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什麼是多功能經濟區

什麼是多功能經濟區

發布時間:2024-05-14 20:08:33

㈠ 臨空經濟的聚集效應

是指由於航空運輸的巨大效應,促使航空港相鄰地區及空港走廊沿線地區出現生產、技術、資本、貿易、人口的聚集,從而形成的多功能經濟區域。
從國內外實踐看,臨空經濟區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圍6-20公里范圍內,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線15分鍾車程范圍內,以空港為核心,大力發展臨空產業,與空港形成相互關聯、相關依存、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
一個產業是否具有明顯的航空樞紐指向性,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第一是便捷的航線連接性,臨空經濟的產業發展需要利用航空樞紐豐富的航線資源和方便達到多個目的地的優勢;第二是運輸的快速性和時效性,臨空經濟產業的從業人員和貨物運輸對於時間的要求高,需要利用航空運輸的快速性優勢;第三是所運輸產品的高價值性,由於航空運輸的高成本,臨空經濟產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單位體積或者單位重量必須具有高價值。
如果用一個簡潔的公式表示,即為:y=f(t,p,v),?其中y表示產業的臨空經濟指向性或者依賴航空樞紐的程度;t表示產品或服務要求送達或提供的時間;p表示單位產業品或者服務的價格;v表示單位產品或者服務所佔用的運輸艙位數量。當t和v越小,p越大時,該產業的臨空經濟指向性越強,對航空樞紐的依賴程度越高。
臨空經濟的產業具有特定的航空樞紐指向性,按照與航空運輸業務聯系的緊密程度看。 一類是服務於航空樞紐的產業,包括直接為機場設施、航空公司及其他駐機場機構(海關、檢疫檢驗等)提供服務的配套和後勤產業等。
二類是航空運輸和物流服務產業。航空運輸的貨物一般具有重量輕、體積小、技術精、價值高、鮮活和事急等特點(如航空快件、黃金寶石、鮮活產品、高級冷凍食品、花卉、貴重葯品、精密機械和高檔電子產品及零部件、以及救援性航空運輸服務等)。也包括為航空客運服務的航空旅館業。
三類是具有明顯航空運輸指向性的加工製造業和有關服務業。包括:航空物流輔助加工業,航空工具與用品的製造業,航空運輸指向性較強的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國際商務服務業、會展業和航空競技業等。
四類是以研發和管理為主的公司地區總部經濟。伴隨著臨空經濟的成熟,在臨空經濟區集聚了大量的人力、物流和信息,為公司管理總部管理人員捕捉市場需求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時由於高檔辦公設施的完善,增強了臨空經濟區對公司總部的吸引力,公司地區總部不斷地向臨空經濟區的集中,從而在臨空經濟區形成總部經濟。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任何交通運輸方式的革命性變化都將對人類的經濟增長、社會變遷和生活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我國的歷史上,交通運輸方式的變化導致一個地區或者城市興衰的例子並不鮮見。國際上臨空經濟發展的歷程表明,臨空經濟是伴隨著航空運輸方式的變化和技術進步尤其是新技術革命的浪潮而興起的。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新技術革命的興起,突破了資源分布對生產力布局的嚴重限制,帶動了大規模集成電路、微電腦、生物工程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的涌現。這類產業的產品一般都具有體積小、運量少、附加值大、單位產品承擔運費的能力較高等優勢,特別適合航空運輸。尤其是高技術產品的發展速度快,變化頻繁,產品生命周期短,競爭也非常激烈,如果新技術沒有及時投入生產,沒有及時將產品投放市場,佔領市場,技術創新的效益就不能得到發揮,因此,對產品和原料的運輸時間要求很高,從而對航空運輸的依賴很強,導致西方國家由此出現了臨空工業布局模式,形成了眾多的臨空工業區。
從經濟發展的邏輯上講,臨空經濟的出現表明一個國家的經濟達到了一定水平,是國家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現象是產業形態演變和運輸方式變革的共同產物。一個經濟貧窮的國家可能有航空現象,但很難有臨空產業。例如,25年前,航空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到了21世紀中國卻正面臨著發展臨空經濟的良好機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臨空經濟發展過程必然要經過從無到有、從萌芽到成熟的過程,在這一演變過程中,臨空經濟會呈現不同的特徵。在臨空經濟發展的初期起步階段,航空港或者機場的功能與區域經濟的結合比較弱,臨空產業除為機場服務的航空服務業外,以傳統的製造業為主,航空樞紐指向性弱;在臨空經濟發展的快速成長階段,航空網路覆蓋面擴大,機場綜合型增強,臨空經濟區內的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迅速上升,產業的航空樞紐指向明顯強化,機場功能與所在區域的融合性加強,臨空經濟的外向型產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在臨空經濟發展的成熟階段,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共同成為臨空經濟區的主要產業,航空製造業和航空服務業結合成為航空產業集群,復合型的航空樞紐功能與區域經濟完全融合,成為區域經濟的增長點。 通過對臨空經濟發展的產業構成、空間布局、演進路徑以及動力機制的分析,臨空經濟的成功發展需要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要素和條件,只有當這些條件具備之後,臨空經濟才會很好地發展。
(一)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協調
臨空經濟的發展會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而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也將影響臨空經濟的空間布局和產業構成,臨空經濟的產業選擇必須與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階段和重要產業相協調,否則也會出現在臨空經濟圈內部分產業的發展不盡如人意的現象(例如韓國的仁川機場,其在航空客貨運輸特別是航空物流業的發展方面很成功,但是在機場附近設立的製造業園區的發展卻碰到了很多的困難,製造型企業的入駐數量並不是很多,這與韓國包括其首都-首爾地區的製造業向外轉移,例如向中國的環渤海地區轉移現象有關。)。
(二)設施完備的機場
機場是臨空經濟發展的基礎,機場的大小以及機場的輻射范圍決定了臨空經濟的影響范圍,機場的客貨運量直接影響臨空經濟的總量和增長速度,機場的發展規劃、定位與臨空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機場的設施完備有軟硬環境兩個方面,硬體條件包括機場的跑道、候機樓、維修後勤等設施,軟體條件包括機場的航線資源和發達的航空運輸網路、服務質量和政府的執行能力等,只有這兩個方面的條件具備之後,臨空經濟的發展才有基礎。
(三)便捷的地面交通和商務設施
便捷的地面交通是機場客流和貨流暢通流動的關鍵性條件,這種能夠提供順暢流通環境的能力是企業選址所考慮的重要因素。直觀地講,地面交通越暢通,機場的輻射能力越強,臨空經濟發展越有條件。此外,與機場功能緊密結合的地面商務設施,包括休閑、辦公等設施,也是臨空經濟尤其是成熟階段臨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
(四)相對配套的文化教育科研機構
成熟的臨空經濟的發展,將吸引很多的公司地區總部以及研發機構的集聚,這就需要相應的文化教育和科研機構配套,為臨空經濟區提供知識密集型高技術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促進生產力與科技的結合,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教育文化科研機構促進臨空經濟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美國北卡的研究三角地區。
(五)良好的自然環境
公司地區總部集聚的臨空經濟區要求有較多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這些人員對於居住和生活環境有很高的要求,例如空氣清新、綠化率高、氣候溫和,風光優美等等。同時,積聚在臨空經濟區的高科技企業出於生產和管理的需要,對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高。
(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協調
臨空經濟的發展涉及的利益主體多,體制問題復雜,需要協調的事情也比較多,這一點即使在發達國家也不例外。其特殊性表現在航空運輸的安全性、航空運輸的管制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機場建設的投資巨大,回收期長,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基礎性;機場周邊地區的開發利用必須與機場功能相符合等等,這些因素間的復雜關系是任何一個企業很難解決的,因此,臨空經濟的發展必然需要中央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詳細規劃的支持。 臨空經濟區的概念包含了三個層次:首先,它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由於機場對周邊地區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影響,出現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的聚集,從而產生了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的新經濟現象。其次,它暗含了一系列相關產業。臨空經濟區以發展臨空產業為核心,包括先導產業和相關產業。先導產業如:運輸業(客運、貨運)、民航綜合服務業;相關產業如:配套服務、傳統的製造業、物流配送、商務餐飲、住宅開發和高新技術產業等。最後,它具體指某一地理位置。臨空經濟區以機場為地理中心,沿交通沿線向外發散式擴張,它具體存在於一定的地理范圍內(通常在以機場為中心,以10-15km為半徑的范圍內)。

㈡ 什麼是城市功能區

城市功能區是能實現相關社會資源空間聚集、有效發揮某種特定城市功能的地域空間,是實現城市經濟社會職能的重要空間載體,集中地反映了城市的特性,是現代城市發展的一種形式。
城市功能區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1、各類要素高度聚集。同一類經濟社會活動的土地利用方式相同,決定了其對空間區位、基礎設施等發展環境的要求往往也是相同的,這會導致同一類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聚集,從而形成城市功能區,而與這類活動相關的各種要素,如人才、資本、信息、研究成果等,也會在相應的功能區內聚集。
2、輻射帶動效應明顯。城市功能區具有較強的輻射擴散能力,能將功能區的優勢如技術、管理、觀念、資金等向周邊地區滲透,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各類功能區的輻射帶動能力是有差別的,與行政區和居住區等非經濟功能區相比,工業區、商務區等經濟功能區具有更強的輻射帶動能力。
3、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城市功能區的集聚效應帶來明顯的經濟社會效益。經濟功能區通常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是區域收入的主要來源,對就業具有很強的拉動作用。非經濟功能區的高效益則反應在社會效益上,比如行政功能區內行政機關密集,方便處理社會事務,提高了城市運行的效率。
4、具有明顯的「城市名片」效應。城市功能區尤其是經濟功能區往往是一個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區,是一個城市的品牌和現代化程度的象徵與標志。城市功能區的成功建設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大城市的影響,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具有重要意義。如紐約依靠曼哈頓CBD的影響,確立了其國際大都會形象。
城市功能區可以分為非經濟功能區和經濟功能區。非經濟功能區是指行政區、居住區等與產業活動無直接關系的聚集區域。
經濟功能區一般都有自己的主導產業,有較強的發展能力、經濟控制能力和聚集擴散能力。在現代城市發展的進程中,經濟功能區不僅要滿足本城市的發展需求,而且在更大區域的產業分工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按照主導產業的不同,經濟功能區可細分為工業區、科技園區、商務區、商業區和旅遊區等。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多功能經濟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這個版本打野經濟最低 瀏覽:707
事業單位人員獎金怎麼算 瀏覽:229
幸福考拉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949
為什麼說一生不能有兩次婚姻 瀏覽:40
魔鬼美女是什麼意思 瀏覽:500
事業愛情家庭你會怎麼排序 瀏覽:141
衢州婚姻中介有哪些 瀏覽:539
拿什麼來定義愛情 瀏覽:852
為什麼企業與事業撫慰金不一樣 瀏覽:844
無力和黑熊的故事怎麼畫 瀏覽:521
印度電影故事片有什麼好看的 瀏覽:545
健康證要多少錢的 瀏覽:326
華為怎麼弄健康模式 瀏覽:19
76屬龍和72屬鼠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558
小孩看美女為什麼留鼻血啊 瀏覽:422
怎麼看到事業單位是否要招聘 瀏覽:959
水煮和烤有什麼區別哪種利於健康 瀏覽:429
我想給她講一個故事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765
雪山之巔的幸福鳥長什麼樣子 瀏覽:504
嫁給愛情是種什麼體驗知乎 瀏覽:340