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日本經濟危機怎麼樣

日本經濟危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4-05-23 21:21:57

1. 1927年和1929年經濟危機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早在1927年3月日本就爆發了金融危機,之後又面臨1929年開始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依賴對外貿易,並與美國市場有密切聯系的日本經濟,很快遭到沉重打擊,工農業生產嚴重萎縮,大批企業破產。國內階級矛盾加劇,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同時,右翼法西斯團體也猖撅活動,並與官僚、軍閥加緊勾結。

2. 一戰後,1929年前日本的經濟危機

日本經濟危機
雖然日本是戰勝國,但是日本工業能力很弱,完全經不住美歐各國工業的打擊。一戰剛結束時,英、法、德等國的經濟尚未恢復,日本得到了美國工業的大量訂單,絲織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國,經濟一度繁榮。但隨後,歐美各國商品大量湧向日本及亞洲市場,日本貨節節敗退,導致了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業總產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業88.2%,采礦業55.9%,機器製造業55.9%,生鐵16.7%。主要工業產品價格下降達55%-82%。出口下降40.3%,國際收支逆差達3.5億日元,外匯儲備從13億日元減少到6億日元。事實上,由於日本缺乏國際競爭力,從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貿易逆差達33億日元。農業也未能倖免。3500個繅絲廠停工,200萬蠶農陷入絕境。同時,國際廉價糧食大量輸入日本,加上國內市場蕭條,糧食價格一跌再跌。此後,米麥產量長期停滯。1923年9月1日,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東京和橫濱的建築絕大部分被毀,財產損失達100億日元之巨,使已經處於深度蕭條中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震後,從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國舉借巨額外債,數量高達9.1億美元。靠借錢和戰爭中撈取的儲備,日本政府向國內各大財團發放高達13億日元的救濟貸款,這樣,日本經濟才逐漸擺脫蕭條,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時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發金融危機。一些銀行由於擁有大量未經整理的震災票據而周轉不靈,形成擠兌風潮。經濟危機和蕭條繼之而來。政府共撥款12億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銀行。還未等日本喘過氣來,從美國爆發的更大危機又來到了。這一過程產生了兩個意義深遠的後果,其一是欠下巨額國際債務,成為引發大蕭條的國際債務鏈的重要環節。其二是大量中小企業破產倒閉,日本工業高度壟斷化。壟斷財團控制的日本經濟一方面強加技術更新,另一方面則是實行貿易保護。更加意味深長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債務、實行軍國主義的政治力量的進一步壯大。從這個角度看,關東大地震對於日本的意義正如一戰失敗對於德國的意義,而德國和日本的巨額債務則又是美國繁榮所系。 極不平衡的繁榮孕育著極不平常的危機。在短短三年投資熱潮後,從1927年起,德國工業危機已經開始形成。由於沉重的債務和賠款償付,德國國內市場狹小,巨大的新增生產能力必須在高速出口增長中實現。然而,美、英、法等國既要德國的賠款,又拒絕進口德國的工業品,使德國的巨額投資利潤無法實現。1929年3月,英國裴熹爵士在全國貿易會議發發出警告說:「我們正遭到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威脅。由於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的政府採取貿易限制政策,以致債務國無法還債,我們正面臨著這種危機。我們現已無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潰。那些貸款國家的錢收不回來。」

3. 1929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對日本經濟造成了哪些影響

1929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迅速席捲了日本。由於日本是個島國,資源貧乏,因此對外貿易對它來講顯得尤為重要。由於這次經濟大蕭條是世界性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都受到了影響,因此日本的出口受到了很大影響,經濟下降非常快。1930年,日本的進出口數量分別比1929年下降了30%和32%,次年再次下降了57%和53%。

1929~1931年間,重要出口商品生絲、棉製品價格暴跌,數量銳減,出口數額減少44.6%,1932年減少62.5%。以日本對華輸出(不包括對中國東北的輸出)為例,1930年比戰後最高年份1926年減少約40%。


拓展資料:
經濟危機過程:
20世紀20年代,美國證券市場興起投機狂潮,"誰想發財,就買股票"成為一句口頭禪,人們像著了魔似地買股票,夢想著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瘋狂的股票投機終於引發一場經濟大災難。1929年10月24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雪崩似地跌落,人們歇斯底里地甩賣股票,整個交易所大廳里回盪著絕望的叫喊聲。這一天成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Thursday),並觸發了美國經濟危機。

然而,這僅僅是災難的開始。29日,交易所股價再度狂跌。一天之內1600多萬股票被拋售,50種主要股票的平均價格下跌了近40%。一夜之間,"繁榮"景象化為烏有,全面的金融危機接踵而至:大批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市場蕭條,生產銳減;失業人數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驟降;農產品價格下跌,很多人瀕臨破產。一場空前規模的經濟危機終於爆發,美國歷史上的"大蕭條"時期到來。

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40%,各國工業產量倒退到19世紀末的水平,資本主義世界貿易總額減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萬家企業破產。資本主義世界失業工人達到3000多萬,美國失業人口1700多萬,幾百萬小農破產,無業人口顛沛流離。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局動盪。經濟危機也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激化,引出一連串的關稅戰、傾銷戰和貨幣戰。

4. 1929年經濟危機對日本產生了怎麼樣的沖擊

1.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對日本的經濟.政治造成了深遠影響,日本以生絲為起點的傳統外貿結構因此面臨崩潰。為了挽救其海外貿易,日本一方面向世界市場大規模傾銷棉紡織品,一方面發動"九·一八"事變,建立日元經濟區,力圖以積極、自主的對外經濟關系取代傳統外貿結構下被動、依賴的對外經濟關系。
2.這種以侵略擴張為主要手段的企圖不僅無法實現,反而加速了日本傳統貿易結構的崩潰,並使其在國際社會日益孤立,與各國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為亞太地區的二戰策源地日本經濟危機的爆發較晚,直到1930年春天,日本才遭到世界經濟危機的猛烈沖擊。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其主要特點是:
(1)首先,各國危機仍繼續呈現出明顯的同期性,其持續時間創戰後最高紀錄,工業生產一般降幅較大,並在不少國家發生波動性的重復下降現象。危機在各國持續時間一般長達三年左右,美、英、日、聯邦德國、意、法、加七國的工業生產降幅依次為11.8%、14.8%、4.1%、12.2%、22%、7.4%和19%。但相當數目國家的工業減產或呈兩次下降的W型(美、聯邦德國、日、加等國),或呈數次下降的鋸齒形(法、意兩國),這在戰後是僅見的;
(2)危機期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倒閉家數創戰後最高紀錄,失業率則達到30年代大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僅在1982年,美、日、聯邦德國、法、英五國的企業就有8.7萬多家倒閉,其中包括一些大公司和大銀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失業人數共高達3200萬,不少國家的失業率超過了10%;
(3)危機年份,各國物價持續上漲,財政狀況惡化,利率居高不下。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多數國家的消費物價漲幅每年均達兩位數。而利率變動則與戰後前幾次危機期間趨勢相反,危機中不斷上升,達到創紀錄的高度,如英國的優惠利率曾提高到21.5%;
(4)危機引起世界貿易嚴重萎縮,促使國際債務危機進一步加劇,從而使各國面臨著一場嚴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危險。1981—1982年,世界出口量指數共下降5.6%。在危機影響下,國際市場上初級產品價格劇跌,利息率又大幅度上升,這使得廣大發展中國家國際收支逆差擴大,債台高築,不少國家陷入無力償債的困境。這次危機是戰後最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它標志著戰後第四個資本主義周期的結束和第五個資本主義周期的開始。

5. 日本經濟危機的影響有哪些

日本經濟危機的爆發較晚,直到1930年春天,日本才遭到世界經濟危機的猛烈沖擊。1929~1931年間,重要出口商品生絲、棉製品價格暴跌,數量銳減,出口數額減少44.6%,1932年減少62.5%。以日本對華輸出(不包括對中國東北的輸出)為例,1930年比戰後最高年份1926年減少約40%。

日本對外貿易劇減,給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的日本經濟打擊極大。國內物價、股票行情下跌,颳起陣陣解僱工人和企業倒閉之風,失業人數曾突破300萬人。在業工人的工資也普遍減少。農產品價格暴跌。其中,1930~1931年,40%的農戶賴以為生的蠶繭價格暴跌50%左右。1930年特大豐收年,米價跌到略高於生產費用的一半。

1929~1931年,日本農戶負債總額由45億日元增至60億日元左右,相當農產品總值的2~3倍。沉重的債務,壓得農民喘不過氣來。此外,大批失業工人流向農村,加重了農村難以承受的壓力。據1931年對中上農戶調查,50%以上農戶入不敷出,其他農戶貧困境況可想而知。

日本是一個中小資產階級廣泛存在的國家,在職業人口中,1930年中小資產階級所佔比例為34.3%,1935年為33.8%。經濟危機使中小資產階級的處境惡化。在一般城市居民中,掀起要求降低房租、電費和煤氣費的運動,中小商人紛紛反對大百貨商店的排擠。中小資產階級成員,既對現狀不滿,特別是對財閥懷有強烈的憤恨,要求「革新」和「改造」社會,又具有保守和反動傾向,易於接受民族侵略擴張和專制思想的宣傳。日本雖然在20年代經歷了政黨政治的鼎盛時期,但是此時政黨政治不能解決日本的內外危機。同時,各政黨經常從本黨利益出發,爭權奪位,互相攻擊,為政黨政治自掘墳墓。同時,選舉中的收買、舞弊現象愈演愈烈,重大貪污案接連不斷。政黨政治在民眾中威信掃地。

不難看出,經濟危機大大激化了日本的社會矛盾,從而為法酉斯主義在日本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6. 1990年日本經濟危機

一、日本經濟危機的特點
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暴發的經濟危機,被稱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此次危機以1991年初四大證券公司舞弊丑聞被曝光為暴發點,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從泡沫景氣轉為衰退和蕭條。與以往經濟危機相比,其發生和發展有許多不同點。
(一)經濟增長持續低靡
日本經濟自1992年以來持續低靡,平均增長率僅為0.9%,有7年時間經濟增長率低於1%。在1995和1996年雖然有短暫的恢復(實際GDP增速分別達2.5%和3.4%),但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在1997年GDP增速又跌落到0.2%,1998年跌落為-0.6%。1999年和2000年雖又有所回升,但GDP的增速也僅為1.4%和0.9%。

(二)企業大量倒閉,負債規模空前,失業率攀升

從1991年開始,資產負債額在1000萬日元以上的倒閉企業每年都達1萬家以上。1995年達到1.51萬家,1996年雖有所減少,也為1.48萬家,但到1997年又比1996年增高12.5%,達到1.64萬家。1998年再創新的記錄,又有1.92萬家企業破產,比上一年高出17.1%。與此同時,倒閉企業的負債規模也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從戰後到1990年的45年間,倒閉企業負債規模超過4萬億日元的僅有一次,即1985年的4.2萬億日元。然而,在1991~1996年的6年間,年倒閉企業的負債規模少則5.6萬億日元,多則9.2萬億日元,到1998年則進一步達到14.38萬億日元。企業大量倒閉,加之企業實行重建所採取的裁員措施,使日本的失業人員大幅度增加,在2000年為4.9%,2001年9月為5.3%。

(三)金融機構相繼倒閉,不良債權規模急劇增加,金融系統信用等級評估普遍下降

金融機構的破產和倒閉是以往經濟危機沒有的,在政府的全面干預和保護下,戰後日本的金融機構超乎尋常地穩定,以致形成了日本金融機構不會破產的神話。然而在這次經濟危機的沖擊下,1994年12月,東京協和和安全兩家信用社首先倒閉,到1997年金融機構倒閉達到了高峰,就連山一證券和北海道拓殖銀行也難逃破產的厄運。這樣,日本金融機構不會倒閉的神話破滅了,不良債權增加了,信用等級評估下降了,嚴重地危及著企業的生存和政府宏觀調控的力度。

(四)設備投資乏力,工業生產下降

在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設備投資特別是民間企業的設備投資在經濟增長中一直起著「引擎」的作用。然而,泡沫經濟期間形成的生產能力和生產過剩,以及泡沫經濟崩潰後出現的需求不足,使企業原有的設備開工率大幅度下降,以致工業生產也呈下降的趨勢。

(五)居民消費水平下降

日本官方的有關統計數字表明,泡沫經濟崩潰後,工薪階層的實際月收入逐年下降,1998年比1997年下降了1.8%。居民收入的減少勢必對占日本國內生產總值60%的個人消費產生了不利的影響,而消費不足又影響了生產的擴大和經濟的復甦,這也是日本遲遲未能擺脫此次經濟蕭條的重要原因。

(六)經濟形勢惡化導致政局不穩

在經濟形勢惡化的同時,日本政局也進入了戰後最為動盪不安的時期。在1993年以後短短的幾年裡,日本內閣六易其主,各屆內閣對國內經濟的改革措施或是偏離實際,或是不能持續,致使日本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

二、日本經濟危機暴發的原因
(一)國際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的變化
國際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的變化是日本此次經濟危機暴發的直接原因,也是促使日本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直接動力。
冷戰格局下,為了共同對抗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日本成為西方國家的軍事同盟,美國對日本採取了特殊的扶植政策,日本充分利用美國在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乃至安全保障等方面對其的援助潛心發展經濟。冷戰結束後,這些有利條件不僅逐漸消失,而且在多極格局的趨勢下,美日兩國在科技領域,特別是高新技術和雙邊貿易領域已成為競爭的對手,甚至在地區經濟的主導權上也存在著相互爭奪的狀況,使日本的貿易體制、生產體制、金融體制以及流通體制等方面都面臨著改革的壓力。改革現行經濟體制,進一步開放市場,增強競爭力,已成為日本政府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的局限
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的局限,是造成此次經濟危機的誘因。
日本1996年出版的《任務白皮書》中指出:「日本式經濟模式曾在戰後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相當有效的作用,但在近期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中,……這一體制卻正在總體上喪失其有效功能。」因此,舊的模式急需進行改革。
1.改革現行的金融體制。現行的日本金融體制是在戰後初期資金短缺的情況下,著眼於向產業界穩定地提供低息貸款,增強企業出口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而設計的。其基本特徵是: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以阻止資金流向海外;實行人為的低利率政策,以鼓勵企業貸款。其實行的是資金吸收和分配的一元化金融管理體制,即具有日本特色的「官銀一體化」體制。在這種體制下,金融機構的競爭意識淡化,使其自有資金比率不清,經營能力低下,缺乏國際競爭力。由於日本金融監管機構權力過度集中,使官商勾結,產生了一系列腐敗問題。因此,取消或改革有關規則,加速金融自由化的進程,已成為日本金融體制改革的當務之急。
2.政府行政的質量和效率有待改進和提高。日本金權政治和腐敗問題是影響日本政府行政質量和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政府經濟改革的失誤也是造成政府行政質量和效率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日本企業管理與經營模式的落後導致了此次經濟危機

日本企業管理與經營模式的主要內容包括:經營者主導型企業制度、發展目標優先、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制和企業內工會制。日本這種傳統的企業制度正在失去其往日的功效。隨著企業競爭國際化和全球化的發展,日本企業制度將在保留其一部分有價值特色的同時,逐漸向市場導向型的模式轉變,企業間的人員流動將增加,「能力主義」在工資制度和晉升制度中所佔的比例將逐漸增大,企業間相互持股關系逐漸削弱,證券市場對企業融資的影響將越來越大,企業間的關系將日趨鬆散,企業活動范圍也將擴大,走向跨國經營等。但其經營模式沒能隨企業變化的形勢而及時進行調整,這也是造成此次經濟危機的機制性原因。

(四)主導產業選擇失誤是導致此次經濟危機的深層次原因

日本的主導產業選擇失誤,將大量資金投入房地產及相關產業,不但產生了泡沫經濟,而且影響了產業升級,使其在國際經濟舞台上同美國的競爭步步失利,不得不進行一系列調整。日本原有的主導產業出現衰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市場飽和需求下降,如家電行業和汽車行業;二是產業競爭力相對變弱。此次調整必須重新尋找新的主導產業,並通過新的主導產業來帶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合理組合,使其重上一個新的台階。

7. 1929年經濟危機對日本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1、 1929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迅速席捲了日本。
2、 由於日本是個島國,資源貧乏,因此對外貿易對它來講顯得尤為重要。由於這次經濟大蕭條是世界性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都受到了影響,因此日本的出口受到了很大影響,經濟下降非常快。1930年,日本的進出口數量分別比1929年下降了30%和32%,次年再次下降了53%
拓展資料
1、 1929年10月29日 (農歷九月廿七),世界經濟大危機爆發。起因是華爾街大崩盤。在致命一天到來前的18個月里,華爾街股票市場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動搖,一段時間每天的成交量多達50O萬股。隨著投資者大把將錢撒進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從利潤較低的投資領域撤出轉向股市。歐洲的資金也洪水般涌進美國,銀行總共貸款約8O億元供給證券商用以在紐約股票市場進行交易。
2、 赫伯特-胡佛當選總統之後不久,曾試圖通過拒絕借款給那些資助投機的銀行來控制股市,但股價仍不斷猛漲,到1929年9月3日到達歷史最高點。同月,股市價格首次開始下挫,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隨著股市以平均每天18點的速度狂瀉,驚慌失措籠罩了華爾街。由於投機者們蜂擁著爭取在股價跌得更低之前賣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動收錄機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僅10月24日一天,便發生了1200萬筆交易,一個由銀行組成的聯盟迅速採取行動以控制局勢,但這僅僅是暫時的拖延。股價不久便又開始了無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驟然下跌了平均40個百分點。
3、 隨著一些主要股票的價格縮減超過2/3,在大崩潰的頭一個月便有260億美元在股市化為烏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眼睜睜看著他們一生的積蓄在幾天內煙消雲散。對美國普通市民的生活產生如此深刻的影響。緊接而來的大蕭條將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難。這種狀況也成為後來世人評價資本主義弊端的重要事實理由之一。

閱讀全文

與日本經濟危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孩看美女為什麼留鼻血啊 瀏覽:417
怎麼看到事業單位是否要招聘 瀏覽:956
水煮和烤有什麼區別哪種利於健康 瀏覽:425
我想給她講一個故事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60
雪山之巔的幸福鳥長什麼樣子 瀏覽:502
嫁給愛情是種什麼體驗知乎 瀏覽:337
健康出行卡怎麼使用 瀏覽:50
美女怎麼唱北國之春 瀏覽:288
深圳婚姻挽回機構哪裡有 瀏覽:127
光明區萬人健康服務團有多少 瀏覽:408
幸福樹冬季如何修剪視頻 瀏覽:687
經濟合作社是什麼單位管 瀏覽:278
地市級事業單位一年工資多少 瀏覽:489
歷史曲故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568
哪個地方美女秀氣 瀏覽:612
居民健康檔案中遺傳病史怎麼填寫 瀏覽:81
最華麗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592
宿州經濟定位是什麼 瀏覽:57
童話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瀏覽:934
如何才能健康的節食減肥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