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財經評論我們該如何擁抱分享經濟

財經評論我們該如何擁抱分享經濟

發布時間:2024-05-25 13:05:05

1. 怎樣創業,如何參與分享經濟

分享經濟是目前最新型的商業模式,就是消費者買了東西以後,覺得不錯,把東西分享出去,然後獲得獎勵。鼓勵大家分享的。

那麼共享經濟在我國發展得如何呢?

坦白說,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公司成立時間普遍不長、規模比較小、尚在培養消費者習慣。從估值角度看,除了滴滴快的以外,幾乎沒有其他重量級選手。從領域看,國外的共享經濟涉及床位、衣服、飛機御團、船、辦公室甚至員工等諸多領域,而國內主要集中在汽車、房屋、P2P網貸、辦公室等,其他行業則寥寥無幾。

從市場輻射來看,像共享經濟的典範Uber已進入很多國家,而中國的共享顫滾經濟基本僅限於國內市場。這些既是差距,也是機會。

之所以存在差距,一個原因是我們尚處在學習者的階段,成立時間不長,規模比較小,很多行業還在培養消費者的習慣,而共享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群聚效應,沒有達到臨界點就很難迅速發展和盈利。此外,共享經濟的核鎮洞橘心是信任,而中國的人際信任度比較低,人與人之間信任基礎薄弱。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官網的數據顯示,中國只有大約13%的居民完全或者稍微相信陌生人,剩下大約87%的人完全不相信陌生人。這在被調查的43個國家中墊了底。同時中國國內個人信用體系尚不健全,信用數據碎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共享經濟的發展。好消息是,我國的個人徵信體系建設正駛入快車道,個人信用數據碎片化狀況正被迅速改善。

希望這些障礙逐漸被清除後,共享經濟能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

2. 分享經濟將如何發展,又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統計局,印發了《關於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發改高技20171245號,以下簡稱《意見》)。就此,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

問:2015年以來,國務院相繼出台了《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請問此次經國務院同意,制定出台《意見》的主要背景和考慮是什麼?

答:分享經濟由來已久,在現階段主要表現為利用網路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平台將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新型經濟形態。當前,分享經濟在全球范圍快速發展,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消費理念和就業模式,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發展趨勢。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在積極引導和支持分享經濟發展。例如,美國多個州政府修改相關法規法案,明確乘車共享和個人房屋短租的合法性;歐盟委員會出台《分享經濟歐洲議程》,引導各成員國破除法律政策限制,推動分享經濟在歐盟的長遠發展;英國宣布要打造分享經濟的全球中心,並在政策上予以鼓勵支持。

近年來,我國分享經濟異軍突起,發展快速,創新活躍,應用廣泛,在一些領域走到了世界前列,並培育了一批創新創業型企業。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實現市場交易額達3.45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參與分享人數達6億,提供服務者人數約6000萬。大力發展分享經濟,有利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發展質量,有利於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和拓展擴大就業空間,對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當前發展分享經濟面臨認識不統一、現行制度不適應、政策保障不健全、城市管理難度加大和影響個人信息安全等問題。社會各界普遍希望國家加強頂層設計,明確政策導向,釋放積極信號,以消除各方疑慮和凝聚社會共識。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多次召開部門、地方和專家座談會聽取意見,深入企業開展調研,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等工作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專家學者、行業協會等研究制定了《意見》。

問:近年來,分享經濟成為快速崛起的又一大新型經濟形態,「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大力發展分享經濟,請問分享經濟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答:分享經濟利用「互聯網+」,創造了很多新業態,化解了不少過剩產能,帶動了大量就業。大力發展分享經濟,是在經濟新常態下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有助於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促進供需高效對接,提升經濟增長水平,更好地發揮其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生力軍」作用。

首先,分享經濟是挖掘供給潛力的有效方式。分享經濟依託互聯網等技術降低信息獲取成本,使生產要素的社會化使用更為便利。企業或個人按照市場化方式獲得各類生產要素的使用權,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了生產要素與生產條件的優化配置,大大降低了生產、運營成本和產業進入門檻。

其次,分享經濟是提高經濟效率的有效渠道。分享經濟有利於促進市場供需高效精準對接。在分享經濟模式下,需求變得清晰可見,供給的彈性和靈活度進一步提高。一方面,能更好地適應和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消費需求,降低供給不足;另一方面,有效引導資源配置,有利於合理組織生產供給。

在保障措施上。一是大力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共享、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加大政府部門對分享經濟產品和服務的購買力度等。二是研究完善適應分享經濟特點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繳費措施,落實相關就業創業扶持政策。三是研究完善適合分享經濟特點的稅收征管措施,不斷提高分享經濟納稅服務的信息化水平。四是建立健全反映分享經濟的統計調查指標和評價指標,科學准確評估分享經濟在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就業和增加居民收入、擴大國內消費等方面的貢獻。五是及時調整不適應分享經濟發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規與政策規定,不斷優化法律服務。六是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起責任、主動作為,切實加強對分享經濟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不斷完善發展環境,創造良好社會預期,務實推進分享經濟健康快速發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3. 共享經濟在中國如何落地

文 | 林超
本文獲得作者授權發布

林超
廳客app聯合創始人&CEO
成功創辦過三家高科技和互聯網消費類公司,中山大學數學和金融雙學位,在廳客的第二職業是:人類學家。廳客目前獲得PreA 數千萬人民幣融資。在1月8日舉辦的2016大數據生態縱覽峰會·共享經濟分論壇上,林超分享了他關於共享經濟在中國應用的觀點。本文是他主要觀點的集中體現,收錄在此,以饗讀者。

最近CCTV財經頻道製作了一期共享經濟的節目,節目提到「共享經濟正在從一個新鮮事物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一個新時代被開啟了」。共享經濟的話題在中國又熱起來了。這一次,可能不再是虛火。

當影響人類社會變遷的兩股推動力——技術&文化逐漸成熟後,它必將推動共享經濟的成熟。
文化方面,事實上21世紀我們正在回到一個更加具有親密感,具有普適信任,社會資源更加頻繁流動的交易文明。這似乎是繞一個大圈,將回到人類交易文明最初的狀態。
技術方面,實名社交網路、移動設備普及、移動支付、大數據技術、雲計算等五項技術的成熟,使得一個隨時隨地、有高度信任基礎和支付便利性的創新基礎架構被搭建起來。也使得我們在現代都市裡極大的擴大的「自己人」的范疇成為可能。

那麼,共享經濟在中國該如何落地?

首先,共享經濟在美國是個環保問題,但在中國卻是個再就業和掙外快的問題,那麼發源自美國的共享經濟成功模式遷移到中國來適用嗎?

我們先來看下面兩張圖。
第一張是《經濟學人》雜志某一期專門探討共享經濟主題的封面:

從這張圖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是怎麼理解共享經濟的。
總結起來,我們看到了兩樣東西:
第一:人不多
第二:東西很多

第三:天!很!藍!!(冒著被批評數學不好的風險也要說出來) 所以美國共享經濟的關鍵在於:不要增加更多東西了,讓多餘的東西流轉起來吧。
好了,接下來第二張圖回到我們偉大的祖國!

中國什麼最多?沒錯,就是人!跟人比起來,中國的汽車,房子都是配角。當美國群眾一直在發愁自己家的東西、房間、車怎麼這么多,如何利用起來的時候,中國群眾在發愁的是自己掙的不夠多,工作不夠好,沒時間旅行,地鐵太擠,吃飯太貴!
所以:共享經濟在美國是個環保問題,其實在中國就是一個再就業和掙外快的問題!
關於再就業和掙外快,我們來看看去年兩家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大家可能並不了解的公司。
一個是達達快遞,一個是回家吃飯。這兩家公司對應的共享經濟模式在美國並沒有特別成功,但是放在中國卻顯得前途無量。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都成功的應用了移動互聯網蓬勃帶來的新技術能力,解決了以前無法解決的特定人群勞動力的碎片剩餘價值釋放的問題。
坦率的說,中國共享經濟的創業者如果不了解中國的人口特徵,沒有最起碼的社會學素養。恐怕在創業方向的判斷上,要吃很大的虧。

第二,在中國落地就要抓住中國特色的機會

那麼,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到底有什麼主要特徵呢?如果你是一個共享經濟的創業者,那麼這里有三個維度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中國的獨特性。

城市維度

我們可以把中國的城市抽象成:鄉鎮、四線城市、三線城市、二線城市、一線城市,五個層次。

學歷維度

中國的勞動人口的學歷維度可以分為:小學學歷,初中學歷,高中學歷,大專與普通大學學歷,211/985大學學歷。

年齡維度

年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維度,信息文明高速發展推動的年齡代際更迭使得每個年齡層的互聯網使用者都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行為模式。所以,我們先粗略的把用戶分為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
把這三個維度組織起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三維的勞動力人群劃分圖:
上圖,實際上就是我們理解中國人口國情的一張藏寶圖,三個維度分別切分成五個類別,5的三次方,可以劃分125個區間,每個區間的勞動力激活都可能產生機會。
比如,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達達快遞是利用移動互聯網的能力,成功的激活了在一二三線城市居住的,80、90後,中專及以下的勞動力的碎片化時間掙外快問題。
回家吃飯便是滿足了一二線城市居住的,50、60後,中專及以下的勞動力再就業需求。
廳客則是滿足了一二線城市居住的,80、90後,大專及以上勞動力的探索人生另一種工作方式的需求。

第三,分清你的產品是需求場景,還是需求品類

做共享經濟到底是「選擇品類」重要,還是「鎖定場景」更加重要。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引入一個概念,就是引力。
重資產品類」引力強,圍繞自身形成場景;「輕資產品類」引力弱,需要圍繞場景構建品類。
比如,我們可以說 uber 捕捉的是打車需求產生的前後5分鍾的場景。Airbnb捕捉的是在旅行中最關鍵的住宿選購的場景。
他們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從使用者的視角看問題,後者是從被使用的物品為視角看問題。
兩種不同的視角取決於品類的輕重。 比如,房子非常重,車子非常重,孩子非常重,所以圍繞他們就容易形成圍繞場景。但是,燈泡很輕,凳子很輕,電鑽很輕,吃個便飯很輕,所以這些往往會融入到其他的場景中。
當你切入共享經濟類別相對輕的時候,品類自身的引力不夠形成周邊場景,這個時候你就要轉化思路,主動融入其他場景考慮問題。
比如「Enjoy」從高體驗餐飲場景切入,構建了一個體驗經濟的核心場景,從而逐漸切入其他零食,甚至手工藝品就顯得順理成章。而「覓食」選擇了覆蓋所有飲食場景的全品類切入方式,反而有可能讓用戶覺得無所適從,最終只使用其最核心的一到兩個場景,使得其他場景枯萎。
或者,如果你是做個人手藝的共享經濟,那麼你提供的共享服務層次和類別差異可能非常大。比如你提供主要是按摩、美甲、身體護理類的服務共享經濟,這就是一個輕品類,它其實隸屬於多個完全不同的場景,比如辦公室場景、家庭上門服務場景、周末姐妹聚會場景。服務於不同的產品完全可以形成徹底不同的產品形態。

第四,看清打開頻次與傳播率之間的關系

作為一個交易平台,高頻打低頻的理論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詳。
不過,到底為什麼高頻產品可以侵蝕低頻產品呢?
這個可以看成是一個進化生物學問題,不過最終還是一個數學問題。
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裡面對於原始海洋中基因間如何競爭有過精彩的描述。進一步用數學來解釋就是,如果有AB兩個產品:
A產品用戶體驗非常好,用戶滿意度極高,每次使用都能產生200%的傳播,但它一個月的時間只有5次用戶打開。
B產品用戶體驗做的一般,用戶滿意度一般,每次使用只能產生5%的傳播,但是它用戶打開頻率很高,一個月能打開200次。
那麼一個月後,A產品傳播結果為243,而B產品的傳播結果則是驚人的17292。
所以,一個自我復制頻率高但是每次復制能力低的產品,會勝過一個自我復制頻率低但是每次復制能力強的產品。

以上四點即是我對於「共享經濟如何在中國落地」的一些看法。正如央視財經頻道所說,共享經濟在中國已不是新鮮話題,它將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也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經濟共享時代。
end

4. 火熱的共享經濟,究竟該怎麼運營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演進推動了分享經濟的發展,分享經濟是信息經濟發展的典型創新2.0模式。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或共享經濟指能讓商品、服務、數據(資源)及(人的)才能等具有共享渠道的經濟社會體系。雲計算(用戶共享一個資源池中的計算資源)可支撐分享經濟;基於開源代碼(具有開放、自由、共享、協同特徵)的IT經濟、基於數碼和開源技術的互聯網經濟(包括點共產主義的網路經濟)、基於開源硬體(+開源軟體)的創客經濟大多是一種分享經濟;資源閑置是分享發生的前提,國際產能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是發展分享經濟的機遇;供需相對平衡、長尾效應相同也是發展分享經濟的必要條件。
分享經濟是創新2.0時代信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分享經濟採用分享協作方式搞創業創新,門檻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有利於拓展我國分享經濟新領域。分享經濟將有力推動樹立創新2.0時代的創新、協同、開放、綠色、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相關參考資料:
陸首群. 陸首群:分享經濟是信息經濟發展的典型創新2.0模式[J]. 辦公自動化, 2015(21):6-7.
陸首群. 陸首群談七大分享經濟模式:「互聯網+創新2.0」推動分享經濟發展[J]. 辦公自動化, 2016(7):10-11.

5. 如何讓共享經濟助力中國經濟發展

這一先進的經濟理念和傳統的經濟制度之間的症結該如何解開?在經濟總是快速前進的今天,我們又該如何讓共享經濟助力中國經濟發展?可以說,建設信用體系,完善市場,積極擁抱共享經濟,一個都不能少。不能僅僅因為它會打破傳統就對其避而不見,而是應該引導其價值走向。

政策積極擁抱

就像最初人們覺得互聯網不過是技術層面的東西一樣,現在人們對於共享經濟,更多的是認為這不過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或者是一種未來的概念。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朱俊生在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說,人們應該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共享經濟。那些對於共享經濟下傳統社會保障體制會失效的判斷,也應該換一種方式重新思考。

「這種新的經濟形態肯定和傳統的不太一樣,它其實是比較分散的業態,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僱傭關系,所以傳統的僱傭合同不一定適用於他們,我們不要用傳統的東西去套這個新的東西,那中間肯定會有偏差的。」在朱俊生看來,傳統的社會保險一開始出來的時候,它適合於工廠這種比較大規模的集中就業,其實在後來有一些非正規就業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大的沖擊。

「像Uber這個共享性的業態,它跟傳統意義上大家理解的那種社會保險不完全一樣,如果用傳統的思維方式理解這種關系,你可能認為它有問題,它違規,因為畢竟按照咱們的社會保險法是強制繳納的,但是如果你把它理解為個人之間的自願聯合,或者說個人和資本之間的自願聯合,它涉及的不是傳統的僱傭合同,所以也沒有必要歸屬為社會保障問題了,這樣的平台給我們帶來了客觀上的便利,打破了一些壟斷的東西,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事情。」朱俊生認為,對一些創新的東西都應該有足夠的包容,因為創新的東西有兩種可能性:第一,做好了它將來可能會引起一些商業模式的變革甚至包括生活方式的變革;第二,也可能是曇花一現,後來出現一些問題消亡了,那麼大家擔心的問題也都不復存在了。

朱俊生認為,現在比較重要的是要給予寬松的政策環境。「現在新的商業模式帶來了利益的重新分配,它打破了一些競爭利益的東西,當然大家會有反彈,各種監管部門試圖通過一些政策扼殺它,我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這個市場應該讓它自發地去發展,恢復競爭機制。」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創新與風險治理研究中心籌建負責人楊東對此也表示認同,他向《經濟》記者表示,「未來社會保障方面,他能共享就隨時都能獲得幫助,獲得眾籌眾幫,這本身就是一個保障,社會保障本身的作用、功能、價值在未來發生重構或者顛覆也未可知」。

法律嚴格管制

基於互聯網金融浪潮而起的共享經濟,之所以有很多不確定性,就在於互聯網金融本身的不確定性。只有給企業與消費者更多的保障,才能促進市場的正常發展,實現企業與消費者的共贏。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便需要相關部門不斷地完善監管制度,靠強制手段單方面處罰企業,強制關停並非明智之舉。

完善法律體系,做好市場監管與宏觀調控尤為重要。在這方面,楊東認為,應該注意投資者權益人的保護,平台本身有監管的義務。「對於開車的和用車的,應該與平台的資質有一定的吻合,通過大數據監控那些不規范的車主,發現就應該及時地清除,給他信用降級,將他踢出這個市場,一旦發生問題隨時都能夠找到追究責任的相關方。」

一些嚴厲的管制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既然認識到共享經濟是未來的大趨勢、大方向,就應該出台一個監管政策或者相關法規,規范這種新的共享經濟模式的發展,避免無法可依的狀況。競爭不公平、失去應有的平衡反而會出現泛濫和一種非正常的、不健康的發展態勢。這既不利於行業的發展,又不利於對消費者或普通老百姓的保護。」楊東認為,面對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應及時出台相關監管措施,不能走極端,「現在不給它法律地位反而發展得很快,你沒法阻止它發展,還不如主動去監管,讓它和傳統行業光明正大地進行競爭」。

而共享經濟涉及的行業跨度很大,那麼在界定的過程中如何進行細致規范?楊東認為,這還是要看具體情況,根據不同行業制定不同的規則。

建設信用體系

國內公民信用體系建設仍在進行中,共享經濟領域的信用數據仍然較少。「信用度的問題在國內比較嚴重一點,大家缺乏溝通,政府間的數據也沒有做到大規模的鏈接。」貝波網創始人朱泓源說。

以太資本創始人兼CEO周子敬對此也表示認同,「由於尚缺少能快速建立信用機制的基礎條件,普及尚需更多時日」。

「其實陌生人交易的最大問題就是能否實名制。怎麼讓交易變得可追溯?後面必須有一套基於實名體系的交易方法。現在通過在線交易信息,以及電話號碼、身份證號和銀行卡信息的實名認證。」小豬短租CEO陳馳向記者表示,只有依託於現有的公民身份體系實現陌生人之間的閉環交易,才能逐漸打消安全交易。「央行已允許多家第三方民營徵信機構開展個人徵信業務,意味著未來基於實名身份,可以把每個人在社會不同場景下的信用記錄,如消費、出行、違章、貸款等匯集起來,這會產生更立體更可用的信用記錄。」在他看來,一旦這些成型,國內的陌生人社會信用機制問題會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決。這將有助於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成型。

現在的信用體系建設也需要圍繞著「互聯網+」進行,畢竟這已經是一個大數據迸發的時代。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誠信評價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主任陳貴向《經濟》記者分析稱,「互聯網+」時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首先要重視市場機制。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互聯網+』行動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能移動為基礎的移動互聯時代,也為社會信用體系建立提供了新發展契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需要頂層設計,需要社會協同和市場機制綜合構建,信用包括經濟、社會、司法、政府公信諸多維度,信用也覆蓋法治與道德和精神文明諸多領域,需要定量也需要定性進行中和評價。」陳貴說,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協同發展是中國信用體系建立的有效路徑。

在他看來,發達國家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以市場為主導的「自下而上」的私人模式;一種是以歐洲大陸為代表的、以政府為主導的「自上而下」的國家模式。美國模式的優點是市場主導、法治先行、中介發達、行業自律,具有重法治、輕道德、效率高、風險大的體系特徵。歐洲模式的優點是政府主導、政令暢通、監管有力、透明度高,具有重監管、輕規制、效率低、公信差的體系特徵。

陳貴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徵信市場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為防範信用風險,擴大信用交易規模,有必要產生第三方徵信機構,收集交易過程中的各種信用信息,對外提供專業化的徵信服務。專業化的徵信機構在發展的過程中又促使商業主體基於信息應用加快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推動了商業信用進一步蓬勃發展。個人徵信業因信用卡、房地產和汽車按揭貸款等個人信貸消費而興起,企業徵信因上市、發債、信貸等資本市場擴大而興起。」

而市場聯防聯控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有效手段。「構建失信懲戒機制有幾個必備的要件:一是政府和民間的徵信數據對徵信機構開放;二是由專業徵信機構投資,合法採集徵信數據,構築聯合徵信資料庫,並合法公開徵信調查結果;三是由政府倡導建立一個市場聯防機制,由具備監管功能的政府部門、各類授信主體參加,使失信主體不能取得任何方式的信用便利。」陳貴說,企業機構和個人相關信用數據和信息的依法公開、共享、採集、加工和使用必須有法可依,不能有效保護集體和個人的合法隱私,不能清晰界定公開與保護信息的合理界限,社會信用體系就會失去民意基礎和法律基礎,也會失去該體系的正義性和公平性。

只有在信用體系建設上下大功夫,共享經濟才有長足的發展空間。

6. 分享經濟時代來臨,將迎來新的造富機會:未來5-10年都是趨勢

每過5-10年,就會出現一次新的造富機會,凡是能夠快速發展逆襲的普通人,都是抓住了新的趨勢和風口。

我們可以留意下,身邊的親戚朋友,家庭比較富裕的人,並不是他們有多麼聰明或者多麼努力,而是趕上了時代的發展趨勢。

如在80年代擺地攤、干個體;90年代做貿易批發、做生產加工的,2000年以後干電商的,2010年以後做互聯網+相關項目的,都能發家致富。

由此可見,想要發展、必須要讀懂時代的發展規律,找到下個5-10年的造富趨勢,提前布局。

1. 從市場需求,看發展變化

2. 分享經濟形成的必要條件

3. 分享經濟帶來的3個機會

什麼是趨勢?簡單來理解就是市場上的新需求,而且這種需求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存在的。

就如10年前的電商流量紅利,就是造富趨勢,就是當線下實體競爭激烈的時候,轉移到線上,就可以獲得新的趨勢。

同理在90年代,由於產品豐富,渠道就成了當時最大的造富趨勢,因為擁有渠道,就可以讓產品下沉,獲取更多的客戶資源。

但在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的今天,渠道、產品、電商都成了紅海,新的趨勢是消費者,有了消費者,品牌、產品才能實現變現。

那麼如何獲取用戶呢?靠付費推廣、下線獲客,永遠是一個無底洞。因為左邊獲客、右邊流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讓消費者持續消費,就要通過分享和共享的思維,把用戶變成利益共同體。

就是消費者不但可以去購物,而且也可以成為商家的合作夥伴,可以幫助商家分享、傳播、銷售產品、推廣品牌,這樣不但可以提升用戶離開的成本,而且也可以讓業績倍增。

分享經濟的形成,是以新的需求為主, 科技 支撐為輔,創業需求為動力,移動網路為基礎,大數據為核心要素,產生的新商業模式。

想要抓住分享經濟趨勢,首先要讀懂需求的變化。在今天消費者不再願意為品牌的溢價買單,更願意消費實用的高性價比商品。

同時在人們生活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能夠一邊花錢一邊賺錢,也是目前每個消費者嚮往的,這是目前消費需求的大趨勢。

那麼如何滿足人們的新需求,又可以讓企業持續盈利呢?這就如我們上述講到的,企業要通過共享和分享模式,把所有的消費者變成合夥人,共享銷售環節中的利潤,這是消費資本時代、在下個10年必走的路。


當然我們說的這個分享經濟,是在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普及的背景下才能實現的。

因為人們有了智能手機和網路以後,生活的方式,社交的方式、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

這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流量體,因為今天每個有智能手機的人都有社交媒體平台,那麼這就是龐大的流量。這樣的話企業只要整合大量的用戶資源,就相當於掌握了龐大的銷售網路和流量入口。

同理每個用戶,都可以申請成為企業的合作夥伴,去通過社交媒體分享企業的商品和內容,幫助企業的同時自己也可以獲得利益。

在分享經濟趨勢下,用戶可以通過社交場景分享,把商品傳播給親密關系鏈人群。

也可以依託短視頻、文章等社交媒體平台,依託大數據平台智能分發內容,傳播給更多有相關需求的人群,通過內容去帶貨,通過分享產生經濟效應。


分享經濟形成的另外一個驅動力,是創業市場的興起。 因為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受約束,不願意給別人打工,那麼在這種趨勢下,打造共贏的創業平台,通過平台+個人的工作方式發展,將是大勢所趨。

當然這種新的創業模式,跟目前的疫情影響也有關系,我們都知道由於疫情影響,大量企業倒閉,裁員、在這種情況下,更多以分享和共享為主的平台+個人的創業平台,會快速崛起。

對於企業來說,我們了解了分享經濟的發展趨勢以後,該如何布局和轉型呢?有3個發展路徑。

第一公司平台化、利益共享化

目前大部分人都認為,分享經濟就是現在主流的社交電商模式,自購省錢、分享賺錢。

其實分享經濟並非這一種經營邏輯和商業模式,未來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要運營分享經濟模式實現業績增長。

所以未來企業需要把公司的經營邏輯,變成平台,讓所有的用戶都可以依附在平台上創業,而不是給別人打工。

哪怕我們是一家傳統企業、也一樣可以運營這種邏輯,可以把員工變成合夥人,通過區塊鏈的記賬方式,根據每個人產生的價值,去分配利益,而不是一幫人給一個人打工。

不論是技術研發、還是渠道銷售,服務,都可以通過共享化,打造成創業平台,讓每個人可以依附在平台上創業,這樣企業可以降低原有的人工成本,不需要發工資,只需要做分潤和分紅。

第二多場景融合,全員銷售

對於做實體的商家來說,未來需要打通線上線下,通過多場景獲客營銷。同時也可以把公司打造成一個創業平台,把每一個店主作為股東,每個店長都是老闆。

同時也可以把平台上的會員,轉化為利益共同體,讓會員成為平台的合夥人。

因為未來所有的連鎖企業,不但做線下連鎖,而且也需要做線上連鎖,線下連鎖的流量入口是店,利益共同體是店長,線上連鎖的流量入口社交場景,利益共同體是會員。

就是每個會員都可以申請成為,連鎖企業的線上虛擬店主,通過社交空間,去分享傳播,獲取收益,一邊花錢,一邊賺錢。


第三轉變營銷思維,實現分享裂變

未來5-10年,想要提升業績,必須要運用分享經濟思維,即便我們不能夠把公司,打造成創業平台,也需要通過藉助分享經濟,去做營銷裂變。

分享的底層邏輯,就是藉助A傳播給B,B分享給C,這樣就會形成裂變式的獲客。

不論是實體店還是網路平台,都可以運營這種營銷思維。比如做老帶新活動,運用的就是分享經濟邏輯,可以通過1個用戶裂變10個用戶,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社交媒體平台,都有親密關系的好友。

社交分享裂變的另外一個驅動力,是因為人們的消費心理,就是現在的人不太願意相信廣告,而是會相信熟人,所以當商家在做老帶線活動的時候,就更容易通過A驅動B實現裂變。

不論是實體店的第二杯半價,還是社交電商中的拼團活動,以及各種團購平台的社交立減金,運用的都是分享經濟思維。

7. 「共享」消費為啥不便宜了該如何促進共享經濟長期健康發展

現在人們出行變得特別的方便,有共享雨傘,有共享單車,還有共享充電寶,但是共享消費不再便宜,要想促進共享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價格就應該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共享經濟確實有了發展,但要持續穩定的發展還是需要控制價格,人們使用這種工具主要是因為經濟,當共享經濟不在經濟化變得昂貴起來,人們對這個方面的需求也會開始變低。現在的共享經濟中的投入成本也可以去變高會有人力巡檢轉運和修理,所以這些是剛性的成本,共享經濟成本在提升,所以價格會在上漲。

閱讀全文

與財經評論我們該如何擁抱分享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嫁給愛情是種什麼體驗知乎 瀏覽:333
健康出行卡怎麼使用 瀏覽:49
美女怎麼唱北國之春 瀏覽:288
深圳婚姻挽回機構哪裡有 瀏覽:127
光明區萬人健康服務團有多少 瀏覽:408
幸福樹冬季如何修剪視頻 瀏覽:687
經濟合作社是什麼單位管 瀏覽:278
地市級事業單位一年工資多少 瀏覽:489
歷史曲故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568
哪個地方美女秀氣 瀏覽:612
居民健康檔案中遺傳病史怎麼填寫 瀏覽:81
最華麗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592
宿州經濟定位是什麼 瀏覽:57
童話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瀏覽:933
如何才能健康的節食減肥 瀏覽:253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睡前故事 瀏覽:449
中國韓國經濟哪個好 瀏覽:127
愛情公寓讓你們知道什麼叫票房 瀏覽:83
婚姻怎麼自己解除 瀏覽:429
幸福樹是什麼品種的樹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