法是重新定義社會主義,並且力爭在黨內取得一致意見,即社會主義制度與諸如市場、自由貿易或任何可行的經濟政策是不矛盾的。當前,中共認為,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重新定義使得中國可以使用任何可行的經濟措施而不會遇到理論上的困難。

中國對社會主義的重新定義使得中國的社會主義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因此被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網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❷ 什麼是經濟體制改革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按照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這一客觀規律的要求,對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國民經濟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進行的改革。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集中表現在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環節和方面,這些環節和方面又都集中在經濟體制上,因此,我們改革經濟體制,就是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環節和方面。這種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為了大大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當前我國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就是要打破傳統的以中央集權為特徵的僵化的、嚴重束縛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充分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先進各國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經營管理制度與方法的、又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大力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達到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富裕幸福的目的。
鄧小平同志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採取了鼓勵闖、放手干,先做游戲,後定規則的策略,經濟建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從總體上講,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經濟作為社會物質基礎部分,改革可以從基層開始,局部的變動是可控的,在一個漸進的過程中是不足以影響全局的。但政治體制是屬於上層建築的東西,觸一發而動全身,它的改革不能簡單的套用經濟體制改革的思路和模式。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必須牢牢的把握改革的方向,主要應該採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在具體實施之前,共產黨作為一個執政黨,必須有一個總體的設想和方案,通過法律的形式把主要內容和基本程序固定下來。做到先定規矩,再整體有序推進。 因此,鄧小平說中國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是指經濟體制改革而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自下而上經濟體制改革一個很好的例子。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認真抓好四個互相聯系的重要環節:
(1)轉換國有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的經營機制,把企業推向市場,增強它們的活力,促使企業在經濟利益的推動下自發地實現資源配置。
(2)加快市場的培育。沒有市場就沒有市場經濟。
(3)深化分配製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分配是經濟利益實現的制度。沒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分配就沒有市場。
(4)混合經濟中政府主要是調節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而不是經濟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在中國轉變政府職能的根本途徑是政企分開。

❸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什麼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對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的認識,從「基礎性」到「決定性」,同時提出「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反映了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對於全面深化改革和未來中國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經濟體制改革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經驗:

1、不斷創新改革理論,以科學的理論指導改革實踐。改革實踐證明,每一次重要改革實踐行動,都以思想理論的不斷發展和革新為先導。沒有正確的改革理論,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改革實踐。

2、緊扣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密切結合起來。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我們始終用生產力發展的標准來檢驗改革的總體戰略與具體方針的成敗得失,並根據這種標准不斷對改革措施與政策進行調整。

3、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始終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改革過程中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出,都是以人民群眾創造的具體改革經驗和做法為基礎和依據的。改革始終把人民願不願意、滿不滿意、答不答應作為改革措施選擇與調整的基準與標尺。

4、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實行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的有機結合。既使改革保持了必要的力度、速度和連續性,又使改革逐步適應社會承受能力,避免了大的社會動盪的發生。

5、試點先行,在不斷推動改革突破的同時確保社會穩定。改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具有探索性,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行業、企業進行相關改革試驗,有利於防止改革出現大的曲折和失誤。試點是把改革引起的負效應控制在最小的范圍的有效辦法。

❹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特點是什麼

1、以產權制度改革和產權關系調整為核心和主線。

改革家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以「權力和利潤下放」為內容的最初改革是產權改革,當時沒有產權理論作為指導。然而,這種改革實質上是權力關系的調整。這種選擇可能是制度變遷的內在動力,也是人們的本能選擇。無論是農村改革、城市改革還是相關改革,都圍繞著責任與權利關系及其體制的調整展開。

農村改革主要包括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實施,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建立,鄉鎮企業的發展和改革,股份制合作制改革基於家庭聯產承包制,和農業的產業化。考察這一過程,可以發現,每一項改革的實質都是「產權制度改革」或「產權關系調整」。

事實上,國有企業改革的產權制度改革從一開始,因為改革委託權力和轉移利潤,稅收改革的改革,改革的合同管理系統,租賃管理系統的改革和股份制改革,調整等本質上是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產權關系。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本質上也是對企業利益相關者權利和責任的界定和調整。

2、以舊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強烈的環節——農業制度為突破口。

總的來說,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是從土地產權制度和農村生產組織制度開始的。為什麼制度變遷會首先發生在農村?我們認為,這是出於客觀需要而作出的理性選擇。農產品專營購銷制度、剪刀差和戶籍制度給農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政府與社會相統一的人民公社制度被稱為集體經濟,它實際上是變相的國營經濟。與城市集體經濟、國有經濟不同的是,國家對農村集體經濟基本是「經營而不包括」的。這樣,農村改革的機會成本很低,農村對新體制的需求更強。因此,與城市地區相比,舊制度更容易被打破,新制度更容易產生。在自發的制度變遷之後,更有可能迅速得到政府的認可和支持。

3、允許舊體制外生產新體制,即體制增量調整與體制存量調整並行,而且以前者促進後者。

中國的經濟系統,舊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是困難的,確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增量突破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系統結構,促進舊體制變化或反向傳播,這是一個主要原因漸進式改革的成功的主要經驗之一,應充分肯定。

但是,不能認為中國漸進式改革和經濟持續增長的成功取決於非國有經濟的發展。結構性改革和經濟增長都將是兩條腿的。公有制經濟,無論是集體經濟還是國有經濟,甚至在非公有制經濟出現之前就已經進行了改革。集體農業經濟和國有企業的改革,包括土地制度的改革,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

此外,我們在強調體制外改革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國有經濟在改革發展中的巨大作用。國有經濟與非國有經濟,市場化的慢,這是不利於市場化的過程,但可以使大量的經濟資源,尤其是關系國民經濟的部門在政府直接控制,不僅有利於維護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有利於控制各種矛盾在轉型的過程中。

但也在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通過政府的調整彌補了市場的不足,克服了市場的缺陷,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事實上,國有經濟也承擔了中國漸進式改革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代價。

4、包括政府在內的多元主體聯合創新體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經濟體制變遷過程中的初始主體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但在制度設計和變遷過程中,它是多主體共同創新的系統,角色不斷變化。其中,政府作為多元主體中的一員,在制度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以農村改革為例。正如我們已經分析的,農村經濟體制的變化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股份合作制以及適應農業產業化的三個階段的制度創新。在每個階段,不同的主體扮演不同的角色,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階段的角色和功能是不同的。

❺ 黨的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什麼

黨的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這次代表大會的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為指導,認真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14年的實踐經驗,確定今後一個時期的戰略部署,動員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

(5)經濟體制改革是什麼擴展閱讀:

黨的十四大議程:

(1)聽取和審查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

(2)審查中央顧問委員會的報告(書面);

(3)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書面);

(4)審議並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

(5)選舉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

(6)選舉新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❻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時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是改革開放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理論探索的重要成果。

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標志,我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我們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1979年,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摸索,實施的改革方針政策實際上是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提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理論,盡管這一理論仍然堅持計劃經濟的總框架不變;

但是,必須按照尊重和利用價值規律的要求來進行經濟活動已開始成為人們的共識,從而現實經濟活動也逐步納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經濟的發展軌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的觀點。1992年十四大正式確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自黨的十四大(1992年10月12~18日)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以來,至今(2019年)已二十七年。

這二十七年來,我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無論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研究還是在實際改革中,都取得了顯著成就。回顧這二十七年來的發展歷程,展望未來改革的前景,對於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6)經濟體制改革是什麼擴展閱讀:

理論背景

根據斯大林時代蘇聯教科書提出的「五段論」,歷史發展大體上要經過五個歷史階段,即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中國共產黨認為,隨著1956年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社會已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根據這種歷史觀,此後中國一直處於社會主義社會。

中國共產黨最後採用的方法是重新定義社會主義,並且力爭在黨內取得一致意見,即社會主義制度與諸如市場、自由貿易或任何可行的經濟政策是不矛盾的。

當前,中共認為,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重新定義使得中國可以使用任何可行的經濟措施而不會遇到理論上的困難(但此舉也授人以柄,對其政權存在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中國對社會主義的重新定義使得中國的社會主義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因此被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❼ 經濟體制改革包括哪些方面呢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答:
1、以產權制度改革和產權關系調整為核心和主線。

改革者也許並沒有意識到最初的,以「放權讓利」為內容的改革就是產權改革,當時也沒有產權理論作為指導。但是,這場改革實質上就是權利關系的調整。這種選擇也許是制度變遷的內在力量的推動和人們的本能選擇。無論是農村改革,還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關的改革,都是以責權利關系及其制度的調整為核心和主線。農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的推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鄉鎮企業的建立、發展和改革,在家庭聯產承包制基礎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農業產業化等。考察這一過程,我們發現每一步改革的實質都是「產權制度改革」或「產權關系的調整」。國有企業改革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是產權制度改革,因為放權讓利、利改稅、承包經營責任制、租賃經營責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質上都是調整企業和政府的產權關系。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實質也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責權利的界定和調整。

2、以舊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強烈的環節——農業制度為突破口。

從總體上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最早是從農村的土地產權制度和生產組織制度開始的。為什麼制度變遷首先發生在農村?我們認為這是適應客觀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選擇。農產品的統購統銷制度、價格剪刀差以及戶籍管理制度,使農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損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名為集體經濟,實為變相的國營經濟。與城市的集體和國營經濟不同的是,國家對農村的集體經濟基本上「管而不包」。這樣農村改革的機會成本很低,農村對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強烈。因此,農村相對於城市而言,舊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產生,自發的制度變遷發生之後,更能夠得到政府的迅速認可和支持。

3、允許舊體制外生產新體制,即體制增量調整與體制存量調整並行,而且以前者促進後者。

中國的經濟體制,在舊體制的根本性變革難度較大的情況下,確實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量改革、體制外突破來改革經濟體制的結構和促進或倒逼舊體制的變革,這是漸進式改革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經驗之一,應該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能因此而認為中國漸進式改革的成功和經濟的持續增長靠的就是非國有經濟的發展。無論體制改革還是經濟增長,都是「兩條腿」走路。公有制經濟(包括集體經濟和國有經濟)的體制,一直都在改革,甚至比非公有制經濟的出現要早。對集體農業經濟體制和國有企業的改革,包括對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了。而且,在強調體制外改革的積極作用的同時,決不應當忽視國有經濟在改革和發展中的巨大作用。與非國有經濟相比,國有經濟市場化的速度較慢,這固然不利於市場化的進程,但是可以使大量經濟資源特別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部門處於政府直接控制之下,這不僅有利於維護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有利於控制轉軌過程中的各種矛盾,而且能夠在市場機制很不完善的情況下,通過政府的調節彌補市場的不足,克服市場的缺陷,充分發揮政府導向的作用,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國有經濟實際上也為中國的漸進式改革和非公有經濟的發展承擔著成本。我們假設:國有經濟體制一開始就徹底變革,那麼,非公有制經濟能否發展到現在的水平?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能否順利?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要改變。

4、包括政府在內的多元主體聯合創新體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經濟體制變遷過程中的初始主體可能存在比較大的差別,但是在制度的設計和變遷過程中,是多元主體聯合創新體制,並不斷進行著角色的轉換。其中,政府作為多元主體中的一員在體制創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以農村改革為例。前面已經分析,農村經濟體制變遷包括許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股份合作制和與農業產業化相適應的正在進行的制度創新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主體扮演不同角色,起著不同作用,不同階段的角色及其作用又是有所變化的。政府雖然不是在每一項改革或改革的每一個環節上都充當主角或領域者,但是,它作為重要的制度變遷主體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家庭承包責任製作為制度創新在很短時間里向全國推廣,則屬於新制度的擴散。在這一過程中,中央政府是最重要的主體。它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認可、支持極大地打消了廣大農民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顧慮,使新制度以盡快的速度擴散。當然,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實是:這一變革除了觸犯了少數人的既得利益外,於農民、於中央和地方政府、於城市居民都是有益的,基本上屬於帕雷托改進,所在大家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支持改革的。
家庭聯產責任制也有局限性。還是農民自己在實踐中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自然地創造了一種揚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適應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制度形式——股份合作制。毫無疑問,廣大農民自己是主角,他們是制度的設計者和實施者。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基本上是認可、順應、引導。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創新,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又拉開了帷幕。農民現在已經意識到家庭小規模經營對他們的種種不利。因此,農民們自己又在探索,他們仍然是創新的主角。
鄉鎮企業的發展既是中國農村的產業革命,又導致了整個農村經濟體制的重要創新——可以與農業中的家庭承包責任制相提並論的制度創新。這一創新有一個過程,在過程的不同階段,創新的不同主體及其相互關系是有所變化的。幾乎在家庭承包制剛剛全面實施的同時,「社隊企業」開始實行承包制,即由公社、大隊包給一些「能人」。這些「能人」都是農民,是農民中的「基層幹部」或原來就是「社隊企業」的經營者。第一步制度創新,是由「基層幹部」唱主角,集體代表——公社、大隊、生產隊及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廣大農民共同參與的,幾乎沒有反對的主體,因為它對任何一個群體或階層或國家,都是有益無害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顯然支持,但不是創新的發動者和領導者,不是主角。
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經有些大膽的農民開始投資辦企業了。有些單獨辦、家庭辦,有些是農戶合夥辦,這就使鄉鎮企業自身的組織也出現了新形式——家庭企業和合夥企業。非公有的鄉鎮企業取得了超常發展。農民自己仍然是創新的主角。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起了一個「放」或「允許」的作用,即所謂「給政策」,例如國務院1984年的4號文件認可、允許個體或聯合投資。當然,「放」本身也是一種對創新的「參與」,它與阻撓或觀望是不同的,與一般的「支持」也不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也是這一制度創新的重要主體。
20世紀9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進行了更深層次的體制創新,目標是與現代市場經濟接軌。最大的特點就是政府特別是縣以上的政府基本上退出了「制度創新主體」行列。因為經過第一、二步政府「放」以後,鄉鎮企業走上了自我發展、自我創新的道路。在政府跟鄉鎮企業沒有產權關系,鄉鎮企業也不再需要政府「放」什麼權、給什麼政策的情況下,政府面對鄉鎮企業的制度創新,就顯得沒有什麼可為了。進入90年代以來,鄉鎮企業從合夥制到股份合作制,甚至有些向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化的演變,都是鄉鎮企業、鄉鎮企業的投資者和廣大農民自己的事情,他們順應市嘗產業變化的需要,很自然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產權關系和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創新。這是由他們的產權及由此決定的經濟地位和經濟利益關系決定的,他們有產權,從而有談判實力,能夠左右制度變遷的方向,而且也必須左右,以維護其產權收益。
國有企業至今為止的制度創新,盡管地方政府、企業及企業員工等主體在不同階段的角色或作用在變化,但是中央政府除了創新初期很短時期外,一直都是創新的主角,一直都是它主導,它決定創新的方向和方式,並組織試點和推廣。

5、從制度變遷的規律和中國實際出發,選擇漸進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對於體制轉軌,理論上存在多種途徑或方式。在實踐中,也有多種方式,人們把20世紀開始、持續至今還沒有完成的許多國家的改革,大體上劃分為兩種方式:漸進式改革和激進式改革或「休克式療法」。從改革的效果來看,比較多的人認為,以中國為代表的漸進式改革更加成功。主要標志是,在市場化改革推進過程中,經濟快速發展,連續20年經濟平均以近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物價上漲率限制在公眾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從1979年至1999年,社會零售物價上漲率平均為6.6%(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率從1985年至1999年平均為8.9%),沒有到兩位數,從而沒有危及經濟穩定和社會穩定(張卓元,2000)。由於經濟快速發展,物價上漲率總的來說處於居民可承受的范圍內,全國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有較大提高,得到改革的實惠。
所謂漸進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經濟制度不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對經濟發展過程中限制或阻礙經濟發展的經濟體制進行逐漸地改革。中國的漸進式改革體現在許多方面:從農村改革開始,然後擴展到城市;先著力發展比較適應市場經濟的非國有制經濟,而後重點推進國有經濟的改革;先發展商品市場,然後著重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價格改革先調後放,調放結合,並逐步同國際市場價格相聯系;生產、流通、價格等都出現計劃內外雙軌制,然後向市場單軌制過渡;經濟特區、沿海城市改革開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內地推開,實現全方位開放等等。在改革推進的方法上,也是這樣。先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後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步實行相互協調、相互配套的整體推進;還有是先易後難,先改革那些比較容易改的領域,最後搞攻堅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中國的國有企業與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有著密切關系。由於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牽涉到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社會成員的就業與福利保障,所以一直是中國經濟改革中最為復雜、最為困難的改革。為了保持社會穩定,避免對企業的迅速改革可能導致的生產下降,失去社會大眾對制度變遷的支持,同時又要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中國企業制度的變遷實際上是通過體制外變遷和體制內發展相結合的道路來推進的。也就是前面分析的「兩條腿」走路。

當然,我們只能說,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比較成功。但是,它同樣有其局限性。而且,我們也不能認為或斷定激進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長時期的時間去檢驗。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制度變遷所面臨的環境和約束條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選擇也可能不同。

❽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前提、目的、內容、實質分別是什麼

1、經濟體制改革的前提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2、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是一不斷促進市場發育;二不斷深化企業改制;三大力推進政府體制改革;四構造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的安全網。

4、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革命(自我完善)。

❾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及核心問題是什麼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經驗之一。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我們既革除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包攬一切的做法,又沒有照搬西方國家所謂的自由市場制度,而是既不斷擴大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擴大市場機制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展我國經濟中的作用,又不斷改進政府對經濟發展的宏觀指導。

(9)經濟體制改革是什麼擴展閱讀:

經濟體制改革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是因為市場經濟體制和市場機制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在調動微觀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方面能夠發揮重要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經濟運行過程中提高信息處理效率,通過公平競爭形成有效的動力機制,實現優勝劣汰等。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還必須充分利用好市場中介組織的作用。各級政府在職能轉變過程中,正在試行把一部分應該由社會中介組織承擔的職能,特別是行業管理和行業自律方面的職能轉交市場中介組織來承擔。由於我國市場中介組織發展相對滯後,所以更多地還要扶持社會中介組織的發展。

❿ 經濟體制改革什麼意思

經濟體制改革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按照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這一客觀規律的要求,對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國民經濟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進行的改革。

閱讀全文

與經濟體制改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講故事怎麼弄伴奏 瀏覽:376
簡單的例子故事有哪些 瀏覽:645
愛情公寓裡面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489
寓言故事趕集到底怎麼去 瀏覽:533
湛海經濟信息咨詢怎麼樣 瀏覽:988
事業單位考試時間為多久考什麼 瀏覽:424
健康證口腔體格檢查查什麼 瀏覽:600
庫車縣幸福城小區屬於哪個社區 瀏覽:342
婚姻糾紛敗訴法院如何處理 瀏覽:319
怎麼做個幸福的媽媽 瀏覽:142
十七八歲遇見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瀏覽:352
健康八歲兒童每天吃多少水 瀏覽:994
愛情里的法則有哪些 瀏覽:220
愛情秀什麼意思呢 瀏覽:222
有個小品叫什麼美女 瀏覽:436
事業支出的財政補助支出包括哪些 瀏覽:990
屬鼠的一生最好的婚姻是什麼 瀏覽:526
健康驛站預約如何分配 瀏覽:139
如何挽回一段決裂的愛情 瀏覽:702
安全健康的水怎麼喝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