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以後經濟發展怎麼做

以後經濟發展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7-12 06:08:37

『壹』 如何做好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快改革財稅體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

(2)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註重協同創新。

(3)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考慮世界科學技術加快發展和國際經濟結構加速重組的趨勢。以市場為導向,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優先發展信息產業,積極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和扶持新的經濟增長點,是調整和優化結構的重要方面和必然選擇。

(4)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5)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創新開放模式,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提高抵禦國際經濟風險能力。

(6)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上要趕上發達國家,就要保持必要的發展速度,但更要注重增長的質量,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走既有較高速度又有較好效益的經濟發展路子。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7)積極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長期的、基本的立足點。以國內需求為主促進經濟發展,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加快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過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潛力十分巨大。面對國際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和世界經濟的復雜變化,立足國內需求,可以使我國經濟發展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增強抵禦國際經濟風險的能力。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的方針,根據形勢需要實施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逐步提高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8)我國正在實現工業化,又面臨信息化的浪潮,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路子。要正確處理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

(9)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結合,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10)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要隨著經濟發展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拓寬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結構,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衛生服務體系、醫療保健體系和防疫體系,著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狀況,提高城鄉居民的醫療保健水平,提高城鄉社會事業的發展水平。繼續大力推進扶貧開發,鞏固扶貧成果,盡快使尚未脫貧的農村人口解決溫飽問題,並逐步過上小康生活。

(11)就業是民生之本。積極擴大就業,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徑,是我國當前和今後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國家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改善創業環境和增加就業崗位作為重要職責。引導全社會轉變就業觀念,拓展就業渠道,廣開就業門路。加快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建立以勞動者自主就業為主導、以市場調節就業為基礎、以政府促進就業為動力的就業機制。依法加強勞動用工管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要關心和解決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生活和再就業問題。國有企業要積極挖掘內部潛力,多渠道分流富餘人員。國家要在財政、稅收、金融、工商管理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支持下崗職工積極創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提高下崗職工的素質和技能。引導下崗職工轉變觀念,努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要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費和基本養老金。

(12)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3)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國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14)堅持搞好宏觀調控,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貳』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經濟到底是怎樣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經濟到底是怎樣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

中國經濟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崛起的呢,我先說一個范圍啊,92年到95年來,這是以名義美元計價的,中國經濟規模在1991年之前也全世界最大的人口體量,中國經濟規模在世界上的佔比卻一直徘徊在2%~3%的水平,特別是87年~93年啊,中國經濟力的規模在全世界佔比僅在1.06%左右。中國的經濟發展到現在這一步 ,不僅依靠了我們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而且是依靠了我們 中國民眾 ,可以說沒有中國民眾的支持,中國的經濟是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同時我們要感謝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沒有黨的領導,我們也是不可以 發展如此之好的。

『叄』 未來經濟發展方向

據經濟專家分析預測,未來中國市場最有發展前途的行業有如下10個: 1、耐用消費品銷售行業。隨著國民收入的穩步上升,未來的消費格局肯定會向多元化發展。消費者對照相機、電腦、電視、VCD等產品的消費將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這些產品的銷售需要大量的人員。 2、家用汽車行業。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將會在今後10年內高速發展。與汽車行業相關的如汽車配件、維修、汽車的周邊行業也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3、室內裝飾業。隨著國家出台一系列房改措施,個人買房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室內裝飾市場還會越來越熱。據統計,現階段城市居民為自己房子裝修付出的費用平均為每戶2萬元左右。 4、房地產業。再也不會有單位無償分房給職工了,所以不難解釋這一行業的發展前景。與此相關的房地產經紀、咨詢、供樓業務也是大有可為的。 5、郵電通訊業。目前中國的電話裝機僅達4%,還不到10%的世界平均水平,可以預見這是未來中國最大的生意之一。 6、快餐業。現代中國都市的上班族對快餐業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與此相關的還有速食食品、食物半成品加工等行業。 7、「銀色」行業。預計到「九五」計劃末,我國老齡人口達到1.3億,將逐步進入老齡社會。因此,老年人保養食品、葯品、服裝、眼鏡、助聽器等行業都具有廣闊的就業空間。 8、旅遊消閑文化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有更多的機會去旅行和進行文體消閑活動。運動產品生產、旅行社等行業會得到極大程度的繁榮。 9、女性用品業。「女人的錢最好嫌」。「美麗」是每個女性的夢想,因此這個行業永遠不會衰落。 10、保險業。隨著國家的福利制度改革,將來人們會更明白只能「花小錢保大錢」,保險業的興盛是不容置疑的。而許多海外大型保險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介入,會使得保險業更好地向規范化發展,可以預測將來保險業會成為很多年輕人」白手起家「的最好選擇之一。

記得採納啊

『肆』 如何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在國外,首先要生產企業合法經營。很明顯,我國的企業要是完全依照法律做到合法的話,結果一定是倒閉。所以在我國企業只有在政府機關的支持下才能走一步看一步。由於我國(政)(治)(體)(制)問題經濟不可能持續性發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可持續發展的管理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有一個非常有效的管理體系。歷史與現實表明,環境與發展不協調的許多問題是由於決策與管理的不當造成的。因此,提高決策與管理能力就構成了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要求培養高素質的決策人員與管理人員,綜合運用規劃、法制、行政、經濟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可持續發展的組織結構,形成綜合決策與協調管理的機制。

(4)以後經濟發展怎麼做擴展閱讀:

內涵:

(1)突出發展的主題,發展與經濟增長有根本區別,發展是集社會、科技、文化、環境等多項因素於一體的完整現象,是人類共同的和普遍的權利,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剝奪的發展權利;

(2)發展的可持續性,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

(3)人與人關系的公平性,當代人在發展與消費時應努力做到使後代人有同樣的發展機會,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發展不應當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4)人與自然的協調共生,人類必須建立新的道德觀念和價值標准,學會尊重自然、師法自然、保護自然,與之和諧相處。中共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把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以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從忽略環境保護受到自然界懲罰,到最終選擇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文明進化的一次歷史性重大轉折。

『伍』 中國面對現在的經濟發展在未來的5年以內該怎麼做

未來5到15年面臨什麼突出矛盾。第一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劇。我們現在看看人均資源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最豐富的煤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第二環境質量局部改善整體惡化,未來十多年不可能根本改變。第三工業化城市化加速還將加大對資源環境的消耗,目前的消耗水平下,經濟增長是難以維繼的,不可持續的。上面羅列這么多問題,要點出它的要害,問題要害就是在現有的技術水平和體制框架以及發展理念指導下,這些問題沒有根治的可能,是沒有出路的,只能這么惡化下去,但是一旦我們技術水平能有突破,體制框架有所更新,觀念也改變了,我們有可能找到打破這種瓶頸的主出路,這才是我們研究這個問題點睛之筆,如果大家都在描述,中國就一片漆黑。中國就是這樣一種國情,就處於這樣一種發展階段,怎麼樣打破這種資源環境的瓶頸約束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現在不滾科學家還是經濟學家還是政治決策者都在說資源環境的危險性,但是需要我們各個方面專業分工不同,術業有專攻,要解決這個途徑的出招,經濟學家講了半天說你科學家應該怎麼做,打破制度瓶頸,技術瓶頸和觀念瓶頸。

第二個方面投資和低水平擴張的體制性根源日益凸現,這一輪投資擴張投資過熱不解決未來很難走出困局的。投資體制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這種改革不太適應目前的需要,還沒有明確的政府職能和民間政府的職能進一步界定清楚。第二財政稅收體制不大規范,不利於消除政府過多干預經濟的內在動因,我在很多場合講,現行的轉移支付和稅制想控制地方政府不讓它過熱做不到的,因為地方政府現在責任大財權小,解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沒有必要的正規收入來源,不開這個門必然要開旁門。從經濟財稅規范關系來說,不能奏效於永遠,未來十一五期間還要在這方面下工夫。第三金融體制改革滯後,金融參數失真。去年可圈可點把貸款利率放開了,今年匯率改革再走一步,以後金融參數失真的情況逐步有所好轉。

另外我們環境和資源的使用成本過低,難以形成相應的替代,信號本身失真發展空間這么大,在這么大空間,成本這么低,地方政府企業誰不上誰傻瓜,這就是我們要研究我們體制矛盾,當然還有政治領域改革。這是帶有相當深刻的影響,我們經濟增長和投資增長高峰往往和黨代會換屆的年份重合的。我沒有做這研究,有學者做過研究,那就說明問題。所以我們要警惕今年是十五最後一年,各地要攀比政績,必然在十五結束的時候,各地都要報政績。

第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的矛盾日益尖銳,我們分了這么四層,第一公共資源配置嚴重失衡,主要表現公共教育和衛生領域,嚴重的像少數高校,少數大中城市的醫院傾斜,導致了不公平。

第二現有的公共財政和社會協調機制不適應社會流動性增強,社會分層加快的新挑戰。大家知道為什麼現在矛盾這么多,群體性突發事件規模越來越大,原有的協調機制不適應,大家知道社會流動加快是現代化進程加快的動力機制,低層上到精英層社會才能進步,中國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就構造了這樣一個機制,計劃經濟扼殺了,市場經濟又激發了,這樣矛盾不是計劃經濟那麼簡單。現在市場經濟大量農民要進入城市,大量農民工孩子要上學,我們不能支持他們,就產生各種各樣城鄉矛盾,暴力事件,人口態勢嚴峻,基數大、增長偏快,素質偏低,「未富先老」。因此我們面臨就是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怎麼樣協調發展。

第四個層面就是貧困問題現在日益突出出來了,這里不是一般的說收入分配差距,一般的說沒有意義,我們所觀察的是什麼?社會無助這部分人,喪失勞動能力你得保障基本的生活條件。收入差距拉開以後政府職能把這個差距縮小一些,最重要的減少貧困人口,弱勢群體,現在這方面拉得比較大,也表明我們公共資源配置不大合理,導致我們社會矛盾比較突出。

第四我們區域發展矛盾,將來挑戰越來越嚴峻,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不會很明顯縮小。第一發展市場經濟必然還會進一步拉大區域差距,再加上公共財政轉移支付,區域政策整合力度不夠,一些地方自我發展能力也不足,這樣在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差距還會繼續拉大,不可能縮小,政府關注的是什麼?我這里要點一下這個要害,區域發展的要害不在於經濟差距而在於社會差距,就是我們每個地方的群眾,能不能享受到比較統一的社會福利條件,能夠有比較平等的發展機會,這是政府要關注的,不然政府都去一個一個關注落後地區的發展,你要布局一些項目就亂套了。所以區域差距擴大,要正視它,政府要干什麼,減少經濟差距和市場配置資源導致經濟差距過大,而進一步引發的社會代價。

第五個突出矛盾,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穩定因素和不可測因素越來越多。這裡面不想多說,一個點的就是新貿易壁壘,綠色壁壘,技術壁壘,還有企業社會責任標准,過去我們接觸得很少,現在跨國公司跟我們簽的合同,由於企業在社會責任不達標,人家把合同撕毀了,這迫使我們將來面對新的情況,不能簡單說新的貿易壁壘不利於我們或者制約我們,這都是中性的東西,我們所要關注的是什麼?對外開放擴大以後,這種不確定性必然越來越多,我們怎麼構造比較靈活的,能夠應對這種不確定性的運行機制。

第三部分簡單說說對未來預測,前景展望。第一個展望就是經濟增長還是有一個比較平穩的,預計前五年平均8%,後十年平均7%,這樣可以實現我們人均3千美元的戰略目標,那時候我想也不過就是中上等收入國家的低限,中上等收入國家高限9665美元,低限2996美元,因此我們剛剛跨越上中等收入國家的門檻的低限,我們現代化道路還非常漫長。為什麼這么預測,從理論分析來說,我們有很多長期支撐的因素,第一內源型的要素優勢很明顯,市場迴旋餘地大,勞動力充裕,低成本優勢還會保持很長時間。再有居民儲蓄率很高,這又解釋為什麼中國投資率高,你想讓它低能低下來嗎?老百姓就是想存錢,個人消費行為不是那麼好弄的,高投資率來源於高儲蓄,這是中國獨特的,不像一般發展中國家缺資金。第二消費結構最終拉動強勁的需求需求,另外工業化進入中期,城市化迅猛以及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第二個預測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可以適當得到調整,主要是為了使人民群眾在經濟增長得到更多的實惠,預計十一五期間投資率的下降會有一些但不會非常明顯,後十年我們努力使投資率下降再多一些,但是我們估計空間也不會很大,工業化什麼時候完成了,投資率下降比較明顯,在這進程當中還是要努力提高老百姓的消費水平。

第三要分階段基本實現工業化的任務,根據預測未來的五年到十年大概能達到什麼程度?到2020年使農業勞動比重降到40%以下,三次產業的比重達到1:4:5。用現代工業改造傳統農業應該考察這方面的進步,再有電子信息產業應當成為支柱產業,現在佔GDP的比重不到3%,一個支柱產業應該達到5%,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基本實現工業化任務相當繁重。

第四對未來做這樣一個展望,十一五期間我們增長方式應當取得較大進步和轉變,我這用的是較大進步,後十年爭取取得重大進步。

第五個展望人力資源應當得到更好開發。

第六社會和諧程度應當有較大提出,這和社會發展水平和歷史發展階段相聯系,不能超越這個階段和水平把胃口調高,是非常崇高的理想境界,在這一階段達到什麼程度,能達到什麼水平,我們重點放在哪裡這是構建和諧社會認真思想的,我個人認為放在最貧困最無助的群體和地區。在不能提高水平我們要把現有的結構進行調整,是不是能解決我們深層次的問題,光指增量提高水平構造和諧社會,恐怕也不是太到位,現有的既得利益都保證,那和諧社會不可能和諧了,因此要調既得利益結構。現行水平不能很快提高,政府重點就是調公眾資源怎麼合理分配。

第四部分簡單說說未來的政策取向,主要想強調我們應該堅持五大戰略。第一個戰略要堅持內需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從中長期發展來看,我們內源型發展非常雄厚,不立足這個不是沒發揮優勢嗎?另外把著眼點挪到內部來實際上逼著我們轉經濟增長方式,不能依賴國外的資源,另外這樣可以減少跟國外的摩擦,實際上非常主動的,我們對外講的以內需為主導,我們減少對世界資源的依賴,減少貿易摩擦,在國際上我們非常主動的,中國威脅論也就可以稍微的消滅一點,有些經濟學家講中國就得用世界的資源解決自己就業問題,在國際場合很多人不接受你,實際上這樣就被動了,因此我想這個內需主導型發展戰略要鮮明提出來有利於我們爭取國際上主動,也有利於逼著我們眼睛向內轉變自己的增長方式,另外內需是擴大進口,滿足內需,這不是緩解貿易摩擦,這和外向型經濟和對外開放一點不矛盾,反而相輔相成的。

第二還是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一點只說一條,我們在國際分工鏈當中,好多產業處於低端,不要急於向高端提升,高端提升以後我們勞動就業怎麼解決,我們傳統產業怎麼改造,我們比較優勢怎麼發揮?這都要考慮的,因此有條件的一些部門爭取進入國際分工的高端,其他的該在低端待著就待著,那有市場能解決就業,這也是新型工業化道路,能夠使人力資源的優勢得到發揮。

第三個大力推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也不是一般的說科技進步,科教興國國家早就提出的戰略了,我們講產業技術,有利於推進增長方式轉變,圍繞這個你來研發,完善機制,讓它願意用這些技術。你有技術供給才能打破技術瓶頸,有制度創新讓這個企業願意用這些技術,這樣我們才能找到資源環境制約的突破口。

第四還是大力推行人力資源優先開發戰略。哪薄弱,哪政府的資助不到位哪就是我們開發的重點,農村貧困落後群體,低素質人口,中西部地區,基礎教育,這是我們應該著重開發的。不能一門心思都搞高科技,我們提出的戰略,你要追國家都提出來,人才強國,科技興國有什麼新意,沒有,就是更具有針對性,這些圍繞什麼?一條主線在十一五期間促使我們經濟增長方式能夠發生較大的轉變。

『陸』 中國以後怎麼發展經濟

看世界各國的人均GDP數據非常奇怪。有必要做一個較詳細的劃分:
發達國家與地區:北美的美國加拿大;歐洲除東歐外的國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亞洲的日本與四小龍,以色列。一共28個,高的人均年GDP有四萬美元,低也有5000美元。
石油資源富國:沙特,科威特,阿曼為典型代表,包括西亞北非拉美的一些小國。伊拉克與利比亞本來也是富的結果被美國搞了,慘。伊朗,委瑞內拉也算。這些國家人均GDP多的有1萬多美元,少的也有3000多美元。
小康型:東歐國家(包括俄國)加土耳其,拉美國家中較好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魯等,泰國馬來西亞約旦敘利亞,南非以及一些非洲小國。這些國家人均GDP在約在 4000以下1000以上。那幾個非洲小國有些讓人吃驚,加彭博茲瓦納,不知道是如何干到1000多甚至3000多的。
窮國:除以上所列,所有其它國家在人均GDP上都是窮國了,一年不到1000美元。具體列一列,絕大多數非洲國家,拉美香蕉國家,所有南亞國家,新馬泰以外東南亞國家,中亞國家,中國朝鮮蒙古。
如果對比一下上個世紀最後十年頭尾的兩次統計數據,會發現那些發達國家的構成是最穩定的。甚至20年內都沒有任何變化。如果考慮30年,那麼四小龍是加進去了。也就是說,發達國家的構成,在二戰穩定以後唯一的變化就是加了亞洲四小龍。20年過去,再沒有一個國家進入這個層面。
這是個相當奇怪的事。如果不考慮石油國家,那麼發達國家的門檻就是約5000美元的人均GDP。世界上其實有相當多的小康型國家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馬來西亞泰國一度都不錯,可是不管20年還是30年就是搞不上去。實際上如果已經有了2000多美元的人均GDP了,來一個經濟奇跡,不到十年就上到5000了。甚至不用動,等貨幣升值就過門檻了,就象四小龍沖線及沖線以後一段時間的GDP變化一樣。如果一開始基礎不是特別差,如果有連續20年的高速增長,那麼肯定是可以沖線的。要注意用美元計的GDP增長率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大於經濟增長率的,因為幾乎肯定會發生貨幣升值等附加效應。但是20年過去了,就是沒有國家能沖上去,一個都沒有。
想想看,20年能增長多少?中國20年翻了兩番,如果肯不顧一切升值,用美元算可以翻三番。但是全世界的那些小康型國家就是沒有一個能沖上去。那些發達國家更早的時候也沒有5000美元,但是增長邁過門檻的時候很平穩的就過去了,而發展中國家想要復制它們的那種平穩過線就是沒有一個成功的。
事情不僅僅是不能過線這么簡單。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上個世紀的最後十年是很悲慘的。54個國家十年過後比原來更窮了,其中沒有一個是發達國家,全是發展中國家。其餘的發展中國家不是停滯就是增長緩慢,除了兩個顯著的例外:中國與印度。
這難道不是一個很奇怪的事么?成為發達國家就那麼難么?如果俺們把石油富國與四小龍除去,事實是很清楚的:成為發達國家的確就是那麼難。
下面解釋這個現象的內在原因。
為什麼成不了發達國家?
前面說了,20年中沒有一個發展中國家奮鬥成功。這些國家內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這些。
1.賣資源的誘惑 發展中國家有很多資源非常不錯的國家,如果是石油,更是一炮而紅。這些國家的人民滿足於靠資源過活,只考慮花錢的方式,不考慮另開掙錢途徑。
如果走上這條道路,一個國家的前途就算完了。最嚴重的是人民沒有了努力的動力,不學習了。不努力暫時不要緊,賣資源就是了。眼前的威脅是眼紅的鄰國打進來,所以要大買武器,並且抱著各老牌帝國主義的大腿。最慘的是,抱著的大腿不高興了,那就成伊拉克了。
2. 民風懶惰拖拉拉美非洲的大部分國家,民風可以說得上是懶惰。非洲大兄弟領了工資,買來可樂躺在大街上喝了,以後怎麼搞不去想。拉美人民工作態度要好一些,可是也不怎麼樣,喜歡罷工,喜歡過狂歡節。南亞印度人民的哲學不一樣,認為時間在永恆的宇宙面前不重要,干什麼事不著急。東南亞國家的人民也說不上勤勞。這此因素對發展經濟顯然是不利的
所以這就是拉美與東南亞小康國家的故事:經濟「奇跡」後面的經濟危機。拉美國家70年代奇跡,後面20年危機,東南亞80年代奇跡,90年代危機。危機完了,不是周期性的,而是一次性的,完了就讓你躺在那裡起不來,而不是景氣循環。
這么一算,全世界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躺下了。剩下兩個:中國與印度。下面談這兩個國家的事。
中國與印度
上面說到,發展中國家基本全完了,慘的就是賣光資源等死,稍好點也是經濟危機過後再沒了希望。發達國家其實不在乎這些國家慘成什麼樣。只要能順利得到這些國家的資源,並不在乎,方法就是用高價賣產品給那些國家的富人不等價交換。如果說得明白一些,發達國家是有意這樣設計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中國家可以選擇努力一點成為拉美這樣的經濟後院,或者不努力成為非洲完全躺下。
但是還剩下印度與中國沒有完全搞定。說沒有搞定是有證據的。說到印度,一般以為這個國家窮得很,人均GDP才400多不到500,在發展中國家裡都算是最低的一檔。中國也不富,今年基本能上1000美元了,還落後於不少發展中國家。但是放在全球角度看,而不是泛泛地談GDP,中國與印度與其它發展中國家是顯著不同的。
如果說發展中國家還有一些技術能力,那麼也就在中印兩國了。這兩國能發衛星,能造汽車,這在發展中國家就沒幾家了。巴西的火箭炸好幾回了也沒發上去。中印兩國的經濟發展程度,被大量人口平均給掩蓋了。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業,發展中國家只有中印兩國。如果只看這些產業,不看那大量的閑置人口,中印兩國的發展程度是高於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因為一個國家的希望,在於產業發展,不在於一時的人均GDP。
這兩國的經濟,基本還是獨立自主的。不是說沒有外資,而是兩國的領導力量還沒有被發達國家所掌控,經濟道路過去是自主選擇的,今後也有自主選擇的餘地。其餘發展中國家是已經沒有選擇餘地了。想自由選擇么?民主政府里坐著的不定是不是美國培養的走狗。就算總統想奮起脫離這種經濟秩序,底下大堆資家階級買辦可不是虛的,那是要你死我活斗爭的。委內瑞拉的查維斯不是曾經被整慘了么?
印度的獨立自主是比較嚴格的。從尼赫魯開始,印度就是自己搞一套,算是民主制度下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全球獨一份。印度國內很多人批評尼赫魯,搞得印度發展那麼慢。這個的確是有道理,印度的經濟管制太死了沒有活力。但是等別的發展中國家全被放躺下一看,印度這個獨立自主還算是不錯的。等到了90年代,印度終於搞起了獨立自主的改革,培養了一些有競爭力的產業與大企業,如軟體業,制葯業。
印度90年代的叫經濟改革,不叫改革開放,因為印度對於開放非常小心,可以說是過分小心了。中國要買印度的鐵礦,印度不賣,要自己煉鐵賣。結果這兩年中國缺鋼鐵,上印度買了不少,讓它等著了。印度的外資公司過得都不怎麼好,肯德雞在印度賣不下去了。印度90年代的經濟發展,和外資關系不大。增長率就是4-5%的樣子,不算快,但是因為一直增長沒有出事,所以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增長國家。如果把中國與印度除去,發展中國家在90年代幾乎沒有增長,經常出事。印度沒得著外資的好處,可也因此防著了外資的壞處。俺認為印度是有希望的,今後路子走對了,前景比拉美東南亞都要好。最近幾年,印度也開始拉外資了,這是向中國學習。
中國利用外資的水平在我看來在發展中國家是最高的,這也是中國經濟增長20年奇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雖然有很多文章批評中國利用外資政策中的錯誤,但是在全球范圍內看,中國的外資政策有幾個顯著的優點值得總結。
中國的外債使用是發展中國家的典範。歷年來借了還,還了再借,到現在累計還有一千四百多億美元的外債,建成了很多項目,沒有給國家造成什麼麻煩。這一點,全球發展中國家可以說沒有國家能做到。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對外債的使用是很小心的,借債都是有項目的,政府對外債的管理能力與效率都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好的。
中國的外資使用上,監管在發展中國家算是很好的。外資來,至少要建個工廠或者研究中心,如果提供技術那就更好。保證不是熱錢,不好跑。外資要想到中國得利,就得搞生產,不管怎麼血汗工廠,總得出東西再管分配利潤,這樣就不是零和游戲。中國政府對於外資還有準入限制,有些領域是不讓外資搞的,有些領域只能合資,合資份額不能超過一個百分比,有些領域就可以獨資。具體細節不論,中國政府實際上知道有些產業不能讓給外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外資那是隨意出入的,想干什麼就干什麼,連銀行都開。
中國政府利用外資的出發點是好的,是利用外資提升技術。具體操作有很多失誤,但是有這個原則了,總是能得到一些益處了。我以為這個原則是不錯的,改進的方法是在具體操作上,不能不要外資了。有一個獨立自主的政府,改進具體操作是有希望的。應該說中國政府是有這個心的,從汽車行業能看出來。汽車行業從產量來說是有大發展的,技術提升就做得不是太好,但是不能說中國政府想讓外資操縱汽車業了,歷年來有大量政策是想讓汽車業國產化的,象什麼汽車國產化率得多少多少。中國利用外資提升技術也有做得好的,電子通信產業就是一個。電視機是引進的日本技術,現在已經基本能自主研發了,雖然有些關鍵模塊要靠進口。
通信產業引進了幾家外國大公司,國內公司和它們競爭,奇跡般地活下來而且殺到了國外。這在發展中國家都是沒有過的事。現在中國出口產品分額最大的就是電子產品,已經是中國的殺手鐧了,就算是發達國家也不可能幹過中國了。
很多人批評的中國政府「造船不如買船」並不是亂說,但是放到全球范圍去看,就應該承認中國政府在發展製造業上還算是好的。事實上只有中國一個發展中國家在製造業上顯現了與發達國家對抗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改革開放之初是沒有的。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是會造什麼什麼了,離真正有經濟效益地賣到全球去還差很遠。現在中國有幾個產業沒有發展得很好,象飛機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這些被人們所批評。但是要看到,這兩個產業要是中國能搞好了,那不就成發達國家了么?中國其實在其它製造業上發展得很不錯,盯著兩個難度很高的罵容易忽視總的趨勢。
還有一種誤解,就是中國靠外資發展經濟,外資都搞的是血汗工廠,中國人就只會在工廠里干點簡單的活。實際上血汗工廠對中國GDP的貢獻並不大。因這這些工廠就是出口產品到外國去,賺了貿易順差才算到GDP裡面去,一年不過二三百億美元。
可以說中國的進出口總額是虛的,但GDP不是虛的。中國的GDP主要是靠內需發展起來的。可以用典型商品代表這種趨勢。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靠電視機洗衣機這些家用電器中國的GDP發展就是非常實在的,現在就算窮人家裡或多或少也有這些電器。90年代中期以來,就是電話,手機,摩托車,這些也是普通人都能買得起的。
接下來就是房地產汽車,如果做到普通人也買得起了,那就是中等發達國家了。現在只能說,精英階層能買得起。可是不能簡單理解為其它發展中國家的上層貪官們,實際上大量的城市平民也能買車買房。也就是說,中國現在中產階級的數量已經是發展中國家最多的,並且領先其它國家一個數量級,與發達國家也可比了。所以現在中國的城市裡生活不看陰暗面與發達國家其實差不多的,生活品質可能還要好,因為物價低。說這些不是為了自滿,而是為了表明,中國的發展是超過了歷史上發展中國家所能做到的程度。問題當然還是很多的。血汗工廠主要是解決了一部分農民的就業問題,對中國總體經濟發展其實意義不大。
從總的趨勢來看,在全球,中國的經濟奇跡的意義是非常大的。這是第一次有一個發展中國家幾乎在所有製造業層面上顯示了挑戰的能力。以前那些發展中國家被發達國家結構調整指導得放棄了很多產業,專門干幾個所謂的優勢產業。但是中國沒有接受這種指導,而一直是自主發展的。中國現在的發展姿態其實很明顯的,就是從低級產業到高級產業,一級級佔住了往上吃,佔住了就不放棄。這個對於發展中國家是已經發生的可怕事實了。可以說,其餘發展中國家除了賣資源基本發展的空間了。東南亞國家就是個明顯的例子,爭外資輸給了中國,接著就是經濟危機。完了和中國經貿關系大發展,中國買的基本都是資源性商品,包括旅遊商品,中國的大量製造業產品佔領東南亞市場。墨西哥也苦得很,與中國的優勢產業重疊了 也肯定競爭不過,所以拖著不讓中國進WTO。也不能指望中國經濟提升,工資上漲轉移產業到別的國家。中國還有好幾億農民沒工作,不可能轉移到別的國家,要轉移也是往中國內地轉,或者搞民工潮讓內地民工到沿海工作。唯一能有點譜的是印度,那麼多人搞開了血汗工廠競爭起來不一定誰贏。但是印度好象沒有想到這條路。中國最多可能在經濟真正大發展成功了以後放棄這些產業,那是很久以後的事了。現在所謂出於人道主義不要血汗工廠的說法,中國政府是不會聽的,那麼多沒工作的農民不知道怎麼辦,寧願被人罵黑心。

『柒』 如何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1、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3、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考慮世

閱讀全文

與以後經濟發展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佛蒙特州的經濟如何復甦 瀏覽:801
請問什麼樣的足浴盆經濟適用 瀏覽:486
美女你搬家了嗎現在在哪裡 瀏覽:640
怎麼讓婚姻穩固幸福 瀏覽:922
去武漢黃陵大道幸福村怎麼坐地鐵 瀏覽:650
經濟常識里的需求用哪個字母 瀏覽:821
如何感到幸福的感悟 瀏覽:50
雲南屬於哪個經濟區 瀏覽:476
抄什麼佛經對健康事業財運 瀏覽:239
鐵杵成針這個故事後來演變成了什麼俗語 瀏覽:521
個人如何報考籃球事業 瀏覽:301
吸煙有害健康標語占煙盒的多少 瀏覽:860
畫大餅愛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170
黑道聖徒4到底在說什麼故事 瀏覽:100
心理健康碼在什麼地方 瀏覽:809
怎麼把友誼發展為愛情 瀏覽:223
贊美女的漂亮怎麼說 瀏覽:763
婚姻不可求是什麼意思 瀏覽:746
婚姻中你不懂珍惜該怎麼辦 瀏覽:17
蚊子與大象的寓言故事是什麼意思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