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世界經濟史是什麼意思

世界經濟史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4-04-17 19:12:20

Ⅰ 什麼是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是世界各國的經濟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世界范圍的經濟整體。它是在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的基礎上,把世界范圍內的各國經濟通過商品流通、勞務交換、資本流動、技術轉讓、國際經濟一體化等多種形式和渠道,把各國的生產、生活和其他經濟方面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世界經濟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世界經濟的形成與發展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和發展緊密相連的。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之前,人類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自然經濟占據統治地位,雖然有一定程度的國際經濟交往,但只是偶然的、個別的、局部的現象,不能形成真正的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的形成發軔於18世紀中葉。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期,英、法、美德等歐洲國家相繼發生並完成了以蒸汽機的改進和推廣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動力和機器的廣泛應用,不僅推動了工業生產的大幅增長,而且引起鐵路、輪船等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從而擴大了國際商品流通,社會分工也日益超越了一國的范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獲得了世界范圍內的勝利。生產力的懵懂和世界市場的擴大,把各種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捲入了資本主義國際分工的范圍,這就是初步了各國之間相互依賴的經濟聯系。

Ⅱ 如何理解世界經濟史的時空結構

上個世紀70年代是世界經濟發生滯脹的時期。這是一個教科書記錄在案的時期。想起來以前讀書的時候,看到的解釋那段時間滯脹出現的原因,有說是歐佩克導致油價上漲,是成本上漲推動了通貨膨脹同時抑制了經濟增長;或者說是凱恩斯的政府幹預經濟理論被運用過度,破壞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所導致的結果。

但是現在自己終於有點獨立思考和辨別的能力,再回過頭去看,上面這些解釋顯然太皮毛。我現在更願意相信導致那一次滯脹的根本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油價和政府幹預過度,相反,油價、政府幹預過度和滯脹本身一樣,都是同一個原因的結果,即世界貨幣體系失去秩序,陷入混亂。

不應該忘記,也正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履行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世界貨幣體系由此進入混亂動盪的10年。

從1970年1月-1979年12月,整整10年,美元指數下跌了29.5%,同期黃金價格上漲了1355.58%!要注意的是代表美國股市的S&P500指數在這10年裡也僅僅上漲了17.25%。

以前在讀書的時候,看書上說如何治理滯脹是經濟學的一大難題。現在回過頭來看,真是TMD的胡扯,何難之有?治理滯脹的措施再簡單不過了,不是如何調控利率,更不是如何增加財政支出,而只要做一件事情:整頓貨幣秩序,穩定貨幣幣值。

看歷史上,紙幣本位下的滯脹根本不稀奇。交易是經濟的主要內容,貨幣是交易的媒介。紙幣濫發,自然會讓物價飛漲,由此破壞紙幣作為交易媒介的信用,交易的媒介被破壞,交易自然會遇到阻礙,這也就是阻礙了經濟活動,導致經濟衰退。不稀奇,貨幣濫發一定導致惡性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下經濟一定會進入衰退。所以,貨幣體系亂了,經濟一定滯脹,而要治理滯脹,則一定是要整頓貨幣體系,抑制貨幣濫發,穩定貨幣幣值。

2.1980年-1985強勢美元與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

1979年沃爾克就任美聯儲主席,宣布美聯儲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從利率轉向貨幣供應量,強力提升美元利率。1980年底,美國商業銀行優惠貸款利率一度超過20%。1981年,里根憑借「強大的美國」競選口號入主白宮。這兩個人物是個標志,將美元推入強勢美元時代。高息的強勢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本流入美國,促進了美國的又一次繁榮。S&P500指數也由此結束了10年原地踏步的狀況,開始上漲。

強勢美元意味美元紙幣的發行量受到控制,世界經濟自然順利走出了西方主流經濟學家認為是疑難雜症的經濟滯脹時代(可見西方經濟學是多麼地不值得信任)。

但是對於世界來說,強勢美元所帶來的是另一場痛苦。在這次美元高利率所支撐的強勢美元時期,所引爆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

從1976~1981年,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迅速增長,到1981年外債總額積累達5550億美元。美元利率每提升1%,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就增加50多億美元。1982年8月20日,墨西哥政府宣布無力償還其到期的外債本息,要求推遲90天,由此引發了全球性的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到1985年底,債務總額又上升到8000億美元,1986年底為10350億美元。其中拉丁美洲地區所佔比重最大,約為全部債務的1/3,所以史上也有稱此次為拉美債務危機。80年代成為拉美「失去的10年」。

這次債務危機的爆發,主要原因就是70年代美元瘋狂貶值下的通貨膨脹造就的實際利率為負,鼓舞了發展中國家掀起了一股借款熱潮。就像現在,大家都在說現在實際利率為負,貸款消費投資買房很劃算。要慶幸咱們的國有銀行還很地道,否則那麼等大家都負債過度的時候,貸款人突然宣布提高利率,借款人就會陷入債務危機中,個人財富被洗劫一空。

1980-1985,美元指數上漲了77.95%,S&P500指數上漲了66.42%,黃金價格最多下跌了54%。

歷史是唯一的,但是解讀有千萬種。趁著雪大人靜,就暫時靜心下來,用自己的眼光去回顧梳理過去的這些年的歷史,或許能找到自己想到的啟發和對未來的預見。

3.1985-1995美元貶值與日本泡沫

強勢美元在為美國吸引資本的同時,也使得使進口產品非常便宜,刺激了美國人的消費(我在想,美國人的揮霍性的消費習慣是不是就是這樣養成的?)。但同時也損害了美國工業的競爭力。美國實際凈出口急劇下降。1985年美國貿易赤字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同期里根政府推行的龐大的星球大戰計劃,也使得美國的財政赤字同步不斷擴大,1985年美國財政預算赤字超過2000億美元,超過美國GDP的5%。這一年,美國從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淪為最大的債務國。

強勢美元下美國進口的激增,也刺激了以日本為代表的、以出口導向的亞洲國家的興起,加速了亞洲經濟的騰飛。先後出現了日本、亞洲四小龍、四小虎。這過程中,日本的汽車、電子產品開始進軍美國,橫掃美國市場。(記住:中國經濟也是以出口導向,中國的工業品現在也正在橫掃美國市場,而美國也正在經歷柯林頓時期強勢美元所帶來的財政貿易雙赤字)。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國內強烈要求里根政府幹預外匯市場,讓美元貶值,以挽救正在衰落的美國製造業。於是有1985年9月日美共同簽署了「廣場協議」,日本承諾日元升值和改變經濟結構。由此拉開日本持續近5年的泡沫、和隨後近13年的泡沫破滅期的序幕。

廣場協議後的頭一年,日元升值也曾經給日本帶來短時間的經濟衰退,但是從1987年開始,日本的經濟成長率連續4年高於政府的預測值,同時企業的業績也連續大幅超出了市場的預期(跟中國像極了)。日本進入財富500強的日本企業不斷增加,一度世界前5大銀行全部被日本銀行占據。日本國內投資者信心日益增強,認為資產價格的上升還會持續下去。《日經新聞》在1990年初對著名企業的高層領導所作的調查中,80%以上的回答者認為日經225指數會在年底超過40000點(背景:1989年12月31日,日經225指數最高達到38957.44。然後一路下跌,在跌了近14年之後的2003年4月30日最低跌至7603.76)。更不要說地球人都知道的日本房地產,當時的日本民眾絕大多數已經完全信奉了地價只會漲不會跌的土地神話。

從經濟增長率超預期、到企業業績超預期、到壟斷世界前5名的銀行、到對股市過萬點的期望、到房地產只漲不跌的神話,跟今日(更准確地說是跟股市本輪暴跌之前的)中國太相像了。

實際上,日本泡沫的產生,除了美元之外,被美國經濟學洗腦的日本政府也有莫大的責任。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升值,使日本的出口受抑制,為了緩解日元升值帶來的經濟衰退,日本銀行實施了前所未有的銀根放鬆政策,加之金融體制改革,使企業比較容易地從銀行或資本市場獲得低成本的資金。我還能記得那個時候看到一個新聞報道說某日本企業在某個歐洲國家發行日元債券,由於歐洲投資者申購太踴躍,結果債券的發行票面利率最後是負的!也就是說那些歐洲投資者竟然願意付出利息來購買日元債券!!!這個事情太令人印象深刻了,所以到現在還有印象。那些歐洲的投資者無疑是看中日元升值,而寧願犧牲利息(就讓我們來期待中國企業到國際上發人民幣債券會不會也出現票面利率為負的事情)。借錢太容易,同時日元大幅升值,房地產價格瘋漲,股價節節攀升,日本工商界眼見股票和地產可以「點石成金」,逐漸紛紛放棄原來的實業,一窩蜂改行去搞能迅速發達的「虛業」(看看中國越來越多的人要辭職炒股),這也就漸漸掏空了日本的實體經濟。於是日本實體經濟的繁榮漸漸演變成了實體經濟空洞的泡沫。

日本政府為控制泡沫,從1990年開始相繼採取控制土地總量、強化稅收、提高利率、收縮銀根、限制金融機構向不動產業界貸款等措施。這些措施本身並沒有錯,無奈這時日本實體經濟已經空洞化,這時日本才發現泡沫破了,但實體經濟也早虛了。後面的時間就是日本人自己感嘆的「失落的10年」。這是在拉美之後的第二個失去的10年。

從1990到1995年,日經225指數最大下跌了62.7%,S&P500指數則最大上漲了102.6%。我們現在說,小日本的股市跟香港股市一樣,都TMD是美國股市的影子,但是在10多年以前,日本股市可不是這個樣子。1990年以前,日本股市比美國股市橫;到1990-1999,日本股市比美國股市衰;自1999年以後,日本股市變成了美國股市的影子。這之中的感覺,就像一匹烈馬終於被馴服了。(去做計量分析可以知道,中國股市到目前為止還是非常有個性的,是全球范圍內少見的還能獨立走行情的大股市。以後呢?)

4.1995-2001強勢美元與東南亞金融危機、互聯網泡沫

(1)東亞奇跡

其實與日本繁榮泡沫並存的還有東亞奇跡。東亞奇跡的得名來自1993年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東亞奇跡—經濟增長與公共政策》。該報告以經驗的高度總結了東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並作為一種值得學習和效法的榜樣向世界推薦。在世行報告中所提到的亞洲奇跡國家,除了日本之外,還有亞洲四小龍: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和亞洲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

追溯起來,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就開始的。經濟的增長,一靠投入增加,二靠生產效率提高。在被稱為奇跡的這些東亞國家/地區,共同的特徵是高人口密度、高儲蓄率、重視教育、出口導向。高人口密度、高儲蓄率、重視教育,就從內部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積累起了所必要的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要素投入。而且這些國家/地區經濟發展的共同特徵是出口導向。1980-1985年間的強勢美元,則加速了以出口為導向的東亞經濟的增長。

一方面,1990年日本泡沫開始破滅,當時仍然貶值著的美元推動著過剩資本逃離日本湧向東亞其它國家;另一方面,東南亞國家卻在這個時候為國際游資的進入以歡迎的姿態敞開了國門。以泰國為例,泰國從1992年開始放寬乃至取消資本賬戶的管制,允許國內投資者通過曼谷國際銀行獲取低息的外國資金。不曉得當時的泰國政府是怎樣的考慮,猜測起來應當是發展經濟心切,且又抱著一種佔便宜的心態。應該是又一次受到了低息資本的誘惑。

資本管制的取消,直接推動泰國的外債飛速增長。1992年泰國的外債還只有200億美元,到1995年底就增加到了750億美元,增加了將近3倍。在過剩資本的推動下,東南亞小龍小虎的經濟繁榮開始加速,從實體經濟的繁榮過度到泡沫。表現為股市上漲、房地產價格上漲、固定資產投資過剩。

(2)強勢美元

然後此時的美國,在美元政策上正醞釀著一場重大變革。1993年,柯林頓入主白宮。在柯林頓政府的經濟內閣成員里有鼓吹強勢美元的魯賓和薩默斯。從1994年開始,美聯儲重啟加息周期,開始不斷拉高聯邦基金利率。1995年1月,魯賓成為柯林頓政府第二任財長。魯賓的就職,標志著美國的強勢美元政策正式出台。魯賓反復強調「強勢美元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1995年5月31日,美國聯合日德等12國央行動用20億美元資金入市,一舉將美元對日元匯率推升至84.40的水平。在隨後的4個月時間里,美國又聯合其他國家對美元匯率進行了4次大規模干預。所以,是從1995年6月開始,美元指數結束了10年的疲軟,止跌反彈,進入了持續近5年的上漲周期。

(3)東南亞金融危機

美元走強,逆轉了國際資本的流向。1980年啟動的5年強勢美元是伴隨著10年的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在1995年下半年美國又一次啟動強勢美元之後,世界看到的是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通常是將東南亞金融危機與索羅斯等對沖基金聯系起來。據報道,索羅斯和其他對沖基金從1997年2月份就開始對泰銖發起進攻,不斷借入並拋售泰銖,買入美元。在對沖基金的攻擊之下,1997年7 月2日泰國中央銀行宣布泰銖放棄對一攬子貨幣但實際上是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制。當天泰國銖應聲下跌20%。由此拉開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大幕。原本光輝的東亞奇跡隨即轉變成破滅的東亞泡沫。

在1997.7-1998.7的一年裡,泰國SET50指數下跌了64.0%,印尼的雅加達綜合指數下跌了33.2%,韓國KOSPI 200指數下跌了47.3%,香港恆生指數下跌了51.5%。但是,可注意的是,同期美國S&P 500指數上漲了17.4%。

很少看到有人將東南亞金融危機與強勢美元進行聯系。更多的人描述這場危機是索羅斯這些「蒼蠅」叮了東南亞國家這些「有縫的蛋」。好在我們已經回顧了80年代的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也看到了東南亞國家在這次危機爆發前已經是外債債台高築。很多人指出東南亞國家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是危機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當時的強勢美元大場景之下,東南亞國家將貨幣釘住美元,自然會是貨幣匯率高估,淪為索羅斯等的攻擊目標。

但是反過來想像一下,當時的東南亞國家不採用固定匯率、沒有索羅斯就能沒事嗎?如果當時東南亞國家是採用的浮動匯率制度,那麼美元升值,他們的貨幣比如泰銖就得貶值。美元的加息和升值無疑將引爆另一場危機:債務危機。可以認為,這些東南亞國家在進入1997年時已經是處於砧板之地,伸頭是被這個屠夫一刀,縮頭無非是被那個屠夫一刀。

另外,現在再回過頭去看,索羅斯對泰銖的攻擊並不是那種霸王式的硬生生地強扭局勢的氣魄,我更願意相信他當時的策略是那種滑頭的堅守右側交易原則的投機者在傷口上順勢插刀。理由是泰國股市的大跌是早在1996年1月就開始了,從1996年1月到危機爆發的1997年7月,泰國的SET50指數已經下跌了54.7%!所以,索羅斯的攻擊其實是在泰國股市已經快跌到半山腰的時候才出的重手,打的是一場輕松的擊潰戰,而不是艱難的阻擊戰。

(4)互聯網泡沫

日本泡沫的破滅、強勢美元和東南亞金融危機,徹底扭轉了國際資本的流向,資本從發展中國家倒流回美國。過剩的資本與當時美國萌發的互聯網科技一結合,就產生了90年代後期的紅紅火火的互聯網奇跡並進而演變成泡沫。

1993年,楊致遠創建雅虎搜索網站,1996年4月上市,到1999年12月股價最多上漲8935%。1994年,貝索斯創建亞馬遜網站,1997年5月上市,到1999年12月股價最多上漲7275%。網路的神奇和暴富的神話刺激了資本的瘋狂追捧。風險投資、燒錢、市夢率、注意力經濟等新名詞誕生。沒什麼可多說的,神奇的科技倘沒有資本的追捧是創造不了奇跡、也成就不了泡沫的。

5、2001-2007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次貸危機和再次貶值的美元2000年美國的互聯網泡沫開始破滅。在2000年一年裡,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下跌了55.4%,可以用災情嚴重來形容。2001年,小布希入主白宮,恰巧的是在2001年1月3日,美聯儲徹底調整貨幣政策立場,宣布降息50個基點(看到有評論說,柯林頓政府離任時所留下的經濟繁榮,其實已經只是表面風光,也許吧)。自此,柯林頓政府啟動的加息周期結束。

此輪降息一直持續到2004年初,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也從降息前的6.5%最低降低到1%。美聯儲持續不斷的降息的累積效應扭轉了強勢美元,從2002年底開始,美元再次走上也許會持續長達10年的貶值道路。

但同時,美聯儲的快速降息,刺激了另一個泡沫的形成:房產泡沫。可以這么說,美聯儲的強力降息使美國經濟從互聯網泡沫快速過渡到了房產泡沫。從1974-2007年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與美國新建住宅銷售總額的走勢中可以看到,聯邦基金利率每一輪大的升和降都直接對應著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衰和興,並且聯邦基金利率幾乎總是走在前面。

很顯然,最近一次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是由柯林頓政府所締造的。但是小布希政府期間為了挽救互聯網泡沫的強力降息將這種繁榮推向了泡沫。也許會有很多人站出來說,MBS、CDO等貸款證券化的金融創新和發明這種創新的不良投資銀行、失去節制的房產貸款機構是美國的這次房地產泡沫的重要推手。也許吧,但是我始終認為,這些都只是具體原因,而並非根本原因。在聯邦基金利率只有1%的環境中,即使沒有這些具體原因,也一樣會有其它的具體原因來製造這場泡沫的。

應該是對美國的房地產泡沫感到不安,同時也許是小布希政府還想在世界面前嘴硬要維系柯林頓政府的強勢美元政策、維護強勢美元給美國帶來的榮光,從2004年6月開始,美聯儲再次啟動加息進程,經過連續17次的加息,到2006年6月,聯邦基金利率從1%最終上調到了5.25%。

加息最終刺破了房地產泡沫。事實上,在2006年6月美聯儲把聯邦基金利率調高到5.25%的時候,美國的次級債市場已經出現不祥的徵兆。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債供應商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正式拉開了波及全球市場的次貸危機的大幕。

據稱在美國的次級房貸和ALT-A貸款這兩類垃圾貸款的總額已經積累到超過2萬億美元。不曉得這場危機什麼時候才會結束,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從到目前為止暴光出來的機構在次貸上的損失金額來看,現在談論危機結束還為時尚早。

從2007年9月開始,在次貸危機的壓力下,美聯儲不得不中斷加息進程,再次啟動降息進程。

那麼可以認為,如果次貸危機還未結束,那麼美聯儲的此輪降息進程也未結束,進而此輪美元貶值的周期也未結束,黃金的上漲周期也未結束,推動中國經濟、股市、房地產進入泡沫的動力也未結束。

6. 下一個破滅的泡沫是誰?

柯林頓時期的強勢美元在給美國經濟帶來榮光的同時,也終結了之前10年美元貶值帶給美國的貿易赤字逐漸縮小的趨勢,美國的貿易赤字再次擴大。確實得承認,美國的進口是世界其它國家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等到2002年美元再次貶值的時候,美國之外新的經濟奇跡又開始放光。2003年10月1日,高盛公司發表了一份題為《與BRICs一起夢想》的全球經濟報告,一個新的奇跡: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金磚四國」面世。

所以,回顧過去這近40年的世界經濟的升騰和沉淪,意外地發現湊巧美元指數是一條可以將之串聯起來的線索。美元的每一次貶值,都為美國經濟的復甦奠定了基礎,同時為世界的某個角落帶來了泡沫;而美元的每一次升值都擠破了世界某個角落的泡沫,為美國帶來了繁榮。然而,也正是在強勢美元和美國的繁榮中,美國的貿易赤字又給世界的某個角落奠定了繁榮的基礎,等待美元再次衰落的時候,這種繁榮又被推向泡沫,等待著下一次美元升值的時候被再次擠破。幾乎可以確定,此輪美元貶值的結束之日,一定是世界某個角落出現顯著的泡沫之日!

湊巧的是,在此之前的兩輪美元貶值持續的時間都是10年,跟隨的兩次強勢美元持續的時間也是5到6年。這一輪美元的貶值應該還沒有結束,它也會是持續10年嗎?它會在世界的哪個角落裡孕育出泡沫?等它結束後,會是又一輪持續5到6年的強勢美元嗎?屆時被擠破的在世界某個角落裡的泡沫又是誰?

但願不是中國!所以,我仍然100%地支持中國政府繼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這反過來其實也是在說,目前距離談論中國股市、房市的進入熊市為時尚早。

最後,生活中的經驗和過去這近40年的世界經濟史一再證明,負利率、融資成本低廉經常是一個有意或者無意的陷阱。負利率、低廉的融資成本本身當然是好事,但是它們會刺激借錢者的揮霍和胡亂投資的行為,最後就是債務危機。真的是應該把負利率看作是一個請君上鉤的誘餌才對!

Ⅲ 世界經濟學是講什麼的 請概括點告訴下!!!

世界經濟學(World Economic)

世界經濟學概述

世界經濟學:是研究世界經濟運動規律的科學。

世界經濟學最早是由德國的哈姆斯在《國民經濟與世界經濟》(1912)一書中提出的。

主要著作有:

前蘇聯布哈林的《世界經濟和帝國主義》(1923);美國派特遜的《世界經濟概論》(1947)等。

世界經濟學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的主要內容有:

(1)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和國家集團的經濟關系;資本主義經濟規律在資本主義各國經濟關系中的作用;資本主義國家與其他社會制度國家間的經濟關系;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發展的趨勢及其規律性。

(2)世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形成;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在世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的作用;社會主義國家與其他社會制度國家間的經濟關系;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發展及規律性。

(3)各發展中國家經濟及相互經濟關系。

(4)社會主義經濟體系與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相互依存(相互斗爭及其發展的規律性。

Ⅳ 經濟全球化的歷程

經濟全球化的歷程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經濟步入高速發展軌道,世界各國各地區在資源、資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互補性進一步增強,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於是世界經濟日益發展成為一個整體。這種趨勢我們稱之為「經濟全球化」。
探尋經濟全球化的源頭,可追溯到新航路的開辟。14世紀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城市國家出現了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的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早期資本家、冒險家渴望得到歐洲之外的特產(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將歐洲的商品銷售到中國、印度等東方國家,以圖發財致富;同時又要繞開控制了東西方商路的奧斯曼土耳其,所以以葡萄牙、西班牙為首開始了探索到達東方的新航路的歷程。經過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探索,到達東方及環球航行的新航路開辟出來。新航路的開辟,徹底宣告世界各地隔絕狀態的終結,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也是殖民國家對殖民地征服掠奪的過程。美洲大片的庄園被開辟出來,導致了「三角貿易」的興起與繁榮;歐洲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往非洲,但交換的是近億的黑奴;美洲的金銀和工業原料等整船整船地運往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8世紀,英國逐步征服了印度,大肆掠奪印度的棉花等原材料,並把棉布等商品傾銷到印度。由此可見,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繁榮與非洲、美洲、亞洲有著密切的聯系,歐洲不再是獨立地發展經濟。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科學技術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勁的動力。1765年,英國織布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開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用於紡織部門,將人類推進到蒸汽時代。隨後,交通運輸等部門使用蒸汽動力,火車、汽船相繼發明問世,生產效率獲得飛速提高。此後,法國、美國等國也先後完成了工業革命。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品銷往國外,亞非拉地區成為其工業原料供應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但東方從屬於西方。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汽車、電報、電話、飛機等相繼問世,並投入使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促使壟斷組織形成、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1869年埃及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並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並被美國控制,這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便利了列強攫取世界范圍內的利益,把世界經濟活動從時間、空間上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形成了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經濟,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便捷、快速。這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世界各國各地區優勢互補、互相依存,日益緊密地形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在不斷發展。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東西方兩大集團劍拔弩張局面消失,世界呈現「一超多強」格局。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力量在不斷增長,成為有效扼制美國霸權主義的重要力量;世界局勢得到緩和,各國都制定了適合本國發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便利條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便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競爭中取勝。
經濟全球化的催化劑是國際金融的發展,同時金融機構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更加現代化,國際資金流通速度隨之加快,國際金融市場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強。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是跨國公司的蓬勃發展。跨國公司為獲得超額利潤,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企業內部分工,形成國際生產和營銷網路,使一國的生產與多國的生產緊密相聯。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濟活動,帶動了貿易、資本、科技等各個領域的進一步國際化,從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2002年,中國海爾集團已在美國、義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13家工廠,在海外有8個設計中心,4萬多個營銷網點,12家海外銷售公司,實現全球營業額602億元。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貿易摩擦、貿易沖突不斷,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國際協調機制。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負責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發生的分歧進行仲裁,以促進成員國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掀開了中國經濟發展新的一頁,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世界經濟出現了一體化趨勢,出現了一體化的經濟區域集團,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等。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商品、勞動力、技術等的國際流動,有利於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發展,有利於促進各國及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但是,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將獲得最大利益,這將壓縮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空間,從而拉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其次,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執行同樣的「游戲規則」,承擔基本相同的國際責任和義務,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嚴重的壓力,甚至有的國家付出慘重代價。再次,經濟運行風險提高。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對外依存度普遍增大,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更密切,因而更易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如2008年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已導致世界經濟嚴重下滑,大批銀行倒閉、大批企業破產、大批工人失業。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們要規避其對我國不利的一面,利用其對我國有利的一面,順應世界發展潮流,搶抓機遇,積極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主動權。

淺議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的改革方向
摘 要: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
關鍵詞:工程管理;項目管理

一、傳統管理體制不適應現代工程項目管理
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程建設採用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設計單位、施丁單位、物資供應單倫分工協作的體制,對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員獻。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工程建設項目的規棋越來越大,上程內容越米越復雜,建設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方面越來越廣。傳統的以工程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為主體的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日益顯示出其各主要環節設計、施工、物資供應之間互相分割與脫節,工程建設周期長,工作效率不高,投資效益低下等缺點。
二、現代工程項目管理呼喚專業管理組織
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也就是說,需要有專門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為之服務。這種組織應該有與項目管理相應的功能、機構、程序、方法和技術;有相應的資質、人才、經驗,能夠為業主提供最優秀的項目管理服務,能夠為業主創造最大限度的效益。
FIDIC(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的英文簡稱)推薦的項目管理模式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委託完成設計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承包商,但承包商不負責設計。另一種是以FIDIC《設計——建造與交鑰匙工程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完成僱主要求或項目定義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總承包商,這種模式承包商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管理全過程服務,這就是EPC總承包模式。FIDIC合同條件是在總結近百年來工程承包合同經驗的基礎上,經多次修改出版的範本。它反映了建設項目的共同規律;充分考慮和兼顧了業主、承包商、分承包商各方的責、權、利,力求不偏袒任何一方:它的有關條款以法律為依據,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改進,按照國際工程承包的慣例進行編寫,許多條款在工程承包界都有共同的理解,具有科學、公正、嚴謹、規范化和國際化的特點。
三、有關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大力推廣採用FIDIC項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條件
我國已在一些大型工程和國際承包工程中採用並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採用還不夠普遍,宣傳面也不夠廣泛。1999年,FIDIC出版了一套新的合同條件範本.對老版本從結構上、定義上和適用范圍上作了較大改進,這對我國工程項目承包業將起積極作用。我們應盡快組織制定以FIDIC合同條件為基礎的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合同範本,加大推廣和宣傳力度,改變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滯後,一些業主單位和部門主管領導觀念陳舊.地方和部門條塊分割,在項目管理上政企不分,行政干預盛行,保護主義嚴重的局面。盡快讓工程項目管理從傳統的自營式管理走向社會化、專業化的市場運作模式,實現同國際慣例接軌。
(二)大力培育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公司
目前我國設計力量和施工力量總體過剩,設計隊伍和施工隊伍都存在「僧多粥少」現象,而專門從事EPC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力量卻十分路弱,能為業主提供全過程項目管理服務和具有EPC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寥寥無幾。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一是對全過程項目管理能為項目和業主創造可觀效益這一點認識不足。實踐證明,全過程項目管理是一種高附加值的服務活動,是最能為業主創造價值和效益的一種服務。二是對項目管理要求具備較高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項目管理需要專業化這一點認識不足。國內有相當多的業主和主管領導認為項目管理很簡單,誰都可以管理,因而不願意委託專業化的工程承包公司實施工程項目管理。為迅速扭轉這種局面,必須在我國大力培育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因為設計在工程建設中起主導作用,設計院人才較集中,人才資源豐富。把一批骨幹設計院轉變為具有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是當前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
(三)加快落實投資項目法人制,組織業主培訓
1992年國家計委頒發了《關於建設項目實行業主責任制的暫行規定》,並隨後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又指出:全面實行投資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收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資約束機制。這使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在實際運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二點:一是業主責任問題。業主責任問題的根本還是「真業主」和「假業主」的問題沒得到徹底解決。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而由於所有權和機制上的各種原因,業主真正關心的或者在決策時實際上考慮的,往往不是項目的最終效益,在立項階段,他們往往考慮怎樣使項目能被批准,什麼時候能被批准;在決定項目管理模式時,他們必須考慮如何附和政府官員的意志;在決策是否推行EPC總承包時,他們更關心本邪門人員安排及利益等。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浪費和腐敗,最終後果是損害項目的效益,造成大量的無效投資。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項目法人責任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二是業主素質問題。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最大的決策權,能否正確決策取決於業主的素質。業主不一定必須是項目管理專家,但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的業主應該具備必要的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他們應該了解項目管理費用、進度、質量三大控制,他們應該懂得項目的費用不一定越低越好,費用低到不能保證工程質量的程度,工程就會出質量事故。進度也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設周期壓縮到不合理程度,就會不得不增加費用或影響質量;質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質量的標准應是適宜和合格,質量過剩是一種浪費。也就是說,應該用最終創造的效益來衡量和決定項目的合理費用、合理周期和合格的質量標准。當業土盲目拍板一個不合理的費用、不合理的周期或不合理的質量標准,實際上往往已適得其反,埋下了項目失敗的禍根。
業主的項目管理涉及到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設計和承包商的選擇、項目的協調和控制、項目的合同管理和接收等諸多方面。業主既不要代替和過多於預專業化的工程公司的項目管理,又不放棄對項目的監督和控制,這要涉及到項目管理方面的許多知識。實踐證明,業主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項目的成敗,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以後,對業主(項目法人)進行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四)組織開展項目管理技術研究開發,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項目設計、采購、施工是分離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咨詢公司還為數不多。我國現有的工程咨詢公司主要業務是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或評估;現有的設計院不負責采購和施工管理。現有的監理公司主要任務實際上是項目施工階段的現場施工質量監督,因此,對於項目管理作為一門科學,EPC全過程作為一個系統過程以及項目管理技術作為一種科學的先進工具,還缺乏研究、總結和提高。發達國家的某些業主和承包商甚至認為中國的工程公司和承包商目前還不具備獨立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項目的能力,主要是指我國項目管理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提高項目管理技術水平是我國工程建設界的當務之急。為了提高我國建設項目管理水平,應重視和提倡工程項目管理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和推廣。

Ⅳ 什麼是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指國際關系行為主體在世界經濟領域相互關系的總和,它包括世界范圍內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世界經濟國際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影響和決定世界一切問題的總根源
參考資料: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大學公共課教材)

閱讀全文

與世界經濟史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的愛情電影網站 瀏覽:807
午夜影院網址入口 瀏覽:313
出現面具的香港電影 瀏覽:198
吳剛砍桂樹的故事叫什麼 瀏覽:203
香港僵屍電影全部大綠 瀏覽:827
幸福樹葉子軟了怎麼回事 瀏覽:968
叫帥的韓國電影 瀏覽:242
一部三個女人是主角的韓國電影還有滑翔傘 瀏覽:79
韓國電影在線觀看2019 瀏覽:326
國王游戲本多智慧美 瀏覽:847
領居一部美國電影 瀏覽:238
宇宙起源的神話故事有什麼 瀏覽:443
最全的電影搜索引擎 瀏覽:135
哪裡可以用VR眼鏡看大片 瀏覽:15
蘭州和孝感的經濟實力哪個強 瀏覽:190
國際瑞士婚姻離婚怎麼處理 瀏覽:796
河南五建事業部是什麼 瀏覽:356
法國四級電影′ 瀏覽:15
歐美小伙戀上老太太電影 瀏覽:815
金錢之味艾娃有沒有死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